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干部驻村扶贫,虽有干事创业的主观意愿,但能力上表现出对新岗位、新要求的不适应,感到难有作为、无所适从。
成为“第一书记”之初,我摩拳擦掌,巴望着能为村里干些事。
却不想,万丈豪情很快就被消磨殆尽。
我们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村里盛产的山珍、蜂蜜和中药材很难运出。
对此,我想到了“要致富,先修路”。
随后,我勘察了全村道路情况,初步核算出修通一条干道的成本——150万元。
在原单位,这样的工程根本不算个事。因此,我认为也能帮村里“搞定”修路工程。
我计划动用村集体资产大干一场。却不想,打开账本一瞧,全村集体资产不过30万元。
“村里没钱,还可以争取上级配套补助。”我安慰自己。
到乡里一咨询,我彻底蔫了——区乡两级基础项目补助不到80万元。
没钱,修路计划只能停摆。
这让我深刻感叹担任“第一书记”的不易——业务跨度大、手里资源少,如何才能干好?
【对策】
驻村扶贫须学会“借力”
從“实权”部门来到贫困村,恐怕不少“第一书记”都会产生“张某式”困惑。
如何解惑?且看沈浩如何回答——
沈浩赴任之初,作为“联产承包第一村”的小岗村,正遭遇“偏、穷、乱、散”的尴尬。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还欠了三万元债,有人戏称“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
没钱没权没资源,驻村工作如何开展?沈浩借助了二重外力。
第一重力是村支“两委”集体之力。
落后农村要发展,仅凭“第一书记”一己之力不可能实现。
因此,沈浩提出:“小岗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
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沈浩重组了村党委,把党员骨干、能人和大学生“村官”吸引进班子,使村党组织迸发出空前活力。
借助团队之力,沈浩找准了工作突破口。2005年,小岗村党委提出以打造“一环两轴一点九区”的未来新村为目标,全面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要实现这个蓝图,仅凭村党委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因此,沈浩开始借助第二重力。
小岗村有一条一公里长的泥巴路,乡亲们一直希望能将其硬化,却苦于没有配套资金。
于是,沈浩开始从侧面迂回“借力”。他找到上级职能部门,“化缘”到帮扶资金50万元,硬化了泥巴路。
其后六年间,沈浩团队频频借助上级部门、扶贫项目等“外力”,使小岗村乡村旅游、申报省城直通班车等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借力”之下,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成为“第一书记”之初,我摩拳擦掌,巴望着能为村里干些事。
却不想,万丈豪情很快就被消磨殆尽。
我们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村里盛产的山珍、蜂蜜和中药材很难运出。
对此,我想到了“要致富,先修路”。
随后,我勘察了全村道路情况,初步核算出修通一条干道的成本——150万元。
在原单位,这样的工程根本不算个事。因此,我认为也能帮村里“搞定”修路工程。
我计划动用村集体资产大干一场。却不想,打开账本一瞧,全村集体资产不过30万元。
“村里没钱,还可以争取上级配套补助。”我安慰自己。
到乡里一咨询,我彻底蔫了——区乡两级基础项目补助不到80万元。
没钱,修路计划只能停摆。
这让我深刻感叹担任“第一书记”的不易——业务跨度大、手里资源少,如何才能干好?
【对策】
驻村扶贫须学会“借力”
從“实权”部门来到贫困村,恐怕不少“第一书记”都会产生“张某式”困惑。
如何解惑?且看沈浩如何回答——
沈浩赴任之初,作为“联产承包第一村”的小岗村,正遭遇“偏、穷、乱、散”的尴尬。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还欠了三万元债,有人戏称“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
没钱没权没资源,驻村工作如何开展?沈浩借助了二重外力。
第一重力是村支“两委”集体之力。
落后农村要发展,仅凭“第一书记”一己之力不可能实现。
因此,沈浩提出:“小岗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
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沈浩重组了村党委,把党员骨干、能人和大学生“村官”吸引进班子,使村党组织迸发出空前活力。
借助团队之力,沈浩找准了工作突破口。2005年,小岗村党委提出以打造“一环两轴一点九区”的未来新村为目标,全面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要实现这个蓝图,仅凭村党委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因此,沈浩开始借助第二重力。
小岗村有一条一公里长的泥巴路,乡亲们一直希望能将其硬化,却苦于没有配套资金。
于是,沈浩开始从侧面迂回“借力”。他找到上级职能部门,“化缘”到帮扶资金50万元,硬化了泥巴路。
其后六年间,沈浩团队频频借助上级部门、扶贫项目等“外力”,使小岗村乡村旅游、申报省城直通班车等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借力”之下,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