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中国缺少国家生物样本库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sl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中国正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影响健康产业的走向。目前,健康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约在7%,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2%以上。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对国家的贡献应该超过10%,达到12%甚至更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支撑。
  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發展目标,一定要成为一个医学强国,没有这个做支撑是不可能的。今天谈论的健康,既是一个大健康概念,即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又是一个大健康策略—不仅是临床诊断治疗,还包括从生命形成的第一天起整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全过程,包括了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医院管理,同时也包括了健康产业和健康保险。
  具体来讲,卫生和健康事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学科学研究;二是疾病的预警和监控;三是临床治疗;四是健康管理和服务。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生病能够生小病,生病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基本需求。而提高国家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提高对公众的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健康管理的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学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目前医学领域里面,要解决的问题有:第一,基础研究的突破,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就不可能有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第二,临床路径的规范、标准,中国要变成医学强国,一定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在国际上要有贡献。第三,医疗装备和健康器械的发展。第四,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起来了,说明产品能够惠及民生,解决健康需求,同时国家的经济也会得到发展。
  精准医学贯穿健康的整个环节,不光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包括风险的精准预测。无论是做好诊断还是做好风险预测,都离不开生物样本库的支撑。谁拥有生物样本库资源,谁就掌握医学科技主动权,就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
  中国目前的医院管理,很难做到样本资源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而很多医院的院长把它当做自己的资源,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样本库。要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哪怕区域性的数据库,这个挑战是比较大的。光靠政府做肯定不行,一定还要靠包括资本、企业、科研院所,还有医院在内的所有相关方的参与,数据库才能够真正地做好。
  中国正在迎来大数据的机遇,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这五项制度,如果没有大数据支撑,都很难完成。
其他文献
对于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达药业”)来说,近几个月最引人关注的有两件事:作为本土创新药企的代表之一,贝达药业历时三年,终于在2016年11月成功在A股上市;上市几个月后的贝达,于2017年2月26日宣布将以3.7亿元收购卡南吉77.4091%的股权,后者是国内一家创新药研发企业。  众所周知,多年来依靠Ⅰ类新药埃克替尼(凯美纳),贝达药业销售额一路高歌前进,成为国内医药产业耀眼的明星,
期刊
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如今医药工业整体正呈下滑趋势,在这一大环境下,保持增长殊为不易。对于益佰制药来说,这一判断同样适用。来自IMS的数据显示,随着招标降价、医保控费、中药注射剂和辅助用药受限等多项政策的推行,全国百张床位以上医院药品整体用药增长率从2012年的32.63%已下滑至2015年的5.06%,而中药类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增长率从2013年的20.89%降至2015年的2.61%。  益佰制
期刊
作为国内合同研究组织(CRO)行业龙头,泰格医药近年的收入与净利润增长较快,2015年年收入9.57 亿元,同比增长53.23%;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增长27.49%。但是2016年却迎来冰点。根据泰格医药2016年报,虽然公司全年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22.73%,但是净利润却有较大的下滑,为1.41亿元,同比下降10%。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临床数据自查核查影响,其临床试验技术
期刊
作为一家区域性连锁药店龙头,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心堂”)2016年的业绩稳定增长。2016 年,一心堂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7.44%、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06%。除了西南地区的区域龙头优势,一心堂通过新设门店和并购的方式,在省外的连锁扩张也在有序前进。从业绩贡献来看,核心区域西南地区实现收入50亿元,增长12%,超过行业8%-10%的平均增速。
期刊
如何在复杂纷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应对挑战者?如何在中国政策大背景下为旗下的大型医疗设备生意寻求长期持续的增长空间?如何在分级诊疗的浪潮中渠道下沉探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如何在人工智能化的未来趋势中布局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何为一家百年跨国企业转型为健康科技公司注入新的血液?  一年前,当新任的荷兰皇家飞利浦(以下简称“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上任时,眼前可能是飞利浦入华以来最为复杂的局面。首先,
期刊
2017年4月,一则证监会披露内部工作人员违法买卖股票从而获取巨额非法牟利的新闻传出,一时间涉事其中的鱼跃医疗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鱼跃医疗后来已发布公告对此进行澄清,但其股价仍然应声下跌。  鱼跃医疗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器械和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是其目前的核心业务,也是主要业绩来源。如今,鱼跃医疗已经是一家收入超过26亿元、净利润超过5亿
期刊
6000亿元可以做什么?这些钱能够在北京三环买到6万套豪宅;这些钱是克罗地亚、立陶宛和塞尔维亚三个国家GDP总和的两倍;这些钱也超过了大部分非洲国家和部分南美国家的GDP。  如果这6000亿元掌控在50位业内知名投资大佬手中,又会发生什么?  4月8日,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以下简称“H50”)主办、E药经理人支持的“共创未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首届年会”上,来自华盖
期刊
医药流通上市公司的规模、融资能力及成本、运营能力、风险因素以及整合动力、市场空间潜力等,将直接影响其在行业剧变期的开疆拓土。本文将从以上角度,逐一分析影响医药流通上市公司的因素。  基本面  对于流通企业而言,规模是一个显著竞争力因素。从客观产业规律上来看,大型流通商可以直接从药厂拿到大量配送订单,且配送网络完善;目前产业政策的取向,鼓励提高医药流通集中度,且内部子公司间调拨不算一票,将显著受益于
期刊
2016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冷热不均、机会重现。从药品研发、制造、流通、零售,到医疗服务以及相关的细分产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从未来发展来看,现在有两种不同的专家预测。一种是到2020年,整个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整体规模在8万亿元~10万亿元。另外一种预测是,按照国家2030年规划,预计可达到20万亿元。如果这个数字可以实现,对于无论是产业和投资哪一方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
期刊
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的增速为10.6%,在全国工业增速中排行第二,仅次于汽车制造业。2016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9万亿元,较2015年提高了0.9%。  2012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增长一直处于增速下行的趋势,但是2016年出现了小小的拐点。而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的增速仍低于国家若干规划提出的两位數增长目标。  从数据来看,中成药增速只有7.9%,这跟当前的用药政策密切相关,中成药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