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信息传递的日益发达和便捷,南北城市间的差异化也在逐渐减小,尽管各城市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之前的特色,但观众不再需要赶赴某地才能获拥那份独特的艺术享受。在动辄全国巡演甚至全球游走的时代,身在北京、上海的观众哪怕驻守一方,也能一览国内知名导演的最新最潮的戏剧作品。
当然,这样的“方便”在福泽观众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戏剧作品提出了新的挑战。戏剧商品的频繁流通意味着拥有更多展示的平台,却也扩大了竞争的范围,曾经相隔万里“各自奋斗”的戏剧作品,如今可能随时在某个城市“狭路相逢”。而这样的比拼也早已不限于南北两地, 内地数量可观的受众群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样吸引了港台两地的优秀戏剧人及其佳作,让这场世纪交替的戏剧狂欢更为热闹却也更为残酷。
上海:白领、搞笑、悬疑“调味”欧美经典
经过十多年对舞台题材的开掘、对市场的培育培养,如今沪上话剧演出市场年均演出过千场,大小剧目总数不下百出。除了本地话剧航母 、大小民营剧团贡献的白领剧、爱情剧、悬疑剧、搞笑剧、职场剧、贺岁剧等等外,欧美新鲜热辣作品的翻排,也为上海戏剧样式的丰富性补上了一环,同时也成为这个都市掌握国际潮流的一个标志。
白领时尚剧作为海派戏剧走出低谷的“先头部队”,对上海观众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近十年来“被培养”的新一代话剧迷百分之九十都是从轻松诙谐的“白领戏剧”入门。虽说其中不少是被周边的氛围“噱”进去的,但如今很多资深话剧迷和剧場结缘却也全在这一“噱”上,随着这两年观剧经验的逐步提高,他们也渐渐对戏剧有了自己的口味和判断。从早年《美国来的妻子》、《留守女士》、《www.com》到后来的《大于等于情人》、《人模狗样》、《杜拉拉》、《钱多多嫁人记》、《蜗居》等,白领话剧虽已不能像最初那样独占鳌头,却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在悬疑风暴席卷、严肃戏剧复苏的今日,也未曾被取代或是挤出市场。在褪去了白领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表层后,近两年的白领话剧开始深入白领生活了解他们的“不容易”。在“想爱不敢爱”、“敢爱不会爱”等普遍存在于白领恋爱中的怪现象被一一搬上舞台后,“剩女”、“经济适用男”这类带有明显特质的现代人群也成为新锐导演们关注的焦点,引发了都市白领们的共鸣。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们重拾对喜剧的热爱,所谓的搞笑剧、爆笑剧、减压剧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要求下被炮制,聪明的戏剧人在话剧的形式中注入了许多无厘头元素和搞笑手段,让人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收获一份欢乐。在“搞笑”这一脉上集大成者无疑是享有沪上“票房蜜糖”之称的本帮导演何念,他和编剧宁财神组成的“黄金搭档”在初尝《武林外传》的甜头后,顺势推出包括《罗密欧与祝英台》、《鹿鼎记 》、《21克拉》等一系列极具“减压”效果的作品。80后的何念做戏“不按牌理出牌”,亦无“禁忌规范”,他动用了所有人力范围所及的表演手段,甚至“人工”表现影视大片才有的镜头感,于是观众在台上看到了“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意识流式的飞檐走壁”和“以假乱真的慢动作”……而如今,拥有“何念制造”、“何念导演”两个部分的何念工作室,更将自己的戏剧品牌做大做强,不仅打造《撒娇女王》这样的都市爱情篇,也翻排《步步惊心》这样热门影视剧,更担当制作人将《混蛋攻略》等国外喜剧作品搬上舞台。
沪上悬疑剧板块仍以名著改编为“主食”,而阿加莎·克里斯蒂更是当仁不让成为“悬疑剧”的头牌。其名作《捕鼠器》、《无人生还》 、《黑咖啡》等以半年一部的速度得以呈现,并且不断在上海大小剧场轮番献演。这意味着每年起码会有四部阿加莎的作品在各大剧场上演,而几乎每部作品每轮演出的场次都不少于30场。其演出票房之火爆、追捧者之多、演出场次之密集,就连被认为是全球“阿加莎总部”的英国捕鼠器制作公司都叹为观止,制作人斯蒂芬初次来访时就惊讶道:“在英国本土,我们每年除《捕鼠器》外也就一到两部的阿加莎作品会上演。”
如今,阿加莎剧的销售更是遵循国际原则,为回馈忠实拥趸,像《蛛网》、《原告证人》、《空幻之屋》等作品都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售票,并给出首日售票优惠折扣的策略,这让“阿婆剧票”更为紧俏,往往在数月前已告售罄,反应慢些的观众很可能连着几轮都错过。由阿加莎作品掀起的悬疑风潮不仅造福了自身的票房,也带动了一批或原创或改编的悬疑作品相继问世,来自英国伦敦的心理悬疑剧《黑衣女人》,民营剧社推出的根据海外电影改编的《糖果》、《我不怕》等悬疑作品都乘着这股风潮赢得不错的票房。
多年来上海戏剧格局被以“白领 搞笑 悬疑”这三足鼎立模式撑开,虽也显得热闹蓬勃,却总被诟病缺少了一份内在的戏剧力量。近两年 ,随着观剧经验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话剧迷们开始渐渐对具有思辨性的严肃戏剧热衷起来。《怀疑》、《12个人》等陆续上演并获得追捧并不意外,这样的作品没有过多形式上的噱头,却内涵深刻韵味悠长。
对于“严肃戏剧”重又抬头的趋势,《怀疑》的主演周野芒振奋地表示:“其实观众也靠培养的,有些看似晦涩却富含深意的戏也许他们一开始不接受,但是只要你不断精进、提升,不断呈现给他们,总会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对于某些观众表示“看不懂”,周野芒直言:“观众之所以感到‘费解’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思考的习惯。有些戏剧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剧中每一段对话每一句台词都是别有深意的,如果你仔细听,就能从台词里品出不同意思,而正是这‘言外之意’才是这类作品有趣的地方。”
北京:国话的实验先锋叫板人艺的文学品质
要说今年中国戏剧界盛事莫过于北京人艺60周年庆典。在话剧数量、品种、样式日趋丰富但有深度和力量的佳作却反比例减少的今天,人们热切期盼着北京人艺的整体亮相,如同期盼着话剧在排除市场等元素干扰下的纯艺术性回归。
若现在谁还觉着人艺的作品必然带有浓浓“京味儿”,那恐怕还停留在早期的《茶馆》时代,现在的人艺既有带有老北京风味的《茶馆》、《窝头会馆》,也有探究当下男女、婚姻、家庭的《关系》、《我爱桃花》,既有曹禺经典的当代演绎《原野》,也有以知识分子独特视角审视“忠义”的精彩原创作品《知己》。
这样的多样化是否代表着人艺所坚守的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呢?“当然不”,人艺老艺术家吕中言道,“人艺作品样式再丰富,它的根子是不变的、是一样的,经典或是创新都贯穿着人艺的精神。”而濮存昕也表示:“坚持传统也好,勇于创新也好,说到底,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人的深刻理解和艺术的表达。而人艺的表达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坚守文学剧院的品质,要有思想的光芒。”
其实在人艺“缺席”沪上舞台的这二十多年来,上海观众看到的大多数北京话剧还都是“国话”一批新锐导演们的作品。其中代表人物就有学院派的王晓鹰、海归派的查明哲、实验先锋孟京辉及新锐导演田沁鑫。早些年“国家话剧院”每两年会在上海举办话剧周,将导演们的作品“打包”呈现,王晓鹰的《萨勒姆的女巫》、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查明哲的《青春禁忌游戏》及田沁鑫的《生死场》都让观众惊艳。
现在,常来常往的导演们压根不用“官方渠道”,孟京辉和田沁鑫更是上海舞台的常客,他们的每部新作几乎都会在首演后数月内亮相沪上。老孟索性在上海安营扎寨开“分舵”,在上海现代戏剧谷建立了个人工作室。而除了成名作《恋爱的犀牛》外,《琥珀》、《艳遇》、《镜花水月》、《爱比死更冷酷》、《空中花园谋杀案》等都曾不止一次在上海亮相,尤其是小成本制作《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已不知上演多少轮,累积至今不下数百场,完全不需要依托宣传渠道,依然能在每轮开票时被抢购一空。
和孟京辉相比,田沁鑫也是在上海“曝光率”很高的北京导演之一,作为“国话四大导演”中唯一女性,田沁鑫刚刚带着印有鲜明“田氏风格”的四台大戏完成了她首度沪上演出季。演绎张爱玲笔下上海风情的《红白玫瑰》和展现浓郁北京风味的《四世同堂》,这一南一北两种口味双料呈现的功力,自是田沁鑫独到之处。根据朱德庸知名漫画改编的《大家都有病》也让人见识了田沁鑫难得的幽默,而特邀巨星刘晓庆撑台的《风华绝代》也让人赞叹于她以细腻女性视角表达的对爱情的另一种认知和注解。
香港:注重品牌打造和市场运作
在市场化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评判一部戏剧作品成功与否已经不能单纯只从艺术角度出发了,观众口碑和营销手法往往是作品能否在市场站住脚的关键。在巡演这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中,有借着更多展示的平台收获掌声与喝彩,同时赚得钵满盆满的;也有匆匆亮相便草草收尾,一闪而过消逝不见的。那些仿若流星般划过的作品中倒也并非没有被“错杀”的良品,只是不谙市场化操作,没来得及在“陈列柜” 中站得更久些,自也没机会等待观众醒过神来,品出个中滋味。
和内地初登跑道的诸多戏剧团体相比,香港的民营剧团已在浩瀚的市场海洋中扑腾良久,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艺术特色鲜明又运作有方的戏剧团体。他们拥有更为丰富的市场斗争经验,能更及时而又准确地搭准时代的脉搏、洞悉观众的需求,他们往往很早就树立了自身品牌 ,并将其发扬光大。同“阿加莎”工作室、何念制造、孟京輝、田沁鑫戏剧工作室等尚在成长中的内地品牌相比,台湾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团及香港的“非常林奕华”更为成熟也更具体系,虽说到来有先后,但他们闯荡内地市场,也都获得不俗战绩。这份功绩里自有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但品牌营销和市场运作的成功,也是重要一环。
香港话剧“逐鹿中原”意识很早,但“成气候”却很晚。早在2000年,青春舞台的台柱焦媛就以《蝴蝶是自由的》让观众见识了戏剧的“自由度”。但直到2004年,香港话剧界“教父级”人物毛俊辉才率香港话剧团带来《求证》。或许是多年酝酿和沉淀的水到渠成,《求证》首亮相就一举拿下当年“白玉兰”头奖,让香港话剧重回内地观众视野。2005年,同样是毛俊辉的《新倾城之恋》再度于沪掀起高潮,主演梁家辉也凭借剧中出色表演荣登“白玉兰”主角奖榜首。而在世博盛会展开之际,毛Sir还带着《情话紫钗》,作为“香港艺术节”剧目,来沪为世博献礼。
和毛俊辉半带官方色彩的文化交流不同的是,林奕华在内地的影响力则完全是凭借一年一部大戏,稳扎稳打渐入人心。2007年林奕华以一部讲述名媛的美丽与哀愁的形式独特的《包法利夫人们》首登沪上舞台,之后以每年一部新作的速度挺进内地市场。2008年,汇聚了张艾嘉、郑元畅、王耀庆三大头牌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票房佳绩;次年,由何韵诗、林依晨加盟的《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2010年,金马影后李心洁担纲的《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为林奕华的“都市三部曲”画上圆满句号,也确立了林奕华的作品关注现代都市人内心欲望、探讨当下变异的两性关系的特色。
而自此之后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及《贾宝玉》,也延续了林奕华对当下两性关系的解读和剖析,对都市人的都市病观察入微的他,时常会在作品里安插那些让人若有所思的桥段,隐匿在各色喧哗综艺秀及残酷职场争斗背后的,是他对这个仿若多棱镜似的光怪陆离的大都会诸多奇特现象的透析。
台湾:人文意识的觉醒
赖声川应该算是港台戏剧人中对内地影响最大的一个,他的《暗恋桃花源》已被内地戏剧院校选编入教科书。6年前,他放弃了搬来台湾原班人马的想法,选择了黄磊、袁泉、喻恩泰、何炅、谢娜作为内地版的“星”阵容。凭借作品新颖的戏剧结构和讨喜的明星面孔,在2006年首轮演出时便引发空前反响,漂亮打响了第一炮。在此后六年里《暗恋桃花源》排出了不下五个版本,其中甚至有话剧 越剧的跨界尝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明星们来来去去,却成就了《暗恋桃花源》在内地舞台上长盛不衰的奇迹。眼看明星版即将迎来六周年的大日子,原班人马又将齐聚拉开新一轮巡演序幕。
赖声川“表坊”品牌的深入人心,自然不只靠一部《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享誉华人圈的相声剧系列,如《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那一夜,women说相声》及《旅途中,我们说相声》等等,也在内地极为叫座。除此之外,《宝岛一村》这样融大时代变迁于小人物悲喜的经典之作更是观众追捧的对象。这部由王伟忠和赖声川共同打造的“眷村回忆”,尽管在“进口”之初曾被质疑会否遭遇“水土不服”, 但其所描述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人群的真实生活,还是深切地打动了内地观众,丝毫不受地域差异、文化隔阂的影响。精妙的架构、诙谐的表演、朴实的叙述方法,观众就在这近三个小时的娓娓道来中看完了一场戏,并体会久违了的“笑中带泪”。碍于演员阵容庞大、档期难以调整及成本控制等种种原因,《宝岛一村》无法长期驻扎,但其受追捧的程度却节节高升。至今每到“宝岛”上演季, 依然会有各种人情托上门,不为“要票”只求“开后门买票”,这情景恐怕只有在粮食配给时代才得一见。当然,大牌如赖声川也并非每部作品都“所向披靡”,他的新作《如影随形》来到上海时就曾遭遇滑铁卢,而受邀央视打造的《陪我看电视》首轮演出反响也不尽如人意。
和赖声川差不多时期前来“试水”,却出于谨慎直到2009年才大举进军内地市场的台湾屏风表演班掌门人李国修,是典型的摩羯座。凡事思虑周密全盘筹谋才迈步的李国修,带来内地的首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屏风”特色的结构喜剧《莎姆雷特》,这部和经典喜剧作品《糊涂戏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原创喜剧,为“屏风”打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尽管不似《暗恋桃花源》那样轰动全城,《莎姆雷特》在城市剧院开张演出季的亮相,也让不少观众见识了有“台湾莫里哀”之称的李国修的高超结构喜剧手法。
《莎姆雷特》之后,李国修颇有计划地带来了喜剧小品《三人行不行》,并于去年带来了凝结其生活体悟的情感力作《京戏启示录》。《京戏启示录》是李国修半自传性的作品,也是他戏剧创作巅峰的作品之一。剧中“传承与自省”的主题,令观赏者无不感动。 该剧以“戏中戏”的叙事结构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剧中的风屏剧团、梁家班与《打鱼杀家》等京剧穿插交叠,五个不同的时空交错转换,借着话剧与戏曲之间的进出,勾勒出戏剧与真实生活的自然连结。李国修在戏中扮演自己的父亲,透过角色与自我对话,在真实回忆与虚构故事交杂之中,让观众对戏剧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认,而李国修借此更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追思之情。
台湾三大剧团登场最晚的恐怕是果陀,在表坊、屏风都已安营扎寨后,果陀才带着《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姗姗而来。这部果陀酝酿三年的力作,还在首度来沪时就撞期李国修的《京戏启示录》和相声瓦舍的《东厂仅一位》,最初着实让人担心。可幸运的是,果陀还有一宝,那就是被台湾剧界誉为瑰宝的“金宝”金士杰。让人意外的是,这部没那么多花哨形式的探讨人生的作品,不但没在票房上逊色于同期的两部作品,更打破了原先哲理剧叫好不叫座的“魔咒”,短短半年内梅开二度还都一早挂出售罄牌。这其中当然有原著的精神力量,但金士杰炉火纯青又举重若轻的表演,或许才是话剧迷们追捧的关键。
当然,这样的“方便”在福泽观众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戏剧作品提出了新的挑战。戏剧商品的频繁流通意味着拥有更多展示的平台,却也扩大了竞争的范围,曾经相隔万里“各自奋斗”的戏剧作品,如今可能随时在某个城市“狭路相逢”。而这样的比拼也早已不限于南北两地, 内地数量可观的受众群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样吸引了港台两地的优秀戏剧人及其佳作,让这场世纪交替的戏剧狂欢更为热闹却也更为残酷。
上海:白领、搞笑、悬疑“调味”欧美经典
经过十多年对舞台题材的开掘、对市场的培育培养,如今沪上话剧演出市场年均演出过千场,大小剧目总数不下百出。除了本地话剧航母 、大小民营剧团贡献的白领剧、爱情剧、悬疑剧、搞笑剧、职场剧、贺岁剧等等外,欧美新鲜热辣作品的翻排,也为上海戏剧样式的丰富性补上了一环,同时也成为这个都市掌握国际潮流的一个标志。
白领时尚剧作为海派戏剧走出低谷的“先头部队”,对上海观众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近十年来“被培养”的新一代话剧迷百分之九十都是从轻松诙谐的“白领戏剧”入门。虽说其中不少是被周边的氛围“噱”进去的,但如今很多资深话剧迷和剧場结缘却也全在这一“噱”上,随着这两年观剧经验的逐步提高,他们也渐渐对戏剧有了自己的口味和判断。从早年《美国来的妻子》、《留守女士》、《www.com》到后来的《大于等于情人》、《人模狗样》、《杜拉拉》、《钱多多嫁人记》、《蜗居》等,白领话剧虽已不能像最初那样独占鳌头,却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在悬疑风暴席卷、严肃戏剧复苏的今日,也未曾被取代或是挤出市场。在褪去了白领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表层后,近两年的白领话剧开始深入白领生活了解他们的“不容易”。在“想爱不敢爱”、“敢爱不会爱”等普遍存在于白领恋爱中的怪现象被一一搬上舞台后,“剩女”、“经济适用男”这类带有明显特质的现代人群也成为新锐导演们关注的焦点,引发了都市白领们的共鸣。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们重拾对喜剧的热爱,所谓的搞笑剧、爆笑剧、减压剧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要求下被炮制,聪明的戏剧人在话剧的形式中注入了许多无厘头元素和搞笑手段,让人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收获一份欢乐。在“搞笑”这一脉上集大成者无疑是享有沪上“票房蜜糖”之称的本帮导演何念,他和编剧宁财神组成的“黄金搭档”在初尝《武林外传》的甜头后,顺势推出包括《罗密欧与祝英台》、《鹿鼎记 》、《21克拉》等一系列极具“减压”效果的作品。80后的何念做戏“不按牌理出牌”,亦无“禁忌规范”,他动用了所有人力范围所及的表演手段,甚至“人工”表现影视大片才有的镜头感,于是观众在台上看到了“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意识流式的飞檐走壁”和“以假乱真的慢动作”……而如今,拥有“何念制造”、“何念导演”两个部分的何念工作室,更将自己的戏剧品牌做大做强,不仅打造《撒娇女王》这样的都市爱情篇,也翻排《步步惊心》这样热门影视剧,更担当制作人将《混蛋攻略》等国外喜剧作品搬上舞台。
沪上悬疑剧板块仍以名著改编为“主食”,而阿加莎·克里斯蒂更是当仁不让成为“悬疑剧”的头牌。其名作《捕鼠器》、《无人生还》 、《黑咖啡》等以半年一部的速度得以呈现,并且不断在上海大小剧场轮番献演。这意味着每年起码会有四部阿加莎的作品在各大剧场上演,而几乎每部作品每轮演出的场次都不少于30场。其演出票房之火爆、追捧者之多、演出场次之密集,就连被认为是全球“阿加莎总部”的英国捕鼠器制作公司都叹为观止,制作人斯蒂芬初次来访时就惊讶道:“在英国本土,我们每年除《捕鼠器》外也就一到两部的阿加莎作品会上演。”
如今,阿加莎剧的销售更是遵循国际原则,为回馈忠实拥趸,像《蛛网》、《原告证人》、《空幻之屋》等作品都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售票,并给出首日售票优惠折扣的策略,这让“阿婆剧票”更为紧俏,往往在数月前已告售罄,反应慢些的观众很可能连着几轮都错过。由阿加莎作品掀起的悬疑风潮不仅造福了自身的票房,也带动了一批或原创或改编的悬疑作品相继问世,来自英国伦敦的心理悬疑剧《黑衣女人》,民营剧社推出的根据海外电影改编的《糖果》、《我不怕》等悬疑作品都乘着这股风潮赢得不错的票房。
多年来上海戏剧格局被以“白领 搞笑 悬疑”这三足鼎立模式撑开,虽也显得热闹蓬勃,却总被诟病缺少了一份内在的戏剧力量。近两年 ,随着观剧经验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话剧迷们开始渐渐对具有思辨性的严肃戏剧热衷起来。《怀疑》、《12个人》等陆续上演并获得追捧并不意外,这样的作品没有过多形式上的噱头,却内涵深刻韵味悠长。
对于“严肃戏剧”重又抬头的趋势,《怀疑》的主演周野芒振奋地表示:“其实观众也靠培养的,有些看似晦涩却富含深意的戏也许他们一开始不接受,但是只要你不断精进、提升,不断呈现给他们,总会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对于某些观众表示“看不懂”,周野芒直言:“观众之所以感到‘费解’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思考的习惯。有些戏剧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剧中每一段对话每一句台词都是别有深意的,如果你仔细听,就能从台词里品出不同意思,而正是这‘言外之意’才是这类作品有趣的地方。”
北京:国话的实验先锋叫板人艺的文学品质
要说今年中国戏剧界盛事莫过于北京人艺60周年庆典。在话剧数量、品种、样式日趋丰富但有深度和力量的佳作却反比例减少的今天,人们热切期盼着北京人艺的整体亮相,如同期盼着话剧在排除市场等元素干扰下的纯艺术性回归。
若现在谁还觉着人艺的作品必然带有浓浓“京味儿”,那恐怕还停留在早期的《茶馆》时代,现在的人艺既有带有老北京风味的《茶馆》、《窝头会馆》,也有探究当下男女、婚姻、家庭的《关系》、《我爱桃花》,既有曹禺经典的当代演绎《原野》,也有以知识分子独特视角审视“忠义”的精彩原创作品《知己》。
这样的多样化是否代表着人艺所坚守的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呢?“当然不”,人艺老艺术家吕中言道,“人艺作品样式再丰富,它的根子是不变的、是一样的,经典或是创新都贯穿着人艺的精神。”而濮存昕也表示:“坚持传统也好,勇于创新也好,说到底,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人的深刻理解和艺术的表达。而人艺的表达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坚守文学剧院的品质,要有思想的光芒。”
其实在人艺“缺席”沪上舞台的这二十多年来,上海观众看到的大多数北京话剧还都是“国话”一批新锐导演们的作品。其中代表人物就有学院派的王晓鹰、海归派的查明哲、实验先锋孟京辉及新锐导演田沁鑫。早些年“国家话剧院”每两年会在上海举办话剧周,将导演们的作品“打包”呈现,王晓鹰的《萨勒姆的女巫》、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查明哲的《青春禁忌游戏》及田沁鑫的《生死场》都让观众惊艳。
现在,常来常往的导演们压根不用“官方渠道”,孟京辉和田沁鑫更是上海舞台的常客,他们的每部新作几乎都会在首演后数月内亮相沪上。老孟索性在上海安营扎寨开“分舵”,在上海现代戏剧谷建立了个人工作室。而除了成名作《恋爱的犀牛》外,《琥珀》、《艳遇》、《镜花水月》、《爱比死更冷酷》、《空中花园谋杀案》等都曾不止一次在上海亮相,尤其是小成本制作《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已不知上演多少轮,累积至今不下数百场,完全不需要依托宣传渠道,依然能在每轮开票时被抢购一空。
和孟京辉相比,田沁鑫也是在上海“曝光率”很高的北京导演之一,作为“国话四大导演”中唯一女性,田沁鑫刚刚带着印有鲜明“田氏风格”的四台大戏完成了她首度沪上演出季。演绎张爱玲笔下上海风情的《红白玫瑰》和展现浓郁北京风味的《四世同堂》,这一南一北两种口味双料呈现的功力,自是田沁鑫独到之处。根据朱德庸知名漫画改编的《大家都有病》也让人见识了田沁鑫难得的幽默,而特邀巨星刘晓庆撑台的《风华绝代》也让人赞叹于她以细腻女性视角表达的对爱情的另一种认知和注解。
香港:注重品牌打造和市场运作
在市场化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评判一部戏剧作品成功与否已经不能单纯只从艺术角度出发了,观众口碑和营销手法往往是作品能否在市场站住脚的关键。在巡演这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中,有借着更多展示的平台收获掌声与喝彩,同时赚得钵满盆满的;也有匆匆亮相便草草收尾,一闪而过消逝不见的。那些仿若流星般划过的作品中倒也并非没有被“错杀”的良品,只是不谙市场化操作,没来得及在“陈列柜” 中站得更久些,自也没机会等待观众醒过神来,品出个中滋味。
和内地初登跑道的诸多戏剧团体相比,香港的民营剧团已在浩瀚的市场海洋中扑腾良久,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艺术特色鲜明又运作有方的戏剧团体。他们拥有更为丰富的市场斗争经验,能更及时而又准确地搭准时代的脉搏、洞悉观众的需求,他们往往很早就树立了自身品牌 ,并将其发扬光大。同“阿加莎”工作室、何念制造、孟京輝、田沁鑫戏剧工作室等尚在成长中的内地品牌相比,台湾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团及香港的“非常林奕华”更为成熟也更具体系,虽说到来有先后,但他们闯荡内地市场,也都获得不俗战绩。这份功绩里自有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但品牌营销和市场运作的成功,也是重要一环。
香港话剧“逐鹿中原”意识很早,但“成气候”却很晚。早在2000年,青春舞台的台柱焦媛就以《蝴蝶是自由的》让观众见识了戏剧的“自由度”。但直到2004年,香港话剧界“教父级”人物毛俊辉才率香港话剧团带来《求证》。或许是多年酝酿和沉淀的水到渠成,《求证》首亮相就一举拿下当年“白玉兰”头奖,让香港话剧重回内地观众视野。2005年,同样是毛俊辉的《新倾城之恋》再度于沪掀起高潮,主演梁家辉也凭借剧中出色表演荣登“白玉兰”主角奖榜首。而在世博盛会展开之际,毛Sir还带着《情话紫钗》,作为“香港艺术节”剧目,来沪为世博献礼。
和毛俊辉半带官方色彩的文化交流不同的是,林奕华在内地的影响力则完全是凭借一年一部大戏,稳扎稳打渐入人心。2007年林奕华以一部讲述名媛的美丽与哀愁的形式独特的《包法利夫人们》首登沪上舞台,之后以每年一部新作的速度挺进内地市场。2008年,汇聚了张艾嘉、郑元畅、王耀庆三大头牌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票房佳绩;次年,由何韵诗、林依晨加盟的《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2010年,金马影后李心洁担纲的《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为林奕华的“都市三部曲”画上圆满句号,也确立了林奕华的作品关注现代都市人内心欲望、探讨当下变异的两性关系的特色。
而自此之后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及《贾宝玉》,也延续了林奕华对当下两性关系的解读和剖析,对都市人的都市病观察入微的他,时常会在作品里安插那些让人若有所思的桥段,隐匿在各色喧哗综艺秀及残酷职场争斗背后的,是他对这个仿若多棱镜似的光怪陆离的大都会诸多奇特现象的透析。
台湾:人文意识的觉醒
赖声川应该算是港台戏剧人中对内地影响最大的一个,他的《暗恋桃花源》已被内地戏剧院校选编入教科书。6年前,他放弃了搬来台湾原班人马的想法,选择了黄磊、袁泉、喻恩泰、何炅、谢娜作为内地版的“星”阵容。凭借作品新颖的戏剧结构和讨喜的明星面孔,在2006年首轮演出时便引发空前反响,漂亮打响了第一炮。在此后六年里《暗恋桃花源》排出了不下五个版本,其中甚至有话剧 越剧的跨界尝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明星们来来去去,却成就了《暗恋桃花源》在内地舞台上长盛不衰的奇迹。眼看明星版即将迎来六周年的大日子,原班人马又将齐聚拉开新一轮巡演序幕。
赖声川“表坊”品牌的深入人心,自然不只靠一部《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享誉华人圈的相声剧系列,如《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那一夜,women说相声》及《旅途中,我们说相声》等等,也在内地极为叫座。除此之外,《宝岛一村》这样融大时代变迁于小人物悲喜的经典之作更是观众追捧的对象。这部由王伟忠和赖声川共同打造的“眷村回忆”,尽管在“进口”之初曾被质疑会否遭遇“水土不服”, 但其所描述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人群的真实生活,还是深切地打动了内地观众,丝毫不受地域差异、文化隔阂的影响。精妙的架构、诙谐的表演、朴实的叙述方法,观众就在这近三个小时的娓娓道来中看完了一场戏,并体会久违了的“笑中带泪”。碍于演员阵容庞大、档期难以调整及成本控制等种种原因,《宝岛一村》无法长期驻扎,但其受追捧的程度却节节高升。至今每到“宝岛”上演季, 依然会有各种人情托上门,不为“要票”只求“开后门买票”,这情景恐怕只有在粮食配给时代才得一见。当然,大牌如赖声川也并非每部作品都“所向披靡”,他的新作《如影随形》来到上海时就曾遭遇滑铁卢,而受邀央视打造的《陪我看电视》首轮演出反响也不尽如人意。
和赖声川差不多时期前来“试水”,却出于谨慎直到2009年才大举进军内地市场的台湾屏风表演班掌门人李国修,是典型的摩羯座。凡事思虑周密全盘筹谋才迈步的李国修,带来内地的首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屏风”特色的结构喜剧《莎姆雷特》,这部和经典喜剧作品《糊涂戏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原创喜剧,为“屏风”打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尽管不似《暗恋桃花源》那样轰动全城,《莎姆雷特》在城市剧院开张演出季的亮相,也让不少观众见识了有“台湾莫里哀”之称的李国修的高超结构喜剧手法。
《莎姆雷特》之后,李国修颇有计划地带来了喜剧小品《三人行不行》,并于去年带来了凝结其生活体悟的情感力作《京戏启示录》。《京戏启示录》是李国修半自传性的作品,也是他戏剧创作巅峰的作品之一。剧中“传承与自省”的主题,令观赏者无不感动。 该剧以“戏中戏”的叙事结构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剧中的风屏剧团、梁家班与《打鱼杀家》等京剧穿插交叠,五个不同的时空交错转换,借着话剧与戏曲之间的进出,勾勒出戏剧与真实生活的自然连结。李国修在戏中扮演自己的父亲,透过角色与自我对话,在真实回忆与虚构故事交杂之中,让观众对戏剧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认,而李国修借此更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追思之情。
台湾三大剧团登场最晚的恐怕是果陀,在表坊、屏风都已安营扎寨后,果陀才带着《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姗姗而来。这部果陀酝酿三年的力作,还在首度来沪时就撞期李国修的《京戏启示录》和相声瓦舍的《东厂仅一位》,最初着实让人担心。可幸运的是,果陀还有一宝,那就是被台湾剧界誉为瑰宝的“金宝”金士杰。让人意外的是,这部没那么多花哨形式的探讨人生的作品,不但没在票房上逊色于同期的两部作品,更打破了原先哲理剧叫好不叫座的“魔咒”,短短半年内梅开二度还都一早挂出售罄牌。这其中当然有原著的精神力量,但金士杰炉火纯青又举重若轻的表演,或许才是话剧迷们追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