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祠堂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的象征,它记载一个宗族的兴衰,历经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祠堂利用不合理,受到自然、人为、社会、经济等原因影响。祠堂室内空间“活化”,需要尊重历史文化、保证持续利用、注重实用需求和紧跟时代潮流。重点要因地制宜,“活化”过程的成本控制和室内空间侧重于文化场所的利用。
关键词:祠堂;室内空间;活化
一、祠堂相关概念
“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指特定的祭祀场所。到宋代,祠堂开始走进老百姓家,具有家庙性质。明代嘉靖皇帝颁布“联宗立庙”诏令,民间有声望之人多建祠立庙,祠堂发展迅速。到了民国初期,祠堂已经发展演变成为族人聚集的精神活动场所,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私塾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文化的浸入使得祠堂原有的功能逐渐削弱。
纵观祠堂发展历史,祠堂既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的象征,又是宗族文化的载体。它记载一个宗族的兴衰,历经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祠堂一直保持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民间建筑的典范。
概括来说,我国祠堂:一是作为祭祀场所,承担着祭祖的仪式与制定,发挥着增强宗族凝聚力的作用;二是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强化了全族人员的家族意识和观念;三是作为活动中心,起到了调解同族纠纷、纳税赋税、赈济等功能;四是全族议事商讨的主要场所。
二、祠堂利用不合理原因
1.自然原因。祠堂建筑具有一定的歷史感,常年受到风雨侵蚀,其屋脊、外墙、门楼、门面、挑梁、框槛、檐柱等外部建筑均受不同程度的毁坏;门窗、格扇、梁架、墙壁等室内空间也因潮湿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祠堂遭受自然损坏情况较为严重,修复难度较大。
2.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人为破坏。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以扫“四旧”为由,破坏了诸多祠堂,尤其是祠堂内部空间的木雕、石雕等被当作封建迷信破坏。此外,面积较大的祠堂还被当地工场占用,墙体甚至都被拆除,已改变了祠堂原有的面貌。
3.社会原因。祠堂产生的根系在于传统的宗族组织与传统文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祠堂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尤其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阶段,祠堂的文化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祠堂社会功能的丧失。
4.经济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祠堂延续后代的功能属性不复存在,族内关系越来越淡化,祠堂逐渐湮没在城市的时代变迁中。
5.思想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变革之中,特别是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侵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虚无”等价值观冲击着祠堂等传统文化,其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狭隘。
三、祠堂室内空间“活化”原则
祠堂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对祠堂室内空间进行活化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实际情况,深入调研,保证活化的作用。其一般要遵循四点原则:尊重历史文化、保证持续利用、注重实用需求和紧跟时代潮流。要达到这样的设计目的:与乡村积极融合,祠堂继续在当代乡镇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良性发展,祠堂找到适合自身功能属性。
1.尊重历史文化
祠堂“旧”,是针对其建筑年限而言。“旧”不是其缺点,而是祠堂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在祠堂的活化过程中,一定要守“旧”,保留其最原始的特征,这是室内活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设计时,一方面需要考虑祠堂材料方面的使用,保证新的材料使用与原有祠堂材料的兼容性,仿造的旧感需要在视觉感官上达到统一的效果,最忌造成现代工艺与古代工艺极大差别。例如,在祠堂墙体的修复中,可以考虑使用仿青砖,以此还原祠堂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2.保证持续利用
祠堂自身是一个良性的建筑系统。要达到其使用的持续性,需要注重祠堂生态性的保护,必须要走可持续设计,贯彻绿色设计的理念。第一,在设计时,应对祠堂室内进行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在不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前提下,探索一个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能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气候、土壤、装饰材料、木结构等因素的设计方案,充分保证室内空间中的保温、纳凉、通风、采光和损耗等。第二,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提高使用年限,通过活化,获取收益,用以日常的消耗和后期维护。
3.注重实用需求
祠堂如需在当代恢复昔日的光彩,赋予其新的实用功能显得非常重要。祠堂本身是一个较大的空间,并且归集体所有,其空间共享可以进一步增加人们情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人与人交往的壁垒。从另一个意义而言,祠堂活化的价值就在于加强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的交互。所以,在设计中首要任务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查和考虑人的需求,深入挖掘其使用价值,从实用性出发,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多渠道使得祠堂成为休息区、交流学习区等。
4.紧跟时代潮流
祠堂活化需与时俱进。具体到祠堂室内空间的“活化”,则是指设计师需要将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等跟上时代的脚步和潮流。紧跟时代,说到底就是祠堂要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融合起来,老百姓的生活变了,祠堂的“活化”就需要跟上老百姓变化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祠堂“活化”设计重点
活化的侧重点在于祠堂空间的合理利用而不是停留在怎样保护祠堂,保护意味着无利用,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祠堂文化的流失,通过祠堂空间这个载体来传播祠堂文化。简而言之,设计思维侧重点主要考虑三方面:因地制宜,“活化”过程的成本控制,室内空间侧重于文化场所的利用。
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空间结构、材料和功能上都要因地制宜。
首先,祠堂空间结构的因地制宜体现在设计测绘时发现祠堂原始布局结构,除了需修复的区域,其他区域是否存在无法变动的情况,后期“活化”室内空间时还是要结合最初的空间结构,保证稳固性为前提,实用性为目的。其次,在空间功能的因地制宜上,活化过程中先考虑结构是否合理,然后根据需求定功能,空间功能的因地制宜主要表现在用在哪和怎么用的层面上,有个别祠堂结构保留完整,后期不需要改变太多墙体结构,在“活化”空间的设计思路中还是要以功能属性为导向。例如祠堂室内墙角处有地沟,如果把它移去则增加成本与人力成本,在设计初可以根据祠堂结构将地面抬升,使地沟空间可以为后期利用,可以蓄水养鱼或水仙等植物。再次,在材料的因地制宜上,祠堂室内空间的“活化”不是大面积使用新材料,而是选用同一时期或属性颜色相近的材料,材料的因地制宜是指结合当地有限资源来满足施工要求。比如有的祠堂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材料运输造成成本开支过大,而山区占据木材较多优势,在后期“活化”室内空间时则可多使用木材料替代部分砖材料。
2.侧重文化利用
众所周知,祠堂不仅拥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民俗价值和旅游价值。祠堂不要封闭,闭塞的建筑物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祠堂需要敞开,让祠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出去,发挥其文化价值。然而,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祠堂往往沦为商业卖场,并没有建立在文化的传承之上。在祠堂空间的合理利用上,需要政府、老百姓及其社会力量更多的赋予其文化严肃性。
3.控制成本
祠堂空间一般都较宽敞,大面积的“活化”施工势必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损耗。祠堂活化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一是要严格预算,尤其是资金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科学优化功能分区。二是祠堂活化的目的不是闲置,不是拆东补西,而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节省成本开支,避免出现使用性破坏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秋香,陈志华.宗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吴宗敏.城市一般性古建筑改造利用的设计探讨——以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3.
作者简介
李芳,女,湖南省长沙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室内照明设计。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祠堂;室内空间;活化
一、祠堂相关概念
“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指特定的祭祀场所。到宋代,祠堂开始走进老百姓家,具有家庙性质。明代嘉靖皇帝颁布“联宗立庙”诏令,民间有声望之人多建祠立庙,祠堂发展迅速。到了民国初期,祠堂已经发展演变成为族人聚集的精神活动场所,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私塾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文化的浸入使得祠堂原有的功能逐渐削弱。
纵观祠堂发展历史,祠堂既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的象征,又是宗族文化的载体。它记载一个宗族的兴衰,历经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祠堂一直保持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民间建筑的典范。
概括来说,我国祠堂:一是作为祭祀场所,承担着祭祖的仪式与制定,发挥着增强宗族凝聚力的作用;二是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强化了全族人员的家族意识和观念;三是作为活动中心,起到了调解同族纠纷、纳税赋税、赈济等功能;四是全族议事商讨的主要场所。
二、祠堂利用不合理原因
1.自然原因。祠堂建筑具有一定的歷史感,常年受到风雨侵蚀,其屋脊、外墙、门楼、门面、挑梁、框槛、檐柱等外部建筑均受不同程度的毁坏;门窗、格扇、梁架、墙壁等室内空间也因潮湿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祠堂遭受自然损坏情况较为严重,修复难度较大。
2.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人为破坏。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以扫“四旧”为由,破坏了诸多祠堂,尤其是祠堂内部空间的木雕、石雕等被当作封建迷信破坏。此外,面积较大的祠堂还被当地工场占用,墙体甚至都被拆除,已改变了祠堂原有的面貌。
3.社会原因。祠堂产生的根系在于传统的宗族组织与传统文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祠堂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尤其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阶段,祠堂的文化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祠堂社会功能的丧失。
4.经济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祠堂延续后代的功能属性不复存在,族内关系越来越淡化,祠堂逐渐湮没在城市的时代变迁中。
5.思想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变革之中,特别是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侵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虚无”等价值观冲击着祠堂等传统文化,其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狭隘。
三、祠堂室内空间“活化”原则
祠堂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对祠堂室内空间进行活化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实际情况,深入调研,保证活化的作用。其一般要遵循四点原则:尊重历史文化、保证持续利用、注重实用需求和紧跟时代潮流。要达到这样的设计目的:与乡村积极融合,祠堂继续在当代乡镇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良性发展,祠堂找到适合自身功能属性。
1.尊重历史文化
祠堂“旧”,是针对其建筑年限而言。“旧”不是其缺点,而是祠堂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在祠堂的活化过程中,一定要守“旧”,保留其最原始的特征,这是室内活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设计时,一方面需要考虑祠堂材料方面的使用,保证新的材料使用与原有祠堂材料的兼容性,仿造的旧感需要在视觉感官上达到统一的效果,最忌造成现代工艺与古代工艺极大差别。例如,在祠堂墙体的修复中,可以考虑使用仿青砖,以此还原祠堂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2.保证持续利用
祠堂自身是一个良性的建筑系统。要达到其使用的持续性,需要注重祠堂生态性的保护,必须要走可持续设计,贯彻绿色设计的理念。第一,在设计时,应对祠堂室内进行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在不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前提下,探索一个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能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气候、土壤、装饰材料、木结构等因素的设计方案,充分保证室内空间中的保温、纳凉、通风、采光和损耗等。第二,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提高使用年限,通过活化,获取收益,用以日常的消耗和后期维护。
3.注重实用需求
祠堂如需在当代恢复昔日的光彩,赋予其新的实用功能显得非常重要。祠堂本身是一个较大的空间,并且归集体所有,其空间共享可以进一步增加人们情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人与人交往的壁垒。从另一个意义而言,祠堂活化的价值就在于加强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的交互。所以,在设计中首要任务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查和考虑人的需求,深入挖掘其使用价值,从实用性出发,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多渠道使得祠堂成为休息区、交流学习区等。
4.紧跟时代潮流
祠堂活化需与时俱进。具体到祠堂室内空间的“活化”,则是指设计师需要将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等跟上时代的脚步和潮流。紧跟时代,说到底就是祠堂要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融合起来,老百姓的生活变了,祠堂的“活化”就需要跟上老百姓变化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祠堂“活化”设计重点
活化的侧重点在于祠堂空间的合理利用而不是停留在怎样保护祠堂,保护意味着无利用,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祠堂文化的流失,通过祠堂空间这个载体来传播祠堂文化。简而言之,设计思维侧重点主要考虑三方面:因地制宜,“活化”过程的成本控制,室内空间侧重于文化场所的利用。
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空间结构、材料和功能上都要因地制宜。
首先,祠堂空间结构的因地制宜体现在设计测绘时发现祠堂原始布局结构,除了需修复的区域,其他区域是否存在无法变动的情况,后期“活化”室内空间时还是要结合最初的空间结构,保证稳固性为前提,实用性为目的。其次,在空间功能的因地制宜上,活化过程中先考虑结构是否合理,然后根据需求定功能,空间功能的因地制宜主要表现在用在哪和怎么用的层面上,有个别祠堂结构保留完整,后期不需要改变太多墙体结构,在“活化”空间的设计思路中还是要以功能属性为导向。例如祠堂室内墙角处有地沟,如果把它移去则增加成本与人力成本,在设计初可以根据祠堂结构将地面抬升,使地沟空间可以为后期利用,可以蓄水养鱼或水仙等植物。再次,在材料的因地制宜上,祠堂室内空间的“活化”不是大面积使用新材料,而是选用同一时期或属性颜色相近的材料,材料的因地制宜是指结合当地有限资源来满足施工要求。比如有的祠堂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材料运输造成成本开支过大,而山区占据木材较多优势,在后期“活化”室内空间时则可多使用木材料替代部分砖材料。
2.侧重文化利用
众所周知,祠堂不仅拥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民俗价值和旅游价值。祠堂不要封闭,闭塞的建筑物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祠堂需要敞开,让祠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出去,发挥其文化价值。然而,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祠堂往往沦为商业卖场,并没有建立在文化的传承之上。在祠堂空间的合理利用上,需要政府、老百姓及其社会力量更多的赋予其文化严肃性。
3.控制成本
祠堂空间一般都较宽敞,大面积的“活化”施工势必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损耗。祠堂活化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一是要严格预算,尤其是资金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科学优化功能分区。二是祠堂活化的目的不是闲置,不是拆东补西,而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节省成本开支,避免出现使用性破坏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秋香,陈志华.宗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吴宗敏.城市一般性古建筑改造利用的设计探讨——以广州青云书院艺术馆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3.
作者简介
李芳,女,湖南省长沙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室内照明设计。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