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Sky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它能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和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1-2]。
【机 构】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骨科,518104,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骨科,518104,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骨科,518104,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骨科,518104,广东省深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Sky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它能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和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1-2]。
其他文献
目的 测量国人胫骨近端形态学指标的数据,为手术确定具有临床意义的观测指标,以及为进一步研制符合中国人胫骨近端解剖形态的内固定物提供依据.方法 上海或华东地区的成年健康人及骨关节炎患者共112人(158膝),年龄20~88岁,平均56岁.其中健康人80膝,骨关节炎患者78膝.受试者拍摄下肢站立位全长X线片,并按要求测量髋-膝-踝角(HKA)、胫股角(FTA)和胫骨平台内翻角(TP-TSA),再分别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专家讲师团学术讲座于2007年1月27日首次在东莞厚街成功举办.东莞市近百名骨科医生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是《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利用杂志编委会人才资源优势,进行学术扶持、技术支援.密切联系全国的骨科同行,共同进行学术建设,扩大交流与互动。
目的 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 自1998年6月~2005年6月收治9例髋臼骨折术后继发骨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均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柱和后壁骨折3例,横行骨折1例,后柱骨折2例,双柱骨折3例.骨折至关节置换术间隔12~92个月,平均31个月.骨不连2例,骨折畸形愈合5例,异位骨化2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完全取出内
随着社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迅速上升,临床髋部骨折脱位患者也明显增加,和以往相比其创伤的程度更严重、伤情更复杂,并且多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原因进行探讨。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是膝关节周围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小于60°~70°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膝关节松解手术方法有Thompson术式与Judet术式及其改良方法等,手术并发症如术中骨折、皮肤坏死、伸膝力弱、术后粘连再发等是治疗的难点.本文总结我院2002年至2006年行切开松解手术治疗的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对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
患者男性,40岁,因操作机械时不慎被6 mm粗的钢棒刺中颈右侧,当即晕倒在地,片刻后清醒,伤后2 h急诊入院.检查:颈中部右侧可见一长约6~7 mm皮肤刺伤,局部红肿、压痛,声音无嘶哑,吞咽时颈部疼痛加重,损伤侧C5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X线片示:C5椎体平面软组织影厚度增加,未见明显骨折与移位.CT示:C5椎体下部偏右侧从前向后贯通伤,椎体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在临床上日趋多见。
2007年4月笔者曾连续在病房会诊2例因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Ⅲ型)采用闭合复位,骨折复位良好后肘关节过度屈曲位(100°)行石膏固定的患儿.在伤后10~12 h因患肢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而返回医院就诊,急诊医生检查患手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良好,桡动脉搏动存在,给予解释及一般对症处理.此后疼痛逐渐缓解.4周后拆除石膏托,拍片骨折愈合良好,但最终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或术后骨折是一种少见的特殊骨折.由于髓腔内金属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困难.而人工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又使此类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
5月29日,郑筱萸一审被判死刑,郑筱萸案终于暂告段落,但“郑筱萸案专案组”的20多名成员仍然轻松不起来,因为这个案子所带来的巨大教训远非侦查案件本身所能涵盖.《第一财经日报》于5月30日独家采访了其中一名专案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