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了标准菌株的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分析,表征了测量结果可疑程度,评定了由重复性测量的分散性引起的不确定度总量。本实验是取对数后用常规的贝塞尔方法进行计算。
【关键词】 标准菌株;菌落总数;平板计数;不确定度评定
1 材料与方法
1.1标准依据(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2010
1.2仪器名称:①电热恒温培养箱
②菌落计数器
③压力蒸汽灭菌器
1.3样品情况:由权威部门提供的标准菌株。
1.4检验过程:
1.4.1取样(本实验共做3个稀释度):
1.用1.1ml缓冲液(复溶液)溶解白色球状物,即为测试样品原液;
2.取1ml样品原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
3.取1ml(10倍稀释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0);
4.取1ml(100倍稀释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0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00)。
分别取3个稀释倍数的样液1ml,每一稀释度共做9个培养皿,将样液分别加到培养皿中,泼入培养基,进行培养。
1.4.2样液培养:培养皿在37℃环境培养24h。
1.5数学模型:
1.6不确定来源
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重复性(测试环境、培养温度、结果修约、样品的均匀性、取样重复性、人员的计数),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允差、培养湿度的允差),取样(稀释体积、取样体积)等[1]。
2 结果与讨论
2.1菌落总数的结果数据
本实验由实验室内同一人员在同一环境下取均匀的样液、在同一温度下培养的结果,结果见表1。从数据上看,由于测量结果发散性较大,这也是微生物测量中的特点。因此测量过程中的其他不确定度来源均可忽略不计。
同一稀释度重复测量9次,结果选取菌落总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的测定数据。本实验取稀释度为(1:100)作为计数数据。
2.2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重复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故不能用常规的标准偏差的方法计算不确定的值,通常是取对数以后再用常规的贝塞尔方法进行计算。
2.2.1合成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为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故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2.2.2扩展不确定度
由于置信概率P=95%[2],自由度v=8,查得t分布表可得k=1.860。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2.2.3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报告
3 小结
3.1目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检测和校准实验能力的通用要求是ISO/IEC17025-2005,在内容和技术要求方面强化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要求[3],由于微生物测量结果的特殊性,所以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也与其他专业不同;
3.2如果在空白试验中发现有菌落生长情况,则認为实验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4],所以实验应重新进行,如继续评定不确定度,则评定无效;
3.3在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后,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作一个预估算是必要的,对那些比最大分量的三分之一还小的分量可不必评估[5],除非分量较多。本实验重复性测量结果占的分量最大,其他分量小于三分之一,且数量不多,所以其他分量均未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宋莉莉.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7):880,896;
[2]CNAS-CL07-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S];
[3]万颍.朱茂英.食品菌落总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48~49;
[4]赵婷.酱卤肉制品中菌落总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37(1)55~56;
[5]CNAS-CL05-2011.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S]。
作者简介:韩凤霞(1979-),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
【关键词】 标准菌株;菌落总数;平板计数;不确定度评定
1 材料与方法
1.1标准依据(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2010
1.2仪器名称:①电热恒温培养箱
②菌落计数器
③压力蒸汽灭菌器
1.3样品情况:由权威部门提供的标准菌株。
1.4检验过程:
1.4.1取样(本实验共做3个稀释度):
1.用1.1ml缓冲液(复溶液)溶解白色球状物,即为测试样品原液;
2.取1ml样品原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
3.取1ml(10倍稀释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0);
4.取1ml(100倍稀释液)加到9ml生理盐水中,样液为1000倍稀释液——稀释度(1:1000)。
分别取3个稀释倍数的样液1ml,每一稀释度共做9个培养皿,将样液分别加到培养皿中,泼入培养基,进行培养。
1.4.2样液培养:培养皿在37℃环境培养24h。
1.5数学模型:
1.6不确定来源
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重复性(测试环境、培养温度、结果修约、样品的均匀性、取样重复性、人员的计数),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允差、培养湿度的允差),取样(稀释体积、取样体积)等[1]。
2 结果与讨论
2.1菌落总数的结果数据
本实验由实验室内同一人员在同一环境下取均匀的样液、在同一温度下培养的结果,结果见表1。从数据上看,由于测量结果发散性较大,这也是微生物测量中的特点。因此测量过程中的其他不确定度来源均可忽略不计。
同一稀释度重复测量9次,结果选取菌落总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的测定数据。本实验取稀释度为(1:100)作为计数数据。
2.2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重复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故不能用常规的标准偏差的方法计算不确定的值,通常是取对数以后再用常规的贝塞尔方法进行计算。
2.2.1合成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为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故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2.2.2扩展不确定度
由于置信概率P=95%[2],自由度v=8,查得t分布表可得k=1.860。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2.2.3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报告
3 小结
3.1目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检测和校准实验能力的通用要求是ISO/IEC17025-2005,在内容和技术要求方面强化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要求[3],由于微生物测量结果的特殊性,所以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也与其他专业不同;
3.2如果在空白试验中发现有菌落生长情况,则認为实验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4],所以实验应重新进行,如继续评定不确定度,则评定无效;
3.3在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后,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作一个预估算是必要的,对那些比最大分量的三分之一还小的分量可不必评估[5],除非分量较多。本实验重复性测量结果占的分量最大,其他分量小于三分之一,且数量不多,所以其他分量均未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宋莉莉.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7):880,896;
[2]CNAS-CL07-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S];
[3]万颍.朱茂英.食品菌落总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48~49;
[4]赵婷.酱卤肉制品中菌落总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37(1)55~56;
[5]CNAS-CL05-2011.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S]。
作者简介:韩凤霞(1979-),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