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曾经帝王的行宫,在清代时期就受到历代皇帝的欢迎。每逢夏季,皇帝都会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承德避暑山庄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开工到竣工足足花了90年,历经了康熙、雍正及乾隆三朝。由于引发联军侵华,咸丰帝曾经带着大臣们到承德避暑山庄避难。清朝的衰败也导致了山庄的败落。现已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的5A级旅游景点。经历过历史洗礼的承德避暑山庄,其周围的寺庙已经成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寺庙群。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
【中图分类号】K87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承德避暑山庄的面积是颐和园面积的两倍,同作为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的规模更大,景致更多,共筑有72景,有我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因为自然、人为等因素,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避暑山庄的建筑园林代表了中国清朝时期的创造力,是我国很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的现存问题入手,简单分析文物保护所需做的事项。以期在文物保护上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承德避暑山庄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
承德避暑山庄在我国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地位,山庄依山而建,形成独特的风格,没有紫禁城的雍容华贵,更多的是朴素淡雅,体现了自然之美。在造型上,它结合南方和北方的建筑优势,采用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将南建筑特色融为一体。但由于气候、法律法规和人为的一些因素,让承德避暑山庄的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一)自然原因造成的破坏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气候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大。这样的气候情况导致建筑文物的风化程度和速度加快。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的恶劣天气、环境污染对文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雾霾、酸雨、PM2.5等给文物带来的损害不容小觑,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中一部分是木质文物,这部分文物非常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虫子和火的影响,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文物变形、腐蚀、被氧化,可能再也不能修复过来。所以针对文物保护类型,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及保护措施,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
(二)过度开发及游客破坏
承德避暑山庄的名号日益响亮,慕名而去的游客日益增多,逐渐超过了环境承载量,加上山庄的生态本身较为脆弱,其受到的破坏就越严重。如在国假期间,游客众多,景区的接待压力非常大,无疑增加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同时,一些游客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建筑物进行有意识的破坏。对门扇上的雕花图案没有保护意识,在柱子、石碑等上刻画文字,损坏前人留下的真迹等恶劣行为。不仅影响其他游客的观赏,文物修复工作也很难进行。此外,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不考虑山庄的环境承载力,毫无顾忌地对山庄进行开发,违章建筑、违法行为横行。不仅对景观和环境是一种破坏,这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对山庄文物构成直接威胁。
(三)文物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忽略了文物保护法规的完善。当前,我国缺乏文物保护工作的明确实施条例,还没有一套系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文物法律法规。由于我国文物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此外,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法律规范,直接地导致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也是情理之中。推进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文物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三、承德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文物中承载了历史、文化和文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个灿烂的明珠。它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建筑记录。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就急需解决现存问题。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相关组织结构
文物保护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保护为主,修护为辅”。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事,而非简单几个人的工作。文物保护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做好该工作需要有专职机构,明确机构职能,细化分工,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避暑山庄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但组织结构对避暑山庄的保护力度还可以加大。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可以避免相关文物受到伤害。组织之间和部门之间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共同将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位。同时,加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关系。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导致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早在1953年,国家文化部颁布了《关于保护热河承德古建筑及文物通知》,作为保护文物和打击文物破坏者的依据。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规范,是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力保证,明确分工、奖惩分明,做到在源头上杜绝了逃避和推诿情况的产生。加大奖惩力度,对于故意毁坏文物者,进行坚决打击;对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同时加大文物破坏成本。不断宣传文物保护工作,让人们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三)加强承德避暑山庄的治理工作
加强对山庄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也是对文物的一种间接保护。严格按照景区条例进行管理。对于破坏景观、乱扔乱丢或者开山挖石的情况进行严厉批评,明确规定景区内禁止砍伐、胡乱开发、建造违规建筑、破坏植被等。加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做好保护宣传工作,使人们对《文物保护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机制,从消防、安保和中心控制室等各个环节中把握,做好突发安全应急预案和联动管理机制。必须将安全工作做到位,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承德避暑山庄的工作人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工程来重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一种预防、保护为一体的体制机制。定期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核测试通过之后才能上岗,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唤起对工作的激情,主动承担起义务与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既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又是文物保护的宣传人员。形成一支素质高、接地气的文物保护队伍。
(四)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保护就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我国文物保护理论是基于西方文物保护理论而来。需要经过“本土化”的转换,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背景。对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复工作中,一般坚持“原真性”“最少干预”和“可识别性”的原则。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物多数为木质结构,其整体性修复难度更大。有一建筑角落损坏,都有可能牵连整栋建筑,往往一修就是大修。坚持的“可辨识性”修复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它会受到古董买卖行的修复需求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恢复文物完整性和美感的理念可能直接以当下社会审美来决定,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影响了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和自身原真性。
四、结束语
承德避暑山庄经过历史的洗礼留存下来,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导致山庄文物遭到损坏。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的不到位和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导致对景区进行过度开发,不文明游客行为增多。人们需要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不破坏、不旁观。加强对避暑山庄的综合治理,山庄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做好文物的修复工作,还原山庄本身面貌,让承德避暑山庄这一瑰宝继续光彩夺目。引导我国文物保护方向,提升我国文物保护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艳飞.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才智,2015(2):285.
[2]林翠华.试分析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5(11):69-70.
[3]金胤.历史文物保护要避免“亡羊”——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受伤”之后[J].中华建设,2011(8):32-33.
[4]薛辉,杜晓冬.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以承德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2):108-110.
[5]焦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与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227-228.
[6]丁艳飞.试分析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黑龙江史志,2014(23):75.
作者简介:尉欣(1980-),女,河北省承德市,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
【中图分类号】K87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承德避暑山庄的面积是颐和园面积的两倍,同作为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的规模更大,景致更多,共筑有72景,有我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因为自然、人为等因素,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避暑山庄的建筑园林代表了中国清朝时期的创造力,是我国很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工作的现存问题入手,简单分析文物保护所需做的事项。以期在文物保护上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承德避暑山庄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
承德避暑山庄在我国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地位,山庄依山而建,形成独特的风格,没有紫禁城的雍容华贵,更多的是朴素淡雅,体现了自然之美。在造型上,它结合南方和北方的建筑优势,采用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将南建筑特色融为一体。但由于气候、法律法规和人为的一些因素,让承德避暑山庄的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一)自然原因造成的破坏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气候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大。这样的气候情况导致建筑文物的风化程度和速度加快。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的恶劣天气、环境污染对文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雾霾、酸雨、PM2.5等给文物带来的损害不容小觑,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中一部分是木质文物,这部分文物非常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虫子和火的影响,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文物变形、腐蚀、被氧化,可能再也不能修复过来。所以针对文物保护类型,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及保护措施,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
(二)过度开发及游客破坏
承德避暑山庄的名号日益响亮,慕名而去的游客日益增多,逐渐超过了环境承载量,加上山庄的生态本身较为脆弱,其受到的破坏就越严重。如在国假期间,游客众多,景区的接待压力非常大,无疑增加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同时,一些游客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建筑物进行有意识的破坏。对门扇上的雕花图案没有保护意识,在柱子、石碑等上刻画文字,损坏前人留下的真迹等恶劣行为。不仅影响其他游客的观赏,文物修复工作也很难进行。此外,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不考虑山庄的环境承载力,毫无顾忌地对山庄进行开发,违章建筑、违法行为横行。不仅对景观和环境是一种破坏,这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对山庄文物构成直接威胁。
(三)文物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文物保护力度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忽略了文物保护法规的完善。当前,我国缺乏文物保护工作的明确实施条例,还没有一套系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文物法律法规。由于我国文物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此外,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法律规范,直接地导致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也是情理之中。推进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文物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三、承德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文物中承载了历史、文化和文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个灿烂的明珠。它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建筑记录。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就急需解决现存问题。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相关组织结构
文物保护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保护为主,修护为辅”。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事,而非简单几个人的工作。文物保护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做好该工作需要有专职机构,明确机构职能,细化分工,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避暑山庄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但组织结构对避暑山庄的保护力度还可以加大。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可以避免相关文物受到伤害。组织之间和部门之间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共同将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位。同时,加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关系。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导致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早在1953年,国家文化部颁布了《关于保护热河承德古建筑及文物通知》,作为保护文物和打击文物破坏者的依据。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规范,是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力保证,明确分工、奖惩分明,做到在源头上杜绝了逃避和推诿情况的产生。加大奖惩力度,对于故意毁坏文物者,进行坚决打击;对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同时加大文物破坏成本。不断宣传文物保护工作,让人们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三)加强承德避暑山庄的治理工作
加强对山庄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也是对文物的一种间接保护。严格按照景区条例进行管理。对于破坏景观、乱扔乱丢或者开山挖石的情况进行严厉批评,明确规定景区内禁止砍伐、胡乱开发、建造违规建筑、破坏植被等。加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做好保护宣传工作,使人们对《文物保护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机制,从消防、安保和中心控制室等各个环节中把握,做好突发安全应急预案和联动管理机制。必须将安全工作做到位,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承德避暑山庄的工作人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工程来重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一种预防、保护为一体的体制机制。定期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核测试通过之后才能上岗,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唤起对工作的激情,主动承担起义务与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既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又是文物保护的宣传人员。形成一支素质高、接地气的文物保护队伍。
(四)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保护就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我国文物保护理论是基于西方文物保护理论而来。需要经过“本土化”的转换,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背景。对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复工作中,一般坚持“原真性”“最少干预”和“可识别性”的原则。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物多数为木质结构,其整体性修复难度更大。有一建筑角落损坏,都有可能牵连整栋建筑,往往一修就是大修。坚持的“可辨识性”修复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它会受到古董买卖行的修复需求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恢复文物完整性和美感的理念可能直接以当下社会审美来决定,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影响了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和自身原真性。
四、结束语
承德避暑山庄经过历史的洗礼留存下来,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导致山庄文物遭到损坏。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的不到位和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导致对景区进行过度开发,不文明游客行为增多。人们需要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不破坏、不旁观。加强对避暑山庄的综合治理,山庄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做好文物的修复工作,还原山庄本身面貌,让承德避暑山庄这一瑰宝继续光彩夺目。引导我国文物保护方向,提升我国文物保护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艳飞.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才智,2015(2):285.
[2]林翠华.试分析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5(11):69-70.
[3]金胤.历史文物保护要避免“亡羊”——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受伤”之后[J].中华建设,2011(8):32-33.
[4]薛辉,杜晓冬.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以承德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2):108-110.
[5]焦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与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227-228.
[6]丁艳飞.试分析避暑山庄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黑龙江史志,2014(23):75.
作者简介:尉欣(1980-),女,河北省承德市,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