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取得实效。而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生活引导想象、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运用感官提高想象、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一、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万不可以“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画作,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二、走進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
三、运用感官提高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的想象。调查表明,大脑信息的80%都来自于视觉,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些感官在艺术想象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激发他们的触觉系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各种各样的气味,激情他们的嗅觉系统。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思想、表达感受,再让同学们利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种感受,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实践表明:运用感官系统的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了解儿童,在生活中萌发想象意识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学生改变思路肯定他们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六、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儿童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学习《鲜花的世界》,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搜寻各种各样的鲜花,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了一些什么颜色、怎样的花、枝叶怎样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投影、电脑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七、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亲身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等,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八、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一、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万不可以“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画作,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二、走進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
三、运用感官提高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的想象。调查表明,大脑信息的80%都来自于视觉,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些感官在艺术想象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激发他们的触觉系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各种各样的气味,激情他们的嗅觉系统。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思想、表达感受,再让同学们利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种感受,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实践表明:运用感官系统的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了解儿童,在生活中萌发想象意识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学生改变思路肯定他们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六、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儿童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学习《鲜花的世界》,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搜寻各种各样的鲜花,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了一些什么颜色、怎样的花、枝叶怎样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投影、电脑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七、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亲身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等,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八、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