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抗栓治疗对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正在接受的抗栓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1)对102例房颤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治疗后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9.41%,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的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5.8%。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比较,对照组出血风险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对治疗心房纤颤均取得一定疗效,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且降低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效果更显著,应被优先推荐。
【关键词】 房颤 华法林抗栓治疗 阿司匹林 疗效
目前治疗心房纤颤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栓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本文就102例房颤患者采用抗栓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正在接受的抗栓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为51-78岁,平均年龄(62.13±3.78)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5年,平均病程(2.68±1.79)年,平均血压(119.25±25.1)mmHg,平均血糖(5.64±1.79)mmol/L。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为50-80岁,平均年龄(65.26±4.21)岁,病程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6年,平均病程(3.37±1.21)年,平均血压(116.25±24.15)mmHg,平均血糖(5.48±1.82)mmol/L。本次研究获得其同意与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102例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并做好详细记录。
(1)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日1次,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50-150mg之间进行调整。
(2)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口服华法林2.5mg,每日一次,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1,2]。
1.3 观察指标
评估标准参照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新版《房颤治疗指南》中的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HAS-BLED评分标准[3,4],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度评分和出血危险度评分。
1.4 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数据之间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1)对102例房颤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治疗后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9.41%,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的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5.8%。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两组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比较,对照组出血风险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房颤发病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急促而且不规律,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远远快于正常人,致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同时,也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或严重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胸部不适和气短等症状。据预测,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治疗原则有三点:(1)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可达到完全治愈心房纤颤的目的;(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可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无法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5,6]。
本文主要探讨抗栓治疗对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102例房颤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进行抗栓对比治疗,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对治疗心房纤颤均取得一定疗效,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且降低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效果更显著,应被优先推荐。
参考文献
[1]胡良巧,黄俊,李寰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现状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99-101.
[2]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等.926例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9):1010-1011.
[3]蹇在金,刘岁丰.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785-786.
[4]王玉堂,郭豫涛.心房颤动(1)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策略与进展(续前)[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5):327-329.
[5]胡亚民,胡亚力,姚丽等.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4):248-249.
[6]金静,赵志颖,谢蒂立等.106例高龄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8):863-865.
【关键词】 房颤 华法林抗栓治疗 阿司匹林 疗效
目前治疗心房纤颤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栓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本文就102例房颤患者采用抗栓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2例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正在接受的抗栓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为51-78岁,平均年龄(62.13±3.78)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5年,平均病程(2.68±1.79)年,平均血压(119.25±25.1)mmHg,平均血糖(5.64±1.79)mmol/L。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为50-80岁,平均年龄(65.26±4.21)岁,病程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6年,平均病程(3.37±1.21)年,平均血压(116.25±24.15)mmHg,平均血糖(5.48±1.82)mmol/L。本次研究获得其同意与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102例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并做好详细记录。
(1)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日1次,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50-150mg之间进行调整。
(2)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口服华法林2.5mg,每日一次,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1,2]。
1.3 观察指标
评估标准参照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新版《房颤治疗指南》中的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HAS-BLED评分标准[3,4],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度评分和出血危险度评分。
1.4 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数据之间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1)对102例房颤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治疗后采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9.41%,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的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5.8%。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两组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比较,对照组出血风险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房颤发病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急促而且不规律,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远远快于正常人,致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同时,也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或严重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胸部不适和气短等症状。据预测,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治疗原则有三点:(1)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可达到完全治愈心房纤颤的目的;(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可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无法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5,6]。
本文主要探讨抗栓治疗对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102例房颤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进行抗栓对比治疗,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对治疗心房纤颤均取得一定疗效,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且降低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效果更显著,应被优先推荐。
参考文献
[1]胡良巧,黄俊,李寰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现状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99-101.
[2]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等.926例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9):1010-1011.
[3]蹇在金,刘岁丰.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785-786.
[4]王玉堂,郭豫涛.心房颤动(1)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策略与进展(续前)[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5):327-329.
[5]胡亚民,胡亚力,姚丽等.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4):248-249.
[6]金静,赵志颖,谢蒂立等.106例高龄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8):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