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温情与敬意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复杂而多面的,但因后人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理解角度的不同,对历史的理解有时则与历史本身有些距离。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对历史缺乏理解之同情是不可轻易忽略的一面。历史事件所处时代的整体氛围、社会心理、风俗习尚,这些因普遍存在而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内容,往往在历史记载中着墨不多,甚或根本不予提及。今人回顾历史,自然地以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心理来体察过去,当下环境就“随风潜入夜”般地替换了历史环境,难免出现偏差或错误。
  当人们阅读清末新政的文本,看到民初国会的组织章程,就将其理解为历史本身,这种现象并不鲜见。甚至有人据此认为,如果没有辛亥以降的历次革命,中国或许会别有一番景象。当人们谈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历程时,也有些人颇不以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为然。作为历史研究者,应时时警惕这种不经意的自以为是和所谓的“后见之明”。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金冲及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0一六年版)一书,围绕中国共产党面对重要历史关头时如何抉择自己的道路这一主题,重点考察了诸如党的成立、遵义会议、长征、抗日战争、三大战役、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思考和探索,自始至终贯穿了作者对历史的同情之理解,既有宏大叙事的清晰脉络,又有丰满的历史细节。这本书引用的文献材料有一百八十四种,这还不包括中央档案馆所藏各种会议记录、电报、谈话记录、简报、手稿等。所引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方面材料,也有秦孝仪、万耀煌、陈立夫、蒋经国、郝柏村所著的图书,以及蒋介石、王世杰、陈诚、胡宗南等人的日记,还有海外记者当时的采访记录,十分有说服力。
  本书虽是相对专业的史学论著,但并不晦涩难懂,也没有故作高深的概念堆砌,而是使人读来有真实感,语言平实而有情感,叙事精炼而不拖沓。这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想必有不小关系,作者青少年时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度过,旧中国新中国两个时代的比较唯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如此刻骨铭心,书中多处可见这种亲历亲闻亲忆与书斋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本书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笔者不揣浅陋,试结合书中几例与大家分享。
  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变革以使国富民强是最大的主题。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最后成为时代的选择?书中梳理了五四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变化,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样一个新旧思潮大激战的年代。关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历程,书中没有一上来就给予否定,而是客观地记录:“人们带着惊异的目光,看到外部世界竟有那么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道理和新事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定:一定要以西方国家为榜样,才能找到拯救祖国的出路,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这样的记录真实反映了当时青年人的普遍心理,符合历史事实。正是由于探索的艰辛和代价的巨大,最终的成功才弥足珍贵。在描述完青年人的普遍心理之后,作者写道,在革命取得暂时成功后,议会制、多党制、普选这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却全走了样:“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国民党在国会竞选中果然取得了多数,但对国民的实际利益却一无所补。”阅读至此,不由得让人在迷惘、彷徨后进一步深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又究竟如何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的道路?随后,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在革命时期就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左”倾错误。既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错,为什么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又会出现如此反复呢?书中对于几次“左”倾错误中在今天看来十分荒唐可笑的事物,并没有对当事人给予简单的批判,而是提出了更深一层的问题:他们在那时为什么对此十分认真地对待,似乎充满着信心?经过层层抽丝剥茧,本书分析了三次“左”倾各自不同的情况:第一次“左”倾时中国共产党还比较幼稚,在大革命失败后急于改变现状,导致近乎拼命的盲目蛮干;第二次“左”倾时,经过党的“六大”,革命出现复兴,使领导者刚冷静下的头脑又开始发热;第三次“左”倾则更多地由于党内教条主义者打着“国际路线”旗号,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分析三次“左”倾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本书再进一步,认为它们也有前后一贯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没能保证党内正常的集體领导和群众路线,机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或照搬俄国经验。这样,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极端重要性,也就能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真理的力量。
  革命时期有“左”倾错误的教训,但建设时期又出现了“大跃进”。这同样值得深思。本书首先否定了“毛泽东个人在那里胡来,干部都没有头脑,都跟着起哄”这种简单粗暴的说法。因为这样的认识既无益于认清历史,也缺少对未来该有的担当。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道:“我周围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很清楚当时高级知识分子在‘大跃进’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兴奋的。”可见,头脑发热是当时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既然如此,就一定还有更深的原因存在。作者认为,当时,经济建设本来就没有经验,整个中国的民族心理又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再加上此前几年许多原来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很快做到了,人们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大跃进”的发生。这样才真正找到了病根,既给了历史一个交待,也为现实的探索敲了警钟。
  上述理解之同情,并没有因为一味地强调其必然性而变成为错误辩护。全书贯穿着辩证的观点,在说明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后,再说明事物的另一方面,唯其如此,才能更为全面地认识历史的全部复杂性,才能对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有更为深切的体会。
其他文献
《苏俄文化》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五七年,正是在这个岁月里,中国也经历了一场运动——“反右斗争”。从当年伯林的论述中,我们同样可以在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家那里找到惊人相似的阶级斗争答案。  伯林认为:“现代俄国文化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其主要表现在“那些伟大的小说家,还有许许多多二流的小说家,与俄国小说中绝大多数人物一样始终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作为人的目标,或作为家庭、
秋——叶——原——  我轻轻地反复念这三个字,舌尖似乎触到了浅浅的咸,是日本海的味道,苦涩而柔软。秋——叶——原,再次念叨它的名字时耳边又听见湿腻的潮声,是日本海的浪拍打礁石的声响。  是苍穹里一个不朽的故事,是梦呓中不可思议的云端之梦。  不知为什么我总对秋叶原抱有莫名其妙的好感,这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的。  我习惯在茶余饭后兴致勃勃地向父亲描述那个地方,告诉他梦中的我常行走于日本的街道上,故事也
缘始于初见,情长于陪伴。如果有一种方式,让你觉得健康和简便,我想那一定是跑步!只要愿意,跑步可以陪伴一生!只要愿意,穿上跑鞋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只要愿意,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奉陪到天涯海角。三亚马拉松是畅跑在天涯海角的马拉松,畅跑在最美海岸线的马拉松,我国惟一的热带马拉松。我要去领略如画的海湾,去欣赏壮观的椰林。3月11日,伴随着海的气息,迎来了三亚的黎明。早上5点多钟,马路上就有了赶往美丽之冠起点的选
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北部靠近俄罗斯的产煤村庄格拉博沃,劫灰漫天。  这里就是马来西亚航班MH17坠落的地点。机上298人全部毙命于此,这起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坠机事件,让人闻之色变,它极有可能是眼下乌克兰内战的牺牲品。震惊之余,世界多国政治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在此事上投入关注:谁是这次坠机事件的元凶,这不仅关乎到乌克兰国内对峙双方,更会对东西方新一轮的政治博弈产生深远的影响。  弯腰可捡飞机碎片 
我想,大家都会同意,要想让当代中国的文史研究踏上一个新的台阶,认真深入地研究以陈寅恪先生等为代表的那一代学人,学习他们的优良学风和治学方法,吸收他们获取的成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就研究陈寅恪先生而言,该做的工作也不一而足,其中较为迫切的一项是要更多地了解他这个人,而要了解陈寅恪其人的一条重要途径便是研究他的诗。  诚如周一良先生所说,“陈先生的诗不仅言志而已,也是他(至少后半生)行藏出处的记录”,
维韦卡南达(一八六三——一九○二)原是一位普通的印度托钵僧人,信守奥义书里的隐修精神,只因风云际会而涌到了时代的最前端,革新了印度教,开启了民智,同时激励了印度的民族精神。他还参与了一八九三年于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人类首届“世界宗教议会”,其丰赡的学识、深湛的思想,加之长年的瑜伽修行而筑就的人格魅力,使得他一夜之间名满天下,被欧美人誉为“雷霆般的雄辩家”(Lightning Orator),而其传播印
两天之内10场比赛中,从500米到5000米,男女共8个项目,有16人次超越其中6个项目的原世界纪录!这一令人瞠目的成绩产生于3月10日和11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2018-19赛季国际滑冰联盟速滑世界杯总决赛。比赛开始前两天,国际滑联在官网上挂出文章,标题是《在速滑世界杯总决赛上追赶纪录》,不知是出于对赛事的预热宣传,亦或有所预感。比起这个标题,现实要“疯狂”许多。第一场男子5000米还算风
一九五一年面世的油画作品《地道战》,是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最早也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地道战”是抗战期间冀中根据地极富创造性的战斗形式,这幅作品本身也富于传奇色彩一一它是作者罗工柳生平第一幅油画创作。在杭州国立艺专接受了预科一年级的基础绘画训练后,罗工柳在一九三八年(二十二岁)奔赴延安,之后在根据地、华北解放区从事革命美术实践,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中央美术学院才开始尝试油画。据说当年中央美
当孙杨到处走秀,傅园慧的表情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追星潮时,宁泽涛只在暗处,静静地看着他曾拥有过的喧闹和繁华。  里约奥运会归来后,宁泽涛很多时间都在沉默。期待了4年的奥运,终究没有等来飞鱼转身。也许他早该料到,纵使有一颗为奥运赴汤蹈火的心,也难改惨败而归的宿命。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宁泽涛决绝地选择了爆发,用一种看似平静的方式将他和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矛盾曝光在大众面前。作为事件的另一
在家门口举办的冰壶世锦赛上,中国女队只得到第十一名的成绩,平了历史最差。这支队伍面临着组队仓促、老将状态有待恢复、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因为有过巅峰,国人对女子冰壶心存期待,盼望中国女队重现往日的风采。可“重现”不是说说就能实现,更不是找4个人凑在一起练练就能达到,女子冰壶重返巅峰任重道远。主将状态不比当年从2009年韩国江陵世锦赛夺冠起,王冰玉跟她的队友们一夜成名,她们用“冠军”让冰壶这项