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的情感演变

来源 :数码设计TE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gang8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格伦·谢伦伯格进行过一次实验,他让一名研究生帮他搜集大调的欢快歌曲和小调的忧伤歌曲。本来,他们搜集的歌曲情感都很清晰,这样比较容易在将来的研究课题上演奏。然而不久,那名研究生发现在早期音乐时代,即从古典音乐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大调的欢快歌曲很容易搜集,但到了当代流行音乐时期,事情就变得很困难了。
  6年前,格伦·谢伦伯格(Glenn Schellenberg)计划做一项实验。谢伦伯格在多伦多大学研究音乐心理学,这项实验背后的目的简单又明确:他仅仅想要为人们演奏音乐,然后让他们评价音乐带来的感触是欢乐还是忧伤。
  欢乐和忧伤这两种情绪在音乐中相对比较容易鉴别出。尽管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歌词或是各种乐器)不尽相同,但谢伦伯格表示,歌曲的节奏以及它的大小调对情感的表达都影响深刻。
  “听起来欢快明朗的歌曲通常是大调,它的速度一般比较快,节奏感也更强,”他解说道,“相反的,听起来忧郁悲伤的歌曲一般节奏缓慢,它们通常是小调。”
  因此,谢伦伯格让一名研究生帮他搜集大调的欢快歌曲和小调的忧伤歌曲。本来,他们搜集的歌曲情感都很清晰,这样比较容易在将来的研究课题上演奏。然而不久,那名研究生发现在早期音乐时代,即从古典音乐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大调的欢快歌曲很容易搜集,但到了当代流行音乐时期,事情就变得很困难了。
  快节奏的歌曲不胜枚举,但他搜集的大多是小调的,而且表达欢快的旋律也不明显。比起过去的音乐,它们在情感上更为复杂。
  “事情反复两三次都不得成功,于是他回想起流行音乐的特点,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纯粹的欢乐曲调,而是混合的乐曲,”谢伦伯格说道,“我开始考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音乐的情感发生了某种转变吗?谢伦伯格陷入了沉思。那么,音乐表达的情感又是如何转变的呢?
  流行音乐的情感演变
  为了得出结论,谢伦伯格做了一项与原先完全不同的调研。他依据歌曲的节奏和大小调分析了1000多首歌曲——来源是1965年至2009年排名前40的热门歌曲。
  尽管1965年的黑人音乐(蓝调音乐)数不胜数,但佩屈拉·克拉克(Petula Clark)的歌曲“I Know a Place”仍然在当年脱颖而出。它的曲调是上扬的,就像1965年排名前40的其他热门歌曲一样,它是一首大调音乐。谢伦伯格叙述道,“所有在音乐排行榜上公布的(排名前40)歌曲都是大调音乐。”
  结果,就像“I Know a Place”一样,其中的许多歌曲都传达了一种欢快的情绪——似乎美好时光就在眼前。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调音乐在前40名热门歌曲中的主导地位开始转变,这种转变由慢及快,直至彻底变革。“截至2009年,”谢伦伯格说,“排名榜上前40名的歌曲中只有18首是大调音乐。”
  这就意味着在前40的热门歌曲中,有22首都是小调音乐,占据了大多数。而小调则是混合乐曲和忧伤旋律的代名词。举例来说,说唱歌手T.I.的歌曲“Dead and Gone”冲上了2009年音乐排行榜的第12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首歌的表意是积极向上的——脱离自暴自弃。但小调的演奏方式令整首歌听起来压抑无比。
  根据谢伦伯格的研究,在过去十年的后段时期,小调演奏的热门歌曲是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两倍。谢伦伯格表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听带有消极情感的音乐了。”
  复杂的流行乐
  追根寻底,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现在的人比起六七十年代的人,更倾向于听纠纷和忧伤的曲调呢?谢伦伯格并不认为现在的人更易感伤。
  “我觉得人们都自视聪慧。如今,由于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直截了当地表达欢乐之情的歌曲已经过时了。如果你去听儿歌,像‘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和‘The Wheels on the Bus’,你会发现它们节奏很快,且皆为大调。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感觉——直截了当表达欢乐之情的歌曲对当代人来说太幼稚,难以入耳。但我认为凡是单纯表达欢乐之情的歌曲,都有一种质朴的内涵在其中。”谢伦伯格表示。
  如果你用小调演奏音乐,即使你所传达的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快速的旋律听起来也有种复杂的情感。
  谢伦伯格说,“由于从一方面而言,它表达了忧伤的情绪,同时从另一方面而言,它又表达了欢乐的情绪,因此,它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复杂。”
  流行乐的复杂性让听众和作曲人都感受到了世事变幻而非懵懂幼稚,从这一角度来说,谢伦伯格解释道,直截了当的欢乐之情表达不如过去那么广泛被人接受了。它如《脱线家族》(1995年美国上映的家庭喜剧)般与时代脱节了,而没有化身《摩登家庭》(2009年上映的美国家庭喜剧)。
  “人们对忧伤和暧昧不明的曲调更加欣赏了,”谢伦伯格讲道,“生活日趋复杂,于是他们希望他们所消费的东西也有类似的复杂性。”忧伤和暧昧正是最新的情感风尚。(编辑: 杨磊)
其他文献
前言  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正飞向一个环形山。他认为这也许是一个好的着陆选择,因为它“接近一个大火山,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一路走好我们的英雄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25日逝世,享年82岁。阿姆斯特朗曾是“阿波罗11号”指挥官。1969年7月20日,他同另外一名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一起进行登月飞行,阿姆斯特
期刊
前言  新一届东京电玩展(Tokyo Game Show 2012)如期而至,依旧锦旗招展,展台鼎沸。一眼望去一切似乎都还是老样子,但细细想来,一切其实早已改变。没有了微软和任天堂的参加,三巨头唯有PlayStation唱独角戏;传统游戏似乎声势依旧,但移动社交游戏也已雄踞半壁江山。前有传统游戏欧美制作大厂步步紧逼,后有新兴移动社交公司穷追猛打,耳边弥漫着玩家对传统游戏不满的唏嘘之声,曾经风光无限
期刊
全球 [投资 制作公司]  日前有消息称,为了拓宽市场,经营动画制作和漫画出版的IGPORT公司(该公司为ProductionI.G的母公司),于2012年9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创立合资公司。新公司的目标是海外电影的共同制作及其运营、管理。资金来源暂未确定,初定由IGPORT的动画制作子公司Production I.G出资66.7%,加拿大的动画公司The Nakamura Group Advanta
期刊
前言  孙立军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实践性培养人才的方式,在探索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他每年招100个学生,如何招,招生类型,如何培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怎么塑造自己的作品,这所有的问题都在用他拍片子的方式进行着。他始终认为这是他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独特的一种方式,用片子检验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  “我们应该反思,在创作观念、技术、环境、受众等方面
期刊
前言  如果那些热爱动手打造机器的“怪人”们,都很像疯狂的科学家或是科学怪蜀黍,而这群怪人与疯子聚集的地方,就颇适合取名为“疯人院”。这次,本刊要介绍的就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的“工匠疯人院”,在这里,让住在波士顿的机械玩家们,可以放轻松、玩机器。  “工匠疯人院“的创办人卡瓦尔康蒂先生(Gui Cavalcanti)大概是这里面最疯狂的,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卡瓦尔康蒂开课教大家设计超大型机
期刊
前言  英国最老牌漫画刊物《丹迪》经过风风雨雨75年,与电视、电影搏斗过,最终输给了网络和手机。2012年12月,《丹迪》即将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此后粉丝只能去网上寻觅“绝望的丹”踪迹。  《丹迪》的前世今生  英国长寿漫画刊物《丹迪》(《The Dandy》)隶属D.C.汤普森公司,最初刊于1937年12月发行,距今已整整75年,全世界范畴来看,连载时间长度仅次于美国《侦探漫画》(《Detect
期刊
前言  登上月球的第一人将被时代铭记,但是人们进入太空的需要却衰退了。  地球生命首次登陆另一天体,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也是我们地球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当时担任阿波罗计划的指令长。这是一次史诗级别的集体技术攻关的结晶,不过从此以后世代为人铭记的肯定是他的名字了。  阿姆斯特朗担任过多年的试飞员,不过他似乎并不
期刊
前言  经过一年多的“预谋”,《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终于发布了,对于所有wower来说,这个日子不啻为一个节日,这样一天的重头节目,当然还有暴雪设计师亲自现身和你对话!  “熊猫人之谜”揭晓  2012年9月26日,《魔兽世界》最新一部资料片“熊猫人之谜”全球同步上线,也是国内服务器玩家第一次享受全球同步待遇,因此这次国内的发布会也是史无前例的气派、高调,地点选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正是资料片中新
期刊
前言  拜智能手机产业之福,无人飞机技术的摩尔定律正不断加速,如同个人电脑在70年代诞生并崛起一样,人类正进入无人飞机时代。  何谓无人飞机?这个定义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今时今日意指航空器能够自主飞行,故可在两点之间完成任务,目前仍以全球定位系统导航,不过很快就可能由其它感应装置取而代之。传统无线电控制的飞机必须由人类导航,气球与弹道飞弹则为无人操纵载具,而无人飞机又称为无人飞行载具(UAV)或
期刊
前言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建筑领域最为隆重的一场秀,建筑界和艺术界的先锋们聚集在加迪尼市民公园(Giardini)和军械库展馆,带来了他们探索建筑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而设计的建筑项目与大型装置。8月29日, 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帷幕,在未来的3个月展览预计将迎接超过20万的各国建筑大师和爱好者们,各种新理念与新创意在这里碰撞,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场盛会将给建筑行业带来不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