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辟地开天功莫与,耕云播雨业无称。”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元老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上述诗句是他的自谦之词。董必武一生做过军运、民运、组织、宣传、统一战线、隐蔽战线、政府、立法、司法、教育、外交、财政、金融、监察、救济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无不业绩卓著。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寿董必武六十》赠诗的《跋》中称赞董必武:“论事论人,平而不苛,深入而能客观。”黄炎培的评价,形象、恰当地概括了董必武争取、团结民主人士的特点。
“你为党做的工作是许多党员都做不到的”
1937年秋天,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和中共长江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湖北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一天,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小楼上,警卫将一张名片递到董必武手里,名片上写着: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军事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专员:杨显东(杨显东,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先后担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荣誉委员等职)。
此刻,西装革履的杨显东正等在楼下客厅里,他一边踱着步一边想,这位大名鼎鼎的董必武想必是个威风凛凛的人物吧。早就听说,他过去是清朝秀才,后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中共的高级领导人呢。
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位留着八字胡须,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长者出现在他的面前。
“哦,董先生。”杨显东迎上前去,董必武温和地握住他的手问:“你是湖北人?”“是啊,老家是湖北沔阳。”杨显东回答道。接着他向董必武谈起自己的来意:“董先生,我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看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我河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痛心啊!近日来,我和朋友们商量,想召集一部分流亡到武汉的青年学生,办一个抗日游击训练班。”
董必武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好啊,你的想法很好。”
从此,杨显东便成了董必武的座上客。
董必武吩咐门卫:“杨先生是自己人,随便什么时候可以来找我。”
到了吃饭时间,董必武请杨显东留下来吃了一顿便饭。两人又在餐桌上谈起了对时局的一些看法。
一次,杨显东来找董必武汇报自己的思想,这段时间,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投身革命中来固然使他兴奋,然而科学救国的思想常常涌现,建设国家要靠实力呀!
杨显东感慨地说:“我是学农学的,改造农业,造福农民才是我的本分。至于革命的事,就我来说,那只是一个副业,是在国难当头时,一个爱国者应尽的义务,而不是长久之计啊。”
“唔……”董必武沉吟了一会儿,慢慢地讲出自己的意见。他说:“杨先生,你那种农业救国的观点,或者说,要从改进农业技术入手,去改善农民生活的想法,都是书生之见。因为,单凭科学技术,不可能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就算你能够育出良种,改进栽培技术,使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结果真正能得到好处的也还是那些不劳而获的地主、资本家,农民是沾不到光的。这些实际问题你想过吗?”董必武看杨显东听得很认真、很用心,又继续说:“杨先生,我知道你上过教会学校,曾以为宗教可以救国,后来你觉悟了。但对于今天的形势还没有认识清楚。现在的农村,鸡犬不宁,连田地都没有人敢种了,难道还能实现你那农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吗?”
一天,民主人士李范一和石瑛特意请董必武到家中赴宴,杨显东也在坐。席间,大家讨论时局,不由得对抗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这时,董必武站起来坚定地说:“日本貌似强大,但底子很薄,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抗战最终会取得胜利,但光靠军队是不够的,一定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实行全民抗战。抗战越持久,人民的威力越显示出来。”
一席话,使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商讨在汤池开办抗日游击训练班的计划。
就这样,汤池训练班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开班了。开班以后,杨显东作为董必武、陶铸与石瑛、李范一先生的联系人,常去汤池送训练经费和文具等。在那里,他亲眼看到这座落后的小村庄所发生的巨变:训练班以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为榜样,每人每月只发3元生活费,吃的是粗粮、白菜、萝卜,住的是祠堂、庙宇、民房。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师生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他们学习马列主义,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还进行游击军事演习。课余时间,大家参加劳动,调查研究,还在村里表演街头剧,演唱救亡歌曲,一时汤池成为湖北广大青年学习向往的地方。
这一切,使曾经留学美国的杨显东不胜感慨。他说,在这个小村庄里,我看到了任何高等学府都看不到的学习热情,学到了过去未学过的“农业知识”。
走过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1949年秋天,古城北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杨显东也来了。进京不久,他就接到董必武的邀请,要他到家里去吃饭,杨显东高高兴兴地去了。这是胜利后的第一次欢聚,老友相逢,分外激动。董必武久久地握着杨显东的手说:“我仔细看过你辗转寄来的信,并从有关部门知道你近来的工作表现,你为党做的工作是许多党员都做不到的……”
听着董必武的话,杨显东心头热乎乎的。
吃罢饭,董必武把杨显东留下,商谈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问题。董必武意味深长地说:“从此,你可以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干自己的本行了。”
政协会议以后,杨显东准备随代表团去东北参观。突然接到陈云的通知,中央请他做农业部副部长。这消息来得突然,杨显东感到十分惊诧:我,一个普通专家、党外人士,怎么能担当起这副重任?他急忙来到董必武家,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董老,您最了解我,我全心全意相信共产党,全力依靠共产党。但是我这样做从未想到做官。我的能力有限,难以胜任这样的重任,还是去从事棉花科研工作比较合适。” 听完杨显东的陈述,董必武还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说:“你一个人做科学可能做出一些成就,如果你组织所有的科学家做科学工作,贡献会比你一个人更大。”
一席话,打消了杨显东的思想顾虑,使他真正地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从此,他以百倍的精力在农业这个岗位上,奋战了40年,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花产量,解决我国棉花紧缺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要任务是尽快动员一切爱国力量实行全民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疯狂地向华北进犯,强盗的铁蹄践踏着神圣的国土,祖国大好河山日渐沦入敌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著名的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左派、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此时正在北平协和医院的医榻上就医。值此国难当头,哪个愿做亡国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蕴山不顾手术后伤口的疼痛,毅然来到沸腾的南京。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民族、各阶层爱国人士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基本形成。朱蕴山来到南京,他要找中共领导人,当年在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一起共事的老朋友董必武,向他寻求抗战救国的韬略,以便回到家乡六安,投身于伟大的民族救亡运动。
在南京市傅厚岗66号(现青云巷41号)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一楼的会客室里,朱蕴山见到了董必武,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心情都很激动,互相紧握对方的手许久不能放开,也许是太高兴的缘故吧,朱蕴山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地说:“用威兄(董老学名),我已决计返回家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员父老乡亲一起来抗御敌寇……”
董必武对朱蕴山的举动十分赞赏,但他又冷静地分析了不利的因素。董必武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乡音,神情严肃地说:“目前时局紧张,对我们十分不利,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眼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动员一切爱国力量,实行全民抗战,挽救我们伟大的民族……”
和董必武分手后,朱蕴山会见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李宗仁早已熟知朱蕴山在家乡父老中深孚众望,所以他也极力邀请朱蕴山回安徽工作。朱蕴山虽然大计已定,但仍从董老那里领略到了韬略,为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便对李宗仁说:“要我回去,得有个条件:你们五路军必须和八路军联合抗日,我才能回去。”李宗仁当即爽快地答应了朱蕴山的条件。
1938年2月,李宗仁以安徽省主席的名义,陪同朱蕴山回到亦安城,在颛顼之子皋陶受封的土地上,成立了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员会)。李宗仁在大会上,作了一次倾向于团结抗战的演说,公开承认“国民党对不起安徽人民”,宣布“‘动员会’由老先生(指朱蕴山)出来主持”。
不久,李宗仁离开六安赴徐州长官公署任所。名义上他仍挂着“动委会”主任委员的头衔,但实际上已经由担任总务部长职务的朱蕴山代理主任委员了。
在我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朱蕴山根据董必武的建议,团结了一大批爱国的地方进步力量在“动委会”内部工作。如省府财政厅长曾任“动委会”副主任委员,还有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动委会”组织干部沈子修、宣传部长光明甫和后勤部长常潘候等。
当时我党在这个公开合法的民众机构里,在这些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以“动委会”的名义成立了40多个抗日工作团,容纳了数百名抗日爱国青年和一批共产党员。就是在“动委会”上层机关里任职的负责干部中,也有不少共产党员,有的甚至是党的负责干部。如“动委会”总干事张劲夫,当时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还有总务部主任干事史益吾,也是共产党员。董必武派来的共产党员周新民,朱蕴山安排他担任了组织部副部长,掌管人事大权。这些同志运用合法身份为我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8年5月,董必武率队经六安检查大别山一带的抗日民主运动情况,了解新四军高敬亭支队的问题。当时国民党右派势力十分嚣张,经常挑衅,与我军闹摩擦。为了不引起反动派的注意,董必武这次行动格外谨慎。他在城里秘密会见了朱蕴山,又把共产党员詹运生和李相符介绍给朱蕴山。詹运生后来担任了省“动委会”训练班副主任。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董必武请朱蕴山利用“动委会”这一合法机构为党保存干部,以迎接民族解放高潮的到来。在这期间,在“动委会”工作的地下党员中,还有担任省“动委会”直属工作团团长的冯纪新;省二十四工作团团长陈克坚,副团长宋立明,三十五工作团团长蒋奎,副团长张承云(女)等。这些久经考验的同志,一个个都工作得非常出色。有的在后来的流血斗争中,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董必武还召集了安徽地下党的负责人,并请朱蕴山一起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书,并针对安徽的抗日斗争形势,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当时参加这个会议的有20多人,省工委书记彭康和省妇委书记孙以瑾也出席了会议。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安徽省的民众救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潮风起云涌,席卷大地。各地都相继组织起人民武装力量,壮大了抗日队伍。六安县抗日人民自卫军第八大队,寿县皖北人民自卫军郑抱真部,这两支近2000人的队伍,都先后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在那艰苦的岁月,朱蕴山为抗日奔走呼号,颠沛流离于四方,家境窘迫,生活十分清苦,常常是入不敷出,以至后来竟依靠典当家业度日。有时还要担惊受怕,需随时提防着反动派的明枪暗箭,时时刻刻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但这位坚强的爱国志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却从不为高官厚禄所惑,长期与我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几十年如一日,其高风亮节,实在令人钦佩。
朱蕴山在后来的一首回忆当年清贫生活和斗争生涯的诗中,不无风趣地写道: 腰悬当票两三张,辛苦年年孰敢当。
留与儿孙做纪念,家贫从不羡豪强。
如今董必武、朱蕴山两位革命先躯已名垂青史,他们之间做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做朋友的佳话也将流芳千古。
“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董必武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乐意和老百姓交朋友,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曾把一封封信、一首首诗,悄悄地从北京寄到海南岛的一位无党派人士——中学教师唐虞政家里。这件事过去却少为人知……
1957年2月,董必武到海南岛各地视察和访问,在海口市参观五公祠时,就题了一首《游五公祠》诗:
苏公祠并五公祠,唐宋人文已在兹。
李赵兴亡千百载,丹心尚有海湖知。
董必武游海南的诗在《南方日报》发表后,唐虞政读了深受感动,便写了一封信给董必武,附和诗二首,其中一首写道:“喜闻董老谒公祠,一片丹心旅到兹。第一楼中添正气,海南世事雅传知。”董必武当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接到信和诗后,便亲自复信,并附一首和诗:
虞政先生:
拙作承和甚感!深情雅韵,见于字里行间。珠玉在前,拙句更乏味矣。再酬一绝,仍乞哂政!
悄然曾谒五公祠,一瓣心香只念兹。何事报端传独句,竟蒙儋耳雅人知。
董必武
七月三十日
唐虞政得信后,读到“珠玉在前,拙句更乏味矣”,深感董必武德高望重还这么谦虚。他细细品味“竟蒙儋耳雅人知”的诗句便自号为“儋耳雅人”(儋耳是儋县古名)。他整夜难以入睡,写信给董必武问好,又附了一首诗。
此后,唐虞政两次致函奉和董必武的诗。1962年4月中旬,唐虞政忽然收到董必武一封厚厚的信,拆开来看,还有董必武一张照片是赠给唐虞政留念的。唐虞政看后就像杜甫说的一样:“漫卷诗书喜欲狂。”董必武的复信写道:
虞政先生:
接您去年十二月三日的信又几个月了,因病休养,诸多废事,甚歉!
承和我《写在辛亥革命回忆录前面》的五绝句甚好,已嘱抄付辛亥革命历史资料委员会以备采录……(略)收信不复,失礼之至,烦向其他几位诗人代致歉意!
您题赠毛主席的诗画未收到复信,因他在外时多,曾否寓目,不得而知。
儋耳雅人的称号,足下当之无愧。看此信后也写了五律一首另纸录陈,并希哂正!
足下精于绘事,真一多才多艺人也!贱影一帧奉上存念,请察收。炭画费事,不敢请也。专复,顺候文安!
董必武
四月十五日
唐君儋耳秀,不愧雅人称。
体脑皆劳动,情怀有爱憎。
读书能得间,习画不逾绳。
非昔黎歌比,余音杳杳应。
董必武因病休养,几个月后还没有忘记复信,而且写得那么详细、恳切;儋县还有几位喜欢写诗的人,董必武也不忘问候,还亲赠照片;信后还附诗一首,亦非一般应酬之作。董必武如此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令唐虞政深深感动。
经过这几次通信、和诗以后,两人的友谊和交情,一步步转向深入。唐虞政也将自己的照片和一些海南产品寄赠董必武,这是“礼尚往来”。董必武于1962年7月9日复信道:
……4月27日信早已收到,因本人出京,未即奉复。
尊照奕奕有神,健康活泼,心情愉快,可想而知!鄙人年过七六,精力就衰,今年更不如昔,身居高位,未能为国家多作点事,耿耿于怀,不无渐沮;惟见身强力壮如君辈者各地都有,生龙活虎,正在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私衷仍抱乐观。……
这不是一般的通信问好,而是真挚的谈心。董必武刚写完这封信,又收到唐虞政寄来的礼物。他不得不再补写一封短信,内容极其精采:
信刚写毕,承寄海南珍品已到,此何敢当!足下工薪所入不丰,支销若此,得毋负累耶?本不应收,然五千里外寄来,却之不恭,只好愧领,并谢!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必武又及
七月九日
唐虞政此时寄给董必武什么礼物呢,据了解原来是他为董必武绘的一幅画像,椰制品一件,“海南风光”5件,苏东坡祠全景和东坡笠屐图各一幅。唐虞政想,董必武是会收下的,因为不是什么鲍参翅肚名贵食物。董必武不收而把它退回,是不近人情,但要郑重声明:“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收受老百姓敬赠的一些文化纪念品,也感到“有罪”,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崇高风格。
“你为党做的工作是许多党员都做不到的”
1937年秋天,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和中共长江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湖北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一天,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小楼上,警卫将一张名片递到董必武手里,名片上写着: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军事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专员:杨显东(杨显东,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先后担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荣誉委员等职)。
此刻,西装革履的杨显东正等在楼下客厅里,他一边踱着步一边想,这位大名鼎鼎的董必武想必是个威风凛凛的人物吧。早就听说,他过去是清朝秀才,后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中共的高级领导人呢。
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位留着八字胡须,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长者出现在他的面前。
“哦,董先生。”杨显东迎上前去,董必武温和地握住他的手问:“你是湖北人?”“是啊,老家是湖北沔阳。”杨显东回答道。接着他向董必武谈起自己的来意:“董先生,我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看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我河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痛心啊!近日来,我和朋友们商量,想召集一部分流亡到武汉的青年学生,办一个抗日游击训练班。”
董必武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好啊,你的想法很好。”
从此,杨显东便成了董必武的座上客。
董必武吩咐门卫:“杨先生是自己人,随便什么时候可以来找我。”
到了吃饭时间,董必武请杨显东留下来吃了一顿便饭。两人又在餐桌上谈起了对时局的一些看法。
一次,杨显东来找董必武汇报自己的思想,这段时间,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投身革命中来固然使他兴奋,然而科学救国的思想常常涌现,建设国家要靠实力呀!
杨显东感慨地说:“我是学农学的,改造农业,造福农民才是我的本分。至于革命的事,就我来说,那只是一个副业,是在国难当头时,一个爱国者应尽的义务,而不是长久之计啊。”
“唔……”董必武沉吟了一会儿,慢慢地讲出自己的意见。他说:“杨先生,你那种农业救国的观点,或者说,要从改进农业技术入手,去改善农民生活的想法,都是书生之见。因为,单凭科学技术,不可能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就算你能够育出良种,改进栽培技术,使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结果真正能得到好处的也还是那些不劳而获的地主、资本家,农民是沾不到光的。这些实际问题你想过吗?”董必武看杨显东听得很认真、很用心,又继续说:“杨先生,我知道你上过教会学校,曾以为宗教可以救国,后来你觉悟了。但对于今天的形势还没有认识清楚。现在的农村,鸡犬不宁,连田地都没有人敢种了,难道还能实现你那农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吗?”
一天,民主人士李范一和石瑛特意请董必武到家中赴宴,杨显东也在坐。席间,大家讨论时局,不由得对抗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这时,董必武站起来坚定地说:“日本貌似强大,但底子很薄,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抗战最终会取得胜利,但光靠军队是不够的,一定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实行全民抗战。抗战越持久,人民的威力越显示出来。”
一席话,使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商讨在汤池开办抗日游击训练班的计划。
就这样,汤池训练班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开班了。开班以后,杨显东作为董必武、陶铸与石瑛、李范一先生的联系人,常去汤池送训练经费和文具等。在那里,他亲眼看到这座落后的小村庄所发生的巨变:训练班以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为榜样,每人每月只发3元生活费,吃的是粗粮、白菜、萝卜,住的是祠堂、庙宇、民房。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师生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他们学习马列主义,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还进行游击军事演习。课余时间,大家参加劳动,调查研究,还在村里表演街头剧,演唱救亡歌曲,一时汤池成为湖北广大青年学习向往的地方。
这一切,使曾经留学美国的杨显东不胜感慨。他说,在这个小村庄里,我看到了任何高等学府都看不到的学习热情,学到了过去未学过的“农业知识”。
走过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1949年秋天,古城北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杨显东也来了。进京不久,他就接到董必武的邀请,要他到家里去吃饭,杨显东高高兴兴地去了。这是胜利后的第一次欢聚,老友相逢,分外激动。董必武久久地握着杨显东的手说:“我仔细看过你辗转寄来的信,并从有关部门知道你近来的工作表现,你为党做的工作是许多党员都做不到的……”
听着董必武的话,杨显东心头热乎乎的。
吃罢饭,董必武把杨显东留下,商谈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问题。董必武意味深长地说:“从此,你可以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干自己的本行了。”
政协会议以后,杨显东准备随代表团去东北参观。突然接到陈云的通知,中央请他做农业部副部长。这消息来得突然,杨显东感到十分惊诧:我,一个普通专家、党外人士,怎么能担当起这副重任?他急忙来到董必武家,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董老,您最了解我,我全心全意相信共产党,全力依靠共产党。但是我这样做从未想到做官。我的能力有限,难以胜任这样的重任,还是去从事棉花科研工作比较合适。” 听完杨显东的陈述,董必武还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说:“你一个人做科学可能做出一些成就,如果你组织所有的科学家做科学工作,贡献会比你一个人更大。”
一席话,打消了杨显东的思想顾虑,使他真正地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从此,他以百倍的精力在农业这个岗位上,奋战了40年,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花产量,解决我国棉花紧缺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要任务是尽快动员一切爱国力量实行全民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疯狂地向华北进犯,强盗的铁蹄践踏着神圣的国土,祖国大好河山日渐沦入敌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著名的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左派、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此时正在北平协和医院的医榻上就医。值此国难当头,哪个愿做亡国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蕴山不顾手术后伤口的疼痛,毅然来到沸腾的南京。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民族、各阶层爱国人士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基本形成。朱蕴山来到南京,他要找中共领导人,当年在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一起共事的老朋友董必武,向他寻求抗战救国的韬略,以便回到家乡六安,投身于伟大的民族救亡运动。
在南京市傅厚岗66号(现青云巷41号)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一楼的会客室里,朱蕴山见到了董必武,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心情都很激动,互相紧握对方的手许久不能放开,也许是太高兴的缘故吧,朱蕴山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地说:“用威兄(董老学名),我已决计返回家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员父老乡亲一起来抗御敌寇……”
董必武对朱蕴山的举动十分赞赏,但他又冷静地分析了不利的因素。董必武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乡音,神情严肃地说:“目前时局紧张,对我们十分不利,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眼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动员一切爱国力量,实行全民抗战,挽救我们伟大的民族……”
和董必武分手后,朱蕴山会见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李宗仁早已熟知朱蕴山在家乡父老中深孚众望,所以他也极力邀请朱蕴山回安徽工作。朱蕴山虽然大计已定,但仍从董老那里领略到了韬略,为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便对李宗仁说:“要我回去,得有个条件:你们五路军必须和八路军联合抗日,我才能回去。”李宗仁当即爽快地答应了朱蕴山的条件。
1938年2月,李宗仁以安徽省主席的名义,陪同朱蕴山回到亦安城,在颛顼之子皋陶受封的土地上,成立了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员会)。李宗仁在大会上,作了一次倾向于团结抗战的演说,公开承认“国民党对不起安徽人民”,宣布“‘动员会’由老先生(指朱蕴山)出来主持”。
不久,李宗仁离开六安赴徐州长官公署任所。名义上他仍挂着“动委会”主任委员的头衔,但实际上已经由担任总务部长职务的朱蕴山代理主任委员了。
在我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朱蕴山根据董必武的建议,团结了一大批爱国的地方进步力量在“动委会”内部工作。如省府财政厅长曾任“动委会”副主任委员,还有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动委会”组织干部沈子修、宣传部长光明甫和后勤部长常潘候等。
当时我党在这个公开合法的民众机构里,在这些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以“动委会”的名义成立了40多个抗日工作团,容纳了数百名抗日爱国青年和一批共产党员。就是在“动委会”上层机关里任职的负责干部中,也有不少共产党员,有的甚至是党的负责干部。如“动委会”总干事张劲夫,当时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还有总务部主任干事史益吾,也是共产党员。董必武派来的共产党员周新民,朱蕴山安排他担任了组织部副部长,掌管人事大权。这些同志运用合法身份为我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8年5月,董必武率队经六安检查大别山一带的抗日民主运动情况,了解新四军高敬亭支队的问题。当时国民党右派势力十分嚣张,经常挑衅,与我军闹摩擦。为了不引起反动派的注意,董必武这次行动格外谨慎。他在城里秘密会见了朱蕴山,又把共产党员詹运生和李相符介绍给朱蕴山。詹运生后来担任了省“动委会”训练班副主任。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董必武请朱蕴山利用“动委会”这一合法机构为党保存干部,以迎接民族解放高潮的到来。在这期间,在“动委会”工作的地下党员中,还有担任省“动委会”直属工作团团长的冯纪新;省二十四工作团团长陈克坚,副团长宋立明,三十五工作团团长蒋奎,副团长张承云(女)等。这些久经考验的同志,一个个都工作得非常出色。有的在后来的流血斗争中,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董必武还召集了安徽地下党的负责人,并请朱蕴山一起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书,并针对安徽的抗日斗争形势,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当时参加这个会议的有20多人,省工委书记彭康和省妇委书记孙以瑾也出席了会议。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安徽省的民众救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潮风起云涌,席卷大地。各地都相继组织起人民武装力量,壮大了抗日队伍。六安县抗日人民自卫军第八大队,寿县皖北人民自卫军郑抱真部,这两支近2000人的队伍,都先后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在那艰苦的岁月,朱蕴山为抗日奔走呼号,颠沛流离于四方,家境窘迫,生活十分清苦,常常是入不敷出,以至后来竟依靠典当家业度日。有时还要担惊受怕,需随时提防着反动派的明枪暗箭,时时刻刻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但这位坚强的爱国志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却从不为高官厚禄所惑,长期与我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几十年如一日,其高风亮节,实在令人钦佩。
朱蕴山在后来的一首回忆当年清贫生活和斗争生涯的诗中,不无风趣地写道: 腰悬当票两三张,辛苦年年孰敢当。
留与儿孙做纪念,家贫从不羡豪强。
如今董必武、朱蕴山两位革命先躯已名垂青史,他们之间做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做朋友的佳话也将流芳千古。
“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董必武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乐意和老百姓交朋友,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曾把一封封信、一首首诗,悄悄地从北京寄到海南岛的一位无党派人士——中学教师唐虞政家里。这件事过去却少为人知……
1957年2月,董必武到海南岛各地视察和访问,在海口市参观五公祠时,就题了一首《游五公祠》诗:
苏公祠并五公祠,唐宋人文已在兹。
李赵兴亡千百载,丹心尚有海湖知。
董必武游海南的诗在《南方日报》发表后,唐虞政读了深受感动,便写了一封信给董必武,附和诗二首,其中一首写道:“喜闻董老谒公祠,一片丹心旅到兹。第一楼中添正气,海南世事雅传知。”董必武当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接到信和诗后,便亲自复信,并附一首和诗:
虞政先生:
拙作承和甚感!深情雅韵,见于字里行间。珠玉在前,拙句更乏味矣。再酬一绝,仍乞哂政!
悄然曾谒五公祠,一瓣心香只念兹。何事报端传独句,竟蒙儋耳雅人知。
董必武
七月三十日
唐虞政得信后,读到“珠玉在前,拙句更乏味矣”,深感董必武德高望重还这么谦虚。他细细品味“竟蒙儋耳雅人知”的诗句便自号为“儋耳雅人”(儋耳是儋县古名)。他整夜难以入睡,写信给董必武问好,又附了一首诗。
此后,唐虞政两次致函奉和董必武的诗。1962年4月中旬,唐虞政忽然收到董必武一封厚厚的信,拆开来看,还有董必武一张照片是赠给唐虞政留念的。唐虞政看后就像杜甫说的一样:“漫卷诗书喜欲狂。”董必武的复信写道:
虞政先生:
接您去年十二月三日的信又几个月了,因病休养,诸多废事,甚歉!
承和我《写在辛亥革命回忆录前面》的五绝句甚好,已嘱抄付辛亥革命历史资料委员会以备采录……(略)收信不复,失礼之至,烦向其他几位诗人代致歉意!
您题赠毛主席的诗画未收到复信,因他在外时多,曾否寓目,不得而知。
儋耳雅人的称号,足下当之无愧。看此信后也写了五律一首另纸录陈,并希哂正!
足下精于绘事,真一多才多艺人也!贱影一帧奉上存念,请察收。炭画费事,不敢请也。专复,顺候文安!
董必武
四月十五日
唐君儋耳秀,不愧雅人称。
体脑皆劳动,情怀有爱憎。
读书能得间,习画不逾绳。
非昔黎歌比,余音杳杳应。
董必武因病休养,几个月后还没有忘记复信,而且写得那么详细、恳切;儋县还有几位喜欢写诗的人,董必武也不忘问候,还亲赠照片;信后还附诗一首,亦非一般应酬之作。董必武如此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令唐虞政深深感动。
经过这几次通信、和诗以后,两人的友谊和交情,一步步转向深入。唐虞政也将自己的照片和一些海南产品寄赠董必武,这是“礼尚往来”。董必武于1962年7月9日复信道:
……4月27日信早已收到,因本人出京,未即奉复。
尊照奕奕有神,健康活泼,心情愉快,可想而知!鄙人年过七六,精力就衰,今年更不如昔,身居高位,未能为国家多作点事,耿耿于怀,不无渐沮;惟见身强力壮如君辈者各地都有,生龙活虎,正在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私衷仍抱乐观。……
这不是一般的通信问好,而是真挚的谈心。董必武刚写完这封信,又收到唐虞政寄来的礼物。他不得不再补写一封短信,内容极其精采:
信刚写毕,承寄海南珍品已到,此何敢当!足下工薪所入不丰,支销若此,得毋负累耶?本不应收,然五千里外寄来,却之不恭,只好愧领,并谢!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必武又及
七月九日
唐虞政此时寄给董必武什么礼物呢,据了解原来是他为董必武绘的一幅画像,椰制品一件,“海南风光”5件,苏东坡祠全景和东坡笠屐图各一幅。唐虞政想,董必武是会收下的,因为不是什么鲍参翅肚名贵食物。董必武不收而把它退回,是不近人情,但要郑重声明:“此后千恳不再寄他物,以重我罪”。
收受老百姓敬赠的一些文化纪念品,也感到“有罪”,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崇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