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此掀开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党执政以来造福于民的不变政策,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浅显的分析并提出加强改进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程管理
  1 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新特点
  (一)工程项目多规模小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在南方农村中,因风俗以及地域环境因素的限制,村落规模大都比较小,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工程建设同样较小,如校舍的改建,村道的修整等,大都是小规模性质的工程,投入少,工期短。
  (二)工程施工难度增加
  按照现行的规划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大都认同转变以往散居,改为集中居住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提升生活环境质量。而在新址的选择上,要考虑到耕地和占用土地面积的实际情况,加上不同省份在土地使用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以及使用条件,因此,增加了工程规划和施工的难度。
  (三)工程质量标准不一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文化各具特色,加上由于地方发展的差异各地社会生产力水平不一,差距较大。因此也就决定了在我国新农村工程建设中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在规划、设计、施工、选料、管理等环节上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也对施工单位提出了高要求。
  2 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制度是保障整个工程招标、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在现代化施工企业当中,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也受到了多数企业的重视。但当前我国在新农村工程建设中,并未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多数工程属于“临时起义”,施工单位是接到任务即刻开工,缺乏对工程难度、工期长度、工程技术、规模大小的前期预估,导致后期管理困难。
  (二)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新农村建设工程大都属于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执行,在当前我国政治体制以及文化思想的限制,导致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为破坏工程监督管理因素众多。此外,在众多新农村建设中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资金的控制环节、原料的采购环节、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工程质量的监管上,经常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导致了新农村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工程质量的低下。
  (三)缺乏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
  由于新农村建设特殊的性质,与城镇化建设之间,重视度和重要性都不在一个水平之上,因此大多数中型与大型建筑施工单位不屑于参与其中。从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可以发现,其建设者多数为小型施工企业或者政府组织农村中从事建筑工作的村民,进而形成了一个建设队伍。整体学历低、素质不高、技术不过硬、设备简陋,总体而言工程质量缺乏足够保障。
  (四)缺乏高质量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因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不足,新农村工程建设中多数规划是以农村土地政策为主,标准低,施工质量要求不够,工程质量存在诸多隐患。此外,工程款支付不及时,拖欠工程款不论是在大城市建筑项目中还是农村小工程上都存在类似情况。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当中, 由于管理环节众多、领导审批手续繁琐、贪污腐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资金到账不及时,不仅影响着建筑材料的采购,更进一步打击了建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
  (五)缺乏严格的工程招标程序
  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修建大都是通过招标来选择施工单位的,而在实际操作时,许多机关仅仅是在资格预审环节对资格预审投标书的审查来了解和掌握从业单位的资质、资信、能力等,对其实际真实情况却很少进行实地考察或没有准确把握,甚至有一些人为因素在操纵。在评定时也就很难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中标的企业,因为有的企业为了中标把有名望的项目经理、好的机械设备、所有的好业绩都编入标书中,中标后则改头换面。
  3 加强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惠民政策,其建设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百姓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因此加强管理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即要不断的强化、提升工程中的“全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在实际管理中应抛弃原先的简单的、粗糙的“结果管理”考评制,以减少时间的浪费和避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而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要自始至终,做到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从招标到竣工每个环节不放松监督和管理。
  (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新农村建设工程质量是保障国家和百姓利益的重要基础,在对建筑质量管理上首先可以建立以政府机构为主的组织,成立一个由建筑学方面的专家为主体的专门的考察机构,同时设立质量检查小组,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对设计的环节以及后续的施工环节进行监督考察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化;其次在成立监督机构和考察小组时,更要制定和完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此规章制度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细化细节、量化环节、具体化以及可操性,以保证制度运行的可用性和可信度。同时要规范设计人员的行为、职业道德、职业原则,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更要做到事前计划具体到位,事中控制措施有力,事后总结有效。
  (二)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新农村建设工程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中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社会都应进行通力合作。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其次,企业更要提高对质量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认识;再次,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因为这项工程最终是人们来享受的,如果有质量问题也必将对自身造成危险。及时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就一定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健全工程管理机构
  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组织,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控工程的进程和实施效果,真实有效的掌握固定资产真实使用情况。在工作中该机构要承担管理和监督的义务同时也应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权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监督方法。如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处置、转移、更新、决算、核算等各个环节和业务来往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在建立管理机构时应充分考察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掌握市场的有效信息,选择合适的人员成立一个独立的机构,并健全其管理制度,为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管理把好脉,以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的有效作用。
  (四)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技术和技能
  在新农村工程建设中,建设人员、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等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仅影响着工程的进度,更不利于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未来保障新农村工程真正利于民,应不断鼓励高素质、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加入到新农村工程建设当中。同时鼓励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参与招标,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 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工程的质量,不仅是政府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社会和百姓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其质量的管理监督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也就是实时向更高的目标奋斗,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性、创新性,使之不断的、主动地开拓进取,但是这一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 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温铁军. 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 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商业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类地下商场、地下娱乐设施开始成为现代商业建筑的重点项目.其中暖通设计更是地下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对其后期的质量管理和应用具有十
社会的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被应用到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建筑企业也在努力突破自身的模式限制,向智能建筑领域探索研究.在智能建筑施工中,高科技的现代化电气设备和电力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也逐渐增多.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的关键.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从本质上
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各种办公软件层出不穷,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带动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OFFICE作为办公软件的佼佼者,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受到办公人
根据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先进技术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加工方面,由于数控加工设备运用了自动化技术,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小学学校作为学生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初级时期,其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其日后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
【摘 要】 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2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实施条例》,以及广东省3月份开始的“三打两建”活动,这些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制度大大遏制了工程建设领域内存在的腐败行为,惩治了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其目的均是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工程建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