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对中国意笔人物画的开创之功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陈师曾(1876-1923),江西修水人,本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和当代著名国学家陈寅恪之兄。陈师曾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回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在民国初期的画坛上,陈师曾是闻名中外的大家。
其他文献
“赵子昂问钱舜举曰 :‘如何是士夫画 ?’舜举答曰 :‘戾家画也。’子昂曰 :‘然。余观唐之王维、宋之李成、郭熙、李伯时 ,皆高尚士夫所画 ,与物传神 ,尽其妙也。近世作士夫
从"景观"分析入手,探讨了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多重景观之间的关系。认为隐藏于当地显见的风景之下另有一套"看不见的景观",即与茶叶等级密切相关的"正/外"空间结构。这种"想象
对陈师曾的研究一般针对其山水花鸟及其艺术理论,而像《读画图》这一类型的人物画并未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读画图》从创作意识及画面来说是一幅再现现实的作品,带有纪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