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新闻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党报 经济新闻 民生话语
如今,报纸、广播电台、电视、新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各显身手。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党报优势何在?时政新闻当然是党报的最传统优势项目;社会新闻则是党报的“短腿”,且出于种种原因,无法增强与都市报甚至新媒体相抗衡;而经济新闻则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纵观经济新闻竞争大势,党报如果试图与财经、网络媒体贴身作战,依靠信息多、增加篇幅取胜,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党报应该发扬自身传统优势,高屋建瓴,权威深入,在权威性,影响力上高人一筹,切实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向前发展,通过核心选题,权威信源,典型启示等党报的传统优势,来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的影响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赢得新闻竞争,除了志向高远之外,还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而当前,党报经济新闻还需要破解一些弊病,还需要在表达上学会说“民生话”。
要革除积弊
党报经济新闻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放在“既服务大局、又贴近民生”的标尺下,党报经济新闻的问题大致有这几种:
信息总量不足,报道选择的面,关注的点都没有做到宽和多;
不够专业,大量报道停留在经济现象上,没有深层次的挖掘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原因,没有起到分析、借鉴的作用;
深度报道缺乏,对重大题材的关注度不够,有影响力的经济新闻不多,穿透力不强;
信息服务水平不高,没有从民生的角度更好地研究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评论比较欠缺。
报道方式缺乏创新,话语体系有待进一步转变。
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一方面和党报长期以来的办报理念,承担的任务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内部体制、机制、人才、地域经济状况等都有关系。
要练好内功
革除积弊,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必须先从自身做起,提高采编队伍素质,练好内功。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新闻记者,以下几种素质必不可少。
一是要具备经济学理论知识,了解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只有了解了经济专业理论,才能让自己的报道符合客观事实,才能使报道鲜活、富有生命力,才会让受众喜欢去读。
二是及时了解和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经济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注意知识的更新,认真钻研现代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使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流露出来。
三是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广泛开拓新闻源。按传统思路,许多记者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主要从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呆板、抽象。在经济报道方面广开新闻源,关注民生民情,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点。
四是要有灵活有效的采访手段。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学是一门学科,要不断努力学习,把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手段、方式吸收到采写稿件的过程之中,把社会科学的一些技术手段转化为新闻生产力。
做核心选题
做好核心选题,是党报经济新闻最重要的工作,是体现其权威性、影响力的主战场。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的特殊地位,使党报记者常常可以得到第一手的内部资料,熟悉、领会到市级政府部门当前的主要工作重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等等,并及时展开有侧重的报道和评论。在宽广的经济领域中,当前最复杂的矛盾,最特出的问题,最热议的焦点,往往正是党政领导关心的重点。
从另一方面看,在党报的读者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他们来说,阅读党报经济报道,与浏览其他报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从党报的经济报道的主题和内容,侧重点及角度的不同,领会当前形势,把握工作难题,了解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党报经济报道在选题上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既是报道的特色,也是党报的专长。
如何确定核心选题?就是要紧贴当前的中心工作,对接领导部门关心的重点问题。一个核心选题,就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课题。
要把握和发挥好党报的优势,提升经济报道的影响力,在采写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
首先要深入调查,将经济现象完整呈现。无论是政府政策还是市场变化,抑或所存在的问题、症结,都不是轻易可以下结论的,一项政策、一种趋势,往往带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深入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地来了解经济政策、解剖经济现象,成为体现党报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及时分析,用专业眼光解决难题。在对突发新闻、重大新闻的第一时间权威分析上,党报要依靠专业眼光来进行权威解读与分析。
学说“民生话”
经济报道需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尤其是党报经济新闻,更要学会说“民生话”,做好民生表达。
大量的经济问题都涉及民生。经济报道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就是要多以百姓的视角、百姓的立场关注经济界现象,策划报道选题,选择报道角度,选取报道题材,善于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关注经济问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最能反映我们经济发展的温度,也最直接反映我们经济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报道以人为本还应该加强对经济发展当中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报道和阐释,把经济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把经济报道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和服务普通百姓统一起来。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首先是要推进报道的大众化。经济领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业务特点,外行人不容易明白。而经济报道应该是为广泛的读者服务的,所以在强调严谨准确的同时,内容应该尽可能通俗化、大众化,让普通读者也能看懂。因此,在经济报道中要用通俗的语言,讲出通俗的道理,以此来弥补行业不同带来的障碍。尤其是要做好专业术语的解释翻译,能够避开不用的专业术语、名词,要尽量避开不用。同时,多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合理运用数字。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要改变“叙事不见人”的报道模式,让人民群众这个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经济报道的主体。经济报道当中有了人的身影,就有了情节,有了故事化的色彩;就会活跃起来,生动起来,而不显得那么呆板生涩。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还要突出经济报道的实用价值。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经济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市场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在这种经济生活化的态势中,实用性必然成为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的关键之一。经济报道要想真正拥有受众,占领市场份额,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受众减少不确定性,在经济生活中取得相对有利的地位,就其实质,就是要将实用信息及时、有效、规模化地传递给受众。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党报 经济新闻 民生话语
如今,报纸、广播电台、电视、新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各显身手。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党报优势何在?时政新闻当然是党报的最传统优势项目;社会新闻则是党报的“短腿”,且出于种种原因,无法增强与都市报甚至新媒体相抗衡;而经济新闻则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纵观经济新闻竞争大势,党报如果试图与财经、网络媒体贴身作战,依靠信息多、增加篇幅取胜,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党报应该发扬自身传统优势,高屋建瓴,权威深入,在权威性,影响力上高人一筹,切实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向前发展,通过核心选题,权威信源,典型启示等党报的传统优势,来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的影响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赢得新闻竞争,除了志向高远之外,还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而当前,党报经济新闻还需要破解一些弊病,还需要在表达上学会说“民生话”。
要革除积弊
党报经济新闻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放在“既服务大局、又贴近民生”的标尺下,党报经济新闻的问题大致有这几种:
信息总量不足,报道选择的面,关注的点都没有做到宽和多;
不够专业,大量报道停留在经济现象上,没有深层次的挖掘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原因,没有起到分析、借鉴的作用;
深度报道缺乏,对重大题材的关注度不够,有影响力的经济新闻不多,穿透力不强;
信息服务水平不高,没有从民生的角度更好地研究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评论比较欠缺。
报道方式缺乏创新,话语体系有待进一步转变。
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一方面和党报长期以来的办报理念,承担的任务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内部体制、机制、人才、地域经济状况等都有关系。
要练好内功
革除积弊,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必须先从自身做起,提高采编队伍素质,练好内功。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新闻记者,以下几种素质必不可少。
一是要具备经济学理论知识,了解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只有了解了经济专业理论,才能让自己的报道符合客观事实,才能使报道鲜活、富有生命力,才会让受众喜欢去读。
二是及时了解和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经济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注意知识的更新,认真钻研现代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使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流露出来。
三是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广泛开拓新闻源。按传统思路,许多记者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主要从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呆板、抽象。在经济报道方面广开新闻源,关注民生民情,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点。
四是要有灵活有效的采访手段。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学是一门学科,要不断努力学习,把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手段、方式吸收到采写稿件的过程之中,把社会科学的一些技术手段转化为新闻生产力。
做核心选题
做好核心选题,是党报经济新闻最重要的工作,是体现其权威性、影响力的主战场。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的特殊地位,使党报记者常常可以得到第一手的内部资料,熟悉、领会到市级政府部门当前的主要工作重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等等,并及时展开有侧重的报道和评论。在宽广的经济领域中,当前最复杂的矛盾,最特出的问题,最热议的焦点,往往正是党政领导关心的重点。
从另一方面看,在党报的读者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他们来说,阅读党报经济报道,与浏览其他报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从党报的经济报道的主题和内容,侧重点及角度的不同,领会当前形势,把握工作难题,了解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党报经济报道在选题上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既是报道的特色,也是党报的专长。
如何确定核心选题?就是要紧贴当前的中心工作,对接领导部门关心的重点问题。一个核心选题,就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课题。
要把握和发挥好党报的优势,提升经济报道的影响力,在采写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
首先要深入调查,将经济现象完整呈现。无论是政府政策还是市场变化,抑或所存在的问题、症结,都不是轻易可以下结论的,一项政策、一种趋势,往往带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深入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地来了解经济政策、解剖经济现象,成为体现党报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及时分析,用专业眼光解决难题。在对突发新闻、重大新闻的第一时间权威分析上,党报要依靠专业眼光来进行权威解读与分析。
学说“民生话”
经济报道需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尤其是党报经济新闻,更要学会说“民生话”,做好民生表达。
大量的经济问题都涉及民生。经济报道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就是要多以百姓的视角、百姓的立场关注经济界现象,策划报道选题,选择报道角度,选取报道题材,善于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关注经济问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最能反映我们经济发展的温度,也最直接反映我们经济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经济报道以人为本还应该加强对经济发展当中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报道和阐释,把经济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把经济报道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和服务普通百姓统一起来。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首先是要推进报道的大众化。经济领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业务特点,外行人不容易明白。而经济报道应该是为广泛的读者服务的,所以在强调严谨准确的同时,内容应该尽可能通俗化、大众化,让普通读者也能看懂。因此,在经济报道中要用通俗的语言,讲出通俗的道理,以此来弥补行业不同带来的障碍。尤其是要做好专业术语的解释翻译,能够避开不用的专业术语、名词,要尽量避开不用。同时,多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合理运用数字。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要改变“叙事不见人”的报道模式,让人民群众这个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经济报道的主体。经济报道当中有了人的身影,就有了情节,有了故事化的色彩;就会活跃起来,生动起来,而不显得那么呆板生涩。
做好党报经济新闻的民生表达,还要突出经济报道的实用价值。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经济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市场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在这种经济生活化的态势中,实用性必然成为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的关键之一。经济报道要想真正拥有受众,占领市场份额,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受众减少不确定性,在经济生活中取得相对有利的地位,就其实质,就是要将实用信息及时、有效、规模化地传递给受众。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