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从中医古方中发掘出的青蒿素将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研究认为,古代中国的千年经验积累对科技创新是财富而非束缚,关键在于对古人经验的发掘而非对经验主义的继承,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分析精神和理性精神相结合。
关键词:经验;传统文化;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一、引言
1971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成果通过乙醚提取出青蒿素[4]。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该奖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当人们沉浸在国人荣获诺奖的同时,也应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对现代的科技创新一无是处,甚至仅起着阻碍作用。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知识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指,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技创新思维模式。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式科技创新能力。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方法等中介间接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1]。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即要打破传统文化中与科学思维不适宜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对自然界探索留下的宝贵经验。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即“民族中心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那种认为“国学是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思想要坚决反对。盲目扩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分场合的用古人的思想套现代人的生活,最终只能变成手撕鬼子的抗日闹剧,既无异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又于现代生活的实践相脱节,引人发笑。要发掘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必须先厘清传统文化中的“良”与“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主张的与现代科学思维相悖的唯经验主义,和对科技创新极具启发意义的宝贵经验。
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敬畏自然”思想。中国人更看重历史经验,讲究等级秩序和儒家传统。这种“教条主义”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只有打破传统的“教条主义”,科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要勇于对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深刻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创新提供机会[5]。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迪尔米德教授在评价中国的科学研究时说:“拥有在5年内仅发表1篇论文,但该论文得到其他国家学者引用20次的科学家,比拥有在5年内发表10篇论文,但这10篇论文仅得到1次引用甚至1次也没有的科学家要重要得多!”[3]
林语堂先生曾说:“晋代学者则复兴了道家学说,靠“直觉”来解开自己的身体与宇宙之谜,在推测自然与人体的奥秘时,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直觉”。经验直觉思维方式是导致科技体系中缺乏科学理性重要原因。对思维和形式逻辑的忽视,阻碍了中国人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的培养[1]。2000年,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政府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结果大致相近,但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和较高影响力的论文,不到美国学者的4%[2]。
2015年屠呦呦获诺奖后,外媒纷纷进行报道,其核心词即Nobel prize和上Tu Youyou,国内媒体在编译时仍将其改译为“屠呦呦:荣誉属于我、集体和国家”。“独”者,不同也。这种不同是与他人的不同,与一般的不同,与群体的认识、规范和习惯的不同。强调群体价值和群体利益,把个体规定为群体中的一个角色,使个性受规定的角色行为的限制,其结果必然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压抑。国人历来有“枪打出头鸟”和“人怕出名猪怕壮”之说,这些观点表面,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就在于个体的独立意识。缺乏独立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人,很难获得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三、结论
当前,中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向外推广中华文化,大力支持复兴传统文化的事业。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汉语热”,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开办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国理想日渐复苏。公共媒体上,名目繁多的国学讲堂不断走进公众视野,打着“孔子老庄思想”旗号的学者大师们频频亮相。
总的来说,“国学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束缚,借助先进的科技量化分析前人的经验,抽丝剥茧,理性地提取其中的精华,这无疑能把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推向深入。这一点,从“三无”学者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无院士头衔,获诺奖已经可见一斑。但愿像小柴胡这样的中国古方,不再由日本人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但愿像中国的宣纸制作技术,不再由日本人改进,制成通行全球的“改良日本纸”。但愿中国人不再只拿四大发明去制作鞭炮、看风水。
参考文献:
[1]邓厚平. 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8): 42-45.
[2]段治文. 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浙江大学, 2004: 78.
[3]龚旭(整理). 为世界科学把脉 为中国科学建言:出席“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的三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谈世界科学与中国科学[J]. 中国科学基金, 2006(4): 200-205.
[4]黎润红. “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1(4): 488-500.
[5]宋纯鹏. 传统文化的“双刃剑”与科技创新: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1): 28-30.
关键词:经验;传统文化;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一、引言
1971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成果通过乙醚提取出青蒿素[4]。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该奖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当人们沉浸在国人荣获诺奖的同时,也应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对现代的科技创新一无是处,甚至仅起着阻碍作用。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知识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指,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技创新思维模式。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式科技创新能力。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方法等中介间接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1]。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即要打破传统文化中与科学思维不适宜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对自然界探索留下的宝贵经验。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即“民族中心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那种认为“国学是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思想要坚决反对。盲目扩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分场合的用古人的思想套现代人的生活,最终只能变成手撕鬼子的抗日闹剧,既无异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又于现代生活的实践相脱节,引人发笑。要发掘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必须先厘清传统文化中的“良”与“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主张的与现代科学思维相悖的唯经验主义,和对科技创新极具启发意义的宝贵经验。
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敬畏自然”思想。中国人更看重历史经验,讲究等级秩序和儒家传统。这种“教条主义”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只有打破传统的“教条主义”,科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要勇于对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深刻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创新提供机会[5]。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迪尔米德教授在评价中国的科学研究时说:“拥有在5年内仅发表1篇论文,但该论文得到其他国家学者引用20次的科学家,比拥有在5年内发表10篇论文,但这10篇论文仅得到1次引用甚至1次也没有的科学家要重要得多!”[3]
林语堂先生曾说:“晋代学者则复兴了道家学说,靠“直觉”来解开自己的身体与宇宙之谜,在推测自然与人体的奥秘时,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直觉”。经验直觉思维方式是导致科技体系中缺乏科学理性重要原因。对思维和形式逻辑的忽视,阻碍了中国人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的培养[1]。2000年,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政府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结果大致相近,但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和较高影响力的论文,不到美国学者的4%[2]。
2015年屠呦呦获诺奖后,外媒纷纷进行报道,其核心词即Nobel prize和上Tu Youyou,国内媒体在编译时仍将其改译为“屠呦呦:荣誉属于我、集体和国家”。“独”者,不同也。这种不同是与他人的不同,与一般的不同,与群体的认识、规范和习惯的不同。强调群体价值和群体利益,把个体规定为群体中的一个角色,使个性受规定的角色行为的限制,其结果必然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压抑。国人历来有“枪打出头鸟”和“人怕出名猪怕壮”之说,这些观点表面,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就在于个体的独立意识。缺乏独立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人,很难获得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三、结论
当前,中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向外推广中华文化,大力支持复兴传统文化的事业。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汉语热”,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开办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国理想日渐复苏。公共媒体上,名目繁多的国学讲堂不断走进公众视野,打着“孔子老庄思想”旗号的学者大师们频频亮相。
总的来说,“国学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束缚,借助先进的科技量化分析前人的经验,抽丝剥茧,理性地提取其中的精华,这无疑能把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推向深入。这一点,从“三无”学者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无院士头衔,获诺奖已经可见一斑。但愿像小柴胡这样的中国古方,不再由日本人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但愿像中国的宣纸制作技术,不再由日本人改进,制成通行全球的“改良日本纸”。但愿中国人不再只拿四大发明去制作鞭炮、看风水。
参考文献:
[1]邓厚平. 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8): 42-45.
[2]段治文. 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浙江大学, 2004: 78.
[3]龚旭(整理). 为世界科学把脉 为中国科学建言:出席“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的三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谈世界科学与中国科学[J]. 中国科学基金, 2006(4): 200-205.
[4]黎润红. “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1(4): 488-500.
[5]宋纯鹏. 传统文化的“双刃剑”与科技创新: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1):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