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组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   外
  我们通常隔着这层玻璃
  透明
  又保持必要距离
  现在我终于把它打开
  在同一片空间里
  时光旋转
  阳光,空气和大地的给予
  没有迟疑,没有厚此薄彼
  蝉声与鸟鸣,已陪伴我们许久
  没有打扰的节季
  我是临窗早读的书生
  在你绿色的顾盼里,再一次
  选择了推窗
  无语中,向你挥一挥手
  然后在一截慢时光里转身
  抵   达
  当我写下这行句子
  我的马
  已将我带入混沌的白和黑的边缘
  将我带入季节分明的地带
  然后回到巨大的寂静里
  那里有连片的树木和无际的草
  有低语的风及偶尔一两声的鸟鸣
  穿插其间
  隐藏于地图里的村庄
  在落叶和衰草下暴露无遗
  黑白地带,我的记忆也染上灰白
  灰白如目及所见
  开始让我深一脚,浅一脚
  如同这风
  轻一阵,紧一阵
  关于树大招风和草的低下
  我一直都这样理解——
  风总是先抵达于树,而后告诉小草
  我每次回乡,
  守在村口的树
  总是先于村庄看到我
  而最先迎我的
  是低处的小草
  它们都先于风,
  把我回乡的消息
  告诉耄耋之年的母亲
  向每一株油菜花致敬
  这些乡间的油菜花,
  千朵万朵
  在风中开放,阳光下开放,也在雨里开放
  没有白天和黑夜
  身为乡间的花朵,
  它们的美从不修饰和雕琢
  这真实与朴素的情愫,
  让你心醉
  静静地开和谢,
  静静地给你一个最美的春天
  它们是安分的守道者
  命运定格,
  再没有离开乡土
  这些朴素的花朵,
  如同乡下那些死去的老奶奶
  至死也不知其姓名
  冰冷的墓碑上,
  只刻下“王门老孺人之墓”的字样
  低矮的墳茔,
  比我大
  比村庄小
  比山岗显眼
  她们仍然属于泥土
  或者将自己交还给泥土
  无悲无喜
  她们是千万朵油菜花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洪   蕊
其他文献
一  这些年的梦境里,反反复复出现的场景,总是离不开小城书店,逼真,琐细,仿佛重活一回。  过往如黑白片,时不时于梦境中复活。小城有一座师范大学,毗邻镜湖之畔,周边遍布书店,新华书店、南方书店、萃文书店等,再走几步,是北京路,坐落着一个中等规模的邮局。梦境里的我逛完几家书店,一定也会光顾一下北京路邮局。狭长的临街门面房,一溜儿陈列十余米长玻璃柜。若想看什么杂志,示意服务员,她拉开玻璃柜门,取给你。
期刊
火车软卧车厢,以前是有钱人坐的,自从飞机、高铁普及了之后,火车软卧就成了穷人里的有钱人坐的。  而农民工吴强泥这次坐软卧车厢,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他带着两个孩子。老大男孩吴俊峰6岁,老二女孩吴俊琪2岁半,上车以后列车员让他补票,两个孩子必须补一张座位票,这样,三个人只占着一个床位就有些吃亏了。这种吃亏的念头一直盘旋在吴强泥的脑子里,让他有些不爽,可显然补交的300多元钱也不足以拿下对面的软卧床。望
期刊
我竟把左手的手套  戴在右手上去。  ——阿赫玛托娃  引 言  我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兰波未完成的半部诗篇,藏在对《地狱一季》的诘问中,被命运安排,去寻找未来的母体。  经过漫长的找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游荡到了中国一个叫作“晋虚城”的小镇,终于在一座教堂的赞美诗中,看到了即将成为我母亲的蓝波。  那时,蓝波还是个少女,她住在晋虚城龙翔路。她身边有一个少年,也许是我的父亲,但我不知
期刊
儿子十一岁,白白胖胖,篮球打得棒,被同学们封为“灌篮高手”。小家伙十分得意,冲着这封号,每天清晨,我们都还没醒,他就走了,练球十分积极。  好马配好鞍,好人配好衫。儿子心之神往有一套好球衣。  五月的一天,我和我姐我妹三家人聚会,儿子嘟着胖胖的脸,噘着红红的嘴巴,说:“我快过节了。”我们都听出了潜台词,那就是,你们送什么礼物给我呢。我姐连忙接过话头:“六一儿童节,姑姑送你一套球衣。”这天离六一节还
期刊
在丰城,梅小芳有一外号,叫剑圣。  梅小芳是旦角,本不叫梅小芳,叫什么,人们已忘记,只记得他初出道时登台亮相,启朱唇,展烟眉,唱道:“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那声音,珠圆玉润,每一个字落地,不沾一点灰尘。  有到北平听过梅兰芳唱《霸王别姬》的,一声喟叹:“了不得,赶上梅兰芳了。”从此,梅小芳叫遍丰城,传遍西安、武汉。  演虞姬有
期刊
自我懂事起,阿公就只有一只胳膊,且听力不好,我们喊他聋子阿公。  在我和弟弟之间,阿公对我更偏爱。但凡有点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总要偷偷留给我。弟弟不止一次到母亲那里告状,说阿公偏心!可每次母亲听了,都只是微微地笑。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发现了聋子阿公一个秘密。  好几回,我见阿公趁大人出工后,鬼鬼祟祟地溜到隔壁五保户翠花奶奶家,不是帮她挑水,就是帮她劈柴,总之,能找到啥活就干啥活。  这让我很
期刊
刚刚退休的王副县长,经不起对门李大厨一再忽悠,穿好浴衣,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这才忐忑不安地下了楼。  “你这是临上轿扎耳朵眼儿呢?”李大厨在楼下等候多时,一条浴巾搭在白花花的肩上,冲着文绉绉的王副县长喊完,又说,“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位部长。”“什么部长?”李大厨哈哈大笑起来:“不是省部级部长,是合唱团的高声部部长。”说完,迈动短粗有力的两腿,唱着火风的《大花轿》,美滋滋地向山上的泡泉走去。  “快些!
期刊
小寨子里的人们谁也不知道二宝的姓氏,不知他是从哪里来的,何年何月留在了小寨子里,只知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寨子里了……  十八岁的二宝长相很不起眼,粗壮敦实,厚嘴唇显得很憨厚,二宝不爱讲话。  天擦黑的时候,二宝扛着他的宝贝,一支硕大的铜铸造的火铳,颠颠地下山回寨子,火铳上挂着二十几只鸟,串起来的地花鸡、斑鸠、黑头翁……这些是他今天进山的收获。  走进寨子尽头的坝子,一处圆形的围楼,里面传出女人的哼唧
期刊
相框中的祖父和曾祖母,有两张极其相似的脸,一样的细眉淡唇,一样的丹眼挺鼻,一样淡漠的神情,用了好几年时间,我才从帽子的形状上,分清他们的性别。祖母对着这两张画像,无数次地惋惜哀叹,说现在村里再也没有画像师了。我疑惑地反问,增会不是画师吗?祖母深深吸了一口烟袋,烟雾从她的口鼻中冒出来,看起来她就像一堆燃烧的湿草。直到烟雾艰难地四下扩散,她在炕沿边磕烟锅的叭叭声响了好几下,喉头的话才一点点被挤出来:“
期刊
一  山与山之间,貌似抱在一起,却隔着一个狭长的山坞。坞很深,深得似乎走不到坞底。尤其,杂树林与毛竹林交互茂密的山场,似乎鸟叫一声,山就合得紧一些。而古道、石亭、茶山,以及田野、菜园、溪流、村庄,都成了山坞与山坞之间的过渡。  鲍家、程家,像在吕家长出的一枝树丫,分叉,斜斜地岔开。实际上,三个村庄三个姓氏,只是随路蜿蜒而已。在思口古镇,吕家同名字的村庄就有两个,还不包括石壁吕村,鲍家也分上、下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