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的教学活动,引入研究性学习,其动态发展的探究活动将使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可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从“接受者”变“探究者”
自主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高度自主和开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当然,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切实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例如在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教法以学生接受为主,学生就像是接受东西的容器被放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把字义、词义记住,然后把课文背诵下来,等学生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背出来,也就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要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顺利进行,教师一定要切切实实地给学生更多的支配权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时间上,对学习进行计划和安排,在学习空间上学生有展示个性、发展才华足够的活动范围。这样学生能够主动查阅材料,为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而做准备,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变“接受者”为“探究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探究
“科学的发展,就在于创造,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讲课为准绳,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发展他们的想象创造力,就要鼓励学生提问,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因此,课堂教学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自主探究,善于质疑,善于发散思维。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讲道:“天上的街市物品摆放的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如何美丽。”我说:“如此良辰美景,就连只能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也自由自在地在天街闲游,天上是多么的美好、幸福呀!”正待继续往下讲时,突然有一学生举手质疑:“老师,织女被关在天牢,牛郎被天河隔在那边,他们连相会都很难,怎么会自由地闲游呢?”这一问,教室里一下沸腾,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这一争议学生都明白:其实这是诗人的一种大胆想象和对原传说的改编,表达了他对一种幸福、美好、自由的新生活的向往与渴望。经过这一质疑、探究,诗歌的主题自然就明白了。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帮助者和问题设计者、指航者、导演者,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活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产生无穷的积极性和极大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三、创设对话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与作品、作者对话,让学生有作为读者个体化感知、体验、探究的权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就会迸射思维火花,在类比联想中,实现顿悟,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的目的。
例如在《心声》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他朗读?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近李京京,了解他性格发展的历史——故事情节。”学生凝神听着,若有所思,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指点学生理清故事发展脉络,并把阅读的点滴发现写在字里行间。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整体把握揣摩语意,感受体验李京京丰富饱满的形象,要求“以‘假如我是李京京’为话题说一段话”;在阅读欣赏中,我以真诚的期待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权利。最后,我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李京京形象的短评。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对主人公的认识会出现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李京京指出同学朗读的不足,是因为嫉妒。有的学生认为是满怀真诚,希望学生能读好这篇他特别喜爱的小说。有的学生认为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为了改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有的学生认为是寻求感情上的宣泄。在这个时候,我欣然地抓住教机,热情地支持他们组织辩论赛,在学生与学生充分对话中真正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语文教学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就会让教师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作品达到和谐共振的愉悦、自然的沟通状态,特别是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锋”,使信息实现“零距离”的交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與文本对话的兴趣,创设互动对话的多种途径,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独立体验的时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这一教学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秋菊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学生从“接受者”变“探究者”
自主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高度自主和开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当然,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切实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例如在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教法以学生接受为主,学生就像是接受东西的容器被放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把字义、词义记住,然后把课文背诵下来,等学生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背出来,也就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要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顺利进行,教师一定要切切实实地给学生更多的支配权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时间上,对学习进行计划和安排,在学习空间上学生有展示个性、发展才华足够的活动范围。这样学生能够主动查阅材料,为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而做准备,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变“接受者”为“探究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探究
“科学的发展,就在于创造,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讲课为准绳,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发展他们的想象创造力,就要鼓励学生提问,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因此,课堂教学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自主探究,善于质疑,善于发散思维。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讲道:“天上的街市物品摆放的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如何美丽。”我说:“如此良辰美景,就连只能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也自由自在地在天街闲游,天上是多么的美好、幸福呀!”正待继续往下讲时,突然有一学生举手质疑:“老师,织女被关在天牢,牛郎被天河隔在那边,他们连相会都很难,怎么会自由地闲游呢?”这一问,教室里一下沸腾,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这一争议学生都明白:其实这是诗人的一种大胆想象和对原传说的改编,表达了他对一种幸福、美好、自由的新生活的向往与渴望。经过这一质疑、探究,诗歌的主题自然就明白了。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帮助者和问题设计者、指航者、导演者,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活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产生无穷的积极性和极大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三、创设对话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与作品、作者对话,让学生有作为读者个体化感知、体验、探究的权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就会迸射思维火花,在类比联想中,实现顿悟,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的目的。
例如在《心声》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他朗读?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近李京京,了解他性格发展的历史——故事情节。”学生凝神听着,若有所思,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指点学生理清故事发展脉络,并把阅读的点滴发现写在字里行间。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整体把握揣摩语意,感受体验李京京丰富饱满的形象,要求“以‘假如我是李京京’为话题说一段话”;在阅读欣赏中,我以真诚的期待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权利。最后,我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李京京形象的短评。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对主人公的认识会出现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李京京指出同学朗读的不足,是因为嫉妒。有的学生认为是满怀真诚,希望学生能读好这篇他特别喜爱的小说。有的学生认为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为了改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有的学生认为是寻求感情上的宣泄。在这个时候,我欣然地抓住教机,热情地支持他们组织辩论赛,在学生与学生充分对话中真正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语文教学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就会让教师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作品达到和谐共振的愉悦、自然的沟通状态,特别是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锋”,使信息实现“零距离”的交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與文本对话的兴趣,创设互动对话的多种途径,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独立体验的时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这一教学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秋菊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