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存在“一纲多本”的现状,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不止一个通行版本。本文分析比较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03版(实验版)与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就其中的更新、调整之处比照现有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到了有关教材创新的些许启发。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新课标 教材创新
一、新课标与2003年实验版之比较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2003年的实验稿相比,2011版新课标补充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1.课程性质上的调整。在思想性方面,新课标增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人文性方面,着重提出“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在实践性和综合性方面,更加强调认识、体验与践行的有机融合,强调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综合,强调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综合。新课标对于课程性质的总体框架未做变动,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贴合时代主题,更科学合理。这为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2.课程内容上的重组和增添。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分为“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两大块,纵向上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版块组成。
(1)在“成长中的我”这一版块中,与实验稿相比,比较大的变动有:①将第三部分“学法用法”更名为“心中有法”,删除替换了一些远离初中生生活实际和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如将实验稿3.4中的“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更换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②活动建议部分更细致完善,如“成长中的我”中第二部分内容“自尊自强”的活动建议2.2: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与实验稿相比显得更加详尽丰富。且新课标更加重视地方特色,强调教材和活动的开展配合地方实际情况,如第三部分“心中有法”活动建议3.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4: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可见尊重地方特性和差异性是新课标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的一大考量和启发。
(2)在“我与他人和集体”这一版块的较大变动有:①将实验稿中第三版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集体”部分的内容抽出,合并组合到新课标的第二版块里,變为“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三部分则变成“我与国家和社会”。这样的调整使得体系上更清晰合理,内容组合更紧凑,更富逻辑性。②将实验稿中的第二版块“交往的品德”删除,其中的重要内容穿插到新课标第二版块的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和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并对原本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排列整合,使内容上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更合理。
(3)在“我与国家和社会”这一版块所做的调整有:①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密切联系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主题,增设: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培养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1.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同时,将实验稿中第三版块第二部分“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整合归并到了这里。在这一版块,相对应的活动建议更贴近时代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对学生所学和所需掌握能力的目标要求。②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删掉了实验稿中4.1的内容(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增添了“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③在“法律与秩序”部分,增添了两点,分别是“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征。
二、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新思品教材
目前我国通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九套不同版本,都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2003年)公布的基础上编制的。2011年,新课标正式公布,与实验版相比有许多变化,因此对照新课标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版(以下简称苏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教材的突破和创新。
1.知识内容的综合性、渗透性。对照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无论版本是否相同,教科书中的内容呈现都有一个共同点:知识点的罗列排布并不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框架构建的,而是或按章节或按逻辑的有机整合。新课标的三大内容版块被合理有序地分布到初中思想品德五本教材中,综合考虑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不同阶段对知识不同的接受、掌握能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走进青春、感悟青春。在这一单元里,不仅有学科之间的渗透性(生物学科的生命形成、个体生长发育等知识),而且有知识点间的渗透整合,即将课标中“认识自我”1.1和1.2关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和调试的内容与“自尊自强”2.1和2.2关于生命独特性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衔接自然合理,知识的构建体系清晰,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内容版块的区分并不是要教材按章循序、从前往后地固定编排,而是起到指导性作用,指引教材对于知识点有一个综合性的认知和整合,而具体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正是新课标所需要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的标题是“有朋自远方来”,其中涉及“相互尊重,促进交往”的内容,教材的90至95页,介绍了国际交往礼仪,包括握手礼、国外的一些习俗和禁忌等,丰富了课程内容,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综合性,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符合新课改的时代性思路。
2.设问的导向性、明确性。现实情况下,我们常常发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问题设置让人不知所云,无法了解其与相关知识的关联性,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8页活动C后的问题:父母职务、工作的不同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与活动C“捡到书包归还”关联不明显(不直接),且与本课“学会尊重别人”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明确。父母职务、工作的不同也许是个人能力差异,也可以说明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与预设的结论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本课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设问要增强导向性和明确性。与之相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6页至47页的活动单元后设置的问题就较为合乎条理。这个活动单元描述的是公交车上一位漂亮姑娘不让座的情景,接下来就是以四个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漂亮姑娘为什么不能令人赏心悦目?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言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吗?④有道德的人往往有着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四个问题紧扣活动情景,层层深入,步步引导学生作出思考和判断,得出的结论与相关教学知识点紧密相扣,这就是有效且具有明确导向的设问。设问做到这几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3.活动框的可操作性、与知识的衔接性。目前通行的九个版本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无一不是内容丰富多彩,图片和活动多种多样,给学生呈现充满新鲜感的全新课程体验。但是,活动过多会导致只重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会产生与知识的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因此,呈现在教材中的活动单元需要兼顾这几个方面,方能辅助有效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的“自我新形象”一框中,有一个活动框设计得很有效。在第54页至55页,主要呈现的教学内容是“认识自己,发掘自我潜能,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理想的我”,活动单元从“我喜欢的明星人物”入手,思考探究其优秀品质,分析其中适合自己借鑒学习之处,从而完善自我。
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单元中,选取的话题从学生感兴趣的“偶像”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且易引起学生思维共鸣,在活动的操作和实现过程中逐渐渗透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是从与知识点的衔接、与学情的符合入手设计的活动单元,具有充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借鉴。
4.事例的时代性、有效性。翻开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老面孔”——关于周恩来、袁隆平、钱学森等人的事例,每每涉及努力、收获、成功、励志等话题,总是这些“老面孔”。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要求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尤其是特别强调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不相匹配。且这些老生常谈的事例是否有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甚至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与时代步伐相衔接。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8页中,引用了一个发生在汶川地震时期的真人真事(中学生李序的故事),这兼顾了事例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中学生更易于接受近期发生的、贴近生活的同龄人事例,因此对于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提高效率。采用新鲜的事例不仅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符合新课程标准“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这一教材编写建议。与陈旧事例相比,新事例更能发挥预设作用,实现预设目标,引起精神碰撞和共鸣。
此外,在统计分析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后,我发现,书中所有涉及的事例和人物阅读共有56例,其中国外事例共10个,中国古代事例5个(不包括近代人物),国外事例和古代事例所占比例约为27%,略显偏多。采用国外事例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对比性,但要适度控制比例,因为过多的国外事例可能导致中学生价值观产生偏差,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偏差。
教材创新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而且是进行有效教学、践行德育目标的重点工程。我们在时代更新、国际日渐融合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在大背景下钻研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用好教材,为学生教,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洪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情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新课标 教材创新
一、新课标与2003年实验版之比较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2003年的实验稿相比,2011版新课标补充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1.课程性质上的调整。在思想性方面,新课标增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人文性方面,着重提出“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在实践性和综合性方面,更加强调认识、体验与践行的有机融合,强调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综合,强调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综合。新课标对于课程性质的总体框架未做变动,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贴合时代主题,更科学合理。这为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2.课程内容上的重组和增添。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分为“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两大块,纵向上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版块组成。
(1)在“成长中的我”这一版块中,与实验稿相比,比较大的变动有:①将第三部分“学法用法”更名为“心中有法”,删除替换了一些远离初中生生活实际和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如将实验稿3.4中的“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更换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②活动建议部分更细致完善,如“成长中的我”中第二部分内容“自尊自强”的活动建议2.2: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与实验稿相比显得更加详尽丰富。且新课标更加重视地方特色,强调教材和活动的开展配合地方实际情况,如第三部分“心中有法”活动建议3.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4: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可见尊重地方特性和差异性是新课标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的一大考量和启发。
(2)在“我与他人和集体”这一版块的较大变动有:①将实验稿中第三版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集体”部分的内容抽出,合并组合到新课标的第二版块里,變为“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三部分则变成“我与国家和社会”。这样的调整使得体系上更清晰合理,内容组合更紧凑,更富逻辑性。②将实验稿中的第二版块“交往的品德”删除,其中的重要内容穿插到新课标第二版块的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和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并对原本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排列整合,使内容上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更合理。
(3)在“我与国家和社会”这一版块所做的调整有:①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密切联系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主题,增设: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培养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1.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同时,将实验稿中第三版块第二部分“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整合归并到了这里。在这一版块,相对应的活动建议更贴近时代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对学生所学和所需掌握能力的目标要求。②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删掉了实验稿中4.1的内容(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增添了“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③在“法律与秩序”部分,增添了两点,分别是“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征。
二、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新思品教材
目前我国通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九套不同版本,都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2003年)公布的基础上编制的。2011年,新课标正式公布,与实验版相比有许多变化,因此对照新课标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版(以下简称苏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教材的突破和创新。
1.知识内容的综合性、渗透性。对照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无论版本是否相同,教科书中的内容呈现都有一个共同点:知识点的罗列排布并不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框架构建的,而是或按章节或按逻辑的有机整合。新课标的三大内容版块被合理有序地分布到初中思想品德五本教材中,综合考虑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不同阶段对知识不同的接受、掌握能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走进青春、感悟青春。在这一单元里,不仅有学科之间的渗透性(生物学科的生命形成、个体生长发育等知识),而且有知识点间的渗透整合,即将课标中“认识自我”1.1和1.2关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和调试的内容与“自尊自强”2.1和2.2关于生命独特性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衔接自然合理,知识的构建体系清晰,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内容版块的区分并不是要教材按章循序、从前往后地固定编排,而是起到指导性作用,指引教材对于知识点有一个综合性的认知和整合,而具体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正是新课标所需要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的标题是“有朋自远方来”,其中涉及“相互尊重,促进交往”的内容,教材的90至95页,介绍了国际交往礼仪,包括握手礼、国外的一些习俗和禁忌等,丰富了课程内容,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综合性,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符合新课改的时代性思路。
2.设问的导向性、明确性。现实情况下,我们常常发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问题设置让人不知所云,无法了解其与相关知识的关联性,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8页活动C后的问题:父母职务、工作的不同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与活动C“捡到书包归还”关联不明显(不直接),且与本课“学会尊重别人”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明确。父母职务、工作的不同也许是个人能力差异,也可以说明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与预设的结论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本课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设问要增强导向性和明确性。与之相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6页至47页的活动单元后设置的问题就较为合乎条理。这个活动单元描述的是公交车上一位漂亮姑娘不让座的情景,接下来就是以四个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漂亮姑娘为什么不能令人赏心悦目?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言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吗?④有道德的人往往有着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四个问题紧扣活动情景,层层深入,步步引导学生作出思考和判断,得出的结论与相关教学知识点紧密相扣,这就是有效且具有明确导向的设问。设问做到这几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3.活动框的可操作性、与知识的衔接性。目前通行的九个版本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无一不是内容丰富多彩,图片和活动多种多样,给学生呈现充满新鲜感的全新课程体验。但是,活动过多会导致只重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会产生与知识的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因此,呈现在教材中的活动单元需要兼顾这几个方面,方能辅助有效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的“自我新形象”一框中,有一个活动框设计得很有效。在第54页至55页,主要呈现的教学内容是“认识自己,发掘自我潜能,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理想的我”,活动单元从“我喜欢的明星人物”入手,思考探究其优秀品质,分析其中适合自己借鑒学习之处,从而完善自我。
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单元中,选取的话题从学生感兴趣的“偶像”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且易引起学生思维共鸣,在活动的操作和实现过程中逐渐渗透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是从与知识点的衔接、与学情的符合入手设计的活动单元,具有充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借鉴。
4.事例的时代性、有效性。翻开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老面孔”——关于周恩来、袁隆平、钱学森等人的事例,每每涉及努力、收获、成功、励志等话题,总是这些“老面孔”。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要求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尤其是特别强调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不相匹配。且这些老生常谈的事例是否有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甚至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与时代步伐相衔接。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8页中,引用了一个发生在汶川地震时期的真人真事(中学生李序的故事),这兼顾了事例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中学生更易于接受近期发生的、贴近生活的同龄人事例,因此对于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提高效率。采用新鲜的事例不仅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符合新课程标准“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这一教材编写建议。与陈旧事例相比,新事例更能发挥预设作用,实现预设目标,引起精神碰撞和共鸣。
此外,在统计分析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后,我发现,书中所有涉及的事例和人物阅读共有56例,其中国外事例共10个,中国古代事例5个(不包括近代人物),国外事例和古代事例所占比例约为27%,略显偏多。采用国外事例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对比性,但要适度控制比例,因为过多的国外事例可能导致中学生价值观产生偏差,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偏差。
教材创新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而且是进行有效教学、践行德育目标的重点工程。我们在时代更新、国际日渐融合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在大背景下钻研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用好教材,为学生教,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洪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情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