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观行为,可以根据其基本的功能范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生活资料所从事的基本生产劳动。二是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基本社会生活。三是为了消耗人体自身多余的体能和精力而进行的娱乐游戏活动。
关键词:艺术;社会;实践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因为,离开了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那么,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显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尽管不能够把娱乐游戏活动都称为艺术,却能够把艺术确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确认为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也似乎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
一、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当我们展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当年的京城汴梁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那人群熙攘的街市和跨河的拱桥,各种店铺和摊贩,挑担、拉车的劳动者和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河上行驶和停靠的大木船等等。从这里我们对当时的城市面貌、经济状况、民情风俗、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另外人类艺术中的两项最早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制造也是伴随着火的实用才产生的。前者依靠了火所产生的光,后者则依靠了火所产生的热。可以说离开了火这一物质基础,洞穴壁画和陶器基本是不会出现的。由此可知,艺术是起源于一定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例如火的实用),是在人类生活生产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总之,艺术包含着评价于感性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起着特殊的扬善惩恶作用。艺术还具有教化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艺术家总是依据他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通过他揭示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揭示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为人们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唤起人们的美感,并以美的韵味诉诸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获得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教化。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使人受益无穷,甚至是影响终身。
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肯定。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又不等于实际生活。由于人的主观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和加工制作,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的个性发展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而必须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人在低级和原始的无意识水平上,仅仅是追求自身与自然的运动和组织规律之间的一致或同一。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际生活进行纯客观的模拟,而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原料进行选择、提炼,以至加工、改造,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等。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于生活中的自然形式进行符合一定艺术表现规律的改造。中国戏曲谚语中说:“不像不成戏,太象不是艺。”中国画家强调绘画中的形象对于实际对象来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艺术形象,“似”是指生活现象。着重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而高于生活真实。要求艺术家在表现生活时强调“不似之似”,也就是高于生活的“似”。
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们又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并且都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这些都是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点。但是,艺术又有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方,这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生活,而艺术则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
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都需要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直接把本质指给读者看: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科学家研究马,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马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概括出马发育、成长、繁殖的规律:而徐悲鸿画的马,却是经过画家的选择、概括、创造,把自然形态中的许多马的特点,集中到个别马的形象之中,使这个别的马的形象比较充分地表现出马的本质特征,并借此表达画家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经过画家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创造出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具体可感的形式,但这已经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了。
可见,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构成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特性,二者是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形象身上的。只有具体可感性,没有具体概括性,形象就将变成对生活原型的直接摹写;只有概括性,没有具体可感性,那就变成科学的抽象,形象就不复存在。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力求做到可感性和概括性二者的统一。
四、艺术的继承——社会功能的要求
社会具有选择功能,符合生产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事物,会被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不适合或暂时不适合的将会被湮灭甚至被毁灭。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作品题材内容的变化就是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体现,艺术唯有适应了社会的选择功能,才能一直保存下去。
在艺术的分类上,黑格尔根据理念和形象外观的不同关系构成了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基本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在一定时期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状况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导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现代社会,面对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其富有而精神生活匮乏的状况,各种行为艺术,人体艺术,搞笑艺术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追逐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更加注重对艺术质量的要求,而那些与人们生活不相适应的戏曲艺术,剪纸艺术等则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结语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艺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只能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離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就不存在了。
参考文献
[1]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李强.论艺术创作.新疆巴州尉犁文化馆
[3]徐岱.艺术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徐恒醇.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王家树.中国工艺美术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6]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作者简介
张方圆(1994-),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社会;实践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因为,离开了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那么,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显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尽管不能够把娱乐游戏活动都称为艺术,却能够把艺术确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确认为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也似乎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
一、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当我们展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当年的京城汴梁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那人群熙攘的街市和跨河的拱桥,各种店铺和摊贩,挑担、拉车的劳动者和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河上行驶和停靠的大木船等等。从这里我们对当时的城市面貌、经济状况、民情风俗、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另外人类艺术中的两项最早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制造也是伴随着火的实用才产生的。前者依靠了火所产生的光,后者则依靠了火所产生的热。可以说离开了火这一物质基础,洞穴壁画和陶器基本是不会出现的。由此可知,艺术是起源于一定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例如火的实用),是在人类生活生产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总之,艺术包含着评价于感性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起着特殊的扬善惩恶作用。艺术还具有教化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艺术家总是依据他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通过他揭示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揭示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为人们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唤起人们的美感,并以美的韵味诉诸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获得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教化。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使人受益无穷,甚至是影响终身。
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肯定。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又不等于实际生活。由于人的主观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和加工制作,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的个性发展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而必须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人在低级和原始的无意识水平上,仅仅是追求自身与自然的运动和组织规律之间的一致或同一。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际生活进行纯客观的模拟,而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原料进行选择、提炼,以至加工、改造,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等。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于生活中的自然形式进行符合一定艺术表现规律的改造。中国戏曲谚语中说:“不像不成戏,太象不是艺。”中国画家强调绘画中的形象对于实际对象来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艺术形象,“似”是指生活现象。着重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而高于生活真实。要求艺术家在表现生活时强调“不似之似”,也就是高于生活的“似”。
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们又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并且都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这些都是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点。但是,艺术又有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方,这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生活,而艺术则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
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都需要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直接把本质指给读者看: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科学家研究马,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马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概括出马发育、成长、繁殖的规律:而徐悲鸿画的马,却是经过画家的选择、概括、创造,把自然形态中的许多马的特点,集中到个别马的形象之中,使这个别的马的形象比较充分地表现出马的本质特征,并借此表达画家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经过画家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创造出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具体可感的形式,但这已经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了。
可见,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构成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特性,二者是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形象身上的。只有具体可感性,没有具体概括性,形象就将变成对生活原型的直接摹写;只有概括性,没有具体可感性,那就变成科学的抽象,形象就不复存在。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力求做到可感性和概括性二者的统一。
四、艺术的继承——社会功能的要求
社会具有选择功能,符合生产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事物,会被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不适合或暂时不适合的将会被湮灭甚至被毁灭。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作品题材内容的变化就是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体现,艺术唯有适应了社会的选择功能,才能一直保存下去。
在艺术的分类上,黑格尔根据理念和形象外观的不同关系构成了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基本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在一定时期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状况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导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现代社会,面对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其富有而精神生活匮乏的状况,各种行为艺术,人体艺术,搞笑艺术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追逐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更加注重对艺术质量的要求,而那些与人们生活不相适应的戏曲艺术,剪纸艺术等则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结语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艺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只能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離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就不存在了。
参考文献
[1]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李强.论艺术创作.新疆巴州尉犁文化馆
[3]徐岱.艺术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徐恒醇.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王家树.中国工艺美术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6]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作者简介
张方圆(1994-),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