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游戏的触发
2020年开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如同择人而吞的洪水,防止病毒洪水的决堤,是当下全国人民应战的核心主题;广州市内各地区各街道各社区都在设置一个“入口”和“出口”的防疫保护区。疫情常态化防护也是重启未来的契机。
在中三班,小维在餐后活动,用笔努力地画画写写,小手比划着什么,正在和小愉说着疫情期间幼儿园周围路口和街道的管控 。看着他们画的“防控布局图”充满童趣和歪歪扭扭的符号,多么像一幅迷宫。真好,可以以这个为契机,让孩子们玩玩走迷宫的游戏。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由浅入深的迷宫图,让孩子们在餐后,自由活动的时候,或自己或三三两两结群,手指在迷宫图上“忙碌”,非常专注。有一次,柏悦在一筐积木前,手里拿着一块块积木,在小柜子上拼砌了一个小型迷宫,得到我的赞许后,自主的时间,孩子就会拉着我的手,看他们画的或拼砌的迷宫。用积木、积塑通过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来呈现各种“迷宫”。甚至在体育自主活动中,孩子们还会在操场自己动手用各种体育器械“做”迷宫。
游戏前—“小球真好玩”引发的谈话。
我看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拼砌迷宫的视频和作品,发现他们在平面上拼砌的迷宫,在行距上是不均衡的,所以建构的美感稍微欠缺。而这个刚好可以利用乐高积木中“底板”来引导孩子们。经过一段思考,我决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开展乐高游戏“小球真好玩”。
我:“小球想在这块底板上走迷宫,最重要是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要让小球从入口进去”“小球能通过过道”“小球转弯也要通过。”
我:“对!这个主意很对,小球必须能通过所有的过道,但是,我们怎样知道小球能通过呢?”
这时候,晓青麻利地用两块乐高积木按在底板上说:“让我试试。”
晓青拿着小球通过了“入口”。
我:“迷宫所有过道之间的距离要和“入口”一样吗?为什么?”
在区域活动中,活动前的谈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班的幼儿,通过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小球”来拓展谈话内容,逐步引导幼儿确定主题,理解难点,再进行自主搭建。而不是老师来教幼儿如何搭建,或者分配每位幼儿搭什么,这不仅剥夺了幼儿自主权,更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二、游戏中—做合格的观察者,适时介入指导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利用乐高用围合、垒高、平铺一些简单的技巧进行搭建。幼儿之间的交流少,多是各自进行搭建。搭建比较随心所欲,搭建前只有大致的搭建愿望,没有具体目标与计划,搭建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有细节的表现,能力中等的幼儿能注意通道之间的行距,能力弱的幼儿就是想到哪里搭到哪里。
实际上,在建构活动中,对幼儿建构游戏进行指导,必须在尊重幼儿主体性地位和结合建构游戏的特点的前提下,遵循和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不能单一以幼儿搭建的作品好不好,漂不漂亮作为幼儿游戏水平高低的标准。我关注的是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注程度、坚持性等各方面的表现。以此来作为介入指导的契机,促进幼儿发展水平。而介入指导最重要的就是适时两个字。着急的介入指导,往往会打断幼儿的思路,无形的使幼兒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做。而错过了介入指导的时机,就会令需要指导的幼儿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提高。
在本次主题建构游戏“小球真好玩”系列活动中,当幼儿主动求助、发生冲突、危险的情况下,我立刻介入,通过重复,重构幼儿的语言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通过充当传话筒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或者在幼儿专注力、持续性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介入指导。
三、游戏后—分享、自己的经验点评、总结,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游戏后的谈话是游戏不可缺少的环节。中班独有的年龄特点,他们语言发展水平能支持他们参与讨论和分享。所以,在中班结束的谈话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想法和运用的技巧。以孩子为主导,帮助幼儿选择个别重点来进行分享总结。
四、回顾、解决—再次触发游戏
针对中班幼儿的记忆特点,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即便当时解决了,下次游戏时由于幼儿对上次游戏映像的淡化,也许经验还得不到提升。所以,上次游戏的部分问题会留到第二次活动前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回顾、解决。
五、不断投放新材料,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得到持续性发展
幼儿不断的游戏中,我会适时地投入新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求,才能使幼儿能够对游戏始终保持参与探索的欲望与兴趣。
在多次的建构活动中,因为栏杆、小人像、不同大小的小球、底板等乐高的投放,孩子们搭建的迷宫各式各样,大的,小的,上楼梯的,上斜坡的,隧道式的,围栏式的,能上能下的,平行式的。在搭建好的迷宫里,滚动穿过的时候,孩子们会拿各式的球去试试同伴的迷宫,因为各迷宫的过道不一样,孩子们总是会发生碰撞,常常会发生冲突。这时,我并没有立刻规定他们必须怎么做。因为,孩子们对老师的规定、制止并不能起到长期有效的作用。所以,在新的一次区域时间时,我投放了“出口”、“入口”、“保养”、“维护中”等简单的标志在乐高建构区。幼儿发现新标志,探讨用法,尝试加入游戏中,我们多次开展“小球真好玩”为主题的乐高建构游戏,幼儿因为材料的变化增加,始终保持着对游戏的热情。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游戏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大。孩子们建构游戏依然在一日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游戏水平以及能力提升并不是的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游戏开展,教师也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解读、支持,才能提升幼儿的发展水平,也才能促进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积木建构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的思想” (DBA160251)子课题“乐高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创新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2020年开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如同择人而吞的洪水,防止病毒洪水的决堤,是当下全国人民应战的核心主题;广州市内各地区各街道各社区都在设置一个“入口”和“出口”的防疫保护区。疫情常态化防护也是重启未来的契机。
在中三班,小维在餐后活动,用笔努力地画画写写,小手比划着什么,正在和小愉说着疫情期间幼儿园周围路口和街道的管控 。看着他们画的“防控布局图”充满童趣和歪歪扭扭的符号,多么像一幅迷宫。真好,可以以这个为契机,让孩子们玩玩走迷宫的游戏。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由浅入深的迷宫图,让孩子们在餐后,自由活动的时候,或自己或三三两两结群,手指在迷宫图上“忙碌”,非常专注。有一次,柏悦在一筐积木前,手里拿着一块块积木,在小柜子上拼砌了一个小型迷宫,得到我的赞许后,自主的时间,孩子就会拉着我的手,看他们画的或拼砌的迷宫。用积木、积塑通过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来呈现各种“迷宫”。甚至在体育自主活动中,孩子们还会在操场自己动手用各种体育器械“做”迷宫。
游戏前—“小球真好玩”引发的谈话。
我看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拼砌迷宫的视频和作品,发现他们在平面上拼砌的迷宫,在行距上是不均衡的,所以建构的美感稍微欠缺。而这个刚好可以利用乐高积木中“底板”来引导孩子们。经过一段思考,我决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开展乐高游戏“小球真好玩”。
我:“小球想在这块底板上走迷宫,最重要是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要让小球从入口进去”“小球能通过过道”“小球转弯也要通过。”
我:“对!这个主意很对,小球必须能通过所有的过道,但是,我们怎样知道小球能通过呢?”
这时候,晓青麻利地用两块乐高积木按在底板上说:“让我试试。”
晓青拿着小球通过了“入口”。
我:“迷宫所有过道之间的距离要和“入口”一样吗?为什么?”
在区域活动中,活动前的谈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班的幼儿,通过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小球”来拓展谈话内容,逐步引导幼儿确定主题,理解难点,再进行自主搭建。而不是老师来教幼儿如何搭建,或者分配每位幼儿搭什么,这不仅剥夺了幼儿自主权,更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二、游戏中—做合格的观察者,适时介入指导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利用乐高用围合、垒高、平铺一些简单的技巧进行搭建。幼儿之间的交流少,多是各自进行搭建。搭建比较随心所欲,搭建前只有大致的搭建愿望,没有具体目标与计划,搭建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有细节的表现,能力中等的幼儿能注意通道之间的行距,能力弱的幼儿就是想到哪里搭到哪里。
实际上,在建构活动中,对幼儿建构游戏进行指导,必须在尊重幼儿主体性地位和结合建构游戏的特点的前提下,遵循和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不能单一以幼儿搭建的作品好不好,漂不漂亮作为幼儿游戏水平高低的标准。我关注的是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注程度、坚持性等各方面的表现。以此来作为介入指导的契机,促进幼儿发展水平。而介入指导最重要的就是适时两个字。着急的介入指导,往往会打断幼儿的思路,无形的使幼兒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做。而错过了介入指导的时机,就会令需要指导的幼儿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提高。
在本次主题建构游戏“小球真好玩”系列活动中,当幼儿主动求助、发生冲突、危险的情况下,我立刻介入,通过重复,重构幼儿的语言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通过充当传话筒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或者在幼儿专注力、持续性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介入指导。
三、游戏后—分享、自己的经验点评、总结,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游戏后的谈话是游戏不可缺少的环节。中班独有的年龄特点,他们语言发展水平能支持他们参与讨论和分享。所以,在中班结束的谈话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想法和运用的技巧。以孩子为主导,帮助幼儿选择个别重点来进行分享总结。
四、回顾、解决—再次触发游戏
针对中班幼儿的记忆特点,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即便当时解决了,下次游戏时由于幼儿对上次游戏映像的淡化,也许经验还得不到提升。所以,上次游戏的部分问题会留到第二次活动前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回顾、解决。
五、不断投放新材料,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得到持续性发展
幼儿不断的游戏中,我会适时地投入新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求,才能使幼儿能够对游戏始终保持参与探索的欲望与兴趣。
在多次的建构活动中,因为栏杆、小人像、不同大小的小球、底板等乐高的投放,孩子们搭建的迷宫各式各样,大的,小的,上楼梯的,上斜坡的,隧道式的,围栏式的,能上能下的,平行式的。在搭建好的迷宫里,滚动穿过的时候,孩子们会拿各式的球去试试同伴的迷宫,因为各迷宫的过道不一样,孩子们总是会发生碰撞,常常会发生冲突。这时,我并没有立刻规定他们必须怎么做。因为,孩子们对老师的规定、制止并不能起到长期有效的作用。所以,在新的一次区域时间时,我投放了“出口”、“入口”、“保养”、“维护中”等简单的标志在乐高建构区。幼儿发现新标志,探讨用法,尝试加入游戏中,我们多次开展“小球真好玩”为主题的乐高建构游戏,幼儿因为材料的变化增加,始终保持着对游戏的热情。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游戏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大。孩子们建构游戏依然在一日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游戏水平以及能力提升并不是的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游戏开展,教师也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解读、支持,才能提升幼儿的发展水平,也才能促进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积木建构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的思想” (DBA160251)子课题“乐高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创新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