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财政资金补助惠及各个方面。为保障公共财政资金的支出达到相应的政策目的,必然需要加大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根据专项资金审计目标,界定审计内容,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与审计内容相匹配,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益。本文对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审计为例研究分析其重点审计内容及对应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专项资金 审计 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
一、引言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依据财政扶持政策,划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要求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财政专项资金的合规使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开展专项资金审计监督资金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以专项资金收支及其他与专项资金有关的资料为审计对象,监督、确认、鉴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通过深入分析专项资金的政策规定、政策目的,有效界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对特定的审计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审计效率,评价政策实施的效益性,达到审计目的。
二、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的目标和意义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适当性、专项资金拨付真实性及有关经济活动合规性审核检查,保证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有利于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的审核审批,严格验收项目,使各种专项资金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对补助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审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有无骗取、套取或严重损失浪费专项资金的行为,依法提请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纠错揭弊。有利于评价被补助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专项资金管理和政策实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企业改善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三、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内容及对应审计方法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在于围绕专项政策开展专项审计,即政策执行情况审计。通过专项资金审计监督财政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检验并评价专项政策执行的效果。下面以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审计为例,开展对财政扶持资金审计内容与审计方法的匹配性研究。
(一)深入分析专项政策
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是政府为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符合条件的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进行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
深入分析微企财政扶持有关政策,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具体办法等,熟悉政策支持内容及方式,申请条件及申报材料,组织申报、审核及资金拨付流程,监督检查制度,期望达到的目标。以有关政策文件为标准对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
(二)资金划拨内部控制系统评审
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原则,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专项资金划拨、管理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做出评价,以作为执行实质性程序的基础[1]。重点关注微型企业审批制度,专项资金拨付流程,信息系统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是否健全且有效实施。对被评审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收集被评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适当、有效的证据。
1.微企审批制度及有效性评审。通过查阅微企审批制度,分析审批内容、方式、结果等,检验审批过程的合规合理性,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审批,经办人员不认真履行职务的情况。
提取微企补助电子数据,导入SQL数据库(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在审计中常用于关联数据审查),比对有关文件规定的审批流程和条件,建立审计模型,筛选疑点数据:不符合条件或数据异常。對疑点数据抽查相应的业务档案,从外部单位采集信息相互印证,如工商登记处核对注册登记资料,房管局权籍登记中心查验其房产证真伪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审查,核实微企实际存在状况,寻求实际与资料的矛盾,印证疑点,通过照相、摄像、取样等及时获取第一手审计证据,并在与现场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寻找线索。
2.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评审。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检查资金分配程序、方法和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确认专项资金的单独管理是否落实,预算编制是否完善,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会计核算是否合规,预留管理费用是否合理。比对相关文件审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项目实施是否独立运作,监管制约机制是否完整。
3.信息系统评审。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
(三)专项资金流审查
每审计一个项目,首先要选准突破口,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专项资金来说,资金的具体流向就是突破口,只要紧紧抓住资金流向这个关键,跟踪资金使用情况,违纪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2]。
1.资金分配合规性审查。查阅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重点关注摘要、明细账和金额审查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资金安排、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有无明显扩大开支范围,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列入专项资金支出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将不同专项资金调剂使用等情况。 整理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账目,收集领取补助的微型企业的相关资料,按一定格式登记台账,分析所有涉及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支付的账目,从台账中找出疑点:注册地点重复的企业、申报项目雷同的企业、领取资金量大的企业,通过现场审查核实,寻找证据检验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假申报专项资金等现象。
2.资金拨付真实性审查。查阅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所反映的收支明细相互核对,累计加总专项资金支出数和剩余资金额,与上级财政部门下拨专项资金数进行对比,在锁定资金收入的基础上重点审查专项资金拨付金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判断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被挤占、挪用等。
3.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审查。查找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与被审计单位及微企实际领取专项资金数额进行对比,计算资金到位率,判断资金是否足额到位。查看银行流水,判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提取或变相提取项目前期费、回流资金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
通过采集财务数据结合会计账簿、资金拨付凭证等会计资料,列示微企信息和实际拨付资金情况,形成收支明细表。以申报文件、资金拨付时间为基础,形成汇总表。比对分析专项资金是否按文件规定的标准拨付,计算实际拨付时间与申报时间的差距,审查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是否存在截留欠拨、平衡预算、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
4.微企使用专项资金情况审查。审阅微企财务会计资料,核查微企对拨入的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账外设账,是否按立项时的规定用途合法合规地使用资金,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是否按期、按标准完成,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投资项目的实际效果如何[3]。银行查询其账户交易记录,重点关注微企对公账户、涉及个人账户的银行流水,分析判断相关人员经济业务往来的合规合理性。
从扶持资金领取和其主要业务入手,通过流程流、合同流、资金流、票据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审查企业有无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假报表或将群众自有物品和投入的劳动力来顶替专项资金等现象。
(四)关联关系审查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走访调查收集关联信息,审查项目申报者与项目审批者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采集补贴发放数据、税收征缴数据、工商登记信息、公职人员名册基本信息,利用关联关系比对分析,重点调查补贴发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有无公职人员;分析补贴发放企业中有无突击登记注册,注册地为同一地点;结合企业发票开具比对,查看有无企业登记后无经营、无开具发票和缴税的情况。并关注银行流水审查有无企业获取补助后将资金转给公职人员,以此判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协助特殊关系人虚假申办微型企业,套取、骗取财政扶持资金,或滥用职权违规审批,造成财政扶持资金损失的情况。
(五)政策执行效益性审评
1.经济效益性。审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政策执行状况资料,评价政策实施进度及实施效果。查阅微企申报项目建设档案,以有关文件计划为标准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收集微企财务资料,计算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专项资金投入后,微企的业务收入有无提高,带动的投资有无增加。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資金拨付追踪到项目、追踪到个人,保障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4]。
2.其他效益性。将微企建设项目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项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采集资料分析当地就业率有无提高,是否达到扩大就业再就业的目的,评价其社会效益性。调查当地在专项资金投入后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评价政策实施的生态效益性。
参考文献:
[1]徐海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难点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No.226.92-94.
[2]刘胜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业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No.155.81-86.
[3]宁波市审计学会课题组.何小宝.徐荣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4.No.178.5-10.
[4]李晗.何利辉.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一个多案例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7.No.153.102-107.
(贺杰、胡臣瑶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余咏秋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关键词:专项资金 审计 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
一、引言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依据财政扶持政策,划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要求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财政专项资金的合规使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开展专项资金审计监督资金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以专项资金收支及其他与专项资金有关的资料为审计对象,监督、确认、鉴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通过深入分析专项资金的政策规定、政策目的,有效界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对特定的审计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审计效率,评价政策实施的效益性,达到审计目的。
二、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的目标和意义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适当性、专项资金拨付真实性及有关经济活动合规性审核检查,保证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有利于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的审核审批,严格验收项目,使各种专项资金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对补助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审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有无骗取、套取或严重损失浪费专项资金的行为,依法提请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纠错揭弊。有利于评价被补助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专项资金管理和政策实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企业改善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三、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内容及对应审计方法
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在于围绕专项政策开展专项审计,即政策执行情况审计。通过专项资金审计监督财政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检验并评价专项政策执行的效果。下面以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审计为例,开展对财政扶持资金审计内容与审计方法的匹配性研究。
(一)深入分析专项政策
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是政府为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符合条件的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进行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
深入分析微企财政扶持有关政策,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具体办法等,熟悉政策支持内容及方式,申请条件及申报材料,组织申报、审核及资金拨付流程,监督检查制度,期望达到的目标。以有关政策文件为标准对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
(二)资金划拨内部控制系统评审
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原则,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专项资金划拨、管理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做出评价,以作为执行实质性程序的基础[1]。重点关注微型企业审批制度,专项资金拨付流程,信息系统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是否健全且有效实施。对被评审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收集被评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适当、有效的证据。
1.微企审批制度及有效性评审。通过查阅微企审批制度,分析审批内容、方式、结果等,检验审批过程的合规合理性,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审批,经办人员不认真履行职务的情况。
提取微企补助电子数据,导入SQL数据库(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在审计中常用于关联数据审查),比对有关文件规定的审批流程和条件,建立审计模型,筛选疑点数据:不符合条件或数据异常。對疑点数据抽查相应的业务档案,从外部单位采集信息相互印证,如工商登记处核对注册登记资料,房管局权籍登记中心查验其房产证真伪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审查,核实微企实际存在状况,寻求实际与资料的矛盾,印证疑点,通过照相、摄像、取样等及时获取第一手审计证据,并在与现场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寻找线索。
2.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评审。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检查资金分配程序、方法和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确认专项资金的单独管理是否落实,预算编制是否完善,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会计核算是否合规,预留管理费用是否合理。比对相关文件审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项目实施是否独立运作,监管制约机制是否完整。
3.信息系统评审。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
(三)专项资金流审查
每审计一个项目,首先要选准突破口,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专项资金来说,资金的具体流向就是突破口,只要紧紧抓住资金流向这个关键,跟踪资金使用情况,违纪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2]。
1.资金分配合规性审查。查阅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重点关注摘要、明细账和金额审查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资金安排、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有无明显扩大开支范围,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列入专项资金支出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将不同专项资金调剂使用等情况。 整理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账目,收集领取补助的微型企业的相关资料,按一定格式登记台账,分析所有涉及微型企业财政扶持资金支付的账目,从台账中找出疑点:注册地点重复的企业、申报项目雷同的企业、领取资金量大的企业,通过现场审查核实,寻找证据检验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假申报专项资金等现象。
2.资金拨付真实性审查。查阅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所反映的收支明细相互核对,累计加总专项资金支出数和剩余资金额,与上级财政部门下拨专项资金数进行对比,在锁定资金收入的基础上重点审查专项资金拨付金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判断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被挤占、挪用等。
3.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审查。查找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与被审计单位及微企实际领取专项资金数额进行对比,计算资金到位率,判断资金是否足额到位。查看银行流水,判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提取或变相提取项目前期费、回流资金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
通过采集财务数据结合会计账簿、资金拨付凭证等会计资料,列示微企信息和实际拨付资金情况,形成收支明细表。以申报文件、资金拨付时间为基础,形成汇总表。比对分析专项资金是否按文件规定的标准拨付,计算实际拨付时间与申报时间的差距,审查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是否存在截留欠拨、平衡预算、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
4.微企使用专项资金情况审查。审阅微企财务会计资料,核查微企对拨入的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账外设账,是否按立项时的规定用途合法合规地使用资金,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是否按期、按标准完成,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投资项目的实际效果如何[3]。银行查询其账户交易记录,重点关注微企对公账户、涉及个人账户的银行流水,分析判断相关人员经济业务往来的合规合理性。
从扶持资金领取和其主要业务入手,通过流程流、合同流、资金流、票据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审查企业有无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假报表或将群众自有物品和投入的劳动力来顶替专项资金等现象。
(四)关联关系审查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走访调查收集关联信息,审查项目申报者与项目审批者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采集补贴发放数据、税收征缴数据、工商登记信息、公职人员名册基本信息,利用关联关系比对分析,重点调查补贴发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有无公职人员;分析补贴发放企业中有无突击登记注册,注册地为同一地点;结合企业发票开具比对,查看有无企业登记后无经营、无开具发票和缴税的情况。并关注银行流水审查有无企业获取补助后将资金转给公职人员,以此判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协助特殊关系人虚假申办微型企业,套取、骗取财政扶持资金,或滥用职权违规审批,造成财政扶持资金损失的情况。
(五)政策执行效益性审评
1.经济效益性。审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政策执行状况资料,评价政策实施进度及实施效果。查阅微企申报项目建设档案,以有关文件计划为标准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收集微企财务资料,计算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专项资金投入后,微企的业务收入有无提高,带动的投资有无增加。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資金拨付追踪到项目、追踪到个人,保障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4]。
2.其他效益性。将微企建设项目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项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采集资料分析当地就业率有无提高,是否达到扩大就业再就业的目的,评价其社会效益性。调查当地在专项资金投入后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评价政策实施的生态效益性。
参考文献:
[1]徐海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难点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No.226.92-94.
[2]刘胜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业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No.155.81-86.
[3]宁波市审计学会课题组.何小宝.徐荣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4.No.178.5-10.
[4]李晗.何利辉.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一个多案例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7.No.153.102-107.
(贺杰、胡臣瑶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余咏秋单位: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