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滋味长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于清淡生活的人,不只行事高洁,品行上也能做清风满怀,明月在心。
  绍兴谚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也有格言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里的咬菜根,指的是清淡的生活,有口感上的,更多的则是心境上的。
  吃菜根,在古人而言,是一种粗茶淡饭式的生活。
  郑板桥在给弟弟的信件里,屡屡谈到喝粥,曾用神往的笔调道,“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为了这份生活,这份清淡,他辞官而去,挥别名利,吟诗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在“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这样做,洒脱,给力。
  曾国藩也以吃粥闻名。成为湘军统帅,他依然布衣一袭,清茶一杯,每天早餐,仍然一碟咸菜。有客人时,再加一碟萝卜干。然后,伸筷相请,两碗米饭,一脸满足,心忧天下,不嗜一物。可惜,现在很多人读《曾国藩家书》,学为官之道,却很少有人学曾国藩的这种生活态度。
  《治家格言》说得好,“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一个吃得菜根的人,心里是淡然的,是一个远离红尘淡泊名利的人。这样的人,不用日计月算,不用打击陷害,不用行贿受贿,那么,晚上睡觉也一定香甜、熨帖,半夜里即使有敲门声,也用不着心惊肉跳,血压飙升。
  时下,大鱼大肉,时鲜美味,已是桌上的必需品了。
  薄粥素菜,也已远离人们的生活。
  有时回到乡下,早晨闲转,总会看见村里人抱着碗喝糊汤,那种投入状态,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幸福。糊汤是一种地道的素食,苞谷面搅入开水里,反复搅动,成为金黄的糊状。稀点的,抱着碗喝;稠点的,就用筷子划拉着吃。农村人吃糊汤的菜,和曾国藩没两样,一碟腌菜,一碟萝卜干,吃的津津有味,一脸安然。这种香甜,在城里的酒席上很少见到。心宽,精神就好,乡村人的寿命长,这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吧。
  安于清淡生活的人,不只行事高洁,品行上也能做清风满怀,明月在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南山种豆,东篱采菊,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时,那种心境一定无限地舒畅,无限地自由吧?也只有这样的心,才能装得下晴天白云,盛得下山水鸟鸣;也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品出“摘我园中蔬”的清淡与美好。
  汪曾祺谈及个人生活,用八个字概括,“围炉读书,灯光可亲”,这不只是清淡,简直是清雅了。让人一见,心中顿生暖意,顿生无限向往。一个人抛弃名利,一身布衣,一身清闲,夹着几本书回到山里,在夜雪压竹的窸窣声里,拢一盆火,泡一壶茶,拿一本古诗词,随意地读着。屋子里温暖如春,屋外雪涌满山。侧耳听去,隐隐约约有踩在雪上的脚步声,咔嚓咔嚓的,不知谁在夜雪中归山。此时,沉浸在古诗词里,体味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洁净;品咂着“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洒脱;揣摩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干净;领悟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空灵。心,也在古诗词里变成一朵雪花,凌空飞舞。
  汪曾祺最津津乐道的一道菜,叫干丝,是由豆腐干切成,他在文中道,“干丝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清淡的菜蔬,淡然叙述,体现着一颗淡然的心。
  在清淡里,尝出生活的真滋味;在清淡中,得出心灵的大营养。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家。
  (编辑 凤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