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材料现身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fi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的新态
  主流观点之一认为“铋”的名称起源于德语,即白色物质,后被15世纪的矿工以讹传讹;另一个常被提到的说法则认为它来自阿拉伯语的拉丁字母,意思是“像锑一样”。无论如何,目前广被认可的是,它现今的英语名称沿用1530年对其鉴定后提出的拉丁名。不过,也有人认为是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在1526年命名的。总之,“铋”之名的真正来历已经迷失在历史长河中。
  此前,人们发现铋质脆易碎,导电性也极差,且还有轻微毒性,所以在竞争激烈的材料世界中并不突出,更遑论与铜、硅或锂这些高科技行业的佼佼者比肩。铋可用于治肠胃炎的抗酸剂、化妆品、焊料、润滑剂、颜料、合金,甚或在半导体中也能见到。简言之,都不是特别高端的应用领域……然而在基础研究方面,这个名字来头颇为神秘的元素别具魅力。铋之所以得到研究,是因为它在强磁场中具有显著的量子特性,这必将推动材料科学界的新一轮革命。铋可能是周期表中最奇特和最被低估的元素之一。它理应是绝缘体,却有一定的导电性。科学家以为其原子核是稳定的,但事实上它有着极弱的放射性。当研究人员视其为正常的导体时,它却又呈现出一些超导性质。
  如今,铋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拓扑属性。拓扑学是研究几何体形变的数学分支,使用拓扑学来研究材料的想法诞生于1960年,不过拓扑绝缘体的概念只能回溯到2000年,首例拓扑绝缘体直到2008年才在實验室里被制造出来:该化合物包含锑和铋。早在2012年的时候,科学家刚开始研究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它具有如此特性。现在证明,发现已久的铋晶体是一种新材料类别——二阶拓扑绝缘体——的“首席代表”。“拓扑绝缘体”这个术语近十几年来常被材料物理学家挂在嘴边,甚至引起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重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相关领域的三位研究者。因为关于拓扑物态的科学发明已在工业界掀起过多次革命,如20世纪60年代的硅电子产品、20世纪80年代的复合材料和20世纪90年代的超导体。关于物质的新电子态,并没有多少直观简洁的表述。实际上,这个领域研究的是“自旋轨道耦合”“能带反转”之类的量子内容。为避免迷失在量子迷宫中,下面只描述铋的宏观特性。
  能够“越狱”的电子
  我们知道,拓扑绝缘体是晶体,像硅、金刚石或盐一样,它们的原子都遵循一定方式重复排列,这种有序的结构赋予了晶体特殊的物理性质。比如可用作导体的铜,其原子在晶体结构的连接中能释放各自的电子,形成所谓的“自由电子气体”,正是自由电子的运动保障了导电性。直到拓扑绝缘体被发现,人们一直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类型的材料:导体和绝缘体。但是,拓扑绝缘体的内部是绝缘的,它的边缘却能导电。
  内部绝缘,表面导电——这听上去很简单的差异却使得拓扑绝缘体与普通绝缘体之间有了质的不同,因为其表面的独特电流也和金属铜之类导体内部的电流则完全不一样。拓扑绝缘体内部的静态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子能够越过“障碍”。通常情况下,晶体内部会有排列混乱的无序区域、多出的原子、杂原子等晶格缺陷。在拓扑绝缘体内,如果电子移动途中遇到晶格缺陷,它们不会像在寻常导体里那样发生偏转或扩散,而是“视若无睹”般地穿过这些晶格缺陷……在常规导体中,自由电子以无序的方式移动。电子自旋可以是任意方向,且电子遇到杂原子时也会发生偏转。但是,在拓扑绝缘体中,电子自旋垂直于电流方向,导致电子被驱赶到晶体表面——这不仅使得电子流动更顺畅,也帮助它们避开了内部的杂原子。在铋晶体中,电子同时在晶体内部和表面上被加以驱赶,最终在晶体的棱边上聚集。因此,尽管在寻常导体中,电子会与无序区域的原子摩擦产热从而耗散能量,但在拓扑绝缘体中,晶格缺陷无碍电子的流动,所以能以最小的损耗在晶体边缘传导电流。换句话说,电能的传输将变得几乎没有热损耗,而热损耗恰是阻碍微处理器小型化的原因。
  突然消失的热损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电力开销中有50% 是为了冷却规模庞大的计算机集群,试想:没有热损耗的电子元器件能带来多么大的利益?很快,在相关企业着手制造拓扑绝缘体的同时,对它们的理论研究揭示了这些独特性质的源头:与晶体原子属性相关联的量子现象和相对论的特定结合。这能在局部产生强电场的重原子,对于以百分之一光速运动的电子,受相对论效应影响,它们就如同与电子运动同向的磁场。结果,电子自旋这一量子属性赋予了电子本身一根“磁针”,其朝向总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这也有利于电子的流动。最终,晶体的静态重原子创造的磁场规律性地贯穿电流全路径,将自由电子往边缘赶,且始终维持电子自旋的方向有利于它们移动。
  电子自旋和其运动之间的耦合使得电子流动有个优势方向:遭遇排列混乱的区域时,它们不会发生偏转、反射或扩散,因为在晶格缺陷不是太多的情况下,电子只能保持原本的方向,除非其自旋被改变。而铋晶体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迫使电流流向晶体的棱边。其实,在理论文献确认其可能性之前,科学家早就发现了铋的这种现象。此前,已知的拓扑绝缘体都是一阶的,其特征是电流存在于较物体本身少一个维度的界面:当物体是三维的,电流流经物体的各个面;而如果是几乎平面的物体,那电流只流经各个棱边。
  新一轮材料革命
  过去,铋的研究一度被束之高阁,至少纯铋如此,因为理论上来说,它不是一阶拓扑绝缘体。而现在,科学家发现它实际上是二阶拓扑绝缘体,即电流沿着比物体少两个维度的路径流动。也就是说,在一个铋的立方体中,电流仅存在于立方体的棱上。
  理论上,只要在这种晶体上刻蚀出“电路板”,便能让电流无热损耗地经过。当然,这一现象目前仅在低温真空环境下得以实现,而且需要极其精细的工序。这种限定在二阶拓扑绝缘体棱边的电流依然遵循着和一阶拓扑绝缘体相同的量子定律。这是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决定的:晶体核心的静态原子似乎会连续两次把自由电子往边缘赶,直至后者都集中在棱边……而一支由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最近研究发现,铋其实也是一阶拓扑绝缘体,不过仅限于某个非常特殊的晶体表面——这又开辟了一个新概念,即晶体拓扑学。拓扑绝缘体领域刚刚开始萌芽,而铋已被奉为其中最具前景的材料。令人期待的是,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以及铋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原本在元素周期表中并不起眼的金属,未来即将掀起材料科学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本文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以及GDP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均衡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用新型授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和挤出效应。由此,本文提出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保障体系等建议,为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旅行……这些都充满了新鲜与冒险。而在这其中,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大概最为特别,美妙得如夏日水蜜桃散发的香气,又时常让人不安、不知所措,就如桃子那毛茸茸的外表,让人瘁乎乎的。同时,这颗桃子还充满了神秘与禁忌,就像
期刊
近日,一种名叫红火蚁的小蚂蚁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2021年3月,红火蚁已由南向北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为了对付这种蚂蚁,农业农村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等九部门专门建立了协作联防工作机制,启动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  红火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蚂蚁,它为什么值得国家如此重视?如果我们遇到了红火蚁,又该怎么办呢?  一路平推,所到之处无敌手  2004年,我国
期刊
过去总以为,对我而言, “共产党员”只是与头衔无关、与荣誉相连的一个身份。事实上,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正守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用热情与诚意推动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他们,从不遥远。  我的阿姨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党员。她主动加入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他乡,向疾病缠身的人们伸出友善的臂膀。生长在城市的她,突然来到了坦桑尼亚偏远的村落,面对蚊蚋横行、尘土四起的环境和器械
期刊
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石柱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要成为你自己啊。”我们长大的过程,也正是一个不断地认识自己、建构自己的过程。但是,这个“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我想,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的路上,最可怕的不是我们看不见自己,而是我们容易被外在的期待和评价牵着走,比如“你太内向了”,比如“你怎么这样敏感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