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强国梦”的感召下,体育事业的地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课余时间体育活动逐渐开展得到了广大少儿和学生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羽毛球比赛作为目前全国各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比赛项目,深受广大少儿与家长们的广泛喜爱。羽毛球单项运动日益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儿的一生首选业余运动体育项目,但是在少儿业余时间参与到和学习各种羽毛球单项运动的业余时间非常有限,而高远球技术运动作为种类技术繁多的一种羽毛球单项运动,其中的一个入门及其标志性重要技术就是动作,由于其中的动作构成环节种类较多,技术链较长,动作的方向泛化,这就必然构成了一对不可互相调和的矛盾。而运用吊线球训练法可以通过相对固定的球路以及球速,帮助孩子们找准正确的击球点,掌握正确的挥拍姿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羽毛球在空中飞行的空间感。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实验,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吊线球训练可以帮助学员找准正确的击球点;(2)掌握正确的挥拍姿势及發力动作。
关键词:羽毛球;吊线球训练法;高远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经济及社会生活品质水平不断稳步提高,同时,国家对少儿青少年早期体质健康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少儿家长已经认识感受到保护少儿早期身体健康的极大重要性,家长们不仅渴望能让少儿在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同时,也希望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技术,为日后他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健康以及更好的安全融入社会群体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羽毛球体育运动作为技战综合能力的主导运动类型又不同于网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在技战术动作层面,该项技术运动关键技术繁多[1],有些技术动作的核心技术链较长,技术环节动作的核心技术泛化环节往往较多,这就对我们参与这项技术运动所必需的技术协调性动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掌握这项技术运动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技术所必需的关键动作的技术泛化、分化所需时间往往较长,也就是说由于各种神经、肌肉的共同特点,导致我们掌握了在羽毛球各项运动过程中的某些关键动作技术所需正确的或重复技术动作的泛化次数往往要求相对较多,而且与一般田径等同类运动不同之处在于,飞行的羽毛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一个飞行完全一致的羽毛球,所以在我们学习羽毛球的各项基本动作的过程中,不仅技术动作要标准规范,而且各个技术环节动作的内在核心技术链动作要基本正确,技术环节动作的内在技术环节动作要流畅、协调,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羽毛球中,维持自身核心技术系统动作的稳定不变,以及及时、合理地完成符合自身动作系统核心技术功能要求的各种技术动作调整[2]。由于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时间大部分都是一个星期一次两小时的训练,训练时间极其有限,这就导致了在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中,需要面对几乎无法克服的一对矛盾,一方面动作技术难度大、动作重复次数少以及球飞行的多变性,另一方面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用正确的动作打到球。在日常的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中,面对较少参加运动或者遗传素质方面造成协调性较差的少儿,这一对矛盾表现得就更是非常明显,运用常规教学方法,会大概率导致训练目标的失控,技术训练失败的概率较高。通过吊线球训练可以强制学员找到准确的时机和标准的击球点击球,同时也能帮助学员提升球感,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二、研究实验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吊线球训练法对少年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的影响。
(二)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取
首先从“索哲羽毛球俱乐部”挑选了40名即将进入高远球训练的9~11岁的男生。为了减少协调性对高远球击球的影响,对这40名男生进行协调性测试,再征询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最终确立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十字跳、1 分钟跳绳以及羽毛球徒手扔远。
(1)十字跳受测者双脚并齐站立于象限 1 中,听到或者是看到开始信号发出后,按照 1→2→3→4→1 的顺序顺时针跳跃,测验员进行计时,循环 10 次停表,记录时间。
(2)1分钟单摇跳绳单摇跳绳要求双脚进行交替跳,中间可以有间断,间断后迅速继续跳,次数有效并继续跳直至 1分钟,1 分钟跳 100 次以上为良好,1 分钟跳 150 次以上为优秀,1 分钟跳 70 次以下为较差,70-100 次为一般。
(3)羽毛球徒手扔远徒手持羽毛球,将球以任意动作扔远,距离在 6.7 米以上为优秀,距离在5.7—6.7 米为良好,4.7—5.7 米为一般,4.7 米以下为较差。
测试结束后,将40名学生分为协调性较好的20人和协调性一般或较差的20人。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10名协调性较好或一般与较差的学生各10名。
2.研究过程
首先保证传统教学方法与吊线球训练法其动作学习时间固定为一个半小时,剩余时间教学步骤固定:热身 20分钟+放松整理5分钟+上课总结5分钟。共进行为期两周的训练,每周练习6天。
对照组通过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内容的顺序为:教师高远球完整动作示范讲解---侧身架拍---转正倒拍---高远球扔球---挥拍击打羽毛球球---完整的动作练习---完整的击球练习[3]。
实验组采用吊线球训练法,其内容顺序为:教师高远球完整动作示范讲解---调整好适合每个高度的吊线球---挥拍击球---完整动作挥拍练习---完整动作击球练习。
在实验前,通过给学员们发多球的方式(每人20个球),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的羽毛球基础是否相同,测试内容包括击球点的准确性和可击到球的个数。
表1为实验前的各项数据:
通过实验前的数观察到在羽毛球的基础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员没有存在显著差异,大家普遍不能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同时偶尔打到球,在数据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数据表现略优于实验组。 通过为期两周的训练,我们对学生们高远球通过多球的方式(每组20个球,共两组),测试了包括学生们击球点准确性、高远球动作标准性以及击球准确性,来评价学生们高远球的掌握程度。
表2为对照组两周训练后的情况反映:
动作标准性评分标准:非常标准100分,较为标准80分,一般标准60分,不太标准40分,很不标准20分。只取每一档的分数。
通过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周的传统训练法训练之后,学生们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找准击球点,且大部门学生点击球点偏低。在动作标准性上来看,协调与不太协调的学生球场上打高远球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部分不太协调的学生在球场上会因为紧张,或无法判断无规律球的时候表现出慌张失措,并将训练动作抛于脑后。而经过传统训练的学生能在多球中打中球的概率大约在25%。
表3为实验组两周训练后的情况反映:
通过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吊线球训练法进行为期两周的训练,学生对于击球点准确程度大约略超过50%,由于吊线球为固定击球点,所以我们发现学生们出现击球点低的情况明显低于对战组。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在打高远球的动作过程中动作比较标准且连贯。且学生们能打中球的概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对比实验前后学员们击球點准确量、动作标准性及击到球的数量,可以发现,通过传统教学法和通过吊线球训练法均能提高学员对高远球的掌握。但实验表明,通过吊线球训练法取得的成效无论对于协调性较好或不太好的学员均要高于通过传统训练的学员,效果更加明显。原因可能有:吊线球训练法可以通过固定的位置让学员击球,从而养成正确的动作记忆。而传统训练法,在每次扔球过程中,无法保证每次扔球的高度、速度位置合适,而导致学员会匆匆忙忙随便打一拍,无法为学员进行动作定型,故效果并没有进行吊线球训练的效果佳。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较为协调的学生还是不太协调或很不协调的学生来说,在击球点准数量方面,通过吊线球训练方法的准确数量百分比比传统训练的准确百分比高出了 18%。从动作的标准程度方面来看,吊线球训练法也更有助于学生们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但是在动作标准程度我们发现,运用传统训练的准确程度略高于吊线球训练,分析的原因可能如下:吊线球作为一种固定球速、固定轨迹、固定方向的训练方式,拥有着相对固化的动作,而传统训练法,要通过教练扔球,而在扔球的过程中,球速、轨迹几乎都不相同,与最终的多球测试更为贴合,但高远球训练作为羽毛球训练中最基础与最重要的环节,远远不能以打到球为目的,而更应注重基本功的扎实与否。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210.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76.
[3]杨玲.试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的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9(06):154–155.
作者简介:孙浩洋,男,天津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关键词:羽毛球;吊线球训练法;高远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经济及社会生活品质水平不断稳步提高,同时,国家对少儿青少年早期体质健康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少儿家长已经认识感受到保护少儿早期身体健康的极大重要性,家长们不仅渴望能让少儿在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同时,也希望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技术,为日后他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健康以及更好的安全融入社会群体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羽毛球体育运动作为技战综合能力的主导运动类型又不同于网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在技战术动作层面,该项技术运动关键技术繁多[1],有些技术动作的核心技术链较长,技术环节动作的核心技术泛化环节往往较多,这就对我们参与这项技术运动所必需的技术协调性动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掌握这项技术运动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技术所必需的关键动作的技术泛化、分化所需时间往往较长,也就是说由于各种神经、肌肉的共同特点,导致我们掌握了在羽毛球各项运动过程中的某些关键动作技术所需正确的或重复技术动作的泛化次数往往要求相对较多,而且与一般田径等同类运动不同之处在于,飞行的羽毛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一个飞行完全一致的羽毛球,所以在我们学习羽毛球的各项基本动作的过程中,不仅技术动作要标准规范,而且各个技术环节动作的内在核心技术链动作要基本正确,技术环节动作的内在技术环节动作要流畅、协调,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羽毛球中,维持自身核心技术系统动作的稳定不变,以及及时、合理地完成符合自身动作系统核心技术功能要求的各种技术动作调整[2]。由于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时间大部分都是一个星期一次两小时的训练,训练时间极其有限,这就导致了在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中,需要面对几乎无法克服的一对矛盾,一方面动作技术难度大、动作重复次数少以及球飞行的多变性,另一方面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用正确的动作打到球。在日常的少儿业余羽毛球训练中,面对较少参加运动或者遗传素质方面造成协调性较差的少儿,这一对矛盾表现得就更是非常明显,运用常规教学方法,会大概率导致训练目标的失控,技术训练失败的概率较高。通过吊线球训练可以强制学员找到准确的时机和标准的击球点击球,同时也能帮助学员提升球感,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二、研究实验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吊线球训练法对少年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的影响。
(二)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取
首先从“索哲羽毛球俱乐部”挑选了40名即将进入高远球训练的9~11岁的男生。为了减少协调性对高远球击球的影响,对这40名男生进行协调性测试,再征询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最终确立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十字跳、1 分钟跳绳以及羽毛球徒手扔远。
(1)十字跳受测者双脚并齐站立于象限 1 中,听到或者是看到开始信号发出后,按照 1→2→3→4→1 的顺序顺时针跳跃,测验员进行计时,循环 10 次停表,记录时间。
(2)1分钟单摇跳绳单摇跳绳要求双脚进行交替跳,中间可以有间断,间断后迅速继续跳,次数有效并继续跳直至 1分钟,1 分钟跳 100 次以上为良好,1 分钟跳 150 次以上为优秀,1 分钟跳 70 次以下为较差,70-100 次为一般。
(3)羽毛球徒手扔远徒手持羽毛球,将球以任意动作扔远,距离在 6.7 米以上为优秀,距离在5.7—6.7 米为良好,4.7—5.7 米为一般,4.7 米以下为较差。
测试结束后,将40名学生分为协调性较好的20人和协调性一般或较差的20人。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10名协调性较好或一般与较差的学生各10名。
2.研究过程
首先保证传统教学方法与吊线球训练法其动作学习时间固定为一个半小时,剩余时间教学步骤固定:热身 20分钟+放松整理5分钟+上课总结5分钟。共进行为期两周的训练,每周练习6天。
对照组通过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内容的顺序为:教师高远球完整动作示范讲解---侧身架拍---转正倒拍---高远球扔球---挥拍击打羽毛球球---完整的动作练习---完整的击球练习[3]。
实验组采用吊线球训练法,其内容顺序为:教师高远球完整动作示范讲解---调整好适合每个高度的吊线球---挥拍击球---完整动作挥拍练习---完整动作击球练习。
在实验前,通过给学员们发多球的方式(每人20个球),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的羽毛球基础是否相同,测试内容包括击球点的准确性和可击到球的个数。
表1为实验前的各项数据:
通过实验前的数观察到在羽毛球的基础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员没有存在显著差异,大家普遍不能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同时偶尔打到球,在数据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数据表现略优于实验组。 通过为期两周的训练,我们对学生们高远球通过多球的方式(每组20个球,共两组),测试了包括学生们击球点准确性、高远球动作标准性以及击球准确性,来评价学生们高远球的掌握程度。
表2为对照组两周训练后的情况反映:
动作标准性评分标准:非常标准100分,较为标准80分,一般标准60分,不太标准40分,很不标准20分。只取每一档的分数。
通过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周的传统训练法训练之后,学生们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找准击球点,且大部门学生点击球点偏低。在动作标准性上来看,协调与不太协调的学生球场上打高远球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部分不太协调的学生在球场上会因为紧张,或无法判断无规律球的时候表现出慌张失措,并将训练动作抛于脑后。而经过传统训练的学生能在多球中打中球的概率大约在25%。
表3为实验组两周训练后的情况反映:
通过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吊线球训练法进行为期两周的训练,学生对于击球点准确程度大约略超过50%,由于吊线球为固定击球点,所以我们发现学生们出现击球点低的情况明显低于对战组。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在打高远球的动作过程中动作比较标准且连贯。且学生们能打中球的概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对比实验前后学员们击球點准确量、动作标准性及击到球的数量,可以发现,通过传统教学法和通过吊线球训练法均能提高学员对高远球的掌握。但实验表明,通过吊线球训练法取得的成效无论对于协调性较好或不太好的学员均要高于通过传统训练的学员,效果更加明显。原因可能有:吊线球训练法可以通过固定的位置让学员击球,从而养成正确的动作记忆。而传统训练法,在每次扔球过程中,无法保证每次扔球的高度、速度位置合适,而导致学员会匆匆忙忙随便打一拍,无法为学员进行动作定型,故效果并没有进行吊线球训练的效果佳。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较为协调的学生还是不太协调或很不协调的学生来说,在击球点准数量方面,通过吊线球训练方法的准确数量百分比比传统训练的准确百分比高出了 18%。从动作的标准程度方面来看,吊线球训练法也更有助于学生们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但是在动作标准程度我们发现,运用传统训练的准确程度略高于吊线球训练,分析的原因可能如下:吊线球作为一种固定球速、固定轨迹、固定方向的训练方式,拥有着相对固化的动作,而传统训练法,要通过教练扔球,而在扔球的过程中,球速、轨迹几乎都不相同,与最终的多球测试更为贴合,但高远球训练作为羽毛球训练中最基础与最重要的环节,远远不能以打到球为目的,而更应注重基本功的扎实与否。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210.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76.
[3]杨玲.试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的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9(06):154–155.
作者简介:孙浩洋,男,天津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