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本文分析了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用爱心培养爱心,用心灵浇灌心灵,用热情点燃热情,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尝试用不同的钥匙打开学生充满求知欲的心灵之锁。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要从小学做起,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要关注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尤其要对班级里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上有困难、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就是教师们所说的“学困生”加以重视。
一、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我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许多。总的来说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学校、家庭、个人的多方因素累积而成,其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教师、家长常说,某某学生不喜欢学习,其实仔细分析其心理,我认为许多因素值得关注。我发现这样几种心理现象较为普遍:
1.他们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学习成绩差,与群体落差大,家长埋怨,教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失败定势”的心理暗示,对学习也就丧失了信心。
2.他们具有胆怯心理。由于一开始在学习上遇到小困难不敢向教师或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时间长了就形成恶性循环。
3.他们都承受着心理压抑。在学习时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导致心理压抑。
4.他们都有隋性心理。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所以学习上不肯用功,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5.他們多少都有逆反心理。常常受到批评、指责和嘲讽,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6.他们受生理、心理发育限制,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问题,不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缺少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因而造成诸多的知识漏洞,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一种自尊感。”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可见,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一)用师之爱,开学之心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拥抱学生,才能让“学困生”解开心中胆怯、压抑之“锁”,让“学困生”敞开心扉。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接近他们,与“学困生”进行定期谈话,了解他们的一些隋况,并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足够的关心;还可以在课间制造一些机会,与他们玩一些积极、健康的游戏,以营造一个互相合作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面前不再害怕,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再紧张,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快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爱上学习。
(二)自我暗示,树立信心
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许多“学困生”形成“失败定势”的原因。启发诱导他们找出最初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败,分析其疑点和问题的症结,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让他们树立自我的信心。教师可以在每次分配给“学困生”学习任务时,都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暗示:以前我认为自己笨,是错误的,现在老师说我不笨,只要我认真去做,肯定能做好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小小的闪光点就大肆表扬,或者他们的答案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乐意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不断消除“失败定势”的影响,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
(三)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有些“学困生”成绩差,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懒惰、学习习惯不好。针对这些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发展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学习过程中,结合学习内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创设一些情景,多做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此外,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提醒他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学中重视他们的每一次的参与、成功,即使是作业、学习态度、上课发言中的点滴进步,都应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能力和态度,使他们体会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还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在家庭中多督促,以构成教育合力,这才能帮助他们克服懒散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合力教育
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孤僻,并伴有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活动时间主动找他们谈心,平时在学习、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平等地与其交流给他们以宽容的态度,还可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动员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无所顾虑地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更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树立信心,将满腔热情投入其中,用爱心和耐心拨动心弦,巧妙疏导,就一定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
(责编:张欣)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要从小学做起,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要关注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尤其要对班级里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上有困难、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就是教师们所说的“学困生”加以重视。
一、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我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许多。总的来说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学校、家庭、个人的多方因素累积而成,其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教师、家长常说,某某学生不喜欢学习,其实仔细分析其心理,我认为许多因素值得关注。我发现这样几种心理现象较为普遍:
1.他们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学习成绩差,与群体落差大,家长埋怨,教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失败定势”的心理暗示,对学习也就丧失了信心。
2.他们具有胆怯心理。由于一开始在学习上遇到小困难不敢向教师或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时间长了就形成恶性循环。
3.他们都承受着心理压抑。在学习时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导致心理压抑。
4.他们都有隋性心理。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所以学习上不肯用功,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5.他們多少都有逆反心理。常常受到批评、指责和嘲讽,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6.他们受生理、心理发育限制,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问题,不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缺少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因而造成诸多的知识漏洞,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一种自尊感。”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可见,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一)用师之爱,开学之心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拥抱学生,才能让“学困生”解开心中胆怯、压抑之“锁”,让“学困生”敞开心扉。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接近他们,与“学困生”进行定期谈话,了解他们的一些隋况,并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足够的关心;还可以在课间制造一些机会,与他们玩一些积极、健康的游戏,以营造一个互相合作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面前不再害怕,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再紧张,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快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爱上学习。
(二)自我暗示,树立信心
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许多“学困生”形成“失败定势”的原因。启发诱导他们找出最初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败,分析其疑点和问题的症结,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让他们树立自我的信心。教师可以在每次分配给“学困生”学习任务时,都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暗示:以前我认为自己笨,是错误的,现在老师说我不笨,只要我认真去做,肯定能做好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小小的闪光点就大肆表扬,或者他们的答案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乐意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不断消除“失败定势”的影响,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
(三)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有些“学困生”成绩差,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懒惰、学习习惯不好。针对这些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发展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学习过程中,结合学习内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创设一些情景,多做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此外,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提醒他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学中重视他们的每一次的参与、成功,即使是作业、学习态度、上课发言中的点滴进步,都应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能力和态度,使他们体会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还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在家庭中多督促,以构成教育合力,这才能帮助他们克服懒散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合力教育
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孤僻,并伴有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活动时间主动找他们谈心,平时在学习、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平等地与其交流给他们以宽容的态度,还可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动员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无所顾虑地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更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树立信心,将满腔热情投入其中,用爱心和耐心拨动心弦,巧妙疏导,就一定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