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及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对于博物馆及图書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提供更多合作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休闲时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基础,就提出具体的合作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合作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公共休闲服务合作转变。其中,休闲时代指人均GDP超过3000至5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生活方式趋向休闲化的发展时期[1]。有学者认为“自2015年开始人类走出信息时代的高峰期,正式迈向休闲时代”。休闲时代的特点涵盖休闲方式虚拟化、日常生活娱乐化、城市功能休闲化、日常消费精神化及休闲生活常态化。鉴于此,本文针对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基础
(一)渊源深厚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来看,图书馆的建设时间普遍早于博物馆,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博物馆内图书馆、图书馆内博物馆”的现象早已屡见不见,例如:以大英图书馆及大英博物馆为例,二者同时建立,现已有200多年历史;以亚历山大图书馆为例,不仅是图书馆,还是综合科研机构、文化艺术馆及博物馆;以美国总统图书馆为例,不仅是图书馆,还是纪念博物馆及档案陈列馆[2]。
(二)功能类似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与图书馆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及展示功能趋向相似化及同类化。其中,博物馆以保存及展览与科技、文化、历史等 方面文物资料为主要功能,图书馆以珍藏书籍、浏览书籍、借阅书籍等为主要功能,但是二者的运转流程、资料处理、分类编目等工作环节相类似,特别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沟通、服务、推广、教育等方面尤为相近,甚至数字化处理二者馆藏后,由资料库建设至数据库系统、格式、结构等内容,基本趋向一致。
由此可见,数字化处理博物馆馆及图书馆藏后,促使二者性质同类化,尤其是研究机构内图书馆及学术研究的博物馆,具备构建资源分享平台的先天优势,存在“跨馆合作”的可能性,例如:以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博物馆为例,自2008年开始美国国会图书馆、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图书馆与博物馆内濒危馆藏的保护工作[3]。
(三)互相渗透
受博物馆及图书馆特殊性的影响,二者馆藏内文献资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例如:文物类文献、考古学文献及古籍善本等资源,不仅属于图书馆的收藏范畴,还是博物馆的保存及展览主体。由此可见,坚持“博物馆内图书馆、图书馆内博物馆”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为主题专业图书馆,与普通图书馆内文献资源形成完整的共享平台,例如:以台湾国立自然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内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特别是考古、化石、脊椎动物、哺乳类、昆虫、鸟类及两栖动物,现已成为台湾地区学术研究的专业平台[4]。此外,博物馆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互补性强,图书馆多为文献馆藏,博物馆多为实体馆藏,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二、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方法
(一)资源优化
博物馆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互补性强,博物馆多为实体馆藏,图书馆多为文献馆藏,实体馆藏以文献馆藏为文字表达,文献馆藏以实体馆藏为真实展示,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二者系统串联形成完整的观赏感受,帮助观赏者理解博物馆的展示主题,进一步丰富文献馆藏的立体感,侧面凸显文献馆藏的历史性及真实性。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立足点,确定展览主题,开展合作共同办展,即同一展览主题,图书馆提供文献馆藏,博物馆提供实体馆藏,共同租用或以各自场地共同举办展览。
例如: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建设Tozzer Library博物馆,内部设立Tozzer Library图书馆,二者馆藏丰富,图书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均与Tozzer Library博物馆存在着密切联系,即某期以鞋子为主题的展览,展品由Tozzer Library博物馆民族学馆藏中选出,不仅详细介绍不同时期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鞋,还为用户提供图书馆馆藏文献阅览服务,满足多元化展览需求[5]。
此外,通过博物馆及图书馆馆藏资源合作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二者馆藏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串联二者社会教育及信息传播的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传播氛围,进一步拓展合作视野,帮助观赏方形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来看,博物馆的数量明显少于图书馆,一部分地区的图书馆分化了博物馆的功能,例如:以俄罗斯为例,居民向图书馆捐赠的现象较为普遍[6]。同时,以鞑鞳斯坦共和国为例,图书馆系统内博物馆数量超过60个,多为教育家纪念博物馆、诗人纪念博物馆、作家纪念博物馆及地方志博物馆等微型博物馆,馆藏内容面窄,涉及地区风俗、仪式、文化及历史民族方面内容。
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切入点,加大对于建立微型博物馆及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力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进一步建立专业化、主题化、门类化的博物馆或图书馆,例如:以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为例,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馆藏丰富,涵盖清朝文献、历朝古籍、内阁文件、军机文件等内容,现已成为我国微缩文献馆藏的代表。
(二)服务共享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展览服务水平来看,博物馆的展览经验丰富,展览条件良好,展览环境舒适,展品温度及湿度均存在严格标准,展示空间随展览性质、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变化而变化,例如:宣传厅、演示厅及展览厅等,图书馆的展览条件不足,缺乏展览经验,尚不存在明确的展览标准。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突破口,将图书馆展览业务与博物馆展览业务相结合,博物馆以展览设备、展览场地、展览技术及展览人员为优势,为图书馆展览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作为二者馆藏资源的共同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优势明显,特别是古籍利用、古籍整理、古籍保护、古籍甄别等环节,二者通力合作,力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积极引进影像技术及微缩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古籍数据库平台,为博物馆拓展业务水平提供支持。 (三)数字化
作为实体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延伸,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是营销、沟通、宣传的有力手段,不仅拓展观众群体,特别是年轻观众群体,还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此外,相较于实体博物馆及图书馆,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更具备亲和力及文化潜能。数字化处理博物馆及图书馆馆藏的工作量巨大,涵盖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认证、数字化系统、数字化控制、数字化设计及数字化规划六个方面内容。
同时,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大致由附加信息技术、使用界面及数据库共同组成。其中,数据库的功能丰富,涉及数字扫描、数据交换标准、图形检索、全文检索、查询检索、元数据及专业典藏说明七个方面内容;使用界面涉及游戏设计、动态虚拟实景、数据检索、超链接网页、互动设计、多媒体设计、视觉设计及语言查询等八个方面内容;附加信息技术涉及典藏管理、典藏控制、浮水印、知识产权保护、三维实体观察、三维实体分析、画风分析、古话修复及影像处理技术九个方面内容。此外,做好博物馆与图書馆间数字化技术的借鉴工作,能有效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有助于解决在实际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博物馆及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高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博物馆与图书馆合作模式的变革,综述休闲时代的概念,分析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基础,提出具体的合作方式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俊龙.新时期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意义与趋势——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9-142.
[2]贾国柱.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国家奖探析与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5):91-94.
[3]王秀香.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实践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3):56-60.
[4]张丹.从打造“第三空间”到嵌入“第三空间”——从咖啡图书馆得到的启示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4):11-13.
[5]郑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字文化服务融合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34-37.
[6]钟妮.浅谈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延伸[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3):209-210.
作者简介:严允(1964-),江西武宁人,本科,学士,武宁县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宣传。
【关键词】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合作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公共休闲服务合作转变。其中,休闲时代指人均GDP超过3000至5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生活方式趋向休闲化的发展时期[1]。有学者认为“自2015年开始人类走出信息时代的高峰期,正式迈向休闲时代”。休闲时代的特点涵盖休闲方式虚拟化、日常生活娱乐化、城市功能休闲化、日常消费精神化及休闲生活常态化。鉴于此,本文针对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基础
(一)渊源深厚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来看,图书馆的建设时间普遍早于博物馆,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博物馆内图书馆、图书馆内博物馆”的现象早已屡见不见,例如:以大英图书馆及大英博物馆为例,二者同时建立,现已有200多年历史;以亚历山大图书馆为例,不仅是图书馆,还是综合科研机构、文化艺术馆及博物馆;以美国总统图书馆为例,不仅是图书馆,还是纪念博物馆及档案陈列馆[2]。
(二)功能类似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与图书馆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及展示功能趋向相似化及同类化。其中,博物馆以保存及展览与科技、文化、历史等 方面文物资料为主要功能,图书馆以珍藏书籍、浏览书籍、借阅书籍等为主要功能,但是二者的运转流程、资料处理、分类编目等工作环节相类似,特别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沟通、服务、推广、教育等方面尤为相近,甚至数字化处理二者馆藏后,由资料库建设至数据库系统、格式、结构等内容,基本趋向一致。
由此可见,数字化处理博物馆馆及图书馆藏后,促使二者性质同类化,尤其是研究机构内图书馆及学术研究的博物馆,具备构建资源分享平台的先天优势,存在“跨馆合作”的可能性,例如:以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博物馆为例,自2008年开始美国国会图书馆、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图书馆与博物馆内濒危馆藏的保护工作[3]。
(三)互相渗透
受博物馆及图书馆特殊性的影响,二者馆藏内文献资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例如:文物类文献、考古学文献及古籍善本等资源,不仅属于图书馆的收藏范畴,还是博物馆的保存及展览主体。由此可见,坚持“博物馆内图书馆、图书馆内博物馆”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为主题专业图书馆,与普通图书馆内文献资源形成完整的共享平台,例如:以台湾国立自然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内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特别是考古、化石、脊椎动物、哺乳类、昆虫、鸟类及两栖动物,现已成为台湾地区学术研究的专业平台[4]。此外,博物馆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互补性强,图书馆多为文献馆藏,博物馆多为实体馆藏,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二、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方法
(一)资源优化
博物馆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互补性强,博物馆多为实体馆藏,图书馆多为文献馆藏,实体馆藏以文献馆藏为文字表达,文献馆藏以实体馆藏为真实展示,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二者系统串联形成完整的观赏感受,帮助观赏者理解博物馆的展示主题,进一步丰富文献馆藏的立体感,侧面凸显文献馆藏的历史性及真实性。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立足点,确定展览主题,开展合作共同办展,即同一展览主题,图书馆提供文献馆藏,博物馆提供实体馆藏,共同租用或以各自场地共同举办展览。
例如: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建设Tozzer Library博物馆,内部设立Tozzer Library图书馆,二者馆藏丰富,图书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均与Tozzer Library博物馆存在着密切联系,即某期以鞋子为主题的展览,展品由Tozzer Library博物馆民族学馆藏中选出,不仅详细介绍不同时期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鞋,还为用户提供图书馆馆藏文献阅览服务,满足多元化展览需求[5]。
此外,通过博物馆及图书馆馆藏资源合作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二者馆藏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串联二者社会教育及信息传播的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传播氛围,进一步拓展合作视野,帮助观赏方形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来看,博物馆的数量明显少于图书馆,一部分地区的图书馆分化了博物馆的功能,例如:以俄罗斯为例,居民向图书馆捐赠的现象较为普遍[6]。同时,以鞑鞳斯坦共和国为例,图书馆系统内博物馆数量超过60个,多为教育家纪念博物馆、诗人纪念博物馆、作家纪念博物馆及地方志博物馆等微型博物馆,馆藏内容面窄,涉及地区风俗、仪式、文化及历史民族方面内容。
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切入点,加大对于建立微型博物馆及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力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进一步建立专业化、主题化、门类化的博物馆或图书馆,例如:以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为例,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馆藏丰富,涵盖清朝文献、历朝古籍、内阁文件、军机文件等内容,现已成为我国微缩文献馆藏的代表。
(二)服务共享
从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展览服务水平来看,博物馆的展览经验丰富,展览条件良好,展览环境舒适,展品温度及湿度均存在严格标准,展示空间随展览性质、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变化而变化,例如:宣传厅、演示厅及展览厅等,图书馆的展览条件不足,缺乏展览经验,尚不存在明确的展览标准。因此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及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优势为突破口,将图书馆展览业务与博物馆展览业务相结合,博物馆以展览设备、展览场地、展览技术及展览人员为优势,为图书馆展览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作为二者馆藏资源的共同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优势明显,特别是古籍利用、古籍整理、古籍保护、古籍甄别等环节,二者通力合作,力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积极引进影像技术及微缩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古籍数据库平台,为博物馆拓展业务水平提供支持。 (三)数字化
作为实体博物馆及图书馆的延伸,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是营销、沟通、宣传的有力手段,不仅拓展观众群体,特别是年轻观众群体,还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此外,相较于实体博物馆及图书馆,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更具备亲和力及文化潜能。数字化处理博物馆及图书馆馆藏的工作量巨大,涵盖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认证、数字化系统、数字化控制、数字化设计及数字化规划六个方面内容。
同时,虚拟博物馆及图书馆大致由附加信息技术、使用界面及数据库共同组成。其中,数据库的功能丰富,涉及数字扫描、数据交换标准、图形检索、全文检索、查询检索、元数据及专业典藏说明七个方面内容;使用界面涉及游戏设计、动态虚拟实景、数据检索、超链接网页、互动设计、多媒体设计、视觉设计及语言查询等八个方面内容;附加信息技术涉及典藏管理、典藏控制、浮水印、知识产权保护、三维实体观察、三维实体分析、画风分析、古话修复及影像处理技术九个方面内容。此外,做好博物馆与图書馆间数字化技术的借鉴工作,能有效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有助于解决在实际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博物馆及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高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博物馆与图书馆合作模式的变革,综述休闲时代的概念,分析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的合作基础,提出具体的合作方式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俊龙.新时期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意义与趋势——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9-142.
[2]贾国柱.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国家奖探析与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5):91-94.
[3]王秀香.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实践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3):56-60.
[4]张丹.从打造“第三空间”到嵌入“第三空间”——从咖啡图书馆得到的启示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4):11-13.
[5]郑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字文化服务融合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34-37.
[6]钟妮.浅谈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延伸[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3):209-210.
作者简介:严允(1964-),江西武宁人,本科,学士,武宁县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