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逐渐开始构建高效课堂。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举例说明高效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高中生物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确立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师生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力度不足,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表征知识的语言文字是抽象且简约的,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及美感,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部分教师已经明确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每个小节都以“问题探讨”模块为开端,部分教师每节课就都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并且导入形式限于单纯依赖课本图片文字,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实际上并没有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到位,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明确哪些知识是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对教师能力的极大考验。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教学重难点通常只是《教师教学用书》中规定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是否是重难点还会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这时候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动态的重难点。
3.教师解说过多,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仍旧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解说过多,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例如教师用书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只安排了两个课时,其中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DNA变化的特点是重难点,课程内容中还包含了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些教师担心学生课堂活动耗时过多,为了赶课,解说过多,包揽过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識,但是接受程度低,进而导致课程不仅未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程度也低。
4.缺少学生总结反思环节,知识内化程度低
总结反思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的内化程度。但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总结反思,没有安排相应的总结反思环节,导致学生知识内化程度低,出现“上课好像全都懂,课后一写就懵圈”的现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情境创设力度,提升课堂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过程,对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应用在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中,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为例,对学生来说,细胞内部的细胞器从未见过,微观且遥远。教材中以模式图展示细胞器,但无法为学生展示细胞器的三维形象,可以利用“A加教育”APP并进入AR实验室,实验室内呈现了细胞的3D模型,通过希沃白板投屏,各个细胞器可360度观看并对应有讲解,学生与细胞器的距离更近,有助于激发其探索兴趣。
2.利用微课突破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
微课即微型网络课程,以微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作为主要载体,可融合图片、音乐、文本等多种元素,针对学科的重难点或考点等设计创作的视频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特点。根据微课的特点,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们更高效且有针对性的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便于学生依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例如《蛋白质》课堂中对化学键的理解,即可使用微课,耗时少,动态展示易于理解,接收程度低的学生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揣摩。
3.合理设置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首先,课前需要学生独学,进行自主学习,即通过导学案预习,注意用红笔标注疑惑点。教师批阅导学案,调查学情,明确动态重难点,进行备课。其次,课堂中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对学、群学,即合作学习,通过组内、组间对导学案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经过讨论解决了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接着教师针对仍旧未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和易混点,进行梳理提升。最后,通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反思,内化知识。
4.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反思,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内化知识
高中生物知识点具有表面散乱而内部又有分级联系的特点,非常适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思维导图通过运用曲线、符号、词汇、颜色及图片,可以将与中心主题有关的知识点发散或串联,形成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的放射状或树状知识网络。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会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消化、反复推敲,这就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内化知识。可让学生准备铅笔、彩色笔和大张的白色草稿纸,先用铅笔绘制草图框架,注意留白,后用彩色笔补充细节完善。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根,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躯干,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添枝画叶,达到学生乐意学、主动学、还想学的效果。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袁景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现状及优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李菡飞.谈如何创设优质情境、生成高效课堂[J].才智,2019(20)
广西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高中生物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确立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师生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力度不足,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表征知识的语言文字是抽象且简约的,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及美感,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部分教师已经明确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每个小节都以“问题探讨”模块为开端,部分教师每节课就都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并且导入形式限于单纯依赖课本图片文字,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实际上并没有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到位,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明确哪些知识是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对教师能力的极大考验。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教学重难点通常只是《教师教学用书》中规定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是否是重难点还会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这时候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动态的重难点。
3.教师解说过多,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仍旧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解说过多,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例如教师用书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只安排了两个课时,其中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DNA变化的特点是重难点,课程内容中还包含了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些教师担心学生课堂活动耗时过多,为了赶课,解说过多,包揽过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識,但是接受程度低,进而导致课程不仅未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程度也低。
4.缺少学生总结反思环节,知识内化程度低
总结反思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的内化程度。但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总结反思,没有安排相应的总结反思环节,导致学生知识内化程度低,出现“上课好像全都懂,课后一写就懵圈”的现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情境创设力度,提升课堂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过程,对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应用在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中,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为例,对学生来说,细胞内部的细胞器从未见过,微观且遥远。教材中以模式图展示细胞器,但无法为学生展示细胞器的三维形象,可以利用“A加教育”APP并进入AR实验室,实验室内呈现了细胞的3D模型,通过希沃白板投屏,各个细胞器可360度观看并对应有讲解,学生与细胞器的距离更近,有助于激发其探索兴趣。
2.利用微课突破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
微课即微型网络课程,以微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作为主要载体,可融合图片、音乐、文本等多种元素,针对学科的重难点或考点等设计创作的视频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特点。根据微课的特点,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们更高效且有针对性的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便于学生依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例如《蛋白质》课堂中对化学键的理解,即可使用微课,耗时少,动态展示易于理解,接收程度低的学生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揣摩。
3.合理设置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首先,课前需要学生独学,进行自主学习,即通过导学案预习,注意用红笔标注疑惑点。教师批阅导学案,调查学情,明确动态重难点,进行备课。其次,课堂中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对学、群学,即合作学习,通过组内、组间对导学案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经过讨论解决了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接着教师针对仍旧未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和易混点,进行梳理提升。最后,通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反思,内化知识。
4.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反思,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内化知识
高中生物知识点具有表面散乱而内部又有分级联系的特点,非常适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思维导图通过运用曲线、符号、词汇、颜色及图片,可以将与中心主题有关的知识点发散或串联,形成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的放射状或树状知识网络。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会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消化、反复推敲,这就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内化知识。可让学生准备铅笔、彩色笔和大张的白色草稿纸,先用铅笔绘制草图框架,注意留白,后用彩色笔补充细节完善。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根,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躯干,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添枝画叶,达到学生乐意学、主动学、还想学的效果。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袁景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现状及优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李菡飞.谈如何创设优质情境、生成高效课堂[J].才智,2019(20)
广西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