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校园充满活力;要做有温度的教师,让课堂充满激情;要做有溫度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个性。
这里所说的“温度”,当然不是物理学概念。那么,教师的“温度”在哪里?我认为,不仅在于教师自身持有“温度”,还在于教师有能力散发“温度”,并且能让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从“有温度的教师”那儿感受到,“有温度的教育”来自“有温度的学校”。
女儿心阳在读小学五年级,我就从教她数学的叶老师的一则微信说起吧——
“家长朋友们好!怎样对待‘一起作业网’?首先是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能认真阅读其中的‘解析’,孩子就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习得了思考方法,更增强了无师自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已。本期特别表扬黄嘉程、顾昶羿、许江、吴宇启、袁薛飞、陶艺轩等同学和他们的家长。”
看到这条短信,我就感觉到这个叶老师挺有水平、挺有温度感的,他既表扬了几个学生,让这些孩子更加自信,又巧妙地引导了所有的家长该怎么去做。女儿也一个劲地夸叶老师,还得意地说他从来不拖堂,一打下课铃就让我们自由活动,这一点深受大家欢迎。
在我上学时,就不喜欢拖堂的老师。他们占据了课间休息的时间,还冠冕堂皇地说“为了你们好”,但是老师的“这份柔情我们永远不懂”。我念师范学校时,一位女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说的一番话,立马俘获了众生“芳心”:“我年纪大了,耳朵有时候不好使。如果上午第四节课铃声敲响,而我没有听见,你们可以马上离开教室去食堂打饭,不必顾忌我的感受。没有关系的。我知道的,去晚了,食堂的炸鸡腿就卖完了!”大家听了,都笑了。她说到做到,在教我们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从未拖过一次课,而且使我们喜欢她和她教的课,学习成绩也稳居年级前茅。这让我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暖暖的,这不就是一种温度的感受吗?
女儿见也是教师的父母很愿意听她说叶老师的事情,就一直唠叨着。女儿还说,叶老师每天都会在作业本上和每一个同学交流,会写“书写认真”“真好”“漂亮”,即使在错误多的作业本上也会写“再仔细想想”“可以请教老师”,等等。每一次作业本发下来,同学们都会第一时间打开看看叶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给同学写了什么。他从来不会批注让同学们难过的话,他只会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
女儿又告诉我们,叶老师上课很风趣,脾气还非常好,很少生气,笑容特别多,大家都乐意和他亲近。特别说到她们班上数学课,同学们不论怎样回答问题,都会得到叶老师的鼓励,使同学们总是自信满满地参与。这让我想到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在她的《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一文中说到:“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技能而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听了女儿的讲述,我想告诉李玉贵老师,她所遇到的不是事实的全部,有许多的名师或普通的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耐心等待、恒心坚持、爱心呵护所体现的“温度”。
听着,对照着,想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默默地感慨:“对教育的理解必须基于对人的理解。正是通过教育,真正的人性得以激发、培养、成长与创造。”倾听着女儿得意的讲述,窗外柔柔的清风吹拂我的脸庞,扬起我的发梢,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叶赛宁的那首著名的诗《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叶老师不正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吗?他用一颗仁心,面向着全体学生;他拥有着可贵的耐心,给学生美丽的期待,让学生有更多发展的可能;他在温暖孩子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有温度的教育何其美好!教育的温度自然是源于教师内心的温度,而教师内心的温暖必然是来自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期待、对教育的情怀。我可以想象,叶老师上课的那间教室,是一间“辽阔的教室”: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这里所说的“温度”,当然不是物理学概念。那么,教师的“温度”在哪里?我认为,不仅在于教师自身持有“温度”,还在于教师有能力散发“温度”,并且能让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从“有温度的教师”那儿感受到,“有温度的教育”来自“有温度的学校”。
女儿心阳在读小学五年级,我就从教她数学的叶老师的一则微信说起吧——
“家长朋友们好!怎样对待‘一起作业网’?首先是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能认真阅读其中的‘解析’,孩子就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习得了思考方法,更增强了无师自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已。本期特别表扬黄嘉程、顾昶羿、许江、吴宇启、袁薛飞、陶艺轩等同学和他们的家长。”
看到这条短信,我就感觉到这个叶老师挺有水平、挺有温度感的,他既表扬了几个学生,让这些孩子更加自信,又巧妙地引导了所有的家长该怎么去做。女儿也一个劲地夸叶老师,还得意地说他从来不拖堂,一打下课铃就让我们自由活动,这一点深受大家欢迎。
在我上学时,就不喜欢拖堂的老师。他们占据了课间休息的时间,还冠冕堂皇地说“为了你们好”,但是老师的“这份柔情我们永远不懂”。我念师范学校时,一位女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说的一番话,立马俘获了众生“芳心”:“我年纪大了,耳朵有时候不好使。如果上午第四节课铃声敲响,而我没有听见,你们可以马上离开教室去食堂打饭,不必顾忌我的感受。没有关系的。我知道的,去晚了,食堂的炸鸡腿就卖完了!”大家听了,都笑了。她说到做到,在教我们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从未拖过一次课,而且使我们喜欢她和她教的课,学习成绩也稳居年级前茅。这让我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暖暖的,这不就是一种温度的感受吗?
女儿见也是教师的父母很愿意听她说叶老师的事情,就一直唠叨着。女儿还说,叶老师每天都会在作业本上和每一个同学交流,会写“书写认真”“真好”“漂亮”,即使在错误多的作业本上也会写“再仔细想想”“可以请教老师”,等等。每一次作业本发下来,同学们都会第一时间打开看看叶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给同学写了什么。他从来不会批注让同学们难过的话,他只会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
女儿又告诉我们,叶老师上课很风趣,脾气还非常好,很少生气,笑容特别多,大家都乐意和他亲近。特别说到她们班上数学课,同学们不论怎样回答问题,都会得到叶老师的鼓励,使同学们总是自信满满地参与。这让我想到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在她的《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一文中说到:“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技能而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听了女儿的讲述,我想告诉李玉贵老师,她所遇到的不是事实的全部,有许多的名师或普通的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耐心等待、恒心坚持、爱心呵护所体现的“温度”。
听着,对照着,想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默默地感慨:“对教育的理解必须基于对人的理解。正是通过教育,真正的人性得以激发、培养、成长与创造。”倾听着女儿得意的讲述,窗外柔柔的清风吹拂我的脸庞,扬起我的发梢,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叶赛宁的那首著名的诗《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叶老师不正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吗?他用一颗仁心,面向着全体学生;他拥有着可贵的耐心,给学生美丽的期待,让学生有更多发展的可能;他在温暖孩子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有温度的教育何其美好!教育的温度自然是源于教师内心的温度,而教师内心的温暖必然是来自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期待、对教育的情怀。我可以想象,叶老师上课的那间教室,是一间“辽阔的教室”: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