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马萍珠小姐,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剪纸社社务委员,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琼海市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当代青少年书画家联谊会会员。2008年,获得“琼海十大傑出青年”称号,同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参加团中央举办的“与祖国共奋进青春梦想”活动並荣获提名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的才艺展示,被评为“世博之星”。
刀味与纸感,玲珑剔透;传统与创新,匠心传承。马萍珠小姐,众人口中的“袖珍姑娘”,用小小的身躯绘出了不平凡的艺术人生。艺术於她,是希望所在,是激励她前进的动力。她热爱绘画,从碳粉画到工笔国画、剪纸画等,潛心自学不同画种,以传统为基调,以生活为题材,用手工的力量,创作出一幅幅有生命力、有故事且令人回味的纸画作品。
以纸画为友活就要活得有意义
马萍珠小姐的父亲是嘉积电影院海报画师,自5岁起,她就开始接触绘画。或许是源於家庭氛围的熏陶,又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还有对色彩线条的敏感,画画於年少时期的马萍珠,是一项可以糅合童真乐趣和审美意识的娱乐。自此,她与画悄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和其他同龄人学画目的不一样,我是为了今後更好地生存。”马萍珠小姐言,她5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停止发育,再也长不高了,同时由於骨头缺钙,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自那时起,每天陪伴她的便是轮椅和拐杖。
即使是在身體抱恙的情况下,谈起画画,马萍珠小姐的脸上也总闪烁着这样的乐观。在父亲的建议下,她决定自学感兴趣的工笔国画和碳粉画。然而,没有艺术院校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没有专业书籍的点拨指导,自学初期,她完全不知要从何下手,但坚强的她不甘於向现实低头,最终一步一步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工笔国画,色重色轻在笔头上一看便知,线是其筋骨,勾得好不好,用笔準确与否是关键。在父亲严格系统的训练下,为将工笔国画的线画好,她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练一小时毛笔字,一笔一划,这个动作重复成上百上千次。碳粉画,色重色轻全在手上功夫,更讲究一气呵成,所以只要有閒暇时间,她都在书桌前训练正确的笔法与技巧。这都为她以後开展街头画像奠定下了牢固的基础。
街头画像,对马萍珠小姐而言,是历练,也是经验。回望那段时期,儘管遭受冷落与质疑,但她仍以真诚和热情去为客人作画,“黑白分明、光线柔和、画面细腻逼真”,是客户拿到碳粉人物画像後给予她的真实评价,那一刻,她收获了自信和尊重。绘画让她感到自豪,除了让她学会一技之长,还能让她攒钱买画具及画册书籍。她认为,只有仔细研读书中所教的每一个实例、每一种画法、每一个技巧,才能逐步在学习内容上进行由初级学习、中级训练到高级创作的一个全过程。
一幅作品之所以有深刻、感人的艺术表现,在於它是一种具有创
造性的艺术活动。学得怎麽样?画得好不好?着色是否恰当?马萍珠小姐心中没数,几经思虑,决定向杂誌社、报社投稿。为了作品能被刊登和录用,她更加用心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从原先一幅幅投稿作品石沉大海,到後来被多家纸媒刊登,其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只有马萍珠小姐自知。当收到作品稿费的那一刻,她坚定地认为:只要有梦想,自强者胜。
生病休学,自学绘画,街头谋生、投稿纸媒……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起起伏伏後,马萍珠小姐便打定主意:“这辈子要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有意义地活着,快乐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传统要有朴实的艺术表现
左手剪纸,右手画画,成为马萍珠小姐的一种生活方式。擅长剪纸,源於她对於传统精髓、艺术魅力的喜爱,如何发扬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在她看来,手工是最有力量的表现形式。
1993年6月,她创作的剪纸作品《中日友好》入选中日美术交流展,荣获银盃奖,並被日本太阳美术馆收藏。一时间,这位来自海南琼海的19岁“袖珍姑娘”成为了海内外剪纸迷关注的焦点。
她喜爱工笔国画,可她更爱剪纸画,热衷於用剪纸画讲故事。在其中,她得到了认可、奖励和鼓舞,可现实卻又给她狠狠的一击。1994年,她的脚痛得很厉害,痛得都下不了床,只能依靠轮椅来进行日常生活,街头画像无法继续,只好随着家人从小镇搬到乡下生活。那一段时期,她无比煎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学会了思考,试着静下心来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真实地将所见所闻所想呈现在画纸上。
年轻的马萍珠小姐已经展露出过人的剪纸天赋,她的作品先後在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展出並多次获奖。1995年,在於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美术展上展出的《民族大团结》,是她的第一幅以民族人物代表为主创的剪纸作品。时隔两年後,她的剪纸作品《喜迎回归》参加团中央举办的“遇仙盃——迎香港回归美术展”並获得铜盃奖,受邀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荣誉的背後,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钻研上,纳人之长,补己之短。自学,並非仅仅是盲目地埋头苦学,而是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优秀的人,大师级的工笔国画艺术家傅明和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像这样的学习机会,马萍珠小姐无比珍惜。
“勾线钉头鼠尾,组织线条要讲究,背景最好用淡墨勾,注意虚实关係。”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她都谨记於心,並在实践中运用。如,慎选毛笔,注重提高笔尖勾线的技巧,以给画面增强骨感;再如,创作《仕女进行曲》,她开始还以为小巧玲珑的扇子好,在一步步酙酌中,後才理解了老师所说的“扇子要画大的意境”等。 数年的乡下生活,那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地方给她无数的创作灵感。在她的作品集中,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环境下的动、植物的成长状态,其中以鱼为题材的作品居多,她笔下的鱼,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对此,她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式,她说她多年来坚持画同一种物,好处是能很快地在原点上找到可以改进的缺点。
有对比,才有进步。每个时期画的作品,都有每个时期的满意度,但回过头去看看,並非是最满意的,卻又捨不得丢棄。“去年画的人物画构图,拿底稿出来进行修改,最容易发现问题,可减少创作失误。”马萍珠小姐说,因为,那是前进路上的足跡。
手艺者怀抱一颗匠人的心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女性从事剪纸艺术工作的都不在少数,因为剪纸画相比於其他的艺术来说,真是个精细活,剪纸画於马萍珠小姐而言,她的创作关键词离不开“灵动”和“真实”。
走进马萍珠小姐所居住的“萍珠艺苑”,迎面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纸墨香,这里也是她进行创作与分享的工作室,画板、纸、墨、毛笔、剪刀,一套一套的工具整齐地分类排放着。她透露,普通一幅剪纸画从初始到完成,需耗时一个多月,包括构图、创作、剪纸、改稿、修饰等,工序比较繁琐细緻,因此,创作,必须要收起那颗躁动的心。
要想创作出触动心弦的作品,马萍珠小姐说,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後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马萍珠小姐的作品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不造作、不矫情、不夸张,每件作品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题材不一,有温暖的亲情、浓厚的风土人情、大自然万物的生长等,不同的创作都有着属於她个人视野的解读。
如,《福娃迎奥运》《龙迎奥运》《千手观音》是马萍珠小姐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当获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时,她的心愿就是办画展捐赠北京残奥会。最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举办了个人画展並成功展出了自创的102幅作品。再如,剪纸画《黎族风情》,是她创作的以地方特色为题材的风土人情作品,真实还原生活细节,这对剪法要求极高。丝绣画《貓咪戏蝶》,从貓咪的形态、眼神,再到身上的毛髪,无不体现创作者的用心,将动物之间嬉戏的欢乐也生动表现出来,这也是她创作至今最为满意的刺绣作品。
在马萍珠小姐的随笔小记中,她这样谈论画画和剪纸:“中国的传统艺术最磨练人的耐性,底稿也马虎不了,画一模一样的边缘有点费神,尤其是剪纸艺术,精细的剪纸创作起来难度有点大,但那蜗牛爬行式的过程是享受的。”
勿忘初心 期待传统剪纸艺术走近大众
在海南当地,马萍珠小姐在剪纸画领域小有名气,但她卻始终低调谦虚,在她看来,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创作绘画之餘,她喜爱看报、读书、上网。
“上网後才发现,无论是画法还是技巧,自己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知识与经验是书本上没有的。”为获取更多的艺术资讯,马萍珠小姐攒钱买电脑,自学基本的办公软件、图片软件。她与时下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在不同的聊天平台以画会友,结识了许多来自国内外不同行业的好朋友。
马萍珠小姐为人积极乐观,乐於分享。她的作品与她的为人一样,阳光向上,吸引了一大批喜爱她的剪纸画迷,其中一部分为来自於当地中小学校的学生。在创作閒暇期,她会接受学校的邀请,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分享个人生活经历、创作经验、剪纸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接受过他人的帮助,马萍珠小姐的内心充满感恩,一直渴望用藝术的方式回馈社会。如今,她正在编写网络版剪纸教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让更多热爱剪纸的爱好者有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她透露,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计划出版一本剪纸画教材,让传统的剪纸艺术走近大众,这是她的愿望,也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马萍珠小姐的内心,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世界:热爱生命,快乐创作,尽情地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中。在她的纸画的艺术人生中,就是这样一路寻来,绘画着、感恩着、坚持着……
马萍珠小姐,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剪纸社社务委员,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琼海市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当代青少年书画家联谊会会员。2008年,获得“琼海十大傑出青年”称号,同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参加团中央举办的“与祖国共奋进青春梦想”活动並荣获提名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的才艺展示,被评为“世博之星”。
刀味与纸感,玲珑剔透;传统与创新,匠心传承。马萍珠小姐,众人口中的“袖珍姑娘”,用小小的身躯绘出了不平凡的艺术人生。艺术於她,是希望所在,是激励她前进的动力。她热爱绘画,从碳粉画到工笔国画、剪纸画等,潛心自学不同画种,以传统为基调,以生活为题材,用手工的力量,创作出一幅幅有生命力、有故事且令人回味的纸画作品。
以纸画为友活就要活得有意义
马萍珠小姐的父亲是嘉积电影院海报画师,自5岁起,她就开始接触绘画。或许是源於家庭氛围的熏陶,又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还有对色彩线条的敏感,画画於年少时期的马萍珠,是一项可以糅合童真乐趣和审美意识的娱乐。自此,她与画悄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和其他同龄人学画目的不一样,我是为了今後更好地生存。”马萍珠小姐言,她5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停止发育,再也长不高了,同时由於骨头缺钙,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自那时起,每天陪伴她的便是轮椅和拐杖。
即使是在身體抱恙的情况下,谈起画画,马萍珠小姐的脸上也总闪烁着这样的乐观。在父亲的建议下,她决定自学感兴趣的工笔国画和碳粉画。然而,没有艺术院校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没有专业书籍的点拨指导,自学初期,她完全不知要从何下手,但坚强的她不甘於向现实低头,最终一步一步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工笔国画,色重色轻在笔头上一看便知,线是其筋骨,勾得好不好,用笔準确与否是关键。在父亲严格系统的训练下,为将工笔国画的线画好,她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练一小时毛笔字,一笔一划,这个动作重复成上百上千次。碳粉画,色重色轻全在手上功夫,更讲究一气呵成,所以只要有閒暇时间,她都在书桌前训练正确的笔法与技巧。这都为她以後开展街头画像奠定下了牢固的基础。
街头画像,对马萍珠小姐而言,是历练,也是经验。回望那段时期,儘管遭受冷落与质疑,但她仍以真诚和热情去为客人作画,“黑白分明、光线柔和、画面细腻逼真”,是客户拿到碳粉人物画像後给予她的真实评价,那一刻,她收获了自信和尊重。绘画让她感到自豪,除了让她学会一技之长,还能让她攒钱买画具及画册书籍。她认为,只有仔细研读书中所教的每一个实例、每一种画法、每一个技巧,才能逐步在学习内容上进行由初级学习、中级训练到高级创作的一个全过程。
一幅作品之所以有深刻、感人的艺术表现,在於它是一种具有创
造性的艺术活动。学得怎麽样?画得好不好?着色是否恰当?马萍珠小姐心中没数,几经思虑,决定向杂誌社、报社投稿。为了作品能被刊登和录用,她更加用心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从原先一幅幅投稿作品石沉大海,到後来被多家纸媒刊登,其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只有马萍珠小姐自知。当收到作品稿费的那一刻,她坚定地认为:只要有梦想,自强者胜。
生病休学,自学绘画,街头谋生、投稿纸媒……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起起伏伏後,马萍珠小姐便打定主意:“这辈子要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有意义地活着,快乐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传统要有朴实的艺术表现
左手剪纸,右手画画,成为马萍珠小姐的一种生活方式。擅长剪纸,源於她对於传统精髓、艺术魅力的喜爱,如何发扬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在她看来,手工是最有力量的表现形式。
1993年6月,她创作的剪纸作品《中日友好》入选中日美术交流展,荣获银盃奖,並被日本太阳美术馆收藏。一时间,这位来自海南琼海的19岁“袖珍姑娘”成为了海内外剪纸迷关注的焦点。
她喜爱工笔国画,可她更爱剪纸画,热衷於用剪纸画讲故事。在其中,她得到了认可、奖励和鼓舞,可现实卻又给她狠狠的一击。1994年,她的脚痛得很厉害,痛得都下不了床,只能依靠轮椅来进行日常生活,街头画像无法继续,只好随着家人从小镇搬到乡下生活。那一段时期,她无比煎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学会了思考,试着静下心来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真实地将所见所闻所想呈现在画纸上。
年轻的马萍珠小姐已经展露出过人的剪纸天赋,她的作品先後在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展出並多次获奖。1995年,在於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美术展上展出的《民族大团结》,是她的第一幅以民族人物代表为主创的剪纸作品。时隔两年後,她的剪纸作品《喜迎回归》参加团中央举办的“遇仙盃——迎香港回归美术展”並获得铜盃奖,受邀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荣誉的背後,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钻研上,纳人之长,补己之短。自学,並非仅仅是盲目地埋头苦学,而是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优秀的人,大师级的工笔国画艺术家傅明和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像这样的学习机会,马萍珠小姐无比珍惜。
“勾线钉头鼠尾,组织线条要讲究,背景最好用淡墨勾,注意虚实关係。”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她都谨记於心,並在实践中运用。如,慎选毛笔,注重提高笔尖勾线的技巧,以给画面增强骨感;再如,创作《仕女进行曲》,她开始还以为小巧玲珑的扇子好,在一步步酙酌中,後才理解了老师所说的“扇子要画大的意境”等。 数年的乡下生活,那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地方给她无数的创作灵感。在她的作品集中,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环境下的动、植物的成长状态,其中以鱼为题材的作品居多,她笔下的鱼,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对此,她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式,她说她多年来坚持画同一种物,好处是能很快地在原点上找到可以改进的缺点。
有对比,才有进步。每个时期画的作品,都有每个时期的满意度,但回过头去看看,並非是最满意的,卻又捨不得丢棄。“去年画的人物画构图,拿底稿出来进行修改,最容易发现问题,可减少创作失误。”马萍珠小姐说,因为,那是前进路上的足跡。
手艺者怀抱一颗匠人的心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女性从事剪纸艺术工作的都不在少数,因为剪纸画相比於其他的艺术来说,真是个精细活,剪纸画於马萍珠小姐而言,她的创作关键词离不开“灵动”和“真实”。
走进马萍珠小姐所居住的“萍珠艺苑”,迎面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纸墨香,这里也是她进行创作与分享的工作室,画板、纸、墨、毛笔、剪刀,一套一套的工具整齐地分类排放着。她透露,普通一幅剪纸画从初始到完成,需耗时一个多月,包括构图、创作、剪纸、改稿、修饰等,工序比较繁琐细緻,因此,创作,必须要收起那颗躁动的心。
要想创作出触动心弦的作品,马萍珠小姐说,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後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马萍珠小姐的作品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不造作、不矫情、不夸张,每件作品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题材不一,有温暖的亲情、浓厚的风土人情、大自然万物的生长等,不同的创作都有着属於她个人视野的解读。
如,《福娃迎奥运》《龙迎奥运》《千手观音》是马萍珠小姐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当获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时,她的心愿就是办画展捐赠北京残奥会。最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举办了个人画展並成功展出了自创的102幅作品。再如,剪纸画《黎族风情》,是她创作的以地方特色为题材的风土人情作品,真实还原生活细节,这对剪法要求极高。丝绣画《貓咪戏蝶》,从貓咪的形态、眼神,再到身上的毛髪,无不体现创作者的用心,将动物之间嬉戏的欢乐也生动表现出来,这也是她创作至今最为满意的刺绣作品。
在马萍珠小姐的随笔小记中,她这样谈论画画和剪纸:“中国的传统艺术最磨练人的耐性,底稿也马虎不了,画一模一样的边缘有点费神,尤其是剪纸艺术,精细的剪纸创作起来难度有点大,但那蜗牛爬行式的过程是享受的。”
勿忘初心 期待传统剪纸艺术走近大众
在海南当地,马萍珠小姐在剪纸画领域小有名气,但她卻始终低调谦虚,在她看来,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创作绘画之餘,她喜爱看报、读书、上网。
“上网後才发现,无论是画法还是技巧,自己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知识与经验是书本上没有的。”为获取更多的艺术资讯,马萍珠小姐攒钱买电脑,自学基本的办公软件、图片软件。她与时下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在不同的聊天平台以画会友,结识了许多来自国内外不同行业的好朋友。
马萍珠小姐为人积极乐观,乐於分享。她的作品与她的为人一样,阳光向上,吸引了一大批喜爱她的剪纸画迷,其中一部分为来自於当地中小学校的学生。在创作閒暇期,她会接受学校的邀请,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分享个人生活经历、创作经验、剪纸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接受过他人的帮助,马萍珠小姐的内心充满感恩,一直渴望用藝术的方式回馈社会。如今,她正在编写网络版剪纸教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让更多热爱剪纸的爱好者有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她透露,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计划出版一本剪纸画教材,让传统的剪纸艺术走近大众,这是她的愿望,也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马萍珠小姐的内心,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世界:热爱生命,快乐创作,尽情地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中。在她的纸画的艺术人生中,就是这样一路寻来,绘画着、感恩着、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