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初中研学旅行教学课程的优化探究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实践创新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地方文化资源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初中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
  关键词:地方文化,研学旅行,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实践创新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兼具“研学”与“旅行”的双重特点。地方文化资源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初中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功能相近、目标一致,可以成为初中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资源。同时,由于其具有独特性、亲缘性, 也可以增强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效性。可以说,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实现双方共赢共进。
  一、概念的界定
  (一)地方文化资源。地方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个体及知识等传统,包括各个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方文化资源是指通过历史积淀,带有地方特色的可开发和利用的物质、信息等的总称,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建筑、纪念馆等。地方特色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几千年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炼与岁月的打磨,彰显着我国优秀文化的气魄与魅力。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是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属于中小学研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如安阳历史悠久,文化斑斓而厚重,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研学旅行。国内外对于研学旅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称呼和定义也不尽相同,国外运用较为广泛的称呼为“教育旅游”。2014年首先由王定华提出研学旅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是指以中小学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科课程目标,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依托地方性资源进行游、学结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二、地方文化资源之于初中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
  在2017年的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托安阳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将教学中的抽象说理转变为亲身体验,增强教育教学的可亲度与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资源往往具有地缘唯一性和独特性,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哲理、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审美价值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发,具有永恒性的价值,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褪色。将其融入教学,学生必定更易于接受、乐于参与,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初中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增强课堂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地方文化资源研学旅行教学可行性分析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的转变,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更多教育资源从多角度培养人才能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来,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优秀的精神、科学的技巧,也具有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重要教育作用。因此,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地方特色文化的科学融入,保障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实效性作用。
  (一)政府扶持。2013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首次采用“研学旅行”这一提法,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在政策层面指导、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要“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学小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研学旅行课程开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二)学校推进。随着政府文件的出台,全国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主动探索研学旅行的方式。学校通过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向世界的新型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课外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需要教会学生书面上的知识,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形式,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推广。
  (三)家庭配合。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当代中学生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观念从“重分数”到“重孩子全方位发展”进行了转变。现在的家长愿意孩子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而非只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希望孩子更能够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主的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融合能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研学旅行的发展,家长愿意在学校的指导下,让孩子接收新鲜事物,直面自己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初中研学旅行教学模式建议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化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研学旅行课程的系统化研究也将逐步成型,依据课程要求和研学主题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基地、设计与主题吻合的活动内容、规划科学的线路等是保证研学旅行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学校要重视学科研学基地课程资源的整合,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的特色,精心选择地方文化资源中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和体验性的研学旅行课程。
  (二)注重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研学旅行是一门游中学、游中研、行中思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没有教室、没有课本的实践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学科。为避免研学旅行课程流于形式,要本着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原则,从研学前的课前准备、研学中的教学实践和研学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巩固等各环节入手,优化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如安阳林州红旗渠纪念馆,要依据其文化属性制定具体的研学目标,既要在课前引导学生认真了解修建红旗渠的背景,又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还要注意组织形式丰富的课程巩固模式。
  (三)梳理总结研学旅行成果。研学本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研学旅行活动的成果不通過考试来评价,也不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研学旅行活动的成果可分为外显的成果和内化的成果,外显的成果主要有:学习报告、研学任务单、游记、研学总结、行程中的照片和视频资料、采集的标本、采购的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品等。内化的成果包括:知识、能力、体验感受、情感情绪的变化、文明习惯的养成等。研学旅行结束后要及时梳理总结,由老师指导学生修改完成,学生内部要交流讨论,最终分类整理成册,共享研学旅行成果和经验。
  五、结语
  总之,对于中学生而言,研学旅行课程不仅是连接自身与外界的有效介质,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突出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品牌,注重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引领学生参与体验文化、了解认识文化、从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丰富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形式,为本地学校研学提供参考,也可为全国中小学学生的研学旅行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
  参考文献
  [1]宋世云. 依托地方课程开展研学旅行[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9):70-71.
  [2]赵光福. 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J]. 辽宁教育,2019(24):57-59.
  [3]陈晓燕. 依托本地资源开发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0(33):79-80.
  [4]何召军.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以沂蒙精神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为例[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2):32-33.
  [5]丁来玲.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模式及实效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0(8):66-67.
  [6]宋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7):38-39.
  [7]邱振华. 研学旅行课程研发初探[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1):31-34.
  河南省安阳市幸福中学 河南安阳 李向军 付艺伟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快速期,也是“关键期”,故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思想品质及综合素养的发展。而音乐作为一种具体生动的表达情感诉求的艺术,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音乐及人文修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聚焦幼儿园学生主体,探究关于在音乐教学方面如何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音乐教学;创新对策  音乐属于综合素质教育中“美学”的发展教育,它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以外研版九年级下册M8 My future life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翼课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精准地引导学生开展词汇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翼课网 词汇教学 自主学习  词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词汇是外语语言三要素之一,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对初中毕业
期刊
摘要: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本研究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及依托信息技术的课堂三个方面出发,将核心素养培育与初中数学教学二者高度融合,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提高其综合素养能力,进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成长的阶段,但是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成长的时间比较早,使他们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时候,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成长环境。本文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农村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的心
期刊
摘要: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的教育,创业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国家发展的新战略,更是素质教育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在目前“双创”视域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更是历史赋予现代职业学校的光荣使命。  关键字:双创;职校生;创业;  一、无锡市职校生创业教育现状  无锡作为吴文
期刊
摘要:数学核心素质是学生学习的价值观、本质特征和核心能力,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效课堂,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領域的研究热点是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
期刊
【摘要】尽管物理知识是相对抽象的,但其很多的物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和人们的生活使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把抽象的和不容易理解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引言  老师应在初中物理课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升初中
期刊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物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缜密性,提升逻辑水平。但也正是因为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甚至是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老师转变教育方法,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象内容,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学习途径之一,借助实验可以更直观的认识物理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进而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英语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英语教学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好奇心,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状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深层次的知识点,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出发,探究了情境教学
期刊
摘要:词汇学习对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最基本的。英语已成为大多数中小学的第二外语科目,英语词汇也日渐成为学校教学的重点。近些年外语教学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当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实际情况,试图寻找科学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虽然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词汇都不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