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来国外报道,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拉米夫定在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现将我院使用该方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机 构】
: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肝移植组,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肝移植组,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国外报道,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拉米夫定在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现将我院使用该方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小肠移植的成功率,我们尝试在小肠移植的同时,建立不受限制的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模型,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早在1971年人们就认识到多瘤病毒BK感染与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并发症相关.近年来,人们又发现持续的多瘤病毒(PV)感染是导致移植肾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PV感染和PV相关性移植肾病(PAN)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对PV感染和PAN还未引起重视,临床研究也较少.本文对PV感染及PAN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第七届上海国际神经外科大会暨第六届亚洲伽玛刀协会年会,将于2014年3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敬请全国同道参会。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是否成功植入,需要有可靠的证据.对移植后供者细胞植入证据的检测不仅对判断移植是否成功,而且对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以及探讨移植后供、受者混合嵌合体形成、对疗效影响的评估皆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鼠骨形成蛋白-1(mOP-1)对大鼠肾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化mOP-1基因全长开放读框,制备重组mOP-1(mOP-1),体外测定mOP-1成骨活性。建立Wistar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前两组分别于血流阻断前、血流阻断后开放血流即刻经肠系膜上静脉给予mOP-1,剂量为250μg/kg,对照组给
目的 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结合蛋白(Syntenin)促进脑胶质瘤迁移和侵袭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方法研究84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Syntenin与磷酸化FAK Tyr39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二者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以及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Syntenin mRNA和FAK mRNA表达水平在各级胶质瘤组织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患者 男,60岁.主因头痛、头晕,左鼻腔流液约1个月入院.6个月前头部外伤史,1个月前出现间断头痛,头晕,左鼻腔流液,为清亮透明液体,最快可达1滴/s,头痛,头晕3d,左鼻腔流液加重,伴反复高热,最高39.0℃.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强,四肢自主活动,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2.1×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6%.脑脊液
目的 观察巴利昔单克隆抗体(单抗)在肝移植早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首次肝移植的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中下腔静脉开放时和术后第4 d各接受20 mg(总剂量40 mg)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两组的围手术期均以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发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日臻成熟,微导管安全进入动脉瘤腔并且位置稳定是介入治疗的前提,与载瘤动脉呈锐角的动脉瘤很难顺利置管,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可以解决此类难题.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34 ~ 72岁,平均年龄58岁.未破裂动脉瘤1例,破裂动脉瘤6例.Hunt-Hess分级:0级1例,1级4例,2级1例,3级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目的 探讨垂体瘤凝固性坏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7例垂体瘤凝固性坏死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5例.头痛6例、恶心呕吐3例、视力下降7例、视野缺损6例、眼肌麻痹3例、发热1例.全垂体功能低下4例;仅性腺轴功能低下1例;正常2例.MRI平扫以短T1为主的混杂信号6例,呈短T2低信号环5例;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强化7例.术中见肿瘤呈黄白色豆渣样物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