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 李念华
新闻:英“记忆冠军”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2008年8只,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英国记忆锦标赛中,31岁的英国男子本·普里德摩尔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成为当仁不让的英国“记忆冠军”。据报道,普里德摩尔在很短时间内记住了818位任意数,在10分钟内记住了7副扑克牌中每张牌的顺序,在5分钟内记住了由930个“0”和“1”组成的二进制码顺序。普里德摩尔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记忆超人”,曾多次在英国本地和世界性的记忆锦标赛中夺取冠军。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贤哲们十分重视记忆力。凭借非凡的记忆,他们能够在众人面前进行激情的演讲,讲述恢弘的史诗,甚至全身心投入激烈的辩论当中。而对现代人而言,尽管所有先前需要我们记忆的信息都可以在高科技便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协助下储存,但仍有许多必须通过我们大脑记忆的信息,让我们知道周遭各种复杂的机械系统是如何运行的,确保我们安全驾车或搭乘公交车,甚至使我们明白在不同场合(比如学校、餐厅、公司的休息室等)应该谈论怎样的话题。一旦遗失了记忆,我们的生活就可能变成一片空白,过去的一切都仿佛不曾存在。
谁都可能成为“记忆之王”
世界记忆锦标赛是目前全球唯一一项以记忆力竞技为主题的赛事。这项赛事最早举办于1991年,首届比赛仅7名参赛选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都大大增强。
参赛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记忆力高手,在3分钟内记忆1副扑克的顺序在他们看来是小菜一碟,不少人甚至能够在一小时之内记忆7副扑克牌和一组700位的超长数字。
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选手要分别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复述数字,记忆随机出现的单词,记忆若干副扑克牌的顺序及扑克牌摆放的位置,背诵诗歌,将人名与相应图片配对,等等。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还不到13岁,最大的甚至超过60岁。他们的职业也有很大的差别,既有普通家庭主妇,也有工程师。
近年来,由于参赛人数急剧增加,大赛组织者将参赛者进行分组,分别设置男子/女子青少年组,男子/女子成年组和男子/女子老年组。最后冠军从任何一组中产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之王”。
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创始人是汤尼·布赞,在记忆竞技领域,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先后出版过一系列图书,《充分利用你的记忆》是其代表作。汤尼说,当初之所以创设世界记忆锦标赛,是因为被热衷记忆游戏的人们所感动和启发。对于参赛者而言,比赛是游戏,更是欢乐的体验。任何人,哪怕是记忆力一度很差劲儿的人,只要通过正确的训练,都有可能成为记忆高手。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是世界记忆锦标赛最引人注目的冠军得主之一,他曾连续8年夺冠。在2002年的比赛中,当54副扑克逐张显示完毕后,他竟凭着瞬间印象准确地描述出2808张扑克牌依次出现的顺序。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记忆大王”并不是天赋极高的人,在校读书期间,他甚至被认为有“诵读困难”。在他自己看来,当时的记忆力在同龄人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考核评语中,他总是被描述为“反应缓慢、注意力不集中”。一位老师甚至批评他“脑子根本记不住任何知识,总是沉湎于白日梦中”。
毕业后他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人。直到30岁时(1987年),他的人生因一个电视节目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这个名为“破纪录”的节目中,多米尼克亲眼看到一名心理诊所的女护士复述一副扑克牌的过程。他在惊诧之余也感到好奇,想知道这位女护士的所为究竟是靠异于常人的天赋,还是靠后天的强化训练。于是,他尝试进行自我训练。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他已经能够在快速逐张浏览之后复述6副扑克牌了。不久,他便开始出现在世界大赛舞台上,并于1994年为自己赢得了第一个“记忆大王”称号。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若干介绍记忆技巧的专著;他游历美国各大赌场,曾在扑克牌游戏中凭借超强记忆以2万美元本金赢得1万美元的博彩。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是连续8次夺冠的多米尼克,在参赛前也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通常,他得在正式比赛前两个月把酒戒掉,同时通过慢跑、打高尔夫球等体育锻炼和服用银杏果、人参等药膳来强化大脑的供氧。在赛前训练期间,他还坚持每天进行记忆的常规训练,包括:连续快速记忆5副扑克,记忆1000个随机数字,复述500个任意口语单词,记忆100个非常见单词,复述诗歌,等等。
刚入道时,多米尼克并没有如此严格详细的赛前训练计划,他更多地是在实践(尤其是失误)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他最终发现,通过联想、设置和想象等方式能极大地提高记忆的效果。以“怎样最快记下购物清单”为例,多米尼克的心得是:将需要记忆的物件通过想象摆放在你最熟悉的环境场景中,然后想象自己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充分调动你能在这条街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包括街边的铺面、各种声响和气味等,然后把购物清单上的物品一一与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当你再次回忆清单时,这些物品就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记忆中。
布赞和多米尼克都鼓励人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强化记忆,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式记忆,将深陷死记硬背的记忆苦海中的人们解救出来。故事式记忆法能让记忆本身变成乐趣,不仅调动了记忆者的分析组织技巧,还使记忆者的想象力、乐感和幽默感等也参与其中,单调的一串串数字有可能变成一系列有趣的轶事,记忆的效果必然有所提高。
布赞特别指出,为了增强记忆力,要尽可能地同时调动左右半脑的资源。人的左脑主要负责处理抽象理性的信息,如顺序、逻辑、推理、数字、单词、演讲等;人的右脑则侧重形象的信息,如想象、色彩、节奏、情感体验、空间意识等。如果在记忆生成的过程中两个半脑都能够充分参与,那么当事人的记忆力一定能够达到令人惊愕的程度。
人的记忆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类: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瞬间记忆能帮助我们记住某个想法或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信息;短期记忆类似于中转站,能把一些全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长期记忆;长期记忆通常存贮着能够保存数月甚至终身都不会忘记的信息。
人之所以会形成记忆,与大脑皮层、丘脑、海马体等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转化有密切关系。每当你学到了新的知识,大脑中不同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便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构建全新的记忆路径。这些记忆路径一旦被再次激活,就最终变成了相关的记忆。
相关链接
与黑猩猩比赛记忆
尽管本·普里德摩尔是记忆力比赛冠军,但2008年初,他在与黑猩猩的记忆比赛中败北。
科学家为揭开黑猩猩与人类的记忆力究竟孰优孰劣,特别组织了一场人猿记忆大赛,科学家让本·普里德摩尔与名为“阿尤穆”的7岁的黑猩猩交手。比
相关链接
怀旧的记忆
电台播放的音乐不是你爱听的,于是你尝试转台。在不同频率转换间,你惊奇地发现:你竟能唱出上世纪80年代所有老歌的歌词。对于研究记忆的专业人士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你的这种表现可能与怀旧记忆有关。
所谓怀旧记忆,特指人在13~18岁阶段所形成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30岁以上的成年人对青春期后期的记忆往往比其他阶段的记忆多,其中既包括更多的语义信息(例如歌词),也包括更多的个人记忆。不少人能够清楚记得自己初次约会所遭遇的尴尬,却无法确切说出最近一次上餐馆是在什么时候。
研究者最初是在一系列实验中偶然发现怀旧记忆的。实验的目的是记录被试者看到客观词汇(如“引擎”)后相应的记忆状况。结果发现,同样看到“引擎”,有的人立刻想到最近一次车子出故障,这属于近期记忆;有的人却回想起第一次开车的情形,这属于早期记忆。研究者发现,被试者所经历过的许多“第一次”记忆,都存放在大脑的怀旧记忆区当中。
目前还没有人能确切解释怀旧记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但它一定形成于我们的自我意识明确之后。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若干“第一次”,其中却只有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意识相一致的记忆得以长久保存。脑组织研究者也认为,人的大脑前叶往往要等到青春期以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脑叶组织的发育与相应时间段的记忆是相关联的。
年龄增长不是记忆衰退的原因
人在步入老年后,记忆力也随之自然减退。诸如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一类的记忆,也许还能够清晰地记得,但关乎自身经历的记忆则开始变得日益模糊。老年人不仅无法像以前那样记住各种细节,有时可能就连上周甚至昨天做过些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科学家希望通过记忆科学的研究,找到延缓或应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英国心理学家德伯纳博士非常推崇“用进废退”哲学。她的研究显示,经常开动脑筋思考或经常练习拼字、填字游戏可以减低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她曾对一位75岁高龄的日本语言大师的大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位老人脑部的神经节点比30岁的农夫(极少从事脑力工作)的还要多,这也就是说,这位老人的记忆力可能超过这位农夫。由此可见,保持适度脑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人的记忆能力。
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发布了一项实验结论,认为人在步入老年之后,过去曾经历过的诸多不如意和种种苦难记忆会渐渐变得模糊。随着人慢慢变老,他们的大脑也会有所选择地将过去不好的回忆过滤掉。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更积极乐观。
研究发现,老年人和小青年相比,回忆积极事物比回忆消极事物的时候要多得多。研究者按年龄将被试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分别让他们观看以人、动物、自然景观和静态物体为内容的图片。有的图片可能引起被试者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有的则不会引起情绪波动。例如,大人带着孩子在海滩看海鸥从头顶掠过的图片会引起人的积极情绪;一对夫妇悲恸地凝视墓地中一块墓碑的图片往往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而自由潜水运动员在下水前检查呼吸设备的图片通常不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在看过一组图片后,研究者统计被试者所能记得的图片数量,并要求被试者从一大堆图片中把他记得的图片找出来。
实验结果显示,上了年龄的人更容易记住积极或中性内容的图片。他们所记住的消极内容的图片不仅在数量上要少得多,且记忆的准确性也要差很多。而年轻人则主要对消极内容的图片有更多更清晰的记忆。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记忆的衰退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科学研究表明,保持适度血糖含量能够有效防止记忆的衰退,而合理膳食和适度锻炼无疑是保持适度血糖含量的最佳途径。
研究人员发现,在瞬间记忆的测试中,血糖含量偏低的老年人的得分往往最少,而他们大脑的海马体(负责学习和记忆生成的器官)也明显比别人小。葡萄糖是人脑运作的重要能量来源。由于糖尿病患者没有能力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并将其输送到相关组织当中进行分解,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记忆衰退。
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还与某些疾病有关。长期酗酒的人往往没有办法记住很多事情;中风会导致记忆受损,连续中风甚至可能导致人脑海马体中储存的所有信息丢失;心脏病发作、吸毒过量或溺水引发的肌体或大脑缺血,往往也会加速记忆力的衰退。
相关链接
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增强
研究表明,当人在睡觉时,大脑仍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活动。良好的睡眠能够有效提高记忆力,特别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部分。研究者指出,睡眠对学习至少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巩固,防止相关记忆受到干扰或出现衰退;第二,睡眠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甚至修复记忆。
研究者将参加实验的在校大学生分为三组,测试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这些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合成器提取的,因而往往不太容易被掌握。一开始,研究者直接对被试者的学习能力进行测试,而后再分别进行培训。
第一组被试者在完成培训一小时后接受测试,结果约有54%的人能够识别这些词汇,人数比没有培训前增加了一倍多;第二组被试者在早上接受培训,12小时以后接受测试,结果人数只比培训前增加了10%左右;第三组被试者在傍晚接受培训,第二天早上才接受测试,结果在经过一整晚的休息后,他们的整体表现比培训前提升了19%。研究者第二天对第二组被试者进行测试,结果在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他们的得分也有所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睡眠有助于修复和巩固学习记忆。
相关链接
精神压力与记忆空白
在生活中,不少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诸如面试或笔试等精神高度紧张场合,大脑会出现一片空白。有关研究发现了导致类似的记忆丧失的原因之所在。
科学家发现,与人的记忆相关的脑组织同时也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联。来自情绪方面的压力能够促使人体内一种名叫“类固醇”的荷尔蒙物质的分泌,进而增强人的警惕性。正因为如此,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会使人的相关记忆得到加深(值得一提的是,极端的情感体验非但不能加深记忆,反而有可能破坏记忆的存储。对于遭遇过严重车祸或头部重创的人而言,他们的短期记忆往往会出现紊乱,部分记忆的片断可能不时闪现)。
研究者设计了一组实验,要求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记住60个德语名词,然后要求被试者在不经提示的情况下复述这60个名词,并将它们从一大堆德语名词中挑出来。被试者不仅要当场接受测试,而且在24小时后还要再次接受测试。为了强化被试者精神的紧张程度,被试者还被要求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服用含有类固醇的药片。他们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测试前服用药片,另一组在测试后服用药片。
在进行瞬间记忆测试时,两组的表现不相上下。但是,研究者在24小时后再对两组进行测试时却发现,第一组的表现明显不如先前,而后一组则没有受到影响。随后,研究者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再次接受瞬间记忆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都能够记住全新的60个德语名词。
据此,研究者认为,类固醇不会影响人的瞬间记忆能力,但却有可能给人的长期记忆力造成损伤。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无法记住重要的信息。
新闻:英“记忆冠军”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2008年8只,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英国记忆锦标赛中,31岁的英国男子本·普里德摩尔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成为当仁不让的英国“记忆冠军”。据报道,普里德摩尔在很短时间内记住了818位任意数,在10分钟内记住了7副扑克牌中每张牌的顺序,在5分钟内记住了由930个“0”和“1”组成的二进制码顺序。普里德摩尔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记忆超人”,曾多次在英国本地和世界性的记忆锦标赛中夺取冠军。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贤哲们十分重视记忆力。凭借非凡的记忆,他们能够在众人面前进行激情的演讲,讲述恢弘的史诗,甚至全身心投入激烈的辩论当中。而对现代人而言,尽管所有先前需要我们记忆的信息都可以在高科技便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协助下储存,但仍有许多必须通过我们大脑记忆的信息,让我们知道周遭各种复杂的机械系统是如何运行的,确保我们安全驾车或搭乘公交车,甚至使我们明白在不同场合(比如学校、餐厅、公司的休息室等)应该谈论怎样的话题。一旦遗失了记忆,我们的生活就可能变成一片空白,过去的一切都仿佛不曾存在。
谁都可能成为“记忆之王”
世界记忆锦标赛是目前全球唯一一项以记忆力竞技为主题的赛事。这项赛事最早举办于1991年,首届比赛仅7名参赛选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都大大增强。
参赛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记忆力高手,在3分钟内记忆1副扑克的顺序在他们看来是小菜一碟,不少人甚至能够在一小时之内记忆7副扑克牌和一组700位的超长数字。
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选手要分别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复述数字,记忆随机出现的单词,记忆若干副扑克牌的顺序及扑克牌摆放的位置,背诵诗歌,将人名与相应图片配对,等等。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还不到13岁,最大的甚至超过60岁。他们的职业也有很大的差别,既有普通家庭主妇,也有工程师。
近年来,由于参赛人数急剧增加,大赛组织者将参赛者进行分组,分别设置男子/女子青少年组,男子/女子成年组和男子/女子老年组。最后冠军从任何一组中产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之王”。
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创始人是汤尼·布赞,在记忆竞技领域,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先后出版过一系列图书,《充分利用你的记忆》是其代表作。汤尼说,当初之所以创设世界记忆锦标赛,是因为被热衷记忆游戏的人们所感动和启发。对于参赛者而言,比赛是游戏,更是欢乐的体验。任何人,哪怕是记忆力一度很差劲儿的人,只要通过正确的训练,都有可能成为记忆高手。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是世界记忆锦标赛最引人注目的冠军得主之一,他曾连续8年夺冠。在2002年的比赛中,当54副扑克逐张显示完毕后,他竟凭着瞬间印象准确地描述出2808张扑克牌依次出现的顺序。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记忆大王”并不是天赋极高的人,在校读书期间,他甚至被认为有“诵读困难”。在他自己看来,当时的记忆力在同龄人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考核评语中,他总是被描述为“反应缓慢、注意力不集中”。一位老师甚至批评他“脑子根本记不住任何知识,总是沉湎于白日梦中”。
毕业后他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人。直到30岁时(1987年),他的人生因一个电视节目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这个名为“破纪录”的节目中,多米尼克亲眼看到一名心理诊所的女护士复述一副扑克牌的过程。他在惊诧之余也感到好奇,想知道这位女护士的所为究竟是靠异于常人的天赋,还是靠后天的强化训练。于是,他尝试进行自我训练。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他已经能够在快速逐张浏览之后复述6副扑克牌了。不久,他便开始出现在世界大赛舞台上,并于1994年为自己赢得了第一个“记忆大王”称号。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若干介绍记忆技巧的专著;他游历美国各大赌场,曾在扑克牌游戏中凭借超强记忆以2万美元本金赢得1万美元的博彩。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是连续8次夺冠的多米尼克,在参赛前也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通常,他得在正式比赛前两个月把酒戒掉,同时通过慢跑、打高尔夫球等体育锻炼和服用银杏果、人参等药膳来强化大脑的供氧。在赛前训练期间,他还坚持每天进行记忆的常规训练,包括:连续快速记忆5副扑克,记忆1000个随机数字,复述500个任意口语单词,记忆100个非常见单词,复述诗歌,等等。
刚入道时,多米尼克并没有如此严格详细的赛前训练计划,他更多地是在实践(尤其是失误)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他最终发现,通过联想、设置和想象等方式能极大地提高记忆的效果。以“怎样最快记下购物清单”为例,多米尼克的心得是:将需要记忆的物件通过想象摆放在你最熟悉的环境场景中,然后想象自己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充分调动你能在这条街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包括街边的铺面、各种声响和气味等,然后把购物清单上的物品一一与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当你再次回忆清单时,这些物品就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记忆中。
布赞和多米尼克都鼓励人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强化记忆,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式记忆,将深陷死记硬背的记忆苦海中的人们解救出来。故事式记忆法能让记忆本身变成乐趣,不仅调动了记忆者的分析组织技巧,还使记忆者的想象力、乐感和幽默感等也参与其中,单调的一串串数字有可能变成一系列有趣的轶事,记忆的效果必然有所提高。
布赞特别指出,为了增强记忆力,要尽可能地同时调动左右半脑的资源。人的左脑主要负责处理抽象理性的信息,如顺序、逻辑、推理、数字、单词、演讲等;人的右脑则侧重形象的信息,如想象、色彩、节奏、情感体验、空间意识等。如果在记忆生成的过程中两个半脑都能够充分参与,那么当事人的记忆力一定能够达到令人惊愕的程度。
人的记忆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类: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瞬间记忆能帮助我们记住某个想法或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信息;短期记忆类似于中转站,能把一些全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长期记忆;长期记忆通常存贮着能够保存数月甚至终身都不会忘记的信息。
人之所以会形成记忆,与大脑皮层、丘脑、海马体等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转化有密切关系。每当你学到了新的知识,大脑中不同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便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构建全新的记忆路径。这些记忆路径一旦被再次激活,就最终变成了相关的记忆。
相关链接
与黑猩猩比赛记忆
尽管本·普里德摩尔是记忆力比赛冠军,但2008年初,他在与黑猩猩的记忆比赛中败北。
科学家为揭开黑猩猩与人类的记忆力究竟孰优孰劣,特别组织了一场人猿记忆大赛,科学家让本·普里德摩尔与名为“阿尤穆”的7岁的黑猩猩交手。比
相关链接
怀旧的记忆
电台播放的音乐不是你爱听的,于是你尝试转台。在不同频率转换间,你惊奇地发现:你竟能唱出上世纪80年代所有老歌的歌词。对于研究记忆的专业人士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你的这种表现可能与怀旧记忆有关。
所谓怀旧记忆,特指人在13~18岁阶段所形成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30岁以上的成年人对青春期后期的记忆往往比其他阶段的记忆多,其中既包括更多的语义信息(例如歌词),也包括更多的个人记忆。不少人能够清楚记得自己初次约会所遭遇的尴尬,却无法确切说出最近一次上餐馆是在什么时候。
研究者最初是在一系列实验中偶然发现怀旧记忆的。实验的目的是记录被试者看到客观词汇(如“引擎”)后相应的记忆状况。结果发现,同样看到“引擎”,有的人立刻想到最近一次车子出故障,这属于近期记忆;有的人却回想起第一次开车的情形,这属于早期记忆。研究者发现,被试者所经历过的许多“第一次”记忆,都存放在大脑的怀旧记忆区当中。
目前还没有人能确切解释怀旧记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但它一定形成于我们的自我意识明确之后。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若干“第一次”,其中却只有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意识相一致的记忆得以长久保存。脑组织研究者也认为,人的大脑前叶往往要等到青春期以后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脑叶组织的发育与相应时间段的记忆是相关联的。
年龄增长不是记忆衰退的原因
人在步入老年后,记忆力也随之自然减退。诸如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一类的记忆,也许还能够清晰地记得,但关乎自身经历的记忆则开始变得日益模糊。老年人不仅无法像以前那样记住各种细节,有时可能就连上周甚至昨天做过些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科学家希望通过记忆科学的研究,找到延缓或应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英国心理学家德伯纳博士非常推崇“用进废退”哲学。她的研究显示,经常开动脑筋思考或经常练习拼字、填字游戏可以减低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她曾对一位75岁高龄的日本语言大师的大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位老人脑部的神经节点比30岁的农夫(极少从事脑力工作)的还要多,这也就是说,这位老人的记忆力可能超过这位农夫。由此可见,保持适度脑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人的记忆能力。
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发布了一项实验结论,认为人在步入老年之后,过去曾经历过的诸多不如意和种种苦难记忆会渐渐变得模糊。随着人慢慢变老,他们的大脑也会有所选择地将过去不好的回忆过滤掉。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更积极乐观。
研究发现,老年人和小青年相比,回忆积极事物比回忆消极事物的时候要多得多。研究者按年龄将被试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分别让他们观看以人、动物、自然景观和静态物体为内容的图片。有的图片可能引起被试者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有的则不会引起情绪波动。例如,大人带着孩子在海滩看海鸥从头顶掠过的图片会引起人的积极情绪;一对夫妇悲恸地凝视墓地中一块墓碑的图片往往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而自由潜水运动员在下水前检查呼吸设备的图片通常不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在看过一组图片后,研究者统计被试者所能记得的图片数量,并要求被试者从一大堆图片中把他记得的图片找出来。
实验结果显示,上了年龄的人更容易记住积极或中性内容的图片。他们所记住的消极内容的图片不仅在数量上要少得多,且记忆的准确性也要差很多。而年轻人则主要对消极内容的图片有更多更清晰的记忆。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记忆的衰退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科学研究表明,保持适度血糖含量能够有效防止记忆的衰退,而合理膳食和适度锻炼无疑是保持适度血糖含量的最佳途径。
研究人员发现,在瞬间记忆的测试中,血糖含量偏低的老年人的得分往往最少,而他们大脑的海马体(负责学习和记忆生成的器官)也明显比别人小。葡萄糖是人脑运作的重要能量来源。由于糖尿病患者没有能力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并将其输送到相关组织当中进行分解,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记忆衰退。
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还与某些疾病有关。长期酗酒的人往往没有办法记住很多事情;中风会导致记忆受损,连续中风甚至可能导致人脑海马体中储存的所有信息丢失;心脏病发作、吸毒过量或溺水引发的肌体或大脑缺血,往往也会加速记忆力的衰退。
相关链接
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增强
研究表明,当人在睡觉时,大脑仍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活动。良好的睡眠能够有效提高记忆力,特别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部分。研究者指出,睡眠对学习至少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巩固,防止相关记忆受到干扰或出现衰退;第二,睡眠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甚至修复记忆。
研究者将参加实验的在校大学生分为三组,测试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这些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合成器提取的,因而往往不太容易被掌握。一开始,研究者直接对被试者的学习能力进行测试,而后再分别进行培训。
第一组被试者在完成培训一小时后接受测试,结果约有54%的人能够识别这些词汇,人数比没有培训前增加了一倍多;第二组被试者在早上接受培训,12小时以后接受测试,结果人数只比培训前增加了10%左右;第三组被试者在傍晚接受培训,第二天早上才接受测试,结果在经过一整晚的休息后,他们的整体表现比培训前提升了19%。研究者第二天对第二组被试者进行测试,结果在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他们的得分也有所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睡眠有助于修复和巩固学习记忆。
相关链接
精神压力与记忆空白
在生活中,不少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诸如面试或笔试等精神高度紧张场合,大脑会出现一片空白。有关研究发现了导致类似的记忆丧失的原因之所在。
科学家发现,与人的记忆相关的脑组织同时也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联。来自情绪方面的压力能够促使人体内一种名叫“类固醇”的荷尔蒙物质的分泌,进而增强人的警惕性。正因为如此,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会使人的相关记忆得到加深(值得一提的是,极端的情感体验非但不能加深记忆,反而有可能破坏记忆的存储。对于遭遇过严重车祸或头部重创的人而言,他们的短期记忆往往会出现紊乱,部分记忆的片断可能不时闪现)。
研究者设计了一组实验,要求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记住60个德语名词,然后要求被试者在不经提示的情况下复述这60个名词,并将它们从一大堆德语名词中挑出来。被试者不仅要当场接受测试,而且在24小时后还要再次接受测试。为了强化被试者精神的紧张程度,被试者还被要求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服用含有类固醇的药片。他们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测试前服用药片,另一组在测试后服用药片。
在进行瞬间记忆测试时,两组的表现不相上下。但是,研究者在24小时后再对两组进行测试时却发现,第一组的表现明显不如先前,而后一组则没有受到影响。随后,研究者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再次接受瞬间记忆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都能够记住全新的60个德语名词。
据此,研究者认为,类固醇不会影响人的瞬间记忆能力,但却有可能给人的长期记忆力造成损伤。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无法记住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