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视觉表达方式,舞蹈可以传递音乐情感、营造音乐氛围,两者之间有着各自独立又相互结合的密切关系。音乐中的舞蹈元素是审美属性的艺术载体,以显性形式表现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悟,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要素、了解音乐内涵以及音乐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在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初中音乐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更关注学生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便需要教师关注音乐教学的审美性,巧用舞蹈元素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与审美空间。
关键词:初中音乐;舞蹈元素;价值;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23
在传统文化课教学中,大部分学科都是运用推理、归纳、总结等理性分析的形式来学习知识,在表达思想情感时也通常采用语言描述和比拟的方式,在抒发情感时容易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抒发思想、表达情感的方式,舞蹈作为依托于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能够提高表达感情的强度,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情感艺术展现出来。将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形成一种“乐舞融合”的教学思路,使得音乐教学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将音乐课堂构建为一个多样化的艺术平台。
一、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將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内容中,对学生智能、情感、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等品质具有促进作用,舞蹈元素的渗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保守常规的教学结构,而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美育价值与艺术意境,在动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导入、教学、拓展、总结各个环节增强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如此将学生的视听感官、身体运动、大脑反应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方法中,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来提高音乐课堂的形象性、创造性和生动性,将“体态律动”与“情感内涵”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认识音乐要素,并从视觉效果上表现情感,使音乐教学成为一种享受美、体验美、获得美的情感过程。
二、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构想
(一)舞蹈元素在音乐要素训练中的应用
音乐要素是初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等内容,是学生在音乐演唱与音乐欣赏中都应了解与学习的知识点。舞蹈元素可以将这些音乐要素从抽象理论转化为形象动作,使得学生对音乐要素形成更主观的理解。为此,教师可将舞蹈元素运用在音乐要素训练中,教师以节奏性明显的舞蹈作为音乐导入,通过举例、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这五个步骤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体验理解,进而掌握音乐节奏要素。
一方面,舞蹈元素可以运用在节奏训练中,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声音都有相应的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是培养其音乐素养的基础内容。如:在教学《拉起手》这首歌曲时,加入“拍手跳步”的舞蹈动作,对歌曲进行节奏切分,使得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节奏和舞蹈的协调美。另一方面,舞蹈元素可以运用在节拍训练中,如在欣赏《阿里郎》这首朝鲜民歌时让学生跟随旋律优美、抒情的三拍子体系练习朝鲜舞蹈的基本动作。
(二)舞蹈元素在音乐编创活动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师要以发展学生艺术素养为目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综合培养。“素质教育舞蹈课”是基础教育阶段一种不强调舞蹈专业技巧,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课型,教师可将这一理念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创意活动中产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音乐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组织力。
例如:在欣赏课《查尔达什舞曲》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感受乐曲中乐器音色的特点,使之感受到旋律变动而带来的情绪变化,接下来,启发学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利用肢体舞蹈动作将音乐节奏特点表现出来,最后组织创编活动进行分组表演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鉴赏音乐节奏,而后依据音乐特点进行舞蹈创编,可以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增强音乐课堂的参与互动性。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学不应再局限为音乐的听赏与演绎,而是要具备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的综合性学科,其以美育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舞蹈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从空间、实践、情感、结构等各个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同时还可在舞蹈表演与创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音乐美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遵循情感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原则设计教学活动,实现音乐情感与舞蹈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丹.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A0):179.
[2]陈小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开展舞蹈创编[J].新教育,2018(28):63.
关键词:初中音乐;舞蹈元素;价值;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23
在传统文化课教学中,大部分学科都是运用推理、归纳、总结等理性分析的形式来学习知识,在表达思想情感时也通常采用语言描述和比拟的方式,在抒发情感时容易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抒发思想、表达情感的方式,舞蹈作为依托于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能够提高表达感情的强度,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情感艺术展现出来。将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形成一种“乐舞融合”的教学思路,使得音乐教学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将音乐课堂构建为一个多样化的艺术平台。
一、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將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内容中,对学生智能、情感、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等品质具有促进作用,舞蹈元素的渗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保守常规的教学结构,而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美育价值与艺术意境,在动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导入、教学、拓展、总结各个环节增强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如此将学生的视听感官、身体运动、大脑反应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方法中,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来提高音乐课堂的形象性、创造性和生动性,将“体态律动”与“情感内涵”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认识音乐要素,并从视觉效果上表现情感,使音乐教学成为一种享受美、体验美、获得美的情感过程。
二、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构想
(一)舞蹈元素在音乐要素训练中的应用
音乐要素是初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等内容,是学生在音乐演唱与音乐欣赏中都应了解与学习的知识点。舞蹈元素可以将这些音乐要素从抽象理论转化为形象动作,使得学生对音乐要素形成更主观的理解。为此,教师可将舞蹈元素运用在音乐要素训练中,教师以节奏性明显的舞蹈作为音乐导入,通过举例、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这五个步骤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体验理解,进而掌握音乐节奏要素。
一方面,舞蹈元素可以运用在节奏训练中,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声音都有相应的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是培养其音乐素养的基础内容。如:在教学《拉起手》这首歌曲时,加入“拍手跳步”的舞蹈动作,对歌曲进行节奏切分,使得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节奏和舞蹈的协调美。另一方面,舞蹈元素可以运用在节拍训练中,如在欣赏《阿里郎》这首朝鲜民歌时让学生跟随旋律优美、抒情的三拍子体系练习朝鲜舞蹈的基本动作。
(二)舞蹈元素在音乐编创活动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师要以发展学生艺术素养为目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综合培养。“素质教育舞蹈课”是基础教育阶段一种不强调舞蹈专业技巧,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课型,教师可将这一理念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创意活动中产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音乐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组织力。
例如:在欣赏课《查尔达什舞曲》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感受乐曲中乐器音色的特点,使之感受到旋律变动而带来的情绪变化,接下来,启发学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利用肢体舞蹈动作将音乐节奏特点表现出来,最后组织创编活动进行分组表演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鉴赏音乐节奏,而后依据音乐特点进行舞蹈创编,可以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增强音乐课堂的参与互动性。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学不应再局限为音乐的听赏与演绎,而是要具备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的综合性学科,其以美育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舞蹈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从空间、实践、情感、结构等各个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同时还可在舞蹈表演与创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音乐美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遵循情感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原则设计教学活动,实现音乐情感与舞蹈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丹.舞蹈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A0):179.
[2]陈小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开展舞蹈创编[J].新教育,2018(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