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其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注重VCI的早期预防可有效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文章对VCI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人(≥60岁)结直肠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隆起性病变,并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31例老年患者(≥60岁)和23例非老年患者(<60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2组在性别比例、伴随疾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以及术后病理结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32个病灶,非老年组25个病灶,57个病灶均为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婴儿慢性腹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胃镜替代肠镜的安全性。方法参考Nelson慢性腹泻定义,收集2006年3月至2014年4月1岁以下住院婴儿资料,选择排便次数增多或性状改变时间超过2周,治疗效果欠佳者,或临床考虑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共52例,行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并对比结果。结果镜下黏膜发现异常49例,阳性率94.2%(49/52),其中26例病理发现黏膜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浆细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发病率和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1例大肠L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ESD,分析其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电凝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51例患者中,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为9.8%(5/51),病变位于直肠的发生率(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研究证实,卒中发病后会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并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对病情和转归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文章对卒中后神经功能转归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进行了综述。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舍曲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
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nl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ASE)第25届科学年会报道,左心房横截面积代表着与左心房形态以及心源性栓塞和复发风险相关的一个重要新型影像学标记物。
目的 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转归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为转归良好,≥4分为转归不良)和病死率.结果 共纳入6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0例,经皮质入路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组人口统计学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I)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保守治疗时的病死率高达41%~78%,恶性脑水肿引起的小脑幕切迹疝形成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一些证据支持偏侧颅骨切除术用于mMCAI患者的治疗.在做出手术治疗决策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和辅助性治疗,因此,mMCAI的预测和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
血肿增大是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急性期极为常见.关于血肿增大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预防和识别至关重要。
目的 评价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早期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那屈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早期使用那屈肝素或下肢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