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情感体验上升的感悟教学、感知教学、感受教学。在课文丰富情境的刺激中应该让学生切实有所“感”,在其中又顺其自然地获得理性认识,这就是“悟”。只要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就能展示出长久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语文;生活;情感体验;成才
语文教学过程中感性教育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在老师心中要掌握一个尺度,要有一杆秤。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情感体验上升的感悟教学、感知教学、感受教学,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将一节课上成了感悟课、欣赏课。笔者觉得在语文蕴含丰富情境的刺激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切实有所“感”,并且在其中又顺其自然地获得理性认识,这就是“悟”。
我曾经对初一入学新生在第一节语文课做了一次摸底调查:你喜欢学习语文吗?喜欢的理由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学好语文到底有什么用,学习语文,摆在你面前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你学习语文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难忘的失败教训是什么,你对语文学科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刚刚入学的新生即便说不出一些道理来,但是我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是有缘由的,以上的问题一提出在开始就给同学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学习语文是讲求诀窍和方法的,是需要同学们用心去揣摩的。
经过数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有许多学生语文成绩较差,语文素养普遍都不高,学习语文没有方法。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最基本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总结、反思,更不善于质疑,不能摸索与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学习语文不知所措,感到茫然被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从较高的层面上看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认真地帮助他们对语文学习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学习同思考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思路清晰、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在了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情况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如同心理医生那样,开始对学习语文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地、潜移默化地“洗脑”,以此来帮助他们一改以往对语文学习的陈旧思想观念。
我经常对学生说:“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其实质就是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看一些散文、记叙文、小说、人物传记等,实际上都是在读作者借助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因此,要让学生们明白语文学科具有表情达意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代替不了的。我身在异乡,思念亲人、想念家乡就想用一封家书表达思念之情;对某一道德败坏现状感到愤怒,我就会用微博发一段文章表示对不道德的事情的愤慨和厌烦之情;今天无缘无故受了委屈,我就会把自己的苦楚在日记里进行宣泄……这些不是因为有什么任务我才这样去做,而是我有这个情感表达的需要。中学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思想认识的日渐成熟,老师也要在学生借助语文工具方面指导他们进行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发表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认识,这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一致的,也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反馈、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我曾经给学生出了一些这样的作文题目:“真实的我”(请根据自身的优缺点,全方位真实地介绍一下自己的情趣)、“说真的,我很棒”(同学们都愿意将自己非常棒的一面展示出来)“我对××的认识”(××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物)、“感恩”(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情感经历,那就请将你最想感谢的人写出来吧)、“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请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和点滴认识写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讲真话、道真情、述真心,让他们切实感到语文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语文。
无论把语文看作是方法或是手段和工具,最关键的都还是要看如何运用。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有成就感,才是学习有兴趣的前提。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谈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训练,在诸多存在语言元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一步步地由不行到行,逐渐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看到了进步,即使再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锻炼,哪怕只是写一段话,说上一句也是有收获的。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尽最大努力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搭建好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去学去用。
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好语文,特别是惧怕写作。写起作文来满是牢骚,主要原因是没有素材积累,内容十分空洞。其次是缺乏情感,呆板直白。最后是语言空泛苍白,来来回回就是在重复那几句话,毫无感染力而言。这些学生惧怕写作,排斥对语文的学习,其根源就是他们没有做到真正地体验生活,没有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去体验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周围事物,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训练。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经让学生准备一个课外小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自己的激励,也可以是自己课外练习风格的独特展现。结果学生写得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将韩剧、流行歌曲都写出来了。由此我发现学生们比我们老师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富有个性和大胆更是超出我们想象。于是我就选择了一些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外练笔的内容。只要是语文学习和他们的生活真正紧密联系一起了,就能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展示出长久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李丽萍.生活中的语文[J].语文研究,2012(11).
(秦皇岛市卢龙县双望镇应各庄中学)
关键词:语文;生活;情感体验;成才
语文教学过程中感性教育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在老师心中要掌握一个尺度,要有一杆秤。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情感体验上升的感悟教学、感知教学、感受教学,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将一节课上成了感悟课、欣赏课。笔者觉得在语文蕴含丰富情境的刺激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切实有所“感”,并且在其中又顺其自然地获得理性认识,这就是“悟”。
我曾经对初一入学新生在第一节语文课做了一次摸底调查:你喜欢学习语文吗?喜欢的理由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学好语文到底有什么用,学习语文,摆在你面前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你学习语文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难忘的失败教训是什么,你对语文学科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刚刚入学的新生即便说不出一些道理来,但是我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是有缘由的,以上的问题一提出在开始就给同学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学习语文是讲求诀窍和方法的,是需要同学们用心去揣摩的。
经过数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有许多学生语文成绩较差,语文素养普遍都不高,学习语文没有方法。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最基本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总结、反思,更不善于质疑,不能摸索与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学习语文不知所措,感到茫然被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从较高的层面上看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认真地帮助他们对语文学习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学习同思考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思路清晰、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在了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情况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如同心理医生那样,开始对学习语文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地、潜移默化地“洗脑”,以此来帮助他们一改以往对语文学习的陈旧思想观念。
我经常对学生说:“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其实质就是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看一些散文、记叙文、小说、人物传记等,实际上都是在读作者借助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因此,要让学生们明白语文学科具有表情达意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代替不了的。我身在异乡,思念亲人、想念家乡就想用一封家书表达思念之情;对某一道德败坏现状感到愤怒,我就会用微博发一段文章表示对不道德的事情的愤慨和厌烦之情;今天无缘无故受了委屈,我就会把自己的苦楚在日记里进行宣泄……这些不是因为有什么任务我才这样去做,而是我有这个情感表达的需要。中学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思想认识的日渐成熟,老师也要在学生借助语文工具方面指导他们进行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发表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认识,这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一致的,也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反馈、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我曾经给学生出了一些这样的作文题目:“真实的我”(请根据自身的优缺点,全方位真实地介绍一下自己的情趣)、“说真的,我很棒”(同学们都愿意将自己非常棒的一面展示出来)“我对××的认识”(××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物)、“感恩”(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情感经历,那就请将你最想感谢的人写出来吧)、“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请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和点滴认识写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讲真话、道真情、述真心,让他们切实感到语文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语文。
无论把语文看作是方法或是手段和工具,最关键的都还是要看如何运用。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有成就感,才是学习有兴趣的前提。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谈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训练,在诸多存在语言元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一步步地由不行到行,逐渐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看到了进步,即使再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锻炼,哪怕只是写一段话,说上一句也是有收获的。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尽最大努力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搭建好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去学去用。
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好语文,特别是惧怕写作。写起作文来满是牢骚,主要原因是没有素材积累,内容十分空洞。其次是缺乏情感,呆板直白。最后是语言空泛苍白,来来回回就是在重复那几句话,毫无感染力而言。这些学生惧怕写作,排斥对语文的学习,其根源就是他们没有做到真正地体验生活,没有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去体验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周围事物,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训练。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经让学生准备一个课外小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自己的激励,也可以是自己课外练习风格的独特展现。结果学生写得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将韩剧、流行歌曲都写出来了。由此我发现学生们比我们老师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富有个性和大胆更是超出我们想象。于是我就选择了一些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外练笔的内容。只要是语文学习和他们的生活真正紧密联系一起了,就能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展示出长久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李丽萍.生活中的语文[J].语文研究,2012(11).
(秦皇岛市卢龙县双望镇应各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