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可以这样悟诗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u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认为,古诗词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带着孩子穿越时空,走近诗人,走进古诗,叩开其情感之门,进而引发情感共鸣,由此,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悟诗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结合背景,参悟诗情
  “诗”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古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适切把握古诗词的背景,有利于创造一个想象的情境,引领学生在这情境中读懂古诗词,深入体会古诗词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
  如教《独坐敬亭山》,在不了解李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学生就难以理解李白的孤独、怀才不遇。于是,我这样组织教学:
  我作了如下时代背景的简介:这是李白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受人排挤,被迫离开长安达十年之久,深感世态炎凉,加上长期漂泊不定,使他尝尽人间辛酸,孤寂之感倍生,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此时此刻,作者的身边连一个知己也没有,就连飞在空中的鸟儿、飘在空中的孤云都离他而去了。此情此景,李白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孤独、痛苦、心酸、怀才不遇……
  再请学生读,便读得声情并茂了。
  可见,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也便容易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意。
  二、角色置换,体察诗情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角色置换,就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文中的某一人物,借助角色效应,领悟诗情的一种学习方法。正所谓“我手写我心”,诗人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折射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角色,便能融入文中的情境,主动感悟古诗词本身的内涵,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领悟诗情。
  自师范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孩子对于农村的生活场景都比较熟悉。
  上《清平乐村居》一课。在学生初步进入词的意境后,我顺势启发学生想象,假如自己就是那老公公或老婆婆,会说些什么?学生的交流激烈,俨然成了“村居”里的主人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顽皮的‘小儿’,最想做什么?此举一出,学生完全徜徉在“村居”里了,有的说要天高地阔地放风筝、有的说要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有的说要踩进荷花池里抓鱼。乘胜追击,我引导学生体会农村生活的欢乐、祥和。至此,再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了。
  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漫步于《清平乐村居》中时,会自然而然地揣摩到作者向往与世无争、安宁的生活的情感。
  三、透过意象,造境悟情
  正如潘新和所言:意象不是简单的景物形象,意象也不是抽象的人的思想感情,意象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小学古诗词教材中,很多诗歌写到了景物,这些景物往往就是作者“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意象。意象在整首诗中具有它特有的形象和韵味,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造就了意境!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通往诗人心灵深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故,我们不妨透过意象悟诗情。
  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我抓住了“雨”、“柳”、“客舍”三个意象,造境悟情:抓住“雨”体会老天特地为作者与元二涤净离别的场面,为作者与元二的离别而哭;剖析“柳”、“客舍”的寓意,感悟惜别之情。学生悟得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感后,再读前两句诗,也就入情入境了。
  四、重敲诗眼,把握情脉
  在古诗词中,往往有那么一个使诗词精彩、灵动、富于生命力的传神点,这就是诗眼。葛兆光曾经说:诗眼的凸现使诗歌的物理运动或自然情状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因而也使诗歌意象赢得了生命力。诗眼,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充分、真切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教学时,可重敲诗眼,潜心体会,从而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泊船瓜洲》一课。我把握准该诗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离乡近,很想还;睹乡美,更想还;思乡切,不能还。”这一主线,逐步深入诗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放眼南望,看见近在咫尺的家园,很想回家;诗人想起家乡是那样的美,更想还乡;诗人有家不能回,想回不能回。这些复杂、痛苦的感受都集结在“还”这一字眼,感悟了这些感受,生便读得情真意切了、如哭似泣了。
  一个“还”字,统领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拨动了学生的情思。
  五、深情朗读,涵咏诗情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美读得其法,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当学生走进了诗中意境,和上古诗词那特有的节奏、韵味,伴上情调一致的音乐,此时,无须多作讲解,让他们“美读”,静心涵咏,学生必会发自内心地受到熏陶,直指诗情。
  教学《枫桥夜泊》。当营造出孤独、忧愁的意境后。我引导学生怀着不同的感受,多层次地深情朗读:一读,读出孤独;二读,读出惆怅;三读,读出凄凉;四读,读出悲伤。再看看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孤独、凄凉、悲伤、惆怅,有的眼眶都红了。
  “美读”,感染了他们。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妙不可言的诗情,个中滋味,已附在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园圃中的一支奇葩。它具有特殊的艺术高度和审美价值。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悟诗情,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感。
其他文献
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护理专业是以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多年来的教学和工作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加强护理专业医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护理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理医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护士的基本职责包括:增进健康、
期刊
摘要:公共英语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深度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状况并不让人乐观。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期能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英语 问题 对策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期刊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了更改的目标和要求。目前,在全国的各大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及存在的教学主要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初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1.绪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生入学后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计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注重中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校(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多年的个人教学经验和幼教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幼儿音乐活动的构想。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 幼教专业 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是美
期刊
摘 要:招生档案是学校、组织和个人在招考报考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保存的必要性的文字、图表、图像等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真实记录。为了实现招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本文通过招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当前学校招生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来阐述实现招生档案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 招生档案管理 数字信息化 纸质档案信息  招生档案是原始信息的一种资源,是原始信息和信息载体的统一体。然而,
期刊
本文以1994~1998年间《全国森林资源统计》及《全国林业统计资料》的资源数据为基础,采用主要的质量指标,分析评价我国西部大开发实施的10省区(市)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进而
【摘要】多模态隐喻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认知模式,是语言的隐喻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某一类事物的基础上,深层次的理解另外一种事物,并扎根于头脑深层之处,尤其是在语言学习中,隐喻无处不在。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实证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学生词汇学习。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实证  英语教学主要由语音、词汇、语法三种元素组成,其中词汇
摘要:泰勒(Taylor)公式是微分概念与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与延伸。泰勒公式把对解析函数的近似与逼近提高到更精密的程度,是进行误差分析,收敛速度分析、确定复杂极限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对泰勒公式在极限运算方面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泰勒公式 余项 求极限  泰勒公式是高等数学里一个重要内容,它将一些复杂函数近似的表示成简单的多项式函数,它的一般形式是:若函数 在点 处存在直到阶 导数,则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