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师的育人功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自身的育人功能,研究生导师必须接受修炼。本文根据“五项修炼”模式,对研究生导师的修炼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育人功能 “五项修炼” 学习型群体
“学习型组织”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首先提出,其学生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五项修炼”被管理界称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其内容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1]。
导师的育人功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伯顿·克拉克在谈到研究生教育时指出:“学生不是被通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训练,而是通过依附于一位名师并且看着他或她工作,学习他们的学科是干什么的。”[2]从伯顿·克拉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导师的情商和智商一样,都需要接受修炼。
一、在完善研究生导师的“心智模式”中加强其育人功能
彼得·圣吉认为影响心智模式形成与改变的要素有:环境因素、性格、智商、情商和逆境商。根据导师群体的实际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其心智模式。
1.从导师的反思入手。彼得·圣吉认为反思是指放慢我们的思考过程,以便更加发觉到心智模式如何形成。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学生、家长、同事、专家与理论文献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自我的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不断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3],通过反思确立育人模式的有效方式。
(1)构建学生主导的授课模式。研究生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导师的任务是点燃学生问题的火花,学生的很多问题和想法同时给了导师反思的内容。
(2)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导师可以利用专业博客和非专业博客的媒介与学生交流互动,并将博客向学生、同事、同行公开,开拓无障碍沟通的渠道。
(3)保持“容纳百川”的心态。如果导师们没有“容纳百川”的心态,许多灵性的思考会被中断,创新的思维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2.导师环境的营造。要使导师们有和谐的育人环境,首先要营造导师得以有效开展工作的行政环境,如健全导师的办公系统,包括有较快网速的电脑,专业内容齐全且更新较快的图书资料,人文气息较浓的行政管理,等等。其次要营造能够良好的学术环境,搭建对内和对外的学术平台。最后要优化导师梯队建设。导师组的建设要考虑到专业、年龄、性别、性格等因素,组建好专业科研能力强、合作愉快的导师组是导师育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
二、在研究生导师“团体学习”的修炼中强化其育人功能
人类由于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限制,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得不进行合作。合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成本,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信任感。[4]像高校这样的松散组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团体意识”。所以在假定导师组组建好的前提下,有必要突出导师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1.确立导师合作方向和目标,激活导师合作意识。首先导师群体要统一合作方向,且明确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等。其次要求导师个体熟悉其所在团队及其周围环境。每个导师可以从属于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团队,就要求其对自己所属的不同团队有所了解,从而找准角色定位。最后,要培养导师合作共赢的意识。导师深入认识与所在团队成员的合作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益处,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2.建立导师合作机制,保障导师间的资源共享。首先,为导师组铺设合作平台。导师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合作。导师组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研讨会,可以请相关的专家作指导。导师组亦可利用闲暇时间在一起相聚,在轻松的环境中讨论自己的课题研究。二是在指导学生方面的合作。鼓励导师允许自己的学生就相关的专业问题请教导师组的其他导师,同时导师个体也能尽自己所能就专业问题帮助来访的学生。其次,构建和谐的竞争机制。较为有效的合作必须是竞争机制下的合作,否则合作就成了空话。
3.构建团体评价系统,优化导师长效合作机制。构建相应的评价系统,适时对各导师组作出相应的评定是导师组继续存在的保证。应对评价系统形成理性认识:(1)评定的目的是使各导师组继续发展,而不是淘汰某个导师组。(2)评定的内容要多元化,不仅包括导师们的科研成果,而且包括学生们的课程成绩和科研成果;不仅包括师生们的专业能力和成绩,而且包括他们的社会服务状况,等等。⑶评定的方式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三、在研究生导师的自我超越中增强其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
1.建立导师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源自内心,建立个人愿景的方法就是对人生重新“聚焦”,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研究生导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社会各界对它都有很高的期待。作为导师个人,他有必要结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来确立自己的职业愿景。导师个人的愿景更需要群体的推动和影响,一方面通过公开学习和讨论的方式,提出宏观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让导师在交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未来角色。
2.保持创造性张力。创造性张力,是在我们认清一个愿景与现实之间有差异之时,产生的正面力量,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动力。创造性张力能培养毅力与耐性,使拥有者勇往直前。导师个体和导师群体任何时候都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愿景。
3.超越常规。在导师育人过程中,这种突破点主要在导师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上,以及与学生相处的技巧上。导师们要习惯善于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发散思维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到达超越自我的境界。
四、在“共同愿景”中确定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方向
在导师团体中确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采取阶段性战略。
1.共同培养目标的发布阶段。职能部门将经过深思熟虑的共同愿景,既简单明了,又清晰形象地告诉各位导师,让他们明白并进行思考、辨析、选择、调整。这个阶段的领导要有表达的欲望、激情和能力。
2.共同培养目标的宣传沟通阶段。这个阶段要求领导层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和宣传方式,重点是宣传的愿景,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展开。当导师了解到这个共同愿景是与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时,他才会有继续配合的可能。
3.反馈咨询阶段。当导师们对这样的共同愿景有所了解之后,领导层必须深入了解导师们对愿景的真实反应。反馈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面对面地座谈咨商,这其中要注意保护教师的隐私,同时,要准确地将导师们的心声传递到决策层。只有当导师们的反馈意见受到重视,其最初的愿景才能得到升华。
4.推行实施阶段。重点是要求管理者首先能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实践经过修正整合为导师们认同的愿景。
五、在“系统思考”中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功能
导师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由导师的品德、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导师的科研能力构成。师德是导师育人的根本。导师的专业知识是其外在美的依托,导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导师的科研能力是导师育人的“资本”。另外,导师还应具备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了解学生,并让学生认识自己。
首先,导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其次,导师要因材施教。导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外,还要知道些学生的社会经历或求学经历,找到学生的优势所在。最后,导师要有平衡自己劣势和学生优势的能力,即优化团体的力量。
总之,导师自我修炼的目的是增强其育人功能。“五项修炼”的某些理论和成功经验可以被借鉴用于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上,特别是团队学习中的“深度会谈”和改善心智模式中的“反思”,这两项的修炼正好可以弥补像高等院校这样松散机构带来的缺憾。尽管这样的假设尝试看似完美,但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地被检验。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M].东方出版社,2002.
[2][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4.
[3]高玲.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4]巴纳德.经理人员德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26.
课题来源:湖北省2008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0809.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育人功能 “五项修炼” 学习型群体
“学习型组织”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首先提出,其学生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五项修炼”被管理界称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其内容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1]。
导师的育人功能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伯顿·克拉克在谈到研究生教育时指出:“学生不是被通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训练,而是通过依附于一位名师并且看着他或她工作,学习他们的学科是干什么的。”[2]从伯顿·克拉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导师的情商和智商一样,都需要接受修炼。
一、在完善研究生导师的“心智模式”中加强其育人功能
彼得·圣吉认为影响心智模式形成与改变的要素有:环境因素、性格、智商、情商和逆境商。根据导师群体的实际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其心智模式。
1.从导师的反思入手。彼得·圣吉认为反思是指放慢我们的思考过程,以便更加发觉到心智模式如何形成。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学生、家长、同事、专家与理论文献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自我的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不断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3],通过反思确立育人模式的有效方式。
(1)构建学生主导的授课模式。研究生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导师的任务是点燃学生问题的火花,学生的很多问题和想法同时给了导师反思的内容。
(2)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导师可以利用专业博客和非专业博客的媒介与学生交流互动,并将博客向学生、同事、同行公开,开拓无障碍沟通的渠道。
(3)保持“容纳百川”的心态。如果导师们没有“容纳百川”的心态,许多灵性的思考会被中断,创新的思维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2.导师环境的营造。要使导师们有和谐的育人环境,首先要营造导师得以有效开展工作的行政环境,如健全导师的办公系统,包括有较快网速的电脑,专业内容齐全且更新较快的图书资料,人文气息较浓的行政管理,等等。其次要营造能够良好的学术环境,搭建对内和对外的学术平台。最后要优化导师梯队建设。导师组的建设要考虑到专业、年龄、性别、性格等因素,组建好专业科研能力强、合作愉快的导师组是导师育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
二、在研究生导师“团体学习”的修炼中强化其育人功能
人类由于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限制,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得不进行合作。合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成本,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信任感。[4]像高校这样的松散组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团体意识”。所以在假定导师组组建好的前提下,有必要突出导师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1.确立导师合作方向和目标,激活导师合作意识。首先导师群体要统一合作方向,且明确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等。其次要求导师个体熟悉其所在团队及其周围环境。每个导师可以从属于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团队,就要求其对自己所属的不同团队有所了解,从而找准角色定位。最后,要培养导师合作共赢的意识。导师深入认识与所在团队成员的合作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益处,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2.建立导师合作机制,保障导师间的资源共享。首先,为导师组铺设合作平台。导师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合作。导师组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研讨会,可以请相关的专家作指导。导师组亦可利用闲暇时间在一起相聚,在轻松的环境中讨论自己的课题研究。二是在指导学生方面的合作。鼓励导师允许自己的学生就相关的专业问题请教导师组的其他导师,同时导师个体也能尽自己所能就专业问题帮助来访的学生。其次,构建和谐的竞争机制。较为有效的合作必须是竞争机制下的合作,否则合作就成了空话。
3.构建团体评价系统,优化导师长效合作机制。构建相应的评价系统,适时对各导师组作出相应的评定是导师组继续存在的保证。应对评价系统形成理性认识:(1)评定的目的是使各导师组继续发展,而不是淘汰某个导师组。(2)评定的内容要多元化,不仅包括导师们的科研成果,而且包括学生们的课程成绩和科研成果;不仅包括师生们的专业能力和成绩,而且包括他们的社会服务状况,等等。⑶评定的方式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三、在研究生导师的自我超越中增强其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
1.建立导师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源自内心,建立个人愿景的方法就是对人生重新“聚焦”,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研究生导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社会各界对它都有很高的期待。作为导师个人,他有必要结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来确立自己的职业愿景。导师个人的愿景更需要群体的推动和影响,一方面通过公开学习和讨论的方式,提出宏观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让导师在交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未来角色。
2.保持创造性张力。创造性张力,是在我们认清一个愿景与现实之间有差异之时,产生的正面力量,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动力。创造性张力能培养毅力与耐性,使拥有者勇往直前。导师个体和导师群体任何时候都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愿景。
3.超越常规。在导师育人过程中,这种突破点主要在导师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上,以及与学生相处的技巧上。导师们要习惯善于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发散思维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到达超越自我的境界。
四、在“共同愿景”中确定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方向
在导师团体中确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采取阶段性战略。
1.共同培养目标的发布阶段。职能部门将经过深思熟虑的共同愿景,既简单明了,又清晰形象地告诉各位导师,让他们明白并进行思考、辨析、选择、调整。这个阶段的领导要有表达的欲望、激情和能力。
2.共同培养目标的宣传沟通阶段。这个阶段要求领导层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和宣传方式,重点是宣传的愿景,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展开。当导师了解到这个共同愿景是与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时,他才会有继续配合的可能。
3.反馈咨询阶段。当导师们对这样的共同愿景有所了解之后,领导层必须深入了解导师们对愿景的真实反应。反馈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面对面地座谈咨商,这其中要注意保护教师的隐私,同时,要准确地将导师们的心声传递到决策层。只有当导师们的反馈意见受到重视,其最初的愿景才能得到升华。
4.推行实施阶段。重点是要求管理者首先能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实践经过修正整合为导师们认同的愿景。
五、在“系统思考”中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功能
导师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由导师的品德、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导师的科研能力构成。师德是导师育人的根本。导师的专业知识是其外在美的依托,导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导师的科研能力是导师育人的“资本”。另外,导师还应具备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了解学生,并让学生认识自己。
首先,导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其次,导师要因材施教。导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外,还要知道些学生的社会经历或求学经历,找到学生的优势所在。最后,导师要有平衡自己劣势和学生优势的能力,即优化团体的力量。
总之,导师自我修炼的目的是增强其育人功能。“五项修炼”的某些理论和成功经验可以被借鉴用于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上,特别是团队学习中的“深度会谈”和改善心智模式中的“反思”,这两项的修炼正好可以弥补像高等院校这样松散机构带来的缺憾。尽管这样的假设尝试看似完美,但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地被检验。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M].东方出版社,2002.
[2][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4.
[3]高玲.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4]巴纳德.经理人员德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26.
课题来源:湖北省2008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