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多重PCR(muhiplex 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半巢式PCR等3种检测棘球蚴的PCR方法,优化可区分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羊株(G1型)和骆驼株(G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多重PCR(muhiplex 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半巢式PCR等3种检测棘球蚴的PCR方法,优化可区分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羊株(G1型)和骆驼株(G6型)、石渠棘球绦虫和带科绦虫的方法.方法 根据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带科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用DNAStar软件设计半巢式PCR通用引物,建立半巢式PCR法,并与文献报道的多重PCR法、PCR-RFLP平行扩增3份巨颈绦虫囊尾蚴、48份多房棘球蚴、8份细粒棘球蚴样本DN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以细粒棘球蚴组织DNA为模板测定3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半巢式PCR法灵敏度最高,59份样本全部扩增出561 bp条带,但需要测序才能确定虫种;多重PCR法能扩增出3份巨颈绦虫囊尾蚴(带绦虫)样本(3/3,100%),5份(5/8,62.5%)细粒棘球蚴样本,23份(23/48,47.9%)多房棘球蚴样本,其余28份样本为假阴性;PCR-RFLP扩增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和巨颈绦虫囊尾蚴(带科绦虫)的阳性率与多重PCR相同,且PCR-RFLP不能区分细粒棘球绦虫G1型和带科绦虫.统计学分析显示半巢式PCR法的棘球蚴检出率高于PCR-RFLP法和多重PCR法.半巢式PCR法灵敏度分别是PCR-RFLP法和多重PCR法的1 000倍和100倍,最低检出细粒棘球蚴DNA浓度为253 pg/lμ.结论 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可组合选用多重PCR法、PCR-RFLP法、半巢式PCR法区分细粒棘球绦虫G1型、G6型,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和带绦虫.
其他文献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后期适当
佳多牌杀虫灯诱杀害虫的数量和种类随当地生态环境而异。在防治上有一定的效果,能减少害虫一定数量,但不能控制为害。在诱集的昆虫中天敌和有益昆虫数量约占总量的40%。对该
背景 蛋白0精苷键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动态的转录后修饰方式,通过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β-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OGT)及N-乙酰氨
采用通过对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依然是抗药性研究和杀虫剂的利用与筛选,而甜菜夜蛾的基因克隆、表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利用以及不同药剂的复配逐渐成为
针对分布式并网发电中特别是光伏发电设备在夜晚情况下和风力发电设备在无风情况下利用率低,以及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成本高、功能单一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并网发电装
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对E-环、3-位碳碳双键和20-位meso-氢的结构修饰,在二氢卟吩色基上构建和引进不同的官能团,并进一步利用其3-位乙烯基与重氮甲烷的1,3-偶
针对目前非圆截面导弹BTT控制常用的反正切函数(arctan)制导指令转换算法易导致滚转角指令出现跳变的现象,建立了BTT控制指令生成与转换模型,借助偏导数和等高线的方法对BTT
Objectives: Trauma is among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Medical management of blunt abdominal trauma (BAT) relies on judging patients for whom laparotomy is ma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及3种杉阔混交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