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道工程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质量是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河道工程是一项具备着较高严格性和复杂性的水利工程,在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到施工质量,更要着重考虑到城市内涝、洪峰流量等问题,为此就需要加强河道设计工作,充分利用湿塘湿地提高河道工程的发挥效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希望能为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绵城市;湿塘湿地;河道设计;协同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2;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242-01
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主要就是在低影响的基础条件下,将防涝排涝体系作为重要支撑,有效发挥土壤、河湖以及绿地对雨水的积存作用、净化作用、缓释作用以及渗透作用,以此达到雨水的缓释慢排、分散蓄滞、雨水减排及合理利用等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河道设计的综合性要求,使原本单一的观景生态型和防涝排涝型的河道设计能够具备多功能性和综合性,对于内涝治理方面就要着重考虑到河道的调蓄能力,相应的也要积极利用其它技术使海绵城市的水循环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净化、自然渗透、合理排泄及合理利用等多项特点。
1 城市河道设计与湿塘湿地技术
河道设计的工作方向不仅包括着防涝排涝的问题解决,而且包括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的亲水性、可及性,以此提高滨水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在实际的河道设计中,主要就是在确保排洪防涝的基本条件下,注重于河道景观和生态的改进,其综合功能就必要合理采用湿塘湿地。而湿塘湿地是一种具备净化能力和雨水调蓄能力的景观水体,这种景观水体也将雨水及河水作为重要的补水水源[1]。同时,湿塘还可以结合开放空间和绿地等不同场地条件设计成多功能的调蓄水体,也就是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娱乐功能、休闲功能及景观功能,而在大雨时期就能够充分发挥调蓄功能,以此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多数湿地就是利用物理原理,水生植物绿化,微生物多种作用来实现雨水的净化效果。
2 河道设计中湿塘湿地的构建方式
2.1 通过河道平面构建湿塘湿地
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是在确保河道防洪防涝功能的条件下,使河道的调蓄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并通过景观河道提高工程环境的美观性。首先,河道工程的主要建设目标就是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为此就需要针对传统的河道设计进行创新和完善,使生态学原理在河道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人工辅助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加快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度,使河道生态系统能够具备协调的内在关系、高效的系统功能以及合理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景观河道的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其次,应将满足水面率作为河道控制线的划定原则,对于土地的使用面积和平面布置也要着重考虑,确保河段在水平面上的有收有放及蓄治兼顾,这样使得河道岸线迂回曲折,宽窄有致的变化,形成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同时,应合理选择河道段进行扩河扩湖作业,尽可能在沿河路段布置好湿塘湿地,对于河道转弯中的较急河段就要使凸岸段得到一定的后移,以此实现洪水期的湖泊形成,相应的也可以通过水流分合形成小岛,使河流体系能够产生曲折变化。此外,许多河道的护岸工程已经不再局限于块石和混凝土的材料使用,而是尽量选择大自然植被植物使河道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河道工程的美观感,也能够有效阻碍地面水源的汇集。
2.2 通过两岸景观绿化布置完成湿塘湿地的构建
在传统的护岸设计工作中,大多数设计人员都过于追求河岸的宽窄及顺直,常常利用栽弯取直加强河道的排涝泄涝能力,对于水利技术的相关要素未能进行综合分析,导致河道的其他功能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在生态景观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盲目选择护岸型式,例如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墙和浆砌块石挡墙等等,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诸多影响[3]。例如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材料的盲目使用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影响;例如提防断开了护岸生态系统与河流水流的有机联系,导致河流的湿地作用和浅滩作用受到影响相应的也就降低了净化能力;例如河流的整治作业导致河流出现一体化形态现象,使得河流中的生物物种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许多河道设计过程中都过于注重顺直,常常选择硬质型的护岸结构,对于弯曲河段一律采取了截彎取直,使得海绵城市的河道设计较为单一,使得河流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特点,使得河水受到严重污染。
在河道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生物措施针对湖泊地带和河流地带设置相应的生态缓冲地带,使生物措施和河道工程能够有效结合,以此改善河道工程的基本功能和自然功能,尽可能减少河道工程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河道工程的效用发挥,有效美化河道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去和水源污染等不利状况[4]。同时,一般湿塘湿地就是陆地及河道的交错地带。所以湿塘湿地的范围必定会受到陆地和水体变化的影响,且包括有梯度和边界等特点,为此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错地带的工程设计,确保湿塘湿地交错地带的设计结构能够与水边呈现平行现象,并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水体营养条件进行植被的设计布置,对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条件也要详细考虑,这就需要在河道设计过程中制定河流物质的拦截措施及净化措施。此外,在湿塘湿地的构建过程中,应保持较大的过渡带规模,使河滨带的净化功能、过滤功能和截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来的河流生物可以提供可靠的生存环境,但也要避免外来水生物造成负面危害。
2.3 通过护岸地质构建湿塘湿地
我国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即使是相同地区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地质情况,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若是在河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地质条件无法满足于护岸建设的要求时,就可以针对不利位置进行湿塘湿地的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河道工程的投入成本也可以利用湿塘湿地有效扩展河道工程的功能。同时,在进行河道改线的过程中,一般护岸都要设置在填埋河道区域,这就使得护岸的施工难度较高,地基也相对复杂,工程投入成本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部分的填埋河道位置进行湿塘湿地的布置,不仅能够提高河道工程的调蓄能力,也能够满足于河道工程的景观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工程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较高的紧密关系,合理利用湿塘湿地进行河道设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加强河道工程的功能效用,也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金忠,温明.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探讨[J].上海水务,2016,04:9-13.
[2] 李鹏,金耀峰.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美与自然法则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4,07:24-25.
[3] 宋晓鹏,贾浩谋.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6:170.
[4] 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39-42.
[关键词]海绵城市;湿塘湿地;河道设计;协同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2;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242-01
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主要就是在低影响的基础条件下,将防涝排涝体系作为重要支撑,有效发挥土壤、河湖以及绿地对雨水的积存作用、净化作用、缓释作用以及渗透作用,以此达到雨水的缓释慢排、分散蓄滞、雨水减排及合理利用等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河道设计的综合性要求,使原本单一的观景生态型和防涝排涝型的河道设计能够具备多功能性和综合性,对于内涝治理方面就要着重考虑到河道的调蓄能力,相应的也要积极利用其它技术使海绵城市的水循环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净化、自然渗透、合理排泄及合理利用等多项特点。
1 城市河道设计与湿塘湿地技术
河道设计的工作方向不仅包括着防涝排涝的问题解决,而且包括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河道的亲水性、可及性,以此提高滨水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在实际的河道设计中,主要就是在确保排洪防涝的基本条件下,注重于河道景观和生态的改进,其综合功能就必要合理采用湿塘湿地。而湿塘湿地是一种具备净化能力和雨水调蓄能力的景观水体,这种景观水体也将雨水及河水作为重要的补水水源[1]。同时,湿塘还可以结合开放空间和绿地等不同场地条件设计成多功能的调蓄水体,也就是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娱乐功能、休闲功能及景观功能,而在大雨时期就能够充分发挥调蓄功能,以此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多数湿地就是利用物理原理,水生植物绿化,微生物多种作用来实现雨水的净化效果。
2 河道设计中湿塘湿地的构建方式
2.1 通过河道平面构建湿塘湿地
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是在确保河道防洪防涝功能的条件下,使河道的调蓄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并通过景观河道提高工程环境的美观性。首先,河道工程的主要建设目标就是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为此就需要针对传统的河道设计进行创新和完善,使生态学原理在河道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人工辅助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加快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度,使河道生态系统能够具备协调的内在关系、高效的系统功能以及合理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景观河道的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其次,应将满足水面率作为河道控制线的划定原则,对于土地的使用面积和平面布置也要着重考虑,确保河段在水平面上的有收有放及蓄治兼顾,这样使得河道岸线迂回曲折,宽窄有致的变化,形成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同时,应合理选择河道段进行扩河扩湖作业,尽可能在沿河路段布置好湿塘湿地,对于河道转弯中的较急河段就要使凸岸段得到一定的后移,以此实现洪水期的湖泊形成,相应的也可以通过水流分合形成小岛,使河流体系能够产生曲折变化。此外,许多河道的护岸工程已经不再局限于块石和混凝土的材料使用,而是尽量选择大自然植被植物使河道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河道工程的美观感,也能够有效阻碍地面水源的汇集。
2.2 通过两岸景观绿化布置完成湿塘湿地的构建
在传统的护岸设计工作中,大多数设计人员都过于追求河岸的宽窄及顺直,常常利用栽弯取直加强河道的排涝泄涝能力,对于水利技术的相关要素未能进行综合分析,导致河道的其他功能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在生态景观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盲目选择护岸型式,例如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墙和浆砌块石挡墙等等,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诸多影响[3]。例如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材料的盲目使用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影响;例如提防断开了护岸生态系统与河流水流的有机联系,导致河流的湿地作用和浅滩作用受到影响相应的也就降低了净化能力;例如河流的整治作业导致河流出现一体化形态现象,使得河流中的生物物种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许多河道设计过程中都过于注重顺直,常常选择硬质型的护岸结构,对于弯曲河段一律采取了截彎取直,使得海绵城市的河道设计较为单一,使得河流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特点,使得河水受到严重污染。
在河道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生物措施针对湖泊地带和河流地带设置相应的生态缓冲地带,使生物措施和河道工程能够有效结合,以此改善河道工程的基本功能和自然功能,尽可能减少河道工程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河道工程的效用发挥,有效美化河道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去和水源污染等不利状况[4]。同时,一般湿塘湿地就是陆地及河道的交错地带。所以湿塘湿地的范围必定会受到陆地和水体变化的影响,且包括有梯度和边界等特点,为此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错地带的工程设计,确保湿塘湿地交错地带的设计结构能够与水边呈现平行现象,并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水体营养条件进行植被的设计布置,对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条件也要详细考虑,这就需要在河道设计过程中制定河流物质的拦截措施及净化措施。此外,在湿塘湿地的构建过程中,应保持较大的过渡带规模,使河滨带的净化功能、过滤功能和截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来的河流生物可以提供可靠的生存环境,但也要避免外来水生物造成负面危害。
2.3 通过护岸地质构建湿塘湿地
我国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即使是相同地区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地质情况,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若是在河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地质条件无法满足于护岸建设的要求时,就可以针对不利位置进行湿塘湿地的布置,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河道工程的投入成本也可以利用湿塘湿地有效扩展河道工程的功能。同时,在进行河道改线的过程中,一般护岸都要设置在填埋河道区域,这就使得护岸的施工难度较高,地基也相对复杂,工程投入成本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部分的填埋河道位置进行湿塘湿地的布置,不仅能够提高河道工程的调蓄能力,也能够满足于河道工程的景观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工程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较高的紧密关系,合理利用湿塘湿地进行河道设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加强河道工程的功能效用,也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金忠,温明.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探讨[J].上海水务,2016,04:9-13.
[2] 李鹏,金耀峰.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美与自然法则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4,07:24-25.
[3] 宋晓鹏,贾浩谋.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6:170.
[4] 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