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一双手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漠;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50分)
写作点拨
纵览近几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2017年是命题作文《遇见》,2018年是命题作文《我心中的英雄》,2019年是半命题作文《______的精彩》。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一改多年考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风格,考查材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难度,考查考生深度审题、灵活拟题、准确选材的能力。从文题提供的整体材料来看,命题人要强调和弘扬的是勇敢、乐观、坚强、奋斗、爱心等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力量,给考生以正面积极的人生引导,可谓一种真情关怀。
审读材料
作文题目中展示了四则材料。第一则是课本素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第二则也是课本素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第三则是生活素材——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朱丽华的感人事迹;第四则也是生活素材——2020年上半年备受世人关注的焦点新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事件。材料安排按照从课本到生活的顺序,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考生觉得写作选材时有据可循。
挖掘内涵
材料作文就是要根据提供的材料来挖掘材料的内涵,进而确定写作的主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朱德的母亲有着勤劳、奉献、慈爱、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第二则材料主要表现了牧羊人坚强、勇敢、乐观、善良、执着的高尚品质;第三则材料重点突出了朱丽华的拳拳爱心与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第四则材料着重展现的是疫情防控者的勇敢、团结、奉献、释放人间大爱的闪光品质。思考一下这四则材料的共性,表现的都是“一双手”或“一双双手”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
确定立意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来说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不同角度就可以确定不同的立意。比如:通过一件事来表现母亲的任劳任怨、慈爱、奉献等,进而温暖着“我”的人生;通过特写父亲的手,表现父亲的坚强乐观、宽容豁达等,激励着“我”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以场面描写来表现老师的风趣幽默、甘于奉献等,哺育着“我”茁壮成长;以细节描写来展现同学或朋友的真诚帮助、热忱关心等,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促使了“我”的进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显英雄模范人物甚至是无名小辈的勇敢无畏、舍己为人、奉献爱心等,促使人间更美好,营造社会更和谐的氛围。所有的立意都是紧紧围绕“手”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巨大变化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一篇作文只能在这众多立意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表达的立意方向来写作,否则容易造成主题不集中,中心杂乱。有一个原则必须要遵循,那就是文章的立意必须与材料的内涵高度一致,否则就掉入了偏题的泥坑。
运用素材
根据文题所提供材料的内涵以及确定的立意,这次写作的选材范围是很宽泛的。凡是符合在生活中“给过你温暖与触动”的“一双手”或“一双双手”,都可纳入写作素材。从家庭生活中取材,可以选取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亲人的“手”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来写;从校园生活中取材,可以择取老师、同学、校友等人的“手”对“我”有教育帮助的事件来写;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可以关注那些坚强勇敢、执着追求、有爱心、甘于奉献的典型人物的“手”来写。对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精准,既要符合原材料内涵,又要能突出文章主题,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所选的素材时,要重点写出与“这双手”有关的动人故事,以一定的故事性来吸引读者,也可勾勒与“手”有关的感人场景或细节,甚至可以对“手”的特征、状态等进行特写,产生一定的画面感,借此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文章结尾,还应结合选用的素材,挖掘出素材的深刻内涵,进而照应题目或开头,点明全文的主题,生活现象与本质相互结合才算完美。
巧拟题目
材料作文对题目的要求就是自拟,这让某些考生煞费苦心。题目的拟定,可在这“一双手”或“一双双手”上下功夫,把“手”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手”能体现事件的具体过程,也蕴含着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按“手”的特征拟题,如《那是一双粗糙的手》《一双苍老的手》《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记忆中的那双手》《那手,多美》《手牵手》等。可以按“手”的社会功能来拟题,如《一双双奋斗的手》《勤劳的那双手》《给予温暖的一双手》《暖手暖心》《生命之手》《你的手为我扛住天》等。也可以不出现“手”,而以“手”的动态及变化来拟题,如《拂去心中的恐惧》等。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很多,只要针对材料内涵来缜密思考,灵活拟题,是可以突破这个拟题难关的。
满分佳作
暖手暖心
◎四川内江一考生
医者的手,救死扶伤;军人的手,保家卫国。有一位老人的手,常年辛勤劳动,虽然苍老,却很温暖。
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学校,两只手都拎着口袋,上车后连站稳都是难题。幸好,我努力站到了一个座位旁,用手臂支撑到一个座位的靠背上,这才站定了脚。坐在座位上的是一位老奶奶,她的脚边放着两个空篮子,我猜她是刚卖完菜吧。由于是返校日,所以车上的乘客大多是学生,老奶奶就时不时地询问我们的学校、年级。之后她便看见了我手上提着的两个口袋,热情地对我说:“小姑娘,我来帮你拿着吧。”我很有礼貌地谢绝了她的好意。一是想着公交车上的座位也不宽敞,而且老奶奶自己的菜篮子还放在一旁,二是再有十来分钟就到了,所以再站一会儿也没有什么。
过了一会儿,我正一个人发呆,突然感觉有一双热热的手在拉我的手臂,低头一看,是那位老奶奶。那是一双枯瘦粗糙的手,就像树皮失去了水分,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褶皱,手背上还凝结着黑灰色的斑。或许是因为长期的劳作,那双手没有什么血色,还有些枯黄。她挪了挪菜篮子,然后起身将我往她那个座位上拉,我的手臂再次被热乎了一下。看我一直没有坐下去,老奶奶急了:“我就要下车了,你来坐这个位置,提这么多东西站着多累啊。”我没有再推让,对她说了谢谢便坐下了。“不用谢,你站着提东西不方便嘛。”老奶奶笑着说,然后提着菜篮子下了车。
坐在座位上,望着车窗外她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开始回想,她的那雙手碰着我手臂的时候,怎么有点儿生疼的感觉?想必是她的手掌长满了老茧吧。但就是这么一双手,却两次让我感到暖意,从我的手臂到我的心里。辛苦的老奶奶已经很不容易,可她在外出行的时候,还能替有困难的人分忧,多么可敬的老奶奶啊!
疫情期间,一双手能救死扶伤,能守护平安,能创造奇迹!老奶奶的手虽没有救死扶伤,但那是一双劳动者的平凡的手,同时也是一双给人带来温暖的手。
点评
选材新颖,主题明朗。这篇考场佳作选择的材料与众不同,考生一次返校途中,在公交车上遇见一位热心的老奶奶,她用枯瘦粗糙的手帮助“我”坐座位,温暖了有点儿小困难的“我”。考生的视角从校园生活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全文礼赞了老奶奶待人的热情、真诚,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关心,这正是需要大力弘扬的美好品质。
首尾圆合,语言畅达。开头从医者和军人引出老人,突出老人的精神品质。行文过程中,详细叙写“我”行动不便,被老奶奶两次帮助的动人故事。结尾自然回应开头,点明主题,促成一篇结构完整的佳作。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却如行云般流畅,读者能随着作者的心理变化,对老奶奶油然而生敬意。语言描写简练而富于个性化,对老奶奶的手的特写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荐评教师耿世诚)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一双手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漠;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50分)
写作点拨
纵览近几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2017年是命题作文《遇见》,2018年是命题作文《我心中的英雄》,2019年是半命题作文《______的精彩》。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一改多年考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风格,考查材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难度,考查考生深度审题、灵活拟题、准确选材的能力。从文题提供的整体材料来看,命题人要强调和弘扬的是勇敢、乐观、坚强、奋斗、爱心等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力量,给考生以正面积极的人生引导,可谓一种真情关怀。
审读材料
作文题目中展示了四则材料。第一则是课本素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第二则也是课本素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第三则是生活素材——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朱丽华的感人事迹;第四则也是生活素材——2020年上半年备受世人关注的焦点新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事件。材料安排按照从课本到生活的顺序,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考生觉得写作选材时有据可循。
挖掘内涵
材料作文就是要根据提供的材料来挖掘材料的内涵,进而确定写作的主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朱德的母亲有着勤劳、奉献、慈爱、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第二则材料主要表现了牧羊人坚强、勇敢、乐观、善良、执着的高尚品质;第三则材料重点突出了朱丽华的拳拳爱心与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第四则材料着重展现的是疫情防控者的勇敢、团结、奉献、释放人间大爱的闪光品质。思考一下这四则材料的共性,表现的都是“一双手”或“一双双手”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
确定立意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来说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不同角度就可以确定不同的立意。比如:通过一件事来表现母亲的任劳任怨、慈爱、奉献等,进而温暖着“我”的人生;通过特写父亲的手,表现父亲的坚强乐观、宽容豁达等,激励着“我”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以场面描写来表现老师的风趣幽默、甘于奉献等,哺育着“我”茁壮成长;以细节描写来展现同学或朋友的真诚帮助、热忱关心等,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促使了“我”的进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显英雄模范人物甚至是无名小辈的勇敢无畏、舍己为人、奉献爱心等,促使人间更美好,营造社会更和谐的氛围。所有的立意都是紧紧围绕“手”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巨大变化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一篇作文只能在这众多立意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表达的立意方向来写作,否则容易造成主题不集中,中心杂乱。有一个原则必须要遵循,那就是文章的立意必须与材料的内涵高度一致,否则就掉入了偏题的泥坑。
运用素材
根据文题所提供材料的内涵以及确定的立意,这次写作的选材范围是很宽泛的。凡是符合在生活中“给过你温暖与触动”的“一双手”或“一双双手”,都可纳入写作素材。从家庭生活中取材,可以选取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亲人的“手”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来写;从校园生活中取材,可以择取老师、同学、校友等人的“手”对“我”有教育帮助的事件来写;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可以关注那些坚强勇敢、执着追求、有爱心、甘于奉献的典型人物的“手”来写。对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精准,既要符合原材料内涵,又要能突出文章主题,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所选的素材时,要重点写出与“这双手”有关的动人故事,以一定的故事性来吸引读者,也可勾勒与“手”有关的感人场景或细节,甚至可以对“手”的特征、状态等进行特写,产生一定的画面感,借此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文章结尾,还应结合选用的素材,挖掘出素材的深刻内涵,进而照应题目或开头,点明全文的主题,生活现象与本质相互结合才算完美。
巧拟题目
材料作文对题目的要求就是自拟,这让某些考生煞费苦心。题目的拟定,可在这“一双手”或“一双双手”上下功夫,把“手”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手”能体现事件的具体过程,也蕴含着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可以按“手”的特征拟题,如《那是一双粗糙的手》《一双苍老的手》《一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记忆中的那双手》《那手,多美》《手牵手》等。可以按“手”的社会功能来拟题,如《一双双奋斗的手》《勤劳的那双手》《给予温暖的一双手》《暖手暖心》《生命之手》《你的手为我扛住天》等。也可以不出现“手”,而以“手”的动态及变化来拟题,如《拂去心中的恐惧》等。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很多,只要针对材料内涵来缜密思考,灵活拟题,是可以突破这个拟题难关的。
满分佳作
暖手暖心
◎四川内江一考生
医者的手,救死扶伤;军人的手,保家卫国。有一位老人的手,常年辛勤劳动,虽然苍老,却很温暖。
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学校,两只手都拎着口袋,上车后连站稳都是难题。幸好,我努力站到了一个座位旁,用手臂支撑到一个座位的靠背上,这才站定了脚。坐在座位上的是一位老奶奶,她的脚边放着两个空篮子,我猜她是刚卖完菜吧。由于是返校日,所以车上的乘客大多是学生,老奶奶就时不时地询问我们的学校、年级。之后她便看见了我手上提着的两个口袋,热情地对我说:“小姑娘,我来帮你拿着吧。”我很有礼貌地谢绝了她的好意。一是想着公交车上的座位也不宽敞,而且老奶奶自己的菜篮子还放在一旁,二是再有十来分钟就到了,所以再站一会儿也没有什么。
过了一会儿,我正一个人发呆,突然感觉有一双热热的手在拉我的手臂,低头一看,是那位老奶奶。那是一双枯瘦粗糙的手,就像树皮失去了水分,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褶皱,手背上还凝结着黑灰色的斑。或许是因为长期的劳作,那双手没有什么血色,还有些枯黄。她挪了挪菜篮子,然后起身将我往她那个座位上拉,我的手臂再次被热乎了一下。看我一直没有坐下去,老奶奶急了:“我就要下车了,你来坐这个位置,提这么多东西站着多累啊。”我没有再推让,对她说了谢谢便坐下了。“不用谢,你站着提东西不方便嘛。”老奶奶笑着说,然后提着菜篮子下了车。
坐在座位上,望着车窗外她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开始回想,她的那雙手碰着我手臂的时候,怎么有点儿生疼的感觉?想必是她的手掌长满了老茧吧。但就是这么一双手,却两次让我感到暖意,从我的手臂到我的心里。辛苦的老奶奶已经很不容易,可她在外出行的时候,还能替有困难的人分忧,多么可敬的老奶奶啊!
疫情期间,一双手能救死扶伤,能守护平安,能创造奇迹!老奶奶的手虽没有救死扶伤,但那是一双劳动者的平凡的手,同时也是一双给人带来温暖的手。
点评
选材新颖,主题明朗。这篇考场佳作选择的材料与众不同,考生一次返校途中,在公交车上遇见一位热心的老奶奶,她用枯瘦粗糙的手帮助“我”坐座位,温暖了有点儿小困难的“我”。考生的视角从校园生活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全文礼赞了老奶奶待人的热情、真诚,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关心,这正是需要大力弘扬的美好品质。
首尾圆合,语言畅达。开头从医者和军人引出老人,突出老人的精神品质。行文过程中,详细叙写“我”行动不便,被老奶奶两次帮助的动人故事。结尾自然回应开头,点明主题,促成一篇结构完整的佳作。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却如行云般流畅,读者能随着作者的心理变化,对老奶奶油然而生敬意。语言描写简练而富于个性化,对老奶奶的手的特写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荐评教师耿世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