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以理解文字为中心的一项思维活动。思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课堂提问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出色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但是,提问的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如何驾驭课堂提问。因此教师应善于问。
善于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能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与乐之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重要是发挥语文知识本身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善于问,能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获得真知,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分析提问的心理反映,我们可以了解到,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意识处于比较清醒、比较敏锐的状态,思维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问题分析和探索,讲读课上教师若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主动积极地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如果教师在启发提问的同时,还能根据学生思维的途径从正面、反面、侧面,多方去启发学生,给予点拨,那么,学生不仅掌握了问题的结论,而且从老师发问、点拨的过程中学习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习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天长日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智力也会得到发展。善于问,就是要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地质疑。好的提问应该是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然而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解答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跳起来摘果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简单的机械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不仅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反而会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过难、过深奥的提问,学生摸不到边际也无法达到促进思考的目的。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本人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
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变得更具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的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时,我问:“这首诗歌表现了什么主题?”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理解,有的认为诗歌让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不要滥砍树木;有的说表现诗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有的说表现诗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学生课外获得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这些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与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些同学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无法相见,但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些同学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是何等无奈!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中在分析“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固定在愚公有毅力、实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时,我顺势提出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与“搬家”哪个更方便?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认为“移山不如搬家好”。接着学生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埋头苦干、坚持不懈都是值得赞赏的。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适时的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在讲到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他们找到桃花源会怎样?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说太守会带兵攻打桃花源,桃花源会战乱不断,失去往日安宁;有说太守会让桃花源人交苛捐杂税,桃花源人会重新陷入痛苦的生活之中;有说太守看到桃花源如此美丽将桃花源据为己有,桃花源人被赶了出来,流离失所……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好几种答案,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正如一位名师所说: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教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有的人》,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拈出“盼”与“躲”的矛盾。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以“曲径通幽”的方式提问,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以激发情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如:学习《愚公移山》解释“孀妻”、“遗男”二词时,我问:“有个孩子也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也让他去吗?”这一问不同凡响,比问“孀妻”、“遗男” 是什么意思效果好多了。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善于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能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与乐之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重要是发挥语文知识本身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善于问,能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获得真知,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分析提问的心理反映,我们可以了解到,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意识处于比较清醒、比较敏锐的状态,思维处于极为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问题分析和探索,讲读课上教师若能适时地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主动积极地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如果教师在启发提问的同时,还能根据学生思维的途径从正面、反面、侧面,多方去启发学生,给予点拨,那么,学生不仅掌握了问题的结论,而且从老师发问、点拨的过程中学习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习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天长日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智力也会得到发展。善于问,就是要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地质疑。好的提问应该是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然而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解答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跳起来摘果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简单的机械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不仅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反而会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过难、过深奥的提问,学生摸不到边际也无法达到促进思考的目的。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本人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
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变得更具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的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时,我问:“这首诗歌表现了什么主题?”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理解,有的认为诗歌让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不要滥砍树木;有的说表现诗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有的说表现诗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学生课外获得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这些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与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些同学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无法相见,但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些同学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是何等无奈!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中在分析“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固定在愚公有毅力、实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时,我顺势提出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与“搬家”哪个更方便?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认为“移山不如搬家好”。接着学生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埋头苦干、坚持不懈都是值得赞赏的。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适时的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在讲到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他们找到桃花源会怎样?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说太守会带兵攻打桃花源,桃花源会战乱不断,失去往日安宁;有说太守会让桃花源人交苛捐杂税,桃花源人会重新陷入痛苦的生活之中;有说太守看到桃花源如此美丽将桃花源据为己有,桃花源人被赶了出来,流离失所……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好几种答案,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正如一位名师所说: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教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有的人》,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拈出“盼”与“躲”的矛盾。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以“曲径通幽”的方式提问,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以激发情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如:学习《愚公移山》解释“孀妻”、“遗男”二词时,我问:“有个孩子也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也让他去吗?”这一问不同凡响,比问“孀妻”、“遗男” 是什么意思效果好多了。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