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金赫楠,1980年生,河北保定人,就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从事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学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在《文艺报》《文学报》《百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发表过若干文章,著有评论集《我们这一代的爱和怕》。曾获河北省第十二届文艺振兴奖、首届孙犁文学奖、“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文学报》第三届优秀评论新人奖等。近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80后作家作品和代际文化现象研究,间或涉猎大众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学研究。
1. 某日在电台录一期读书节目,作为嘉宾,我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某部当红小说做了一番阐释和评价,主持人最后的提问,话锋一转:“你为什么选择搞文学评论,而不是写小说诗歌?”这个问题当时就把我给问住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为什么会从事文学批评?坦白说,我自己从来不曾认真地思虑过这个问题,又或者说,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讨论的事情。而电台主持的随口一问,让我从事这个职业十几年后,开始真正想到:为什么从事文学批评?
我从小喜欢读书。家中长辈藏书很多,且以文学书为主,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惦着脚尖去书架够书的阅读。现在回想年少上学的时候,文学阅读,当它们作为无用闲书,当我在数学课上遮遮掩掩地偷看《少年文艺》的时候,在师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督促声中插上门窃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从中得到的趣味、感悟甚至教益,倒比现在作为一名职业读者,每天专门地阅读和研究,来的更多、更深入内心。可以说,文学阅读一直伴随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参与了我作为一个少年人内心的成长。但尽管如此,我却从未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目标,在我那时的观念意识中,文学的风花雪月属于“闲”的范畴,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而经济或新闻或管理类才是文科生的理想职业选择——现在想来,少年时的想法,那因了不了解所生出的固执热爱或偏见,莫名奇妙却也天真好笑。但造化弄人,高考时前赶后错我竟然最终进入中文系,而这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专业。
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把文学当作一个专业来系统学习和感悟的过程当中,我对文学的理解与想象有了根本的改变。文学,其间所携带、呈现的精神复杂性、对世事人心的体恤和悲悯,其对人的关切和理解,确实让我深切感受到这种精神价值的力量。而文学批评,在我看来,首先是文学的一个门类。如同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与表述,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文字方式和文学形式,它应该携带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审美价值和文本范式。当我们盛赞某篇文学批评文章写得好,我以为,其“好”,不应仅仅指涉其中的发现敏锐和观点深刻,不应仅仅因其说明白了一个论点、阐释透了一部作品,还应关乎文章的行文、语调、结构和韵味——对文学批评的评判标准,其实与文学作品本质上应是一样的,不外乎从内容与形式、从思想到审美。文学,绝不能只提供观点和观念,更不应该只提供对某作品的筛选与挑拣、评价与评判,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审美价值。文学批评,应该包含于广义上的文学创作之中,除了要有理性知识的参与,还要有情感和感觉的参与,除了体现出评论家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还应该体现出它对于生活的理解。
而所谓“文学批评家”,究其本质,首先不过是一个读者,同所有普通读者一样,面对一部作品的时候,他要阅读、进入并伴随情感和认知的波动。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文学批评家作为专业读者,他大概比一般读者更不幸:当大家沉醉在情节人物之中恣意啼笑时,当普通读者代入自己“听评书落泪、为古人担忧”时,那个被称为文学批评家的人,得保持足够的置身事外。他不能仅从整体上去欣赏和感受一部作品,而要把其拆解成形象、语言、结构、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打个比方——面对七碟八盏的美酒佳肴,食客老饕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而美食家们却得详品细咋,把盘中美食和杯中美酒,还原成食材、调味、火候和年份,而无福没心没肺地纯享美味。
所谓“文学批评家”,究其本质,更不过是一个文学写作者。与其说在研究和解读别人的作品,不如说他是在经由这些作品,呈现自己关于世界的打量与思考、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愫与心理张力。如同现实生活作为诗歌小说的写作素材,文学作品在批评写作过程当中很大程度上也充当着素材,谈论他人的作品,有时往往不过是个由头和引子,引出的是批评家自己的,呈现的是独特的个人语调和个人眼光。
基于此,我坚持认为,文学批评不是在指正培训作者,更不是引领教导读者;确切地说,它是以自己关于作家作品的那些文字,分享阅读,分享自己关于自我内心和外部世界的种种感受和思虑。世界之大,人的孤独与惶惑,挣扎与不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见证与陪伴。而文学批评,作为同作家作品密切相关的文字,作为文学写作的一个门类,它同样需要浸润携带着对世事人心的了然与困惑,对世相百态的热爱与警惕。而我自己,每每开始写一篇评论文章的时候,都会暗自提醒:至少要记得,你也是一个文学写作者。
2. 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大概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学院派批评,论文体 ,主要见于各种学报、核心期刊和学术著作中;一种是媒体批评,随笔体、文章体,大多刊在文学报刊以及其它媒体的副刊、文艺频道中。另有一些其它的文本形式,比如文学期刊的卷首语、作家创作谈授奖词、研讨会发言纪要、对话、访谈、答记者问等等,包括各种大型文学期刊的某些责编稿签,都可以看作是文学批评的文体变形和延伸。这些文本形式和文字内容,围绕作家作品,但又不局限于作家作品,共同参与着对当下文学现场的阅读、观察、阐释与讨论,更是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写作者对世界言说、呈现自我的审美方式与表达方式。
在我看来,当下文学批评的突出的问题至少包括:文学批评的写作回不到文学本身。
回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包括诗话、词话、点评等等,各有其文体特点,但一脉相承的基本显著特点就是精读文本,文本批评。品评者远兜近转的分析、赏鉴甚至考据,终究紧紧围绕文本本身,都在努力探究、理解和阐释作品中的曼妙和美好。五四以降,新文学全盘西化后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和批评实践大行其道,文学批评越来越远离文本,社会历史批评立场和实践渐成主流。西方形式主义批评强调深入文本的精准探究和剖析,但形式主义批评归根到底是仍根植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面对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一层人物关系,中国传统的思维惯性和关照方式,是在强调这故事、人物、小说同此在的生活和阅读是什么样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什么不重要,它和自己的关系才是中国人愿意关切和探究的,而不是西方式的那种本体性追问。 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学院化,及至现在,学院批评已经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的主流,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的资源和人员大都集中在高校人文院系和社科院,各级作家协会和文学期刊多少也有一些,但比例很小、且越来越小。举个例子,我所入选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项目,连续四年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选拔40岁以下的青年批评家,四期共选拔40位客座研究员,除了我和其他三四位,其余基本上都是来自大高校的文学博士、教授副教授。学院派文学批评,研究和写作主体为受过多年专业教育和学术训练的学者、教授,面对文学作品时,研究方法和行文方式重学理、强调学术规范。高校系统的学术规范、文本范式、考核标准的严正、缜密和标准化体系中,原本与文学作品密切相关、血肉相连的文学批评,日渐学科化、标准化、学术化。
读这些这些学院派的论文体批评,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文学作品在学院派批评那里,不是感受、体悟、赏鉴的文本而是学科内容和学术对象。对于学院派批评来说,打开一部作品的正确方式,不是融入其中品鉴语感语调、情感情绪,而是冷峻而缜密地强调材料、考据,竭泽而渔的方法,四平八稳的行文。它的研究兴趣和讨论重点,不是对人的血肉情感的再次触摸,而是强调对某个问题的再次梳理与发现,以及这个梳理和发现在学术链上的精准定位。
作为全面西化的产物,学院派批评是学科化、标准化的产物,其教学、传播和成果认定的学术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对于文本初心的疏离和忽略。学院派批评发展到今天,其显而易见的糟糕和弊端,大概也来自一些异化的畸变之象:充斥各种学术期刊的学术八股,职称指挥棒下的论文学术流水线,只有“内部流通价值”,完全丢弃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有效性,甚至冲击着学院派文学批评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当然这就涉及到当下中国高校的科研体系和学术制度的根本问题,文学批评的很多问题之所在,其实也是时代大问题的局部反应。
文本范式和文体,当然不是仅仅作为形式而存在,甚至可以说批评文体的选择和实践,事实上包含了写作者基本的文学观——把文学看做什么,当作什么。文学,最首要的关切,最本质的属性,是人,关乎人的生活、经验、情感、血肉和气息。而上述当下文学批评的“无文”之境与“无人”之境,说得刻薄点,正在把文学批评畸变成屠龙之技——这技艺愈发娴熟、精巧,百般改进与演练,但是,龙呢?龙在哪里?文学批评的真正有效性在哪里?
3.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往往被表述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须知,鸟之翱翔与车之驰骋,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两个轮子步调协调、一双翅膀节奏合拍。而重建当代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重回文学本身,既是是当下文学现场的急切现实需要,更是一种重建中国式文学文化批评自信探索和实践。就我个人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偏好来说,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至少要包含这样几个要素:及物、有效、在场。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分享,是写作者经由语言文字在向他人和世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自己的经验与经历、思虑与打量;那么,文学批评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分享,阅读中的且喜且嗔,被击中的灵魂或被唤起的内心,以及会心、惶惑、疑难,缠绕交融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反观自己——用独特的个人语调来呈现个人眼光,分享阅读和自己。一篇优秀的、有效的文学批评,应该与我们当下真实的现实经验和内心生活发生真正的关切和关联;它所发现、探讨甚至貌似解决了的问题,应该今日中国人的现实境遇和精神状态呼应和对应。
马原有一个说法:世界是分为可解析的和不可解析的两个部分,作家和艺术家是在不可解析的世界里创作。而一篇好的文学批评,应该能够用个人化的眼光和个性化的文本方式,把文学作品的不可解析,把其中的微妙、曲折、隐晦的褶皱,用一种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语言语调来呈现表达。一篇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有魅力、有趣味的文本,言之有物之余,其魅力和趣味能够让读者受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影响,这里面就有一个批评主体自觉的过程,需要写作者的用心、动心和走心,把自己投射到言说对象当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文学批评不该充当这样一种角色:把文学作品的枝叶和汁液风干、扁平成标本,把生动变成生硬,把情感变成关系,把趣味和魅力规范成标准答案。这样的文学批评,其实是在文学的名义下禁锢、矮化、伤害着文学本身。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文章,温度和深度同样重要,观点明晰与行文恣意缺一不可。
2015年杨庆祥出版了文集《80后,怎么办?》,在文坛以及文化界都产生很大反响,引发了对80后一代人的集中讨论。这本书集中呈现和讨论的是“80后”一代人现实疑难和精神焦虑,包括作者对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坐标寻找和定位,代际主体精神的构建与确立,以及其间的急切与焦虑。书中以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为例,对他们的作品及其所代表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有意思的是,这种作家作品分析中,穿插着杨庆祥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探究和个人经验的带入。他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不是关在书房里穷经皓首、从概念到概念憋出来的,而是带入了具体、生动的时代摹状与极具个体性的眼光和经验,强大的阐释力和说服力由此产生。时代、个人与文本分析的互文互动中,勾勒出一代人的面目和面貌,定位出一代人文学写作的历史坐标,以及这种写作同当代文学、当代文化、当代精神的关联。杨庆祥通过对社会时代的点评和自我经验的表达,营造了一种谈论80后作家作品的语境,使得他的阐释和分析,始终有一种在场感,还有一种历史感,深入文本和现象,有超越文本和现象。面对“80后,怎么办?”这个文学的、时代的大问题,杨庆祥介入、思考和表达的方式是多义多重的,在场的参与者、观察者同时也是分析者和批评者,他强调自己的“就在那里”,是80后内部的一份子,是当下中国文学现场的亲历者,同时还有不甘心被覆盖在人群当中的抽离和冷峻审视。杨庆祥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就得有一种肉搏的精神,要和当下最有创造力的心灵和大脑进行对话与交流。对此,我深以为然,这也是我所强调的文学批评的“在场”。而真正在场的文学批评,不仅是身体的在场,更是心灵的在场。
(作者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金赫楠,1980年生,河北保定人,就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从事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学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在《文艺报》《文学报》《百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发表过若干文章,著有评论集《我们这一代的爱和怕》。曾获河北省第十二届文艺振兴奖、首届孙犁文学奖、“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文学报》第三届优秀评论新人奖等。近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80后作家作品和代际文化现象研究,间或涉猎大众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学研究。
1. 某日在电台录一期读书节目,作为嘉宾,我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某部当红小说做了一番阐释和评价,主持人最后的提问,话锋一转:“你为什么选择搞文学评论,而不是写小说诗歌?”这个问题当时就把我给问住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为什么会从事文学批评?坦白说,我自己从来不曾认真地思虑过这个问题,又或者说,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讨论的事情。而电台主持的随口一问,让我从事这个职业十几年后,开始真正想到:为什么从事文学批评?
我从小喜欢读书。家中长辈藏书很多,且以文学书为主,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惦着脚尖去书架够书的阅读。现在回想年少上学的时候,文学阅读,当它们作为无用闲书,当我在数学课上遮遮掩掩地偷看《少年文艺》的时候,在师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督促声中插上门窃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从中得到的趣味、感悟甚至教益,倒比现在作为一名职业读者,每天专门地阅读和研究,来的更多、更深入内心。可以说,文学阅读一直伴随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参与了我作为一个少年人内心的成长。但尽管如此,我却从未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目标,在我那时的观念意识中,文学的风花雪月属于“闲”的范畴,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而经济或新闻或管理类才是文科生的理想职业选择——现在想来,少年时的想法,那因了不了解所生出的固执热爱或偏见,莫名奇妙却也天真好笑。但造化弄人,高考时前赶后错我竟然最终进入中文系,而这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专业。
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把文学当作一个专业来系统学习和感悟的过程当中,我对文学的理解与想象有了根本的改变。文学,其间所携带、呈现的精神复杂性、对世事人心的体恤和悲悯,其对人的关切和理解,确实让我深切感受到这种精神价值的力量。而文学批评,在我看来,首先是文学的一个门类。如同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与表述,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文字方式和文学形式,它应该携带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审美价值和文本范式。当我们盛赞某篇文学批评文章写得好,我以为,其“好”,不应仅仅指涉其中的发现敏锐和观点深刻,不应仅仅因其说明白了一个论点、阐释透了一部作品,还应关乎文章的行文、语调、结构和韵味——对文学批评的评判标准,其实与文学作品本质上应是一样的,不外乎从内容与形式、从思想到审美。文学,绝不能只提供观点和观念,更不应该只提供对某作品的筛选与挑拣、评价与评判,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审美价值。文学批评,应该包含于广义上的文学创作之中,除了要有理性知识的参与,还要有情感和感觉的参与,除了体现出评论家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还应该体现出它对于生活的理解。
而所谓“文学批评家”,究其本质,首先不过是一个读者,同所有普通读者一样,面对一部作品的时候,他要阅读、进入并伴随情感和认知的波动。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文学批评家作为专业读者,他大概比一般读者更不幸:当大家沉醉在情节人物之中恣意啼笑时,当普通读者代入自己“听评书落泪、为古人担忧”时,那个被称为文学批评家的人,得保持足够的置身事外。他不能仅从整体上去欣赏和感受一部作品,而要把其拆解成形象、语言、结构、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打个比方——面对七碟八盏的美酒佳肴,食客老饕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而美食家们却得详品细咋,把盘中美食和杯中美酒,还原成食材、调味、火候和年份,而无福没心没肺地纯享美味。
所谓“文学批评家”,究其本质,更不过是一个文学写作者。与其说在研究和解读别人的作品,不如说他是在经由这些作品,呈现自己关于世界的打量与思考、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愫与心理张力。如同现实生活作为诗歌小说的写作素材,文学作品在批评写作过程当中很大程度上也充当着素材,谈论他人的作品,有时往往不过是个由头和引子,引出的是批评家自己的,呈现的是独特的个人语调和个人眼光。
基于此,我坚持认为,文学批评不是在指正培训作者,更不是引领教导读者;确切地说,它是以自己关于作家作品的那些文字,分享阅读,分享自己关于自我内心和外部世界的种种感受和思虑。世界之大,人的孤独与惶惑,挣扎与不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见证与陪伴。而文学批评,作为同作家作品密切相关的文字,作为文学写作的一个门类,它同样需要浸润携带着对世事人心的了然与困惑,对世相百态的热爱与警惕。而我自己,每每开始写一篇评论文章的时候,都会暗自提醒:至少要记得,你也是一个文学写作者。
2. 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大概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学院派批评,论文体 ,主要见于各种学报、核心期刊和学术著作中;一种是媒体批评,随笔体、文章体,大多刊在文学报刊以及其它媒体的副刊、文艺频道中。另有一些其它的文本形式,比如文学期刊的卷首语、作家创作谈授奖词、研讨会发言纪要、对话、访谈、答记者问等等,包括各种大型文学期刊的某些责编稿签,都可以看作是文学批评的文体变形和延伸。这些文本形式和文字内容,围绕作家作品,但又不局限于作家作品,共同参与着对当下文学现场的阅读、观察、阐释与讨论,更是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写作者对世界言说、呈现自我的审美方式与表达方式。
在我看来,当下文学批评的突出的问题至少包括:文学批评的写作回不到文学本身。
回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包括诗话、词话、点评等等,各有其文体特点,但一脉相承的基本显著特点就是精读文本,文本批评。品评者远兜近转的分析、赏鉴甚至考据,终究紧紧围绕文本本身,都在努力探究、理解和阐释作品中的曼妙和美好。五四以降,新文学全盘西化后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和批评实践大行其道,文学批评越来越远离文本,社会历史批评立场和实践渐成主流。西方形式主义批评强调深入文本的精准探究和剖析,但形式主义批评归根到底是仍根植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面对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一层人物关系,中国传统的思维惯性和关照方式,是在强调这故事、人物、小说同此在的生活和阅读是什么样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什么不重要,它和自己的关系才是中国人愿意关切和探究的,而不是西方式的那种本体性追问。 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学院化,及至现在,学院批评已经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的主流,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的资源和人员大都集中在高校人文院系和社科院,各级作家协会和文学期刊多少也有一些,但比例很小、且越来越小。举个例子,我所入选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项目,连续四年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选拔40岁以下的青年批评家,四期共选拔40位客座研究员,除了我和其他三四位,其余基本上都是来自大高校的文学博士、教授副教授。学院派文学批评,研究和写作主体为受过多年专业教育和学术训练的学者、教授,面对文学作品时,研究方法和行文方式重学理、强调学术规范。高校系统的学术规范、文本范式、考核标准的严正、缜密和标准化体系中,原本与文学作品密切相关、血肉相连的文学批评,日渐学科化、标准化、学术化。
读这些这些学院派的论文体批评,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文学作品在学院派批评那里,不是感受、体悟、赏鉴的文本而是学科内容和学术对象。对于学院派批评来说,打开一部作品的正确方式,不是融入其中品鉴语感语调、情感情绪,而是冷峻而缜密地强调材料、考据,竭泽而渔的方法,四平八稳的行文。它的研究兴趣和讨论重点,不是对人的血肉情感的再次触摸,而是强调对某个问题的再次梳理与发现,以及这个梳理和发现在学术链上的精准定位。
作为全面西化的产物,学院派批评是学科化、标准化的产物,其教学、传播和成果认定的学术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对于文本初心的疏离和忽略。学院派批评发展到今天,其显而易见的糟糕和弊端,大概也来自一些异化的畸变之象:充斥各种学术期刊的学术八股,职称指挥棒下的论文学术流水线,只有“内部流通价值”,完全丢弃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有效性,甚至冲击着学院派文学批评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当然这就涉及到当下中国高校的科研体系和学术制度的根本问题,文学批评的很多问题之所在,其实也是时代大问题的局部反应。
文本范式和文体,当然不是仅仅作为形式而存在,甚至可以说批评文体的选择和实践,事实上包含了写作者基本的文学观——把文学看做什么,当作什么。文学,最首要的关切,最本质的属性,是人,关乎人的生活、经验、情感、血肉和气息。而上述当下文学批评的“无文”之境与“无人”之境,说得刻薄点,正在把文学批评畸变成屠龙之技——这技艺愈发娴熟、精巧,百般改进与演练,但是,龙呢?龙在哪里?文学批评的真正有效性在哪里?
3.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往往被表述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须知,鸟之翱翔与车之驰骋,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两个轮子步调协调、一双翅膀节奏合拍。而重建当代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重回文学本身,既是是当下文学现场的急切现实需要,更是一种重建中国式文学文化批评自信探索和实践。就我个人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偏好来说,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至少要包含这样几个要素:及物、有效、在场。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分享,是写作者经由语言文字在向他人和世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自己的经验与经历、思虑与打量;那么,文学批评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分享,阅读中的且喜且嗔,被击中的灵魂或被唤起的内心,以及会心、惶惑、疑难,缠绕交融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反观自己——用独特的个人语调来呈现个人眼光,分享阅读和自己。一篇优秀的、有效的文学批评,应该与我们当下真实的现实经验和内心生活发生真正的关切和关联;它所发现、探讨甚至貌似解决了的问题,应该今日中国人的现实境遇和精神状态呼应和对应。
马原有一个说法:世界是分为可解析的和不可解析的两个部分,作家和艺术家是在不可解析的世界里创作。而一篇好的文学批评,应该能够用个人化的眼光和个性化的文本方式,把文学作品的不可解析,把其中的微妙、曲折、隐晦的褶皱,用一种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语言语调来呈现表达。一篇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有魅力、有趣味的文本,言之有物之余,其魅力和趣味能够让读者受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影响,这里面就有一个批评主体自觉的过程,需要写作者的用心、动心和走心,把自己投射到言说对象当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文学批评不该充当这样一种角色:把文学作品的枝叶和汁液风干、扁平成标本,把生动变成生硬,把情感变成关系,把趣味和魅力规范成标准答案。这样的文学批评,其实是在文学的名义下禁锢、矮化、伤害着文学本身。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文章,温度和深度同样重要,观点明晰与行文恣意缺一不可。
2015年杨庆祥出版了文集《80后,怎么办?》,在文坛以及文化界都产生很大反响,引发了对80后一代人的集中讨论。这本书集中呈现和讨论的是“80后”一代人现实疑难和精神焦虑,包括作者对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坐标寻找和定位,代际主体精神的构建与确立,以及其间的急切与焦虑。书中以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为例,对他们的作品及其所代表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有意思的是,这种作家作品分析中,穿插着杨庆祥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探究和个人经验的带入。他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不是关在书房里穷经皓首、从概念到概念憋出来的,而是带入了具体、生动的时代摹状与极具个体性的眼光和经验,强大的阐释力和说服力由此产生。时代、个人与文本分析的互文互动中,勾勒出一代人的面目和面貌,定位出一代人文学写作的历史坐标,以及这种写作同当代文学、当代文化、当代精神的关联。杨庆祥通过对社会时代的点评和自我经验的表达,营造了一种谈论80后作家作品的语境,使得他的阐释和分析,始终有一种在场感,还有一种历史感,深入文本和现象,有超越文本和现象。面对“80后,怎么办?”这个文学的、时代的大问题,杨庆祥介入、思考和表达的方式是多义多重的,在场的参与者、观察者同时也是分析者和批评者,他强调自己的“就在那里”,是80后内部的一份子,是当下中国文学现场的亲历者,同时还有不甘心被覆盖在人群当中的抽离和冷峻审视。杨庆祥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就得有一种肉搏的精神,要和当下最有创造力的心灵和大脑进行对话与交流。对此,我深以为然,这也是我所强调的文学批评的“在场”。而真正在场的文学批评,不仅是身体的在场,更是心灵的在场。
(作者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