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与痛经及疾病分期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痛经及疾病分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浙江台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调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发生情况,研究分析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变的关系以及特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各分型之间痛经程度有显著性差异(χ2=3.856,P<0.05),与卵巢型以及腹膜型相比较,混合型与深部浸润型的痛经程度更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不同临床病灶分期间粘连程度、浸润深度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713、3.
其他文献
微小微单胞菌(Parvimonas micra,P.micra)是一种存在于口腔、胃肠道、呼吸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黏膜上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P.micra最初也称为微小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已婚,主诉:“腹痛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隐痛,腹痛呈间断性,伴胀痛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腹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已经逐渐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第一大发病类型即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为全部卒中患者的60%-70%。尽管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水平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