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向人民承诺,为人民履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民生关切的一种积极回应,彰显出一个执政党的为民宗旨和责任担当。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最终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际的实践活动,需要有人真正去做。作为社会群体的优秀分子,广大党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岗位、生活区域内,率先垂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引领文明风尚
文明风尚的发育程度,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世世代代和谐友好相处,积淀下厚重的文明遗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广大党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在社会生活中以德服人,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模范。
一要传播先进文化。共产党员应充分发挥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科学引导作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带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崇尚民主法治,坚决反对和破除所谓“潜规则”对人的束缚。
二要知荣辱明是非。这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当下,那些热爱祖国、服务群众、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人,被认为“思想落伍”了。那些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人,却被认为是“时尚前卫”。共产党员必须坚决抵制这种“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现象,自觉成为文明风尚的带头人。
二、融洽人际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员应当成为调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物质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比如在经济交往中,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自觉遵守市场准则,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实施公平竞争,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友好合作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在处理思想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社群关系。在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要以“让世界充满爱”的广阔胸怀净化人们的灵魂,感化人们的思想。在家庭,要赡养老人,尊敬长辈,教育子女,关爱兄弟姐妹;在社区,要加强同邻里、街坊、乡亲的交往和交流,尊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在单位,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忠于职业操守
忠于“爱岗敬业、尽心尽责”的职业操守,立足于工作岗位尽心尽责,通过优质高效的职业成绩体现自身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要求。没有勤于劳作的建筑工人,高楼大厦就不可能拔地而起;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宏大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忠于职业操守,在普通的职业岗位上尽心尽力,变“要我工作”为“我爱工作”,变“想我工作”为“我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建设和谐社会有所贡献。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在科研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两弹一星”不可能实验成功;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身为湖南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就不可能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就不会“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社会分工和社会运转将陷入瘫痪,和谐社会就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
四、关心服务群众
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竭尽全力地为民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因此,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是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党员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努力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代表群众,不要背离群众。
二要依靠群众,不要藐视群众。
三要亲近群众,不要疏远群众。
四要关心群众,不要漠视群众。
五要教育群众,不要迁就群众。
在现实行为中,农村党员要发挥“双带”作用,带领周围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跑市场搞经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城镇社区党员要积极参加义务服务组织,用一技之长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企业党员要用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影响一个岗位,带动一个班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要踊跃投入扶贫帮困活动,用爱心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维护社会稳定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党员要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参与群防群治。面对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多做因势利导的工作。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破坏社会安定的行为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大胆斗争,坚决抵制。
主动化解内部矛盾。党员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和风细雨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正确反映社情民意。社情民意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热切关注社情民意。党员是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联络员。党员要多与群众交心谈心,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要与群众特别是与困难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企所盼,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况。
伟大见于平凡,只有对平凡工作的负责,才能铸就伟大事业的辉煌;过程重于结果,只有对过程的努力与专注,才能享受结果带来的快乐。“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只要共產党员能够在平凡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享受到和谐社会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委政法委)
一、引领文明风尚
文明风尚的发育程度,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世世代代和谐友好相处,积淀下厚重的文明遗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广大党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在社会生活中以德服人,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模范。
一要传播先进文化。共产党员应充分发挥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科学引导作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带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崇尚民主法治,坚决反对和破除所谓“潜规则”对人的束缚。
二要知荣辱明是非。这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当下,那些热爱祖国、服务群众、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人,被认为“思想落伍”了。那些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人,却被认为是“时尚前卫”。共产党员必须坚决抵制这种“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现象,自觉成为文明风尚的带头人。
二、融洽人际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员应当成为调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物质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比如在经济交往中,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自觉遵守市场准则,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实施公平竞争,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友好合作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在处理思想的社会关系时,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社群关系。在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要以“让世界充满爱”的广阔胸怀净化人们的灵魂,感化人们的思想。在家庭,要赡养老人,尊敬长辈,教育子女,关爱兄弟姐妹;在社区,要加强同邻里、街坊、乡亲的交往和交流,尊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在单位,要团结同事,尊敬领导,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忠于职业操守
忠于“爱岗敬业、尽心尽责”的职业操守,立足于工作岗位尽心尽责,通过优质高效的职业成绩体现自身先进性,是共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要求。没有勤于劳作的建筑工人,高楼大厦就不可能拔地而起;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宏大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忠于职业操守,在普通的职业岗位上尽心尽力,变“要我工作”为“我爱工作”,变“想我工作”为“我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建设和谐社会有所贡献。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在科研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两弹一星”不可能实验成功;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身为湖南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就不可能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就不会“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没有忠诚的职业精神,社会分工和社会运转将陷入瘫痪,和谐社会就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
四、关心服务群众
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竭尽全力地为民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因此,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是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党员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努力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代表群众,不要背离群众。
二要依靠群众,不要藐视群众。
三要亲近群众,不要疏远群众。
四要关心群众,不要漠视群众。
五要教育群众,不要迁就群众。
在现实行为中,农村党员要发挥“双带”作用,带领周围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跑市场搞经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城镇社区党员要积极参加义务服务组织,用一技之长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企业党员要用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影响一个岗位,带动一个班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要踊跃投入扶贫帮困活动,用爱心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维护社会稳定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党员要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参与群防群治。面对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多做因势利导的工作。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破坏社会安定的行为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大胆斗争,坚决抵制。
主动化解内部矛盾。党员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和风细雨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正确反映社情民意。社情民意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热切关注社情民意。党员是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联络员。党员要多与群众交心谈心,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要与群众特别是与困难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企所盼,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况。
伟大见于平凡,只有对平凡工作的负责,才能铸就伟大事业的辉煌;过程重于结果,只有对过程的努力与专注,才能享受结果带来的快乐。“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只要共產党员能够在平凡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享受到和谐社会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