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第一次试乘无人驾驶汽车时,会不会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当你第一次用手机支付,购买到一张地铁车票时,会不会感叹原来生活竟然如此便利!这是一个时时刻刻都会令人感到惊喜、意外和感动的新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我就是云
一年一度的“vFORUM 2017”大会10月26日在北京拉开了大幕,主题十分明确——改变规则。其实,想要改变规则的不仅仅是VMware,还有合作伙伴,以及广大的行业用户。从VMware的角度看,它是技术创新者的一个代表,通过在云计算、移动计算、安全方面推陈出新,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合作伙伴则是将VMware的创新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的桥梁和助推器;行业用户则是新市场游戏规则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巩固和让新规则变成市场主流的决定性力量。
从服务器虚拟化到完整的云堆栈,这中间的距离并不是一步可以跨越的,VMware的转型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对待公有云业务的策略就有过反复。“作为一名VMware的员工,我感到公司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从一个IT基础架构提供商转型为云厂商,随着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架构不断走向成熟、客户的应用逐渐成熟,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总经理李严冰谈到改变规则时这样说,“我们在云计算方面的探索,获得了客户、市场、合作伙伴的良好反馈,目前在全球拥有4000多家云服务商合作伙伴。总之,目前,我们的云计算战略更加清楚,也更贴合市场的需求。”
VMware与AWS去年便达成了战略合作,联手为客户提供无缝集成的混合云。今年,VMware Cloud on AWS已经在美国西部初步可用。另外,VMware还与微软Azure、IBM、Google Cloud合作,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云解决方案。VMware在云计算方面开放、合作、包容的策略和措施经验证是积极而有效的。
“我们要让私有云部署变得更简单。我们要与更多大型的云服务商合作。”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vFORUM 2017大会上表示。从云计算的产品端、应用端和市场端,VMware释放出强烈的变革的信号:VMware更积极地支持云原生应用,提供能够在多云环境中部署和运行的生产就绪型Kubernetes解决方案VMware PKS,并且重新定义云安全的规则,同时大力推动混合云的发展等。
从全球的角度看,混合云正渐渐形成几大阵营——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两大领导者AWS与VMware是一组;微软公有云Azure与自己的Stack相结合是一组;还有Google与NUTANIX是一组。未来,混合云的世界会更加丰富,中国的混合云厂商也可能会加入。现在的这一局面充分说明,混合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混合云或多云将成为一种新常态。VMware一年前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VMware的客户中使用两种以上云的比例为50%。公有云、私有云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存。
“我们走访过大量用户,他们都表示多多少少在使用云,但是经过统计,真正把业务放到公有云上的可能还不足5%,大部分的企业应用还是在私有云上。”李严冰告诉记者,“其实VMware最早从2010年就开始谈云计算。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公有云是趋势,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用户如何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改造和优化。”
为了三个“任何”
在数据中心领域,SDDC仍是基础和核心,一切创新都是围绕它向外发散。举例来说,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 4基于OpenStack Ocata,增强面向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支持;VMware vRealize Network Insight 3.5,为VMware NSX提供更多的监测与合规功能;全新HCI Acceleration Kit,以VMware vSAN驱动的具成本效益的超融合架构系统,支持分布式IT。
李严冰着重介绍了VMware vSAN的发展。VMware vSAN作为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的一个代表,已经成为VMware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连续7个季度增长率超过150%,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个客户,无论是收入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名列前茅。
超融合最初被用户所接受,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可以把计算、存储、网络整合在一起,以一体机的形式交付,简化了部署和应用。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了一体机交付这种形式。不过,李严冰认为,超融合的未来属于软件厂商。VMware提供的是纯软件的解决方案,NUTANIX也在加强软件,微软也进入了这一市场……
“一体机只是一种交付形式而已,超融合的统治力和竞争力体现在软件层面上,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李严冰认为,只有能够提供完整的SDDC架构、Hypervisor和云接口的超融合厂商才能立足。VMware特别强调具备“全栈”能力,就是这个原因。
在移动和云计算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发生快速改变。消费化将直接影响企业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它正颠覆员工预期、激发新的应用需求,并催生革新业务流程的新机遇。VMware致力于帮助企业利用终端用户计算解决方案,实现随时随地利用任意设备访问所有应用的移动化工作环境,为企业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工作空间。VMware最新发布的由AirWatch支持的VMware Workspace ONE,就是集终端用户体验、管理和安全为一体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终端平台,可提供高效、简便的管理用户、设备和应用的方法。
“当前,安全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解决方案太多了。”帕特·基辛格如是说。当前的IT环境多变且日趋动态化——多种云环境并存,移动设备激增。传统的网络边界安全模式已无法为日益增长的应用、数据和用户提供足够的交互安全性保護,保护虚拟环境和云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VMware通过保护应用基础架构、保护身份认证和端点,以及精简合规性帮助企业实现安全转型。举例来说,VMware新推出了旨在保护运行于虚拟环境或云环境的各种应用的解决方案VMware AppDefense,它利用虚拟基础架构,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预期状态进行监控,而且可以检测企图操纵应用程序的攻击,并自动做出响应,实现向以应用为中心的安全模式演进。
现在,全球虚拟机的数量是1亿个,而未来容器的数量可能是虚拟机数量的10倍。容器技术对于云应用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VMware公司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表示,VMware PKS就是一个企业级环境中的Kubernetes,一方面,它让开发者可以在Kubernetes的环境中更容易地进行开发和管理;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帮助企业的IT运维人员通向DevOps,提供一致性的体验。
规则改变从这里开始
从虚拟化领先到云计算领先,在技术和商务层面,VMware将长远目标与当前战略结合得恰到好处。在基础设施云化变革的过程中,VMware又提出“架构即代码”的理念,就是将基础架构当成代码一样管理、使用、编程,而不再像传统的那样手工编辑命令行。
规则的改变,最终受益是用户。中国是这一变革中表现积极的一分子。“VMware把中国市场视为未来公司取得全球成功的关键。VMware将与本土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移动商务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与发展。”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表示,“VMware不仅将在华投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技术开发和创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合作,支持中国的自主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而且,还将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企业的IT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体验。”
我就是云
一年一度的“vFORUM 2017”大会10月26日在北京拉开了大幕,主题十分明确——改变规则。其实,想要改变规则的不仅仅是VMware,还有合作伙伴,以及广大的行业用户。从VMware的角度看,它是技术创新者的一个代表,通过在云计算、移动计算、安全方面推陈出新,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合作伙伴则是将VMware的创新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的桥梁和助推器;行业用户则是新市场游戏规则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巩固和让新规则变成市场主流的决定性力量。
从服务器虚拟化到完整的云堆栈,这中间的距离并不是一步可以跨越的,VMware的转型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对待公有云业务的策略就有过反复。“作为一名VMware的员工,我感到公司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从一个IT基础架构提供商转型为云厂商,随着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架构不断走向成熟、客户的应用逐渐成熟,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总经理李严冰谈到改变规则时这样说,“我们在云计算方面的探索,获得了客户、市场、合作伙伴的良好反馈,目前在全球拥有4000多家云服务商合作伙伴。总之,目前,我们的云计算战略更加清楚,也更贴合市场的需求。”
VMware与AWS去年便达成了战略合作,联手为客户提供无缝集成的混合云。今年,VMware Cloud on AWS已经在美国西部初步可用。另外,VMware还与微软Azure、IBM、Google Cloud合作,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云解决方案。VMware在云计算方面开放、合作、包容的策略和措施经验证是积极而有效的。
“我们要让私有云部署变得更简单。我们要与更多大型的云服务商合作。”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vFORUM 2017大会上表示。从云计算的产品端、应用端和市场端,VMware释放出强烈的变革的信号:VMware更积极地支持云原生应用,提供能够在多云环境中部署和运行的生产就绪型Kubernetes解决方案VMware PKS,并且重新定义云安全的规则,同时大力推动混合云的发展等。
从全球的角度看,混合云正渐渐形成几大阵营——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两大领导者AWS与VMware是一组;微软公有云Azure与自己的Stack相结合是一组;还有Google与NUTANIX是一组。未来,混合云的世界会更加丰富,中国的混合云厂商也可能会加入。现在的这一局面充分说明,混合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混合云或多云将成为一种新常态。VMware一年前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VMware的客户中使用两种以上云的比例为50%。公有云、私有云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存。
“我们走访过大量用户,他们都表示多多少少在使用云,但是经过统计,真正把业务放到公有云上的可能还不足5%,大部分的企业应用还是在私有云上。”李严冰告诉记者,“其实VMware最早从2010年就开始谈云计算。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公有云是趋势,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用户如何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改造和优化。”
为了三个“任何”
在数据中心领域,SDDC仍是基础和核心,一切创新都是围绕它向外发散。举例来说,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 4基于OpenStack Ocata,增强面向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支持;VMware vRealize Network Insight 3.5,为VMware NSX提供更多的监测与合规功能;全新HCI Acceleration Kit,以VMware vSAN驱动的具成本效益的超融合架构系统,支持分布式IT。
李严冰着重介绍了VMware vSAN的发展。VMware vSAN作为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的一个代表,已经成为VMware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连续7个季度增长率超过150%,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个客户,无论是收入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名列前茅。
超融合最初被用户所接受,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可以把计算、存储、网络整合在一起,以一体机的形式交付,简化了部署和应用。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了一体机交付这种形式。不过,李严冰认为,超融合的未来属于软件厂商。VMware提供的是纯软件的解决方案,NUTANIX也在加强软件,微软也进入了这一市场……
“一体机只是一种交付形式而已,超融合的统治力和竞争力体现在软件层面上,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李严冰认为,只有能够提供完整的SDDC架构、Hypervisor和云接口的超融合厂商才能立足。VMware特别强调具备“全栈”能力,就是这个原因。
在移动和云计算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发生快速改变。消费化将直接影响企业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它正颠覆员工预期、激发新的应用需求,并催生革新业务流程的新机遇。VMware致力于帮助企业利用终端用户计算解决方案,实现随时随地利用任意设备访问所有应用的移动化工作环境,为企业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工作空间。VMware最新发布的由AirWatch支持的VMware Workspace ONE,就是集终端用户体验、管理和安全为一体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终端平台,可提供高效、简便的管理用户、设备和应用的方法。
“当前,安全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解决方案太多了。”帕特·基辛格如是说。当前的IT环境多变且日趋动态化——多种云环境并存,移动设备激增。传统的网络边界安全模式已无法为日益增长的应用、数据和用户提供足够的交互安全性保護,保护虚拟环境和云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VMware通过保护应用基础架构、保护身份认证和端点,以及精简合规性帮助企业实现安全转型。举例来说,VMware新推出了旨在保护运行于虚拟环境或云环境的各种应用的解决方案VMware AppDefense,它利用虚拟基础架构,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预期状态进行监控,而且可以检测企图操纵应用程序的攻击,并自动做出响应,实现向以应用为中心的安全模式演进。
现在,全球虚拟机的数量是1亿个,而未来容器的数量可能是虚拟机数量的10倍。容器技术对于云应用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VMware公司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表示,VMware PKS就是一个企业级环境中的Kubernetes,一方面,它让开发者可以在Kubernetes的环境中更容易地进行开发和管理;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帮助企业的IT运维人员通向DevOps,提供一致性的体验。
规则改变从这里开始
从虚拟化领先到云计算领先,在技术和商务层面,VMware将长远目标与当前战略结合得恰到好处。在基础设施云化变革的过程中,VMware又提出“架构即代码”的理念,就是将基础架构当成代码一样管理、使用、编程,而不再像传统的那样手工编辑命令行。
规则的改变,最终受益是用户。中国是这一变革中表现积极的一分子。“VMware把中国市场视为未来公司取得全球成功的关键。VMware将与本土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移动商务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与发展。”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表示,“VMware不仅将在华投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技术开发和创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合作,支持中国的自主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而且,还将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企业的IT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