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汽车电气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从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精选和重新排序教学内容、健全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尝试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汽车电气 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考核方法
汽车电气是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汽车电气的学习后,学生应能读懂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同时对整车电气线路出现的故障具有分析和排除的能力,以便为进一步有效、准确地排除故障打好基础。因此,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至少还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1.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当前职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这是影响学生学好“汽车电气设备”的突出矛盾。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还是困扰着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
2.教学内容顺序上安排不妥。如目前教学中都是先讲解汽车电气各系统组成和原理,并直接就讲到故障诊断,而与其紧密相关的汽车电气线路识读章节安排在教材的最后讲解,易造成讲到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使学生对故障诊断一知半解。
3.教学内容归类上存在欠缺。如将与起动机原理类似的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等内容安排在辅助电气中讲解,易造成学生概念混乱,知识缺乏系统性。
4.教学形式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偏差。汽车电气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较强,一般教学先在教室理论教学,然后安排实验课,使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论脱节,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存在困难。
5.缺少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鉴于上述诸多不足,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由传统的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体验教学内容为主。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改革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强化感知技能训练。感知是指人的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到知觉,最后根据不同感官的作用达到对某种事物的深刻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知所学的内容。如指导学生进行示波器使用时,我们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本及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步骤一步步去调整,而让学生自己随意调整,把所有开关或旋钮都调整一下,感觉一下面板上的开关及旋钮的作用。如果只按说明书上所指定的几个旋钮及开关调整出波形,其他开关及旋钮不准动,只能机械地重复这些步骤,没有什么变化,练习的学生没兴趣,观看的学生也没兴趣,而让他们每个开关、每个旋钮都去动一动,他们就可以感觉到调整哪些开关或旋钮才起作用,哪些不起作用。否则,将来其他开关及旋钮被按下后,就不懂得变通调整。
2.培养学生绘图、识图意识。这是电气设备课中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电气设备课中,电路图是表达电器原理和连接关系的专用工具,它简明扼要但较抽象。电路图是电气设备课的重点,也是电气设备课的难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对每一个总成甚至器件,我们都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其结构,还必须逐一画出其内部电路图,切忌死记硬背;另一方面,熟悉电路符号与电器实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读懂用活电路图的关键。对于全车电路图,初学时学生往往感到非常难,但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也会找到学习的乐趣,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采用“从图中来,到图中去”的方法,即将整车电路按汽车各功能系统,逐一画出各功能系统图,再将各功能系统图组合为全车图;也可以按全车电路图对全车进行拆卸、组装或检修。如此反复几次绘图、识图并与实物对照,把抽象的电路原理图变成实实在在的物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精选和重新排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高职教育强调以实践为导向,遵循“理论够用,技能突出,应用宽广”的培养原则,着力于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特点并反复分析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本人对教材内容作了精选和安排,重点突出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和线路的分析,注重内容体系的统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如讲完汽车起动系后,就讲解汽车风窗刮水器和洗涤装置、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这些装置原理相同,电机结构类似,又各有特点,这样安排,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它们工作原理的理解,又可以节省课时。照明系和信号系中有些内容重复,故将二者统称为灯系;仪表和报警装置的工作密不可分,也可一同讲解。另外,在教学内容和讲授过程中,着眼于“让学生会分析汽车电气线路”,较早地引入“全车电路的识读方法”,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地引用和加深,一个系统、总成讲完,即可分析、读懂它的电路,紧接着讲解故障现象并分析讨论排除方法。由此不但不分散的教学重点,还在教学的同时,逐步培养和巩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下一步的实践打好理论基础。
4.健全实验考核方法
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学习成绩考核,偏重期末的理论考试,不利于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实验考核是对整个汽车电气实验教学过程最终结果的评价,可采取分项记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真实的、科学的评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实现程度。经过探索,可以采用“理论+实践操作”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即理论考试(笔试)成绩占50%,实践操作占40%(含平时的拆装,期末的师生面对面的实际操作考核和口试),平时作业、考勤各占5%。实践操作成绩分项记分,将实验成绩分为卫生与纪律、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报告和设计性实验五部分,卫生与纪律主要考察学生实验纪律和卫生值日情况,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意识,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团队意识;实验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预习,通过检查预习报告和提问问题进行打分;实验操作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操作技能与技巧及完成情况;实验总结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及时的复习,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总结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呈交,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优良习惯;设计性实验成绩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性实验而采取的考核。
这种考试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避免诸如因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而使学生铤而走险,试图考试作弊等负面影响。
参 考 文 献
[1]王勇.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简世德.试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32-33.
[3]温国标,潘再辉.汽车电气设备维修[J].实习教学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05,(5):114.
[4]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5]周建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汽车电气 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考核方法
汽车电气是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汽车电气的学习后,学生应能读懂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同时对整车电气线路出现的故障具有分析和排除的能力,以便为进一步有效、准确地排除故障打好基础。因此,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至少还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1.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当前职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这是影响学生学好“汽车电气设备”的突出矛盾。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还是困扰着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
2.教学内容顺序上安排不妥。如目前教学中都是先讲解汽车电气各系统组成和原理,并直接就讲到故障诊断,而与其紧密相关的汽车电气线路识读章节安排在教材的最后讲解,易造成讲到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使学生对故障诊断一知半解。
3.教学内容归类上存在欠缺。如将与起动机原理类似的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等内容安排在辅助电气中讲解,易造成学生概念混乱,知识缺乏系统性。
4.教学形式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偏差。汽车电气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较强,一般教学先在教室理论教学,然后安排实验课,使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论脱节,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存在困难。
5.缺少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鉴于上述诸多不足,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由传统的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体验教学内容为主。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改革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强化感知技能训练。感知是指人的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到知觉,最后根据不同感官的作用达到对某种事物的深刻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知所学的内容。如指导学生进行示波器使用时,我们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本及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步骤一步步去调整,而让学生自己随意调整,把所有开关或旋钮都调整一下,感觉一下面板上的开关及旋钮的作用。如果只按说明书上所指定的几个旋钮及开关调整出波形,其他开关及旋钮不准动,只能机械地重复这些步骤,没有什么变化,练习的学生没兴趣,观看的学生也没兴趣,而让他们每个开关、每个旋钮都去动一动,他们就可以感觉到调整哪些开关或旋钮才起作用,哪些不起作用。否则,将来其他开关及旋钮被按下后,就不懂得变通调整。
2.培养学生绘图、识图意识。这是电气设备课中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电气设备课中,电路图是表达电器原理和连接关系的专用工具,它简明扼要但较抽象。电路图是电气设备课的重点,也是电气设备课的难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对每一个总成甚至器件,我们都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其结构,还必须逐一画出其内部电路图,切忌死记硬背;另一方面,熟悉电路符号与电器实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读懂用活电路图的关键。对于全车电路图,初学时学生往往感到非常难,但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也会找到学习的乐趣,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采用“从图中来,到图中去”的方法,即将整车电路按汽车各功能系统,逐一画出各功能系统图,再将各功能系统图组合为全车图;也可以按全车电路图对全车进行拆卸、组装或检修。如此反复几次绘图、识图并与实物对照,把抽象的电路原理图变成实实在在的物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精选和重新排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高职教育强调以实践为导向,遵循“理论够用,技能突出,应用宽广”的培养原则,着力于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特点并反复分析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本人对教材内容作了精选和安排,重点突出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和线路的分析,注重内容体系的统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如讲完汽车起动系后,就讲解汽车风窗刮水器和洗涤装置、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这些装置原理相同,电机结构类似,又各有特点,这样安排,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它们工作原理的理解,又可以节省课时。照明系和信号系中有些内容重复,故将二者统称为灯系;仪表和报警装置的工作密不可分,也可一同讲解。另外,在教学内容和讲授过程中,着眼于“让学生会分析汽车电气线路”,较早地引入“全车电路的识读方法”,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地引用和加深,一个系统、总成讲完,即可分析、读懂它的电路,紧接着讲解故障现象并分析讨论排除方法。由此不但不分散的教学重点,还在教学的同时,逐步培养和巩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下一步的实践打好理论基础。
4.健全实验考核方法
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学习成绩考核,偏重期末的理论考试,不利于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实验考核是对整个汽车电气实验教学过程最终结果的评价,可采取分项记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真实的、科学的评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实现程度。经过探索,可以采用“理论+实践操作”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即理论考试(笔试)成绩占50%,实践操作占40%(含平时的拆装,期末的师生面对面的实际操作考核和口试),平时作业、考勤各占5%。实践操作成绩分项记分,将实验成绩分为卫生与纪律、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报告和设计性实验五部分,卫生与纪律主要考察学生实验纪律和卫生值日情况,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意识,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团队意识;实验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预习,通过检查预习报告和提问问题进行打分;实验操作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操作技能与技巧及完成情况;实验总结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及时的复习,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总结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呈交,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优良习惯;设计性实验成绩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性实验而采取的考核。
这种考试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避免诸如因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而使学生铤而走险,试图考试作弊等负面影响。
参 考 文 献
[1]王勇.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简世德.试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32-33.
[3]温国标,潘再辉.汽车电气设备维修[J].实习教学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05,(5):114.
[4]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5]周建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