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苍生 酿造宁静

来源 :艺术生活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继民
  1959年生于辽宁鞍山。1993年入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深造,并得到周思聪、卢沉和罗尔纯先生教益。现为职业画家。
  
  展览情况
  2000年 全国中国画展
  2001年 新时代中国画展
  2002年 全国青年实力派画家作品邀请展
  2003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举办的“2003年中国画提名展”
  2004年 黄宾虹奖获奖画家作品展
   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一百周年
   赴贵州苗寨写生
  2006年 赴新疆塔什库尔干写生、采风
  2007年 “写影 写意——名家 名影 名作”——当代艺术大展
  2008年 赴甘南藏族地区写生
  2009年 赴甘肃、四川藏区写生、采风
  2010年 赴甘肃、青海藏区,写生、采风
  
  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独有魅力,令人向往。当我有幸走近她时,更令我着迷和感动的却是:世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民。
  他们生活在世界的最高处,与自然最贴近。恶劣多变的高原气候锻造了他们强悍的体魄与粗犷的性格。其生命的质朴、宗教的虔诚、性情的浪漫是任何其他民族都无法相比的。他们很少受现代“文明”污染,其相对原始、部落式的生存方式,使他们生命的过程更本质、更自然。
  那一步一拜,磕长首的藏民,为着心中的天堂,用身体丈量着通往天堂的距离,我似乎理解了“朝圣”的涵义,我以为:在这单纯的丈量中,灵魂会被净化而提升,在这并非展示做作的“表演”中,我看到的是一尊尊流动的雕像,透露出晶莹无邪的灵魂。我油然升起敬意,视藏民为心中的“佛”。
  对宗教的虔诚,源于对生命的热爱与无奈,在理解与感悟藏民的同时,加之我的审美理念,引导我以具像、写意、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我的情感。生命的沧桑,是无数次的风雨洗礼而酿造的。在这经过岁月、风雨酿造的沧桑中我读到了苦涩之美,每一张脸都是一部生命的乐章。在一遍遍皴擦、一层层渲染中,品赏沧桑苦涩中的美感。
  高原,以其独有的魅力也吸引众多的画家去表现,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形成自己的语言、面貌,是每一位画家面临的问题。以传统人物画技法表现藏民的厚重与绚丽是难以胜任的。自1993年入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后,才开始逐步认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一边学习传统,一边寻求自己的绘画语言,尽管有其他画种可借鉴,可吸取营养,但要形成自己的语言,并非易事。曾经长久地处于困惑与彷徨之中,是老师王明明的话增加了我的信心:形式、方法,只要寻求,终究会找到……重要的是弄清自己的情感,最终想表达什么。分析自己的审美,是清秀、淡雅、唯美一路,但情感却是忧郁的。这矛盾难以统一。然而,当面对周思聪老师的作品时,心中一亮,在尽情享受美感的同时,深深打动我的是:她对生命的怜悯、同情,与对苦难的关怀。这种深层的感动,给我极大的启发:同样是淡淡的水墨,承载着悲天悯人的浓情,若隐若现的墨荷,透出超凡脱俗的意境,其背后是生命的呐喊。读多了周老师的作品,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在淡雅透明中体现厚重是我的审美追求。关怀生命,挖掘质朴中的优雅,赞美没有污染的灵魂,是我作品的精神追求。情感大于任何形式,没有情感的形式像失去生命的贝壳。我很少在形式上做文章,任情感驱驶,表现我的心境,将情感融入笔端,哪怕是苦涩的、压抑的,都会真实地反映在画面里。现时的人们为生存而奔波,因诱惑而浮躁,生命需要宁静。借藏民的虔诚,借高原的纯净,抒我的审美,我的情感;为抚慰不安的灵魂,我要营造宁静、恬淡的氛围。 要想达到既透明又厚重的效果,须以淡墨无数遍的“酿造”加之沉静的心态。一步到位的墨色无法达到“酿造”的效果和意境。用笔尽可能沉稳中自由随意,拙涩中求滋润,这种能力需要长久的修炼、提高。其实绘画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不断地否定自我,完善自我,逐渐进入佳境。有了真诚的情感,加上沉静的心态,方能锤炼高难的技巧,进而更好地表达情感,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无论多么幸运的生命都会经受痛苦折磨与考验,生命的无奈多于得意,给生命多一些关怀。绘画不能拯救生命,但可以让生命安静,只有在安静中才能深切地体会生命存在。愿我的作品带着高原的真诚、质朴、纯净,给予观者吉祥、宁静。
其他文献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艺术源自生活,艺术融入生活,艺术提升生活,在此,西泠拍卖贺《艺术生活快报》创刊两周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明哲:衷心祝贺《艺术生活快报》两周年!相信今后会更拓宽艺术视野,更关注真实生活,也更加快速报道。  王彦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厦门宏宝斋文化传媒张宏: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是艺术母体!《艺术生活快报》二周年致喜。  99艺术网:《艺术生活快报》是艺术圈快
期刊
何士扬  字壬元,斋号印芯斋、雍言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62年生于福建泉州,曾先后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09年获中国美院国画系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厦门大学美术系副主任,2002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浙江画院、西泠书画院、泉州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学术活动  第八、十届全国美展  “水
期刊
我以前从来没认真想过我的生命会有终点, 50 岁生日的时候, 我好像远远看到了那个地平线, 从此后这个生命终点的时间概念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隋建国  在一个35米长、15米宽、12.5米高的大空间中,两只直径为3.6米和2.3米的巨大铁球在展厅内缓缓移动,犹如兩堵行走的墙壁;与此同时,震耳欲聋的响声在展厅中展开——围绕美术馆的内、外墙壁搭建起了脚手架与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15个钢球在其中不断
期刊
茹峰  1963年生于苏州。198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分配至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工作。2002年调至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曾担任该院技法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获美术学院博士学位。2008年5月调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家,同年9月任浙江画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
期刊
周尊圣  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培训中心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新疆广袤的瀚海戈壁、自然山川、风物人情、天山大漠、丝绸古道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历经十几年十几次走进新疆,在文化是传承、艺术于创造中创立了“天山山水画”的独
期刊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多年以来,韩朝一面在绘画技艺上不断锤炼和拓展,一面积蓄着自己的全面素养,不动声色地构建着自己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是人画一体,艺术实践和理论透析相互推动,人文传统与现代形式完整结合的一个有机体。  韩朝在山水画创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元素的介入,使自己的作品焕发出新意。韩朝的山水画兼有宋人的深厚和元人的灵秀,一反当下山水画要么文弱琐碎,要么粗野无
期刊
肖映川  1946年生于汕头市,广东潮阳人。历任海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美术员,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社美术编辑,汕头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广东画院外聘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人民大学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广东省嘉应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参展情况  纪
期刊
798在现在早已是耳熟能详的艺术区,现在的它就像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艺术时尚引领者,让人们津津乐道。不过,现在的辉煌却是与“不为人知”的过去密不可分的,近日在北京第零空间开幕的展览《翻铸——陈王案:一个798的故事II》, 向观众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798,这个展览的意义也因此有了升级,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件作品。  朱青生老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798就像是一个模子,他是当代艺术的模具,那么7
期刊
阮礼荣  1961年生,江苏兴化人。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崇德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获奖,论文及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与设计》《江苏画刊》等专业艺
期刊
杨培江  196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画院画师,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成功发行,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上市被收藏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