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选地整地、播前准备、培育壮苗、适期移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黔西北山区
中图分类号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3-0062-01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4°17′~106°01′,北纬26°41′~27°28′。总面积为26 85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394 490 hm2(水田49 983 hm2,旱地344 507 hm2),人均耕地面积600 m2。全区境内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地形破碎,谷地狭窄,生态类型多样。玉米单行平作是该区玉米的主要耕作制度,随着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习惯的单行种植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强弱不同的玉米植株拥挤在一起,互相争夺光、水、肥等养分,使植株生长瘦弱,单株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玉米果穗小,秃尖变长,籽粒少而秕。为改变这种不良种植方法,提高该区玉米栽培的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玉米全面丰收,近几年来通过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良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每一个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毕节的生态条件,在海拔1 800 m以下坝地以选用毕单10号、毕单13号、黔西4号等需大水大肥、叶片上冲的高秆大穗型单交或三交种为主;坡耕地选用毕单17号、贵毕303、毕三3号等较耐旱耐瘠的单交、三交或双交种为主;海拔1 800 m以上高海拔特殊生态区以选用毕单14号、毕单15号等耐寒性较强的早熟玉米杂交种为主。
2选地整地
土地要尽量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基础肥力较高,易于排、灌的砂质壤土为宜,以利于玉米生长。为了使植株生长茁壮,必须实行深耕整地,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条件得到改善。实行精耕细作,播种前用拖拉机或牛犁1道,耙1道,深耕15~20 cm,人工拣除残桩杂草和敲碎大土块等,使土壤细碎平整,并开好排水沟[1-2]。采用复合行距1.5~1.7 m开厢,宽窄行双行种植,在窄行处聚垄60 cm左右,垄高10~15 cm。在垄厢上开双行玉米播种沟,沟宽15 cm左右,沟距40~50 cm。在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的行向一般为南北行向,移栽玉米的叶向与行向垂直,连片范围内应相对统一行向,有利于通风透光,并严格掌握以下播种操作规程。
3播前准备
配制好营养土,用细肥土、细圈肥1∶1的比例加入适量清粪水,可加入磷肥300 kg/hm2以及锌肥(或钾肥)30 kg/hm2,混拌均匀堆沤3~5 d后使用。要求土块细碎,磷肥过筛,混拌均匀,不干不稀。捏好营养坨,在营养土中加入适量清粪水,使之能揉捏成团,在1 m左右的高度落地能散,将营养土与清粪水混拌均匀后用手工捏制成拳头大小的营养坨,用筷子头大的木棍从球顶往下打1个约3 cm深的播种孔,并整齐错位排列在苗床里,大田准备营养坨6.75万~7.50万个/hm2。要整理好苗床,一般按宽0.8~1.0 m、深8~10 cm开厢做床,厢面要平整,苗床底用塑料薄膜铺垫。营养坨摆放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以便保持水分、防止营养坨干燥及防止苗床或播种孔积水。
4培育壮苗
一般以5~10 cm土温稳定通过10 ℃时为玉米的播种适期,毕节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前应先对种子进行精选,用一开一凉的温水浸种10 h左右后,捞起置于25 ℃处进行催芽,待种子露出白嘴时,将白嘴朝下播在播种孔里,每个营养坨播1粒种子,要求深浅一致。播完后,先撒细水,使营养坨表面湿润和播种孔内略有水渍,待收水后,表面撒盖3~4 mm厚的细肥土。并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再用2 m长的竹块每间隔80 cm搭1条拱架,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边,实行全封闭。播种后5~7 d出苗,每3 d检查1次,如苗床表土发白,则揭膜浇水,浇后盖严;苗床内气温超过30 ℃时,揭开两端通风,1叶1心时,浇清粪水2次。2叶时开始炼苗,第1天揭膜1/3,第2天揭开2/3,第3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一天下午浇足清粪水,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5适期移植
在幼苗生长到2叶1心时移栽最好,一般在清明(4月5日)前后10 d移栽。移栽密度应根据地块肥力确定,中下等肥力地1.7 m开厢,株行距(17~20) cm×40 cm,栽植58 815~69 195株/hm2;中上等肥力地2 m开厢,株行距(17~20)cm×50 cm,栽49 995~58 815株/hm2。移栽时要严格掌握种植规格,每窝移栽1株玉米壮苗。先将苗床里的玉米苗按大小、强弱分类,选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苗集中移植,按规定的株行距定向摆放到移栽沟里,第2片叶垂直指向大行,以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将农家肥、化肥施在2株玉米苗之间,用清粪水浇施在营养坨上帮助定根提苗,然后再覆土掩盖,使厢面略呈“瓦背”形,适合盖地膜的地块一定要当天覆盖地膜,防止水分散失[3]。
6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足底肥,按沟宽40~50 cm、深7~10 cm的规格,在预留栽玉米的空行中间开沟。在玉米带上原种有绿肥的,将绿肥聚集到40~50 cm宽的玉米播幅内,施肥时,尽量接近施肥沟或绿肥垄边沿施放。施肥量施用绿肥或农家肥22.5~30.0 t/hm2、尿素225~300 kg/hm2、玉米专用肥450~600 kg/hm2作底肥。合理追肥,玉米苗移栽1周后,结合施肥进行第1次中耕松土,用清粪水7 500 kg/hm2以上加尿素75 kg/hm2,或用尿素150~225 kg/hm2追施提苗肥,并注意偏施弱株。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525~600 kg/hm2追施攻穗肥。其追肥方法是在2株玉米相距中心处打孔追施,施后及时用细土覆盖洞孔,肥料离玉米茎秆基部8~10 cm。
7田间管理
于5~6叶时除草追肥1次,8~9叶时进行第2次除草培土。综合防治病虫害,在播种时用种子重量0.5%粉锈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用50%退菌特或稻瘟净乳剂7.5 kg/hm2对水1 125 kg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用敌百虫、杀虫双或中西杀灭菊酯等拌成毒砂菜、毒砂粒或对水喷雾分别防治小地老虎、玉米螟或粘虫。
8适时收获
玉米在完熟后期(苞叶变黄以后10 d左右,籽粒变硬呈现品种固有形状和色泽),选择晴天分品种收获,晒干(含水量≤14%)扬净后分等级进仓储藏,做好除虫灭鼠工作,确保贮藏安全。
9参考文献
[1] 尤银龙,杜振奎,张文华.玉米农大108高产栽培的几点技术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04(2):53-54.
[2] 梁晓玲,雷志刚,阿布来提,等.优质青贮玉米新青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4(1):47-49.
[3] 张桂芝.玉米高产主要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4(3):17-18.
[4]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等.渝糯7号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科技,2004(7):19-20.
关键词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黔西北山区
中图分类号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3-0062-01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4°17′~106°01′,北纬26°41′~27°28′。总面积为26 85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394 490 hm2(水田49 983 hm2,旱地344 507 hm2),人均耕地面积600 m2。全区境内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地形破碎,谷地狭窄,生态类型多样。玉米单行平作是该区玉米的主要耕作制度,随着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习惯的单行种植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强弱不同的玉米植株拥挤在一起,互相争夺光、水、肥等养分,使植株生长瘦弱,单株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玉米果穗小,秃尖变长,籽粒少而秕。为改变这种不良种植方法,提高该区玉米栽培的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玉米全面丰收,近几年来通过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良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每一个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毕节的生态条件,在海拔1 800 m以下坝地以选用毕单10号、毕单13号、黔西4号等需大水大肥、叶片上冲的高秆大穗型单交或三交种为主;坡耕地选用毕单17号、贵毕303、毕三3号等较耐旱耐瘠的单交、三交或双交种为主;海拔1 800 m以上高海拔特殊生态区以选用毕单14号、毕单15号等耐寒性较强的早熟玉米杂交种为主。
2选地整地
土地要尽量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基础肥力较高,易于排、灌的砂质壤土为宜,以利于玉米生长。为了使植株生长茁壮,必须实行深耕整地,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条件得到改善。实行精耕细作,播种前用拖拉机或牛犁1道,耙1道,深耕15~20 cm,人工拣除残桩杂草和敲碎大土块等,使土壤细碎平整,并开好排水沟[1-2]。采用复合行距1.5~1.7 m开厢,宽窄行双行种植,在窄行处聚垄60 cm左右,垄高10~15 cm。在垄厢上开双行玉米播种沟,沟宽15 cm左右,沟距40~50 cm。在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的行向一般为南北行向,移栽玉米的叶向与行向垂直,连片范围内应相对统一行向,有利于通风透光,并严格掌握以下播种操作规程。
3播前准备
配制好营养土,用细肥土、细圈肥1∶1的比例加入适量清粪水,可加入磷肥300 kg/hm2以及锌肥(或钾肥)30 kg/hm2,混拌均匀堆沤3~5 d后使用。要求土块细碎,磷肥过筛,混拌均匀,不干不稀。捏好营养坨,在营养土中加入适量清粪水,使之能揉捏成团,在1 m左右的高度落地能散,将营养土与清粪水混拌均匀后用手工捏制成拳头大小的营养坨,用筷子头大的木棍从球顶往下打1个约3 cm深的播种孔,并整齐错位排列在苗床里,大田准备营养坨6.75万~7.50万个/hm2。要整理好苗床,一般按宽0.8~1.0 m、深8~10 cm开厢做床,厢面要平整,苗床底用塑料薄膜铺垫。营养坨摆放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以便保持水分、防止营养坨干燥及防止苗床或播种孔积水。
4培育壮苗
一般以5~10 cm土温稳定通过10 ℃时为玉米的播种适期,毕节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前应先对种子进行精选,用一开一凉的温水浸种10 h左右后,捞起置于25 ℃处进行催芽,待种子露出白嘴时,将白嘴朝下播在播种孔里,每个营养坨播1粒种子,要求深浅一致。播完后,先撒细水,使营养坨表面湿润和播种孔内略有水渍,待收水后,表面撒盖3~4 mm厚的细肥土。并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再用2 m长的竹块每间隔80 cm搭1条拱架,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边,实行全封闭。播种后5~7 d出苗,每3 d检查1次,如苗床表土发白,则揭膜浇水,浇后盖严;苗床内气温超过30 ℃时,揭开两端通风,1叶1心时,浇清粪水2次。2叶时开始炼苗,第1天揭膜1/3,第2天揭开2/3,第3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一天下午浇足清粪水,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5适期移植
在幼苗生长到2叶1心时移栽最好,一般在清明(4月5日)前后10 d移栽。移栽密度应根据地块肥力确定,中下等肥力地1.7 m开厢,株行距(17~20) cm×40 cm,栽植58 815~69 195株/hm2;中上等肥力地2 m开厢,株行距(17~20)cm×50 cm,栽49 995~58 815株/hm2。移栽时要严格掌握种植规格,每窝移栽1株玉米壮苗。先将苗床里的玉米苗按大小、强弱分类,选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苗集中移植,按规定的株行距定向摆放到移栽沟里,第2片叶垂直指向大行,以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将农家肥、化肥施在2株玉米苗之间,用清粪水浇施在营养坨上帮助定根提苗,然后再覆土掩盖,使厢面略呈“瓦背”形,适合盖地膜的地块一定要当天覆盖地膜,防止水分散失[3]。
6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足底肥,按沟宽40~50 cm、深7~10 cm的规格,在预留栽玉米的空行中间开沟。在玉米带上原种有绿肥的,将绿肥聚集到40~50 cm宽的玉米播幅内,施肥时,尽量接近施肥沟或绿肥垄边沿施放。施肥量施用绿肥或农家肥22.5~30.0 t/hm2、尿素225~300 kg/hm2、玉米专用肥450~600 kg/hm2作底肥。合理追肥,玉米苗移栽1周后,结合施肥进行第1次中耕松土,用清粪水7 500 kg/hm2以上加尿素75 kg/hm2,或用尿素150~225 kg/hm2追施提苗肥,并注意偏施弱株。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525~600 kg/hm2追施攻穗肥。其追肥方法是在2株玉米相距中心处打孔追施,施后及时用细土覆盖洞孔,肥料离玉米茎秆基部8~10 cm。
7田间管理
于5~6叶时除草追肥1次,8~9叶时进行第2次除草培土。综合防治病虫害,在播种时用种子重量0.5%粉锈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用50%退菌特或稻瘟净乳剂7.5 kg/hm2对水1 125 kg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用敌百虫、杀虫双或中西杀灭菊酯等拌成毒砂菜、毒砂粒或对水喷雾分别防治小地老虎、玉米螟或粘虫。
8适时收获
玉米在完熟后期(苞叶变黄以后10 d左右,籽粒变硬呈现品种固有形状和色泽),选择晴天分品种收获,晒干(含水量≤14%)扬净后分等级进仓储藏,做好除虫灭鼠工作,确保贮藏安全。
9参考文献
[1] 尤银龙,杜振奎,张文华.玉米农大108高产栽培的几点技术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04(2):53-54.
[2] 梁晓玲,雷志刚,阿布来提,等.优质青贮玉米新青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4(1):47-49.
[3] 张桂芝.玉米高产主要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4(3):17-18.
[4]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等.渝糯7号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科技,2004(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