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在中国的演出就不能变成中国的气质?用最地道、最当下的中文演一回中国人能真正理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让罗密欧与朱丽叶变成中国的男孩女孩
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田沁鑫接到的一个“命题作文”。2014年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香港艺术节的组织者邀约了国际知名的院团来分别排演不同的莎翁作品,田沁鑫和她所在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是受邀者之一。她拿到的题目,是难度比较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我不是很想排这部作品。”虽然同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另外三部相比,情节有些简单,而且受众也没那么明确。“大家看《哈姆雷特》,思考生存与毁灭的问题;看《麦克白》,通过凶杀等罪恶拷问人性的复杂。” 但是经典的爱情故事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两个少年试图用烈焰一样的爱情烧毁两个家族背后牢不可破的藩篱,在恋爱早已自由的当下,想要呈现这样的故事必须要考虑能引起共鸣的点。
最初拿到“考题”是在2013年3月,田沁鑫曾经想过做成实验戏剧或者是不戴假发套的经典。到了秋天,她又摒弃了那两个想法,想让情节与情境都落地中国某个城市,也许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样子。但是年代戏总是很难逃离怀旧的影子,就像老相册中已经泛黄的照片,难以铺设一条通往未来的通道。经过几轮的试验与推翻之后,田沁鑫最终还是决定用现代戏来“作答”。“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假想的城市,这座城市很像发展中的中国的样子,有典型的城市,有失掉的信仰,也有城乡结合部。” 原著中贵族气质浓郁的社交场合变成了地下的墨镜舞会或者你来我往荧光色的自行车集会,由来已久的宿仇因为莫名其妙的“偷自行车”事件而升级,田沁鑫的改编像是砂纸,把几百年前大洋彼岸的故事打磨得粗粝而有现代的质感。那过程像极了一件礼服变成了破洞牛仔裤的改头换面,唯一与原著一致的是两个初识恋爱滋味的少年,尽管他们说的话从古典英文变成了胡同串子的口语;还有他们的两颗热烈、不谙世故的心,那是现代人对待爱情时最稀缺的代价。
为了和人物相称,舞台就有了美国黑人街区的影子。两个象征着敌对势力的大院被搭建成了两个金属的架子,摇滚范儿的少年不时上上下下,需要的时候还能变成容纳鼓手和乐手的“舞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阳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根斑驳的电线杆子。“如果处理成阳台,就会显得过于平实和直接。电线杆子同自行车一样,都能带给人一些年代的回味,又有一些先锋与现代的感觉。”于是两个年轻人说着再入时不过的话,在电线杆子上表达着再炽热不过的情感,直指天空的电线杆子见证了许多,也传递了许多。
充满了胡同味儿、摇滚味儿、荷尔蒙味道的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仅是一曲热情洋溢的爱情颂歌。田沁鑫用她惯用的讽刺手法打破了简单的甜蜜和悲怆,为戏剧表达增加了更多的层次。在那个故事发生的假想的城市里,教堂只剩了半边,年轻的一代都不知道那一半的断壁残垣曾为何用;神父和修女都成了赶夜场的摇滚歌手,成全年轻人爱情的同时也在成全着自己心中残存的信仰。甚至在整出戏剧结束的时候,当两个年轻人相拥而亡,围观的人群中居然有人掏出手机,对着两个年轻的“尸体”拍照。“这个结尾的处理是一种讽刺。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大家对人的关心太少了,对通信交往的关心反而增多。两个人死了,那么年轻,他们为什么殉情?看到的人一定想知道,也一定会拿出手机照一张相,发微博,发微信,一定会的。”
“我要解决的是中国人看洋玩意儿时候的懵懂”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后台,有一张莎士比亚年轻时候的画像,每天的演出开始前,田沁鑫都会带着全剧组,在画像前向莎士比亚行礼。
“当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必学的课程,老师讲半学期,我也会和同学们讨论一些莎士比亚的台词和事,似乎已经对他老人家很熟悉,却又记不住戏里那些外国人名。那种感觉跟我后来看中国人翻拍莎士比亚话剧的感觉差不多,看舞台上的演员戴着假发套,说着似懂非懂的翻译腔的话,我们都是被那么理性的、懵懂的感动着。”
田沁鑫真正被莎士比亚的作品打动,是由英国莎士比亚的皇家剧团演出《奥赛罗》。主角是一位白人女演员和一个黑人男演员,故事的背景被改编成了二战,表演真实,语言落地。“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散发着戏剧的光芒,故事情节是被演员的表演在推动,而不是演员被情节带着走。”那一次剧场里座无虚席,田沁鑫说她是蹭票进去的,坐在二楼的台阶上,终于被莎士比亚感性地感动了一把。
如果说那次《奥赛罗》的感动是一条游丝一样飘在空中的灵感引线,那么在2013年,田沁鑫受到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邀请,去参加《赵氏孤儿》的座谈会,亲眼看到英国人排演中国话剧的方式,才是最终对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起到决定性影响的一次震撼。“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邀请我去参加是因为我曾在几年前排演过《赵氏孤儿》,我没想到他们会把一部非常中国的戏剧排出标准的莎士比亚气质的戏剧。在斯格拉夫小镇里我就思考,为什么在中国的演出就不能变成中国的气质?用最地道、最当下的中文演一回中国人能真正理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时长为两个多小时,演员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体力,满溢的荷尔蒙的味道能够从舞台一直准确地、饱满地传达到剧场座位的最后一排。让人不免假设,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家庭的障碍,没有最终死去,他们又会如何?
“我觉得他们会是一对儿非常活泼的老头儿老太太。”这是田沁鑫的答案。也有人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死,如果活着,他们也逃不开冗长平庸日子的磨练,他们之间的爱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最终会变淡变质,那是莎士比亚也不想看到的结局。
那也是田沁鑫不愿意看到的答案,她更愿意让走进剧场的人花两个小时感受一次可能在现实中已经太难感受到的天使一样的爱情。
完美地完成了“命题作文”的田沁鑫如果能有一个自选“考题”的机会,她说她会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排。“那应该是一出奇妙、现代、腐朽、奢靡的戏,哈姆雷特会光华四射,有非常阴柔的一面,会有更多层的意思在里面。”
让罗密欧与朱丽叶变成中国的男孩女孩
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田沁鑫接到的一个“命题作文”。2014年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香港艺术节的组织者邀约了国际知名的院团来分别排演不同的莎翁作品,田沁鑫和她所在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是受邀者之一。她拿到的题目,是难度比较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我不是很想排这部作品。”虽然同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另外三部相比,情节有些简单,而且受众也没那么明确。“大家看《哈姆雷特》,思考生存与毁灭的问题;看《麦克白》,通过凶杀等罪恶拷问人性的复杂。” 但是经典的爱情故事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两个少年试图用烈焰一样的爱情烧毁两个家族背后牢不可破的藩篱,在恋爱早已自由的当下,想要呈现这样的故事必须要考虑能引起共鸣的点。
最初拿到“考题”是在2013年3月,田沁鑫曾经想过做成实验戏剧或者是不戴假发套的经典。到了秋天,她又摒弃了那两个想法,想让情节与情境都落地中国某个城市,也许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样子。但是年代戏总是很难逃离怀旧的影子,就像老相册中已经泛黄的照片,难以铺设一条通往未来的通道。经过几轮的试验与推翻之后,田沁鑫最终还是决定用现代戏来“作答”。“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假想的城市,这座城市很像发展中的中国的样子,有典型的城市,有失掉的信仰,也有城乡结合部。” 原著中贵族气质浓郁的社交场合变成了地下的墨镜舞会或者你来我往荧光色的自行车集会,由来已久的宿仇因为莫名其妙的“偷自行车”事件而升级,田沁鑫的改编像是砂纸,把几百年前大洋彼岸的故事打磨得粗粝而有现代的质感。那过程像极了一件礼服变成了破洞牛仔裤的改头换面,唯一与原著一致的是两个初识恋爱滋味的少年,尽管他们说的话从古典英文变成了胡同串子的口语;还有他们的两颗热烈、不谙世故的心,那是现代人对待爱情时最稀缺的代价。
为了和人物相称,舞台就有了美国黑人街区的影子。两个象征着敌对势力的大院被搭建成了两个金属的架子,摇滚范儿的少年不时上上下下,需要的时候还能变成容纳鼓手和乐手的“舞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阳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根斑驳的电线杆子。“如果处理成阳台,就会显得过于平实和直接。电线杆子同自行车一样,都能带给人一些年代的回味,又有一些先锋与现代的感觉。”于是两个年轻人说着再入时不过的话,在电线杆子上表达着再炽热不过的情感,直指天空的电线杆子见证了许多,也传递了许多。
充满了胡同味儿、摇滚味儿、荷尔蒙味道的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仅是一曲热情洋溢的爱情颂歌。田沁鑫用她惯用的讽刺手法打破了简单的甜蜜和悲怆,为戏剧表达增加了更多的层次。在那个故事发生的假想的城市里,教堂只剩了半边,年轻的一代都不知道那一半的断壁残垣曾为何用;神父和修女都成了赶夜场的摇滚歌手,成全年轻人爱情的同时也在成全着自己心中残存的信仰。甚至在整出戏剧结束的时候,当两个年轻人相拥而亡,围观的人群中居然有人掏出手机,对着两个年轻的“尸体”拍照。“这个结尾的处理是一种讽刺。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大家对人的关心太少了,对通信交往的关心反而增多。两个人死了,那么年轻,他们为什么殉情?看到的人一定想知道,也一定会拿出手机照一张相,发微博,发微信,一定会的。”
“我要解决的是中国人看洋玩意儿时候的懵懂”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后台,有一张莎士比亚年轻时候的画像,每天的演出开始前,田沁鑫都会带着全剧组,在画像前向莎士比亚行礼。
“当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必学的课程,老师讲半学期,我也会和同学们讨论一些莎士比亚的台词和事,似乎已经对他老人家很熟悉,却又记不住戏里那些外国人名。那种感觉跟我后来看中国人翻拍莎士比亚话剧的感觉差不多,看舞台上的演员戴着假发套,说着似懂非懂的翻译腔的话,我们都是被那么理性的、懵懂的感动着。”
田沁鑫真正被莎士比亚的作品打动,是由英国莎士比亚的皇家剧团演出《奥赛罗》。主角是一位白人女演员和一个黑人男演员,故事的背景被改编成了二战,表演真实,语言落地。“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散发着戏剧的光芒,故事情节是被演员的表演在推动,而不是演员被情节带着走。”那一次剧场里座无虚席,田沁鑫说她是蹭票进去的,坐在二楼的台阶上,终于被莎士比亚感性地感动了一把。
如果说那次《奥赛罗》的感动是一条游丝一样飘在空中的灵感引线,那么在2013年,田沁鑫受到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邀请,去参加《赵氏孤儿》的座谈会,亲眼看到英国人排演中国话剧的方式,才是最终对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起到决定性影响的一次震撼。“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邀请我去参加是因为我曾在几年前排演过《赵氏孤儿》,我没想到他们会把一部非常中国的戏剧排出标准的莎士比亚气质的戏剧。在斯格拉夫小镇里我就思考,为什么在中国的演出就不能变成中国的气质?用最地道、最当下的中文演一回中国人能真正理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时长为两个多小时,演员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体力,满溢的荷尔蒙的味道能够从舞台一直准确地、饱满地传达到剧场座位的最后一排。让人不免假设,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家庭的障碍,没有最终死去,他们又会如何?
“我觉得他们会是一对儿非常活泼的老头儿老太太。”这是田沁鑫的答案。也有人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死,如果活着,他们也逃不开冗长平庸日子的磨练,他们之间的爱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最终会变淡变质,那是莎士比亚也不想看到的结局。
那也是田沁鑫不愿意看到的答案,她更愿意让走进剧场的人花两个小时感受一次可能在现实中已经太难感受到的天使一样的爱情。
完美地完成了“命题作文”的田沁鑫如果能有一个自选“考题”的机会,她说她会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排。“那应该是一出奇妙、现代、腐朽、奢靡的戏,哈姆雷特会光华四射,有非常阴柔的一面,会有更多层的意思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